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鹿>第109章 玉玺换时间

战报送到总理府的时候,也同时送到了王树亭的手里。

此时王树亭正在书房中算账,书房中还有两个桌子,分别坐着杨玉君和陈莹,这两人都是被王树亭拉来跟着他一起算账的,杨玉君做的香水生意,除了正常两成上缴府库,剩下的两成全是归到唐国公府的私库之中。

杨玉君接手商贸司之后,就建议王树亭彻底将公私分开,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国公府的开支都是走官府的公库,这样容易造成混乱,到时候后世的主君不知节俭,花完了公库之中的财物,公私分开之后,私库里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不能因私废公。

这项提议得到了王树亭和内阁成员的高度赞同,当即就决定,以后除了奢侈品类的税收私库截取一半,每年公库再给私库拨总税收的百分之五作为主君私用,之后不得再动用公库分毫,以为永例,写宗祠之中,以后不管你生多少孩子,要养活要赏赐都从主君的私库之中出,这就可以避免了大明藩王那如蚂蟥一般吸食朝廷的血液。

这时候的国公府中人员可是不少了,父母、大哥王树山一家十来口人,王树山这几年也又娶了几房妾室有了几个孩子;老四家三个女人三个孩子,自己家四个女人五个孩子,杨玉君和陈莹肚子里也都还各揣着一个;还有两个未出嫁的妹妹,这就是三十来口子人,再加上在他们身边伺候的宫女太监,还有内监良医、典善、奉祀、典仪等各房需要的差役,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有五六百人了,就这还是另行安置了不少原先秦王府的人员之后的。

现在这些人的俸禄和花销可都是需要王树亭承担了,有事没事赏赐一下大臣什么的也都是钱,这就不由得王树亭不细细算计了,家里女人中也就是杨玉君和陈莹是熟读诗书,精通算数的,只能把她们二人都喊来一起算了。

“这是我核对的账目,我这边陕西各号,还有在大明境内的各家商号,得银十八万两,户部税收农税和商税合计银八百万两,应该拨付库中四十万两,实际到账二十万两。总计收入三十八万两”杨玉君算完了说道。

接着陈莹也说:“咱们府中差役俸银子一年七万两千两,各房月例银一年共十八万两,府中一年的吃穿用度五万两,再加上过节时候对大臣、护卫和下人的赏赐加起来差不多十万两,一年下来的花销就是四十万两千两!”

“这怎么算来算去,咱们还亏着两万两千两银子啊!”王树亭感到甚是惊讶!

“老百姓家里过日子也要处处花钱啊,何况咱们这么一大家子人呢”陈莹笑着说道。

“那你赶紧催催户部让他们把欠咱们的银子给补上啊!不然咱们可就得吃老本了!”杨玉君说道。

“还是算了吧,我但凡和老张提他肯定跟我哭穷,等以后好了再让他给补上吧,咱们现在库里还有多少钱?”王树亭摇摇头。

“还有一百万吧!”陈莹回答。

“怎么少了这么多,我记得刚接手秦王府的时候不是有四五百万银子的吗?”王树亭疑惑的问道。

“你这真是贵人多忘事啊,是谁三天两头的就让内阁的人来库房提银子的?今天工坊要用,明天赈灾要用,后个又是军饷!能剩下这么多不错了!”

“好吧,以后你俩可得帮着我把钱袋子看紧了,这是咱们以后过日子的钱,玉君你还要想办法多增加一些收入了!”王树亭对着两人说道。

“行我知道了,就知道压榨我,不过你以后可别随便往外借了,最起码打个借条啊,你现在要去找他们要肯定没有一个承认的!”杨玉君说完三人都笑了起来。

正在说笑着,薛全拿着一份奏报走了进来,满脸喜色的说道:“主子,西北大捷,刚刚传回来的奏报!”

“快拿给我看!”王树亭也是一喜。

看完之后王树亭哈哈大笑:“曹文昭果然是世之良将,我原本以为还要再过上一年半载的才能成功,没想到这么快,如此又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了!去给平川他们带话,让他们准备一个盛大的入城式,我和西安百官出城十里迎接大军!”

