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鹿>第110章 开始谈判

王树亭倒是有些担心张国绅的安全问题。

“张公,还有我就怕你到了京城之后,皇帝会对你不利啊!”

“哈哈哈,主上不必为我担心,我此去或许有惊,但定然无险,玉玺和肃王还在我们手中,朝廷必定投鼠忌器,否则杀我一个与大局何用?”张国绅笑着说。

又征询其他几人意见,也都觉得张国绅去最为合适,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风险。便同意了下来,只等着玉玺被护送到西安之后便启程出发。

几天之后,由数百骑兵护送的传国玉玺被送到了西安城中,一同送来的还有林丹汗和肃王的印玺。

王树亭几人围着端详了半天:“确定这就是传国玉玺吗?”

“臣也不知道啊,谁都没有见过长什么样子,只是在古籍之上有记载。”

“不是说传国玉玺是金镶玉的吗?上边还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你们看这不是挺符合的嘛!”徐平川指着玉玺和盖下来的印说道。

“这东西其实要伪造起来应该也不是太难吧!”王树亭说道。

“谁吃饱了撑得伪造这个啊,不怕诛九族啊!”

“臣觉得是真的,毕竟这是被林丹汗遗孀视为珍宝的东西,当年元顺帝逃往大漠的时候就带着走了,现在献上应该不会有假!”

“不管是真是假,咱们就当是真的,张阁老你就拿着这印本和林丹汗和肃王的大印一同前往京城,这样更有说服力,告诉崇祯皇帝,只要你能平安回来,肃王咱们就还给他!”王树亭说道。

“多谢主上!”张国绅赶紧拜谢,有了肃王给他垫背,自身的安全方面就大大提升了。

于是,在西征大军还没有回到西安城,张国绅就带着使团和数百护卫向着京城出发了,先是在潼关驻足,派人送信给五省总督洪承畴以及河南布政使,通知他们自己这边手里有传国玉玺,要去北京面见崇祯皇帝。

这种事情已经全然不是洪承畴和一省布政使能够做主的了,回信张国绅让其暂时不要入境,自己则是亲自赶来潼关确认是否属实,在见到肃王和林丹汗的印玺之后,洪承畴相信了,表示自己会即刻通知朝廷,等待朝廷那边的回复,张国绅才可以动身。

崇祯皇帝接到洪承畴的奏报之后就是眼前一黑,感觉天旋地转,幸好身边的王承恩手疾眼快的扶住了:“皇上,您可一定要保重龙体啊,要不找御医来看看!”

“无事,朕不碍的,只是一时气急罢了,你去传几位首辅大臣来见朕!”崇祯皇帝摆摆手。

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内心极其复杂,自太祖皇帝起,太宗皇帝也都曾远征漠北,都未能巡回这传国玉玺,可是现在偏偏被一方反贼得到,现在被用来威胁自己这个一国之君,一时间愤怒、伤心、彷徨各种情绪都涌向心头。

这如果是放在天下太平,国力强盛的时候,无所谓玉玺在哪里现世,都对皇帝的统治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可是偏偏现在大明天下风雨飘摇,稍有不慎就有倾覆的风险,这些年自己勉力的维持这国家的稳定,可是现在难道要被这一块小小的玉石给打破嘛,不!不能,坚决不行!

咬着牙,告诉自己要挺住,自己是大明天子,是天下万民之主,不由得又挺直了脊背,等到阁臣们都到来了,崇祯皇帝将奏报和书信一起交给他们观看。

温体仁、王应熊、吴宗达三人看完之后也是大吃一惊:“陛下,此事可是属实?”

“应当是属实的,洪承畴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欺骗朕!”崇祯皇帝点点头。

三人心思流转,甚至都有了一丝动摇,但很快自己就把心思驱散,温体仁率先开口:“陛下,王逆可提了什么要求?”

