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鹿>第111章 大明与后金的堑壕战

听到温体仁问谈判条件的时候。

张国绅反倒是笑了,不紧不慢的说:“提谈判条件之前,我先说说我唐军的情况,以免有人质疑我提的条件是狮子大开口,我军现在实际控制的地盘东至黄河西至嘉峪关,北到归化城南至汉中府,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漠南蒙古数千里江山皆在我军掌控之下,人口逾千万,带甲之士三十万,想必我军士卒之精锐诸位也都有所了解了!”

听完张国绅的话,在座的官员都是大吃一惊,之前虽然也对陕西的贼寇有所了解,但是真的没有想到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这已经不是用疥癣之疾可以形容的了,想要平定西北,朝廷即便倾全国之力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的。

见预期效果达到,张国绅才接着说道:“至于我军的诉求,其一是大明朝廷承认我军对西北地区的实际控制权;其二承认我主唐王称号;其三双方谈判期间停止交兵;其四开放黄河两岸渡口,允许双方商人通商;其五选宗室女嫁入西安与我主为妇!”

“张国绅你放肆!”还没等到张国绅说完,就又有人跳出来了。

这次张国绅并没有恼怒:“先不急,听完我方的给予再骂不迟!”

“张大人请讲!”温体仁也是强忍着说道。

“答应了我方的条件,我方会将传国玉玺秘密送至京城,保证消息不对外泄露,第二,会将肃王、镇安郡王、保安郡王、临潼郡王、永寿郡王等一众大明宗室及其家眷悉数放回;第三明军对辽东进行作战的时候我军可以从草原出兵提供援助。温大人以为如何?”

“你的条件本官已经听明白了,但是不能立刻答复你,张大人先到驿馆休息,三日之后我们进行第二次协商,如何?”这种事情温体仁肯定是做不了主的,最后还是需要皇帝拍板。

“如此也好!那就三日之后再议!”张国绅也点头同意。

得到对方的要求条件之后,温体仁和一众参与谈判的官员就直奔紫禁城,崇祯皇帝现在正在等待消息,看到奏折上提出的条件,崇祯皇帝差点没气疯了,将奏折扯烂重重的摔在地上:“无耻贼人欺人太甚,真当朕是那么好欺负的嘛!来人将贼使全部缉拿斩杀!”

“陛下不可!”一众朝臣赶紧阻拦。

“有何不可,你们看看贼人提出的条件,太庙之中太祖皇帝的祖训还立在那里,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答应了这些条件朕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崇祯皇帝大声的呵斥着。

“陛下息怒,谈判本来就是要谈的,农家交易物品都要喊上三遍价呢,我们谈着又何妨?即便不成也可争取时日啊!”温体仁耐心的劝着。

好半天皇帝的情绪才稳定下来:“那你们都说说,哪些条件可以拿出来谈?”

“回陛下王爵称号和暂停动兵,开放贸易这些都是可以谈的!”

“就这逆贼还妄想称王,就怕他没有那个命,哼,就先这几条你们先谈着,不用着急一点点的来,拖住时间,让西山新军加紧出发辽东!”

“是,陛下,臣等奉诏!”有了皇帝的许可,那就慢慢谈呗。

张国绅这边回到了驿馆之后,立刻让人去秘密会见谍报司驻京城的人员,开始打听皇帝和大臣们的谈话内容,也让他们去秘密贿赂朝臣。

都摸清楚情况之后,双方就开始了扯皮,每三五天都是小聚一次,你提你的要求,我提我的要求,看似正向着一起靠拢,实则没有丝毫变化,山陕豫的交界,渐渐地也都没有了紧张的气氛,双方高层都已经暗示过了,谈判期间尽可能的避免大战,小规模的战斗也要尽量克制。

久而久之,前线的士兵做的就更彻底了,根本就不出营,有人催着出去侦查也都是象征性的出去转悠一圈,有的时候遇到敌军的侦察兵,两拨人甚至还会打个招呼,交易一点物品什么的。

在这种情况下,商路也就随之打通,虽然大明朝廷没有同意开通商贸,可是在双方驻军都不管的情况下,那走私活动就变的猖獗起来,只要给驻军好处,他们才懒得管走私的是什么东西呢。

