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耽美小说>金河复玉关>第6章

  “老爷!老爷!” 卓青一进门就忙不迭地朝正厅跑去。

  杜员外坐在厅前院里就着茶点与碧云堂的陆掌柜闲聊着,听见卓青的呼喊声,立时迎上前去,“你慢慢说。”

  “爹。”杜松生走在后面,卓青向后退了几步,待他走近了,才又跟上去,说:“老爷,少爷院试通过了。”

  杜员外喜上眉梢,连连笑道:“好、好!”

  陆掌柜瞧瞧杜松生,问他:“今年可有十六?”

  杜松生行了一礼,回道:“是。”

  “有无婚配?” 这句是问向杜员外的。

  “尚无。”杜员外答道,“老陆你可有合适的人家介绍?”

  陆掌柜笑笑,“确实有两家。”

  杜松生站在一旁好不尴尬,今日之前他从未想过娶妻生子的事儿,对男女间的情感也相当陌生,被陆掌柜这么一提,凭空生出一股生涩稚嫩之感来。

  经过白天陆掌柜的提醒,杜员外就琢磨起儿子的婚事来。那两户算是镇上还不错的人家,一个是胡郎中的闺女,另一个是钟先生的外甥女,也就是严振的妹妹。杜夫人的意思是两家都看看,怎么也得是儿子能喜欢的,杜员外却不赞同,他执着于,觉得严心更好。

  两日后,媒婆上门,杜夫人细细询问了两家女儿的情况,论相貌,胡郎中的闺女更秀丽,论性子,严心更恬淡安静。媒婆说,两家的姑娘教养都好,即便不是大户人家,知书达理也都是基本的。

  杜松生得知媒婆上门,就一个头两个大了,他很想说自己眼下不想成亲,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他说话的份儿。刘小临嫌弃地看着他,“我还不知道何时能娶上媳妇儿呢,你就别苦着个脸啦,身在福中不知福。”

  九月初五,杜家托媒婆去严家说了媒。

  严父以前是瞧不上杜家的,这两年与钟寅文闲话时没少听他提及杜松生,讲他如何好学。他肯用功如今也有功名,家境也好,又是家中独子,女儿嫁过去不会吃亏,这样的人家在镇上很难再找出第二家了。

  和媒婆约定了与杜家夫妇见面的日子,若八字相合,这门亲事就算定下来了。

  严振对这个未来妹夫也很是满意,媒婆走后,他就兴高采烈地去告诉严心了。

  严心的心中并未起什么波澜,适龄女子出嫁是寻常事,只是不知杜家子品性相貌如何,看哥哥高兴的样子,应当不会差吧。

  九月初八,合了八字,并无相克。相反,严心的八字旺夫,杜员外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两家将婚期定在了冬月廿七,宜嫁娶。

  九月十二,两家在镇上的追月楼设宴定聘,宴请亲朋好友。接下来的一个月可给杜夫人忙得够呛,聘金还好说,其他的东西可当真费了一番工夫。十月初,杜家将聘金一百两白银及聘礼送至严家。

  回到家中,杜员外将杜松生叫过来,把定亲的事情和他说了,嘱咐道:“你没事儿多去严家走动走动,不要太生分了。”

  杜松生脑子有点懵,这就要成亲了?

  这一晚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又点上蜡烛呆坐在桌前。发了会儿呆,摊开纸笔,写道:

  遥君吾弟,见信如晤。

  为兄已于八月考取秀才功名,本应欣喜。但不日便要娶妻,心中焦躁,辗转难眠。忆起幼年你我兄弟三人闲暇时光,竟无比怀念。想来,是我不愿长大。

  听娘说,你未来嫂嫂性子恬静,大约她是看不得你那跳脱样子的。待你归来,我应当已为人父了,着实想象不出,我做父亲是何模样。边关苦寒,莫要太拼命,我们只愿你平安。

  写完将信读了一遍,就这样吧,太过文绉绉的话,她又该埋怨他掉书袋了。

  .