崇祯皇帝摇摇头:“贼人只是说要派人来京师谈判。”

“陛下,贼人要来谈判说明他们底气不足,害怕朝廷大军进攻,想用这个来拖延时间,那就跟他们谈,如果要求合理可以先答应他们,换回传国玉玺,如果不合理那就以谈判拖住贼人,整军备战,到时候一举荡平西北。”王应熊说道。

“王大人,你也知道贼人现在是底气不足需要时间休养,如果拖的时间日久,到时候岂不是更难打?何不趁现在调兵一举攻克之!”吴宗达的想法是趁着陕西势弱,赶紧剿灭,不然以后怕是难了。

王应熊反驳道:“吴大人,贼军占据潼关等关卡要地,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攻破的,之前洪承畴数万兵马鏖战数月也未能突破潼关,贼军火器犀利,我们也需要时间来编练更多的兵马才行。”

“西山新军六万兵马,难道还不够吗?”

“不够,根据探报,陕西王逆已经拥兵十数万,而且火器装备比例也是很高,除非有一击必胜的把握现在还不能开战,我们这六万兵马对于建虏或许能成为优势,但对于王逆未必,不能让这六万新军都陷在西部战场,要知道辽东也是我们的大敌!所以臣主张让贼人前来谈判,朝廷可以趁机编练更多的新军!”王应熊直接对崇祯建议道。

“温阁老你觉得呢?”崇祯皇帝现在也拿不定主意了。

“臣以为王大人所言可行,先让贼人前来谈判,朝廷不动手,他们必定也不敢有什么动作,这样陕西那边就暂时稳定了,洪承畴就可以安心的剿灭河南和湖广的流寇,西山的六万新军臣建议开赴辽东,和建虏决战,有新军在优势在我,可以给予建虏沉重打击,如果能解决辽东问题,那大军再西进解决王逆就简单多了!”温体仁想了想说道。

崇祯皇帝思索半天之后,觉得有理,利用火器优势解决后金的铁骑,只要辽东胜,那就可以从辽东抽调出来十数万兵马,到时候以绝对的优势兵力打击陕西,相信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将其剿灭了!

便同意了温体仁和王应熊的建议,传召洪承畴派兵护送张国绅使团入京,同时要求严密封锁消息,不得将王逆得到传国玉玺的事情泄露出去,这消息要是泄露了大明天下的百姓们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王树亭才是真命天子,从此和大明离心离德。

滑稽的一幕就出现了,一个叛贼的使团,在正统官军的严密保护下,穿行在大明的疆土上来和皇帝谈判。

张国绅再一次踏上北京城的土地,心中更是别样的心思,之前是大明的官员在京城任职,现在却作为叛军的高官来此谈判,在见到以温体仁为首的大明官员的时候,张国绅多少是有些尴尬的,不过还是很快整理好了情绪,拱手说道:“唐国公、文武大将军麾下内阁辅臣张国绅见过温阁老,诸位大人!”

“原来是张国绅啊!怎么几年不见现在倒成了逆贼的走狗了?”这时温体仁身后一名官员开口讥讽道。

张国绅的脸色立时变的极其难看,看了一眼那名官员,张国绅还认识,原先是一同在吏部做官的同僚,名叫严锡纯,此时他正一脸愤怒和讥笑的看着自己。

张国绅并未搭理他,而是对着温体仁说道:“看来皇帝陛下,并没有谈判的诚意啊,既然如此本官带着使团告辞了,想必我主很愿意神器留在西安的!”

说完便要往外走,这时严锡纯又开口说了:“我大明帝都岂是你这种乱臣贼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怕是你还没有走出几步就会被碎尸万段,哼!”

“哈哈哈,张某既然敢前来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我死之后劳烦温大人将我的头颅挂于西城之上,我还能和肃王的头颅遥望对视一下!来人动手吧!”

温体仁也没想到张国绅这么强硬,一句话不顺直接就要撂挑子,见下马威没有起作用便赶忙出声呵斥:“滚下去,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转头又对张国绅说道:“张阁老不要动怒,手下之人年轻冲动,言语冒犯,还请张大人见谅,既然请你们进京皇上自然是有诚意的!咱们还是坐下来好好谈谈如何?”

“哼!温大人,希望此类事情不要再有下一次,否则别怪张某不讲情面!”

“这是自然,里边请!”温体仁点头说道。

双方坐下来之后,张国绅先将玉玺拓本和肃王、林丹汗的金印展示出来,让大明官员们查验,等到对方查验完毕之后才说道:“敢问诸位大人可看清楚了?”

“嗯,确认无误!不知张大人有何要求说一说吧!”温体仁点头确认之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