于是没有几个月的时间,陕西工厂生产的各种产品开始疯狂的涌入全国各地,大明各地的白银、粮食和各种原材料,也不断的流入陕西。

难得的安定使得陕西飞快的发展着。

大明也得以安心的开始剿灭流寇和进攻辽东。

六万新军通过山海关进入辽东,与镇守锦州的祖大寿汇合,皇帝任命祖大寿为左都督,统领六万新军攻击后金,祖大寿见到这训练精锐,满是新式火枪的新军之时热血澎湃,恨不得明日就与后金军决战。

先让队伍在锦州休整数日之后,才命令副将杨震、徐昌永带兵继续镇守锦州城,自己则带着祖克勇、孟志贵、沈韬、史可法等将率领六万新军,又命游击将军戴明、松山总兵吴三桂、杏山总兵刘周智统帅一万关宁铁骑,跟随他一起出征沈阳。

队伍行至盘山的时候,遭遇了后金军的第一次阻击,前锋部队仅用了几轮齐射之后,就将驻守在盘山的千余守军就溃败了下去,大军顺利攻占盘山,封锁了双台子河,开始北上进攻台安,和那些被后金军占领的边堡。

在优势的炮火攻击下,那些没有后援的边堡纷纷被攻破,或者直接弃城撤走,祖大寿顺利的收复了义州和广宁三卫,大军破台安,进抵辽河,准备渡过辽河攻占辽中之后,长驱直入直奔沈阳。

后金溃兵败退后迅速向营口、海州和辽阳报信,身在沈阳的皇太极也很快知道了祖大寿率兵进犯的消息,他有点想不明白,怎么大明忽然改变战法开始主动攻击了呢,不过还是急忙组织兵马应敌。

皇太极亲自挂帅南下御敌,济尔哈朗、多铎跟随皇太极统带六万精兵为中路;多尔衮两万兵马为左翼,岳讬两万兵马为右翼,终于在辽中之前的辽河岸边截住了一路高歌猛进正准备渡辽河的明军。

辽河河宽不算很大,最窄的地方不过百八十步,祖大寿正准备让士兵架设浮桥过河之时,遭到了后金军的火炮袭击,从天而降的炮弹打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不少士兵因此丧命,也不再架设浮桥了,纷纷向着后方撤退而去。

观察清楚后金军火炮的位置之后,明军的火炮也开始还击,双方在辽河两岸展开了激烈的炮战,不过大多数的炮弹都是白白浪费了,没有起到摧毁敌军火炮的目的,互射一阵之后,火炮声才停歇下来。

后金军的部队则是出现在了辽河的东岸。

就这样两军开始沿着辽河对峙。

这个时候不管是弓箭还是骑兵都发挥不了作用了,弓箭射程不够,骑兵过不了河,明军的火器优势开始显现出来,祖大寿命令火枪兵就在河岸边上,正好是弓箭射程之外,对着靠近河边的后金军射击,顷刻间数百后金士兵就命丧辽河东岸,沿河的后金军急忙向后撤去,躲开明军射程。

可是只要你远离,明军就开始架设浮桥,近了就用火枪射击,这时候后金的火炮也已经顾不上炮击浮桥了,正忙着和明军的火炮互射。

就在皇太极一筹莫展的时候,多尔衮率领的左军赶到了,用同样的方法又给明军来了一波射击,使明军损失了数百人。

双方的火枪兵就隔着辽河“乒乒乓乓”的互射上了。

一天下来,双方的伤亡都不小。

这时,多尔衮手下的将领找了过来:“旗主,这样下去不行,咱们的火枪没有明军的多,一换一也是咱们吃亏啊,不能再这么互射下去了,要想个办法了!”

多尔衮拿着望远镜看着两岸正在互射的士兵,再看看两侧的河岸,心中有了主意:“让士兵们沿着河岸挖沟,蹲在沟里射击!”

“好办法,末将这就去办!”

一时间后金军的刀剑都被当成了锄头用,很快就在河岸边上挖出了数里长的堑壕。火枪兵蹲坐在堑壕里向着河对岸射击,有人专门给填装弹药,有人专门射击,射速一点都不慢。

明军也观察到了对岸的情况,很快也就反应过来,同样也挖出了壕沟。

双方就这么躲在壕沟里展开了拼后勤拼消耗的堑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