  甘州 圬城

  圬城分内外两城,内城居住平民百姓,外城为驻西兵士扎营镇守。有南北两门,南门为正门,每日辰时、酉时可凭照身帖或通关文牒出入,戌时至卯时宵禁。两门均由驻军把守,边境重地,盘查得极为严格。

  虽有一墙之隔,但周边百姓对校场的喊杀声早习以为常,清早听着声响,就知道已经到了卯时。又是一年腊月,百姓们如平常一样为即将到来的年关准备着。

  “报———!禀将军,东南方向燃起狼烟!”

  陶进益倏地回头,怎会在这个时候!

  “再探!”

  遂命曹副将点上两万人马,驰援坎城。一个时辰后,探马再次来报,胡人大军距圬城只余三十里。

  参将于常惊呼:“将军,我们中了调虎离山计了!”

  陶进益神色一凛,对帐外两名传令兵喊道:“速传各营整兵,再传邹副将过来。”

  “于常,你修书去兵部,战时边关粮草只够再撑两个月。”

  传令兵快马加鞭穿梭在大营中,高声道:“胡人来袭,各营速速整兵!胡人来袭,各营速速整兵!”

  赶至突骑营时找到吴川、孙表和李贸,“邹副将命我传话,叫三位点齐一万骑兵随大军出城列阵!”

  突骑营得令,速将战马套上马铠,各千总整齐队伍出城,每列间隔一人距离立于射声营后方。

  大营里出了这么大的动静,百姓们不禁心慌,急忙奔走相告出门采买。城中囤了粮的商户借机哄抬粮价,一时间内城吵嚷声不断。

  陶进益骑在马上驻足于阵首,身后是邹副将。步兵营一营手持一人高的盾牌列阵在前,其后为飞砲营,而后是射声营与突骑营,各营之间设传令兵十名,总计约六万人。

  胡人逼近,陶进益传令道:“步兵营结方阵六组!号角声起,飞砲营即刻进攻!擂鼓声起,射声营弓弩发射一轮后展雁行阵!”

  乌然首领朔度挥挥手,他的小儿子朔昆靠上前,以胡语应道:“阿爸。”

  朔度一扬下颚,“去吧。”

  年初,乌然抢了羌戎的半数草场,休养生息了一年,就等年关打圬城个措手不及。圬城破,就能直入甘州。

  朔昆举起长刀,振臂一挥,乌然大军便随他冲了出去。

  四面号角声骤起,黎遥君握紧刀柄,呼吸又急促了几分。这是她第一次上战场,在此之前追击过几次来犯的羌戎散兵,并没有对战过乌然人。

  步兵方阵向前挺进,齐喝一声,将盾牌往地面一顿,阵中士兵手中的黑缨枪/轮番刺出。飞砲营士兵将十斤重的石头一个个浇上火油点燃,齐齐拉动绞索。火石投出,霎时间就有几十人被砸中倒地不起。胡人冬季常着动物毛皮,有的蹭到了火油,身上衣物忽地就烧了起来,阵中乱成一团。

  前方擂鼓声震天响,方阵已被乌然人冲出了几个缺口,陶进益命一营变阵,盾兵仍在前排,后方士兵紧密相连,难以分割。

  飞砲营火石投尽,自南北两侧撤出。射声营上前补位,长弓开合,箭矢齐发。列雁行阵,再一轮连/射过后,阵前胡人倒下大片,射声营自突骑营队列中有序向后方撤退补给。步兵营再次得令,变锥行阵,急速向前推进。

  第二波号角声响起,突骑营三千兵士领命,吴川高呼道:“随我突击敌军侧翼!”

  众人一抖缰绳,向乌然大军包抄而去。

  “将军!乌然一支骑兵正奔向北门!人数有四五百!”

  陶进益闻言,急命传令兵赶去距北门较近的乌然左翼。

  “吴校尉,将军有命,突骑营分一千人速去相援北门!”

  “杨忠毅!”