“是,奴婢这就去!”薛全兴冲冲的去了。

陈莹和杨玉君也凑在一起看了一遍奏报,齐齐的恭喜道:“恭喜夫君大获全胜!”

“哈哈哈,好好,你们的恭喜我收下了,晚上好好奖赏你们!”

“没个正行,还是留着奖赏你的新夫人吧,据说那可是草原上少有的美女呢!”杨玉君酸酸的说道。

王树亭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这个老曹也真是的,收降就收降呗,怎么还给我安排上女人了,回头我得好好说说他!”

“哼!我看你是心里偷着乐呢吧!”杨玉君噘着嘴说了一句,接着又说道:“不过他这样做也没错,用你一个人换来传国玉玺和上万蒙古部众的效忠,怎么算都是稳赚的!”

这话也就是杨玉君敢这么说,陈莹低着头并没有说话。

“那你们说应该怎么处理这个传国玉玺呢?”这个东西影响力太大了,王树亭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便想问问两人的意见。

“怕是这西安很快就热闹起来了,我猜很快就有人会给你上表劝进了!”杨玉君说道。

“那我要不要称王?”

“你傻啊!当然不呗!”

“妾也觉得现在称王不妥。”陈莹也开口了。

“说说理由!”

“这还用想啊,这个玉疙瘩除了能让咱们成为大明的不死不休的对象还能获得什么好处?民心?民心是用好生活换来的,无非就是让那些大臣们觉得自己是正统有个名分罢了!”杨玉君说道。

王树林捏着自己不长的胡子思索着,然后问陈莹:“莹儿你觉得呢?”

“夫君,妾身认为,咱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与民休息,从举兵以来,这几年一直都在征战之中,虽然民力有些恢复,可百姓还很是困苦,军士们想必也是疲劳不堪,所以这时候最应该休整,而不是称王。”陈莹完全是鼓起了自己最大的勇气说的。

“嗯,你们俩说的有道理,可是群臣那边不好应付,你们说不称王应该怎么处理这枚玉玺?消息压肯定是压不住的!”王树亭认同两人的观点,却也有些犯愁了,这东西现在到了自己手里真的像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一般。

两人也是低头不语,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忽然杨玉君灵光一闪说道:“如果把玉玺送给大明呢?”

“大明,这可是咱们的死对头,为什么要送给他们?”王树亭有些不解。

“用玉玺换时间啊!大明现在是天下正统,有没有这枚玉玺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如果在咱们手里肯定会让天下百姓多想,大明必然会全力进攻咱们,如果咱们以玉玺为筹码和大明朝廷谈判,要求他们承认我们对西北的控制,即便不成那也可以拖延时间,只要拖上一两年就足够咱们修养过来了!”杨玉君说道。

王树亭心里觉得这事肯定是谈不成的,崇祯皇帝肯定是不会同意放弃领土的,不过倒是可以试试,反正玉玺这件事是隐瞒不住的,那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谈谈看,拖延时间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嗯,此事还是要和内阁再做商议,你们就不用担心了,我现在也是觉得称王不合时宜!”

转天,王树亭就召集了五位内阁阁老共同商议此事,对于王树亭拒绝称王的事情,几人虽然感到遗憾,但也不是不可以理解,反倒是用玉玺和朝廷谈判让几人陷入了沉思。

“主上,此事怕是谈不出什么结果来!”张辇说道。

“嗯,我也是这么觉得,可是要以此为借口让大明朝廷暂时不动兵,应该难度不大,可以慢慢谈嘛,最好拖上个两三年时间,咱们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王树亭说道。

“如果只是拖延时间,臣倒觉得可以,派遣使臣去京城,结交一些朝臣为我们说话,此事应该能成。”张国绅点头。

“好,那就按这个来,使臣的人选诸位有什么建议?”

“此事需要熟悉京师情况,又胆大心细之人方可胜任,臣自荐!”张国绅表态这个差事由他来。

其实几人之中也就他最为合适了,张国绅曾经做过吏部主事、郎中,南直潜运督粮道、苏松道副使,最后才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京城中的熟人和朋友还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