  “是!”

  朔昆带了五百骑兵在北门砍杀,北门守兵拼死抵抗,等到了突骑三营。

  黎遥君等人听令拉开角弓连/射了几箭,朔昆被逼得短暂后退,又狂奔过来。双方人马交叉疾驰而过,反复两次,三营有一队骑兵被击落在地。

  杨忠毅叫上四名把总,“抛金钩!” 队伍瞬间分出四百骑兵呈钩状分别从两侧冲出。

  黎遥君伏在马背上,从右侧突入,手中马刀连连刺向敌军马腹。乌然人定居草原,马匹只有皮制护甲,马刀锋利,一刀扎下去就是个血窟窿。势头不停,连扎了十几匹马,这招,是她跟羌戎人学的。

  四百人将乌然骑兵前后截断,约二百乌然人被困在后方,这些人当真刚猛,硬是拼了半个时辰。黎遥君的左侧护腿被砍断后,右臂又中一刀,抬手一挥,便将那乌然人腰腹割穿。

  连砍几人,她似杀红眼一般,策马至外围,浑然忘记了腿伤,向着与己方缠斗的敌军逐个杀去,那些人挨了她的刀,不是当场毙命便是被扎穿身体摔落下马。

  “一个!两个!” 她边杀边喊道。其他士兵看准了机会,频频补刀。

  正面交战则有些吃力,与乌然人周旋了许久,却没讨到丁点便宜。杨忠毅对上朔昆,对面一刀砍下来,杨忠毅堪堪架住,朔昆故意泄力,斜侧身躲过他的刀,顺势向他膝盖劈去。

  杨忠毅的右膝在盔甲下似是碎裂般,再难施力。朔昆折回,长砍刀直逼杨忠毅颈间而去。

  突然,他痛哼一声,右肩中了一箭。扭头一看,黎遥君正单手举着马刀红着眼朝这边冲来,又看到她将弓弦与缰绳握在一起,朔昆心里腾地燃起一股怒火。

  他掉转马头也朝对方冲去,横刀挥向她前胸。

  黎遥君身体向后一仰,直直地将马刀刺入马颈,松开刀柄起身迅速向前伏低躲过朔昆的反手刀。

  虽有盔甲护体,但这两刀若挨上,至少要躺上一个月,况且,她的胸口可受不得伤。

  马刀还扎在朔昆的马颈上,黎遥君从箭袋中抽了两支箭,拉开弓向前冲去。待两匹马重又靠近,她松手射/出/箭矢,趁朔昆挡箭的刹那借前冲之势将马刀抽了出来。

  一个回身,又一刀狠狠地扎在马臀上。

  朔昆反手朝后砍向她的马刀,黎遥君闪过,绕到他左后方,见朔昆一击落空没收住,她反应极快,当下一拧腰,手臂前撑,双腿一蹬就从马背上长身跃起。

  朔昆收回刀正欲转向左侧,忽觉肩上一凉,紧接着一阵剧痛,他眼前一黑,痛呼出声,本能地抬手摸去,却什么都没有摸到。

  他双目通红,死死地盯着重新翻身上马的黎遥君,似要将这张脸牢牢记住。

  一个乌然小兵冲过来捡起断肢,眼见已落下风,喊了两句胡语,剩下的乌然人将朔昆围起来,强行冲出去逃走了。

  “准备回防!”杨忠毅喊道。三营中重伤的二百多人不宜奔袭,留在北门防守,其余七百多人多少都受了些轻伤。

  激战过后,黎遥君这才感受到小腿传来的阵阵疼痛,不多时,后背衣衫便被汗水浸透了。

  她和几个士兵拽出布袋,在死人堆里寻找着,脚步时不时停下,扯起地上死去的乌然人的头颅,割下他们的一只耳朵,再丢进袋子里。

  “一、二……七……” 她边割边数着,“十一。”

  战场上,锥行阵已破,射声营第三轮连弩/箭矢已毕,飞砲营也已作为步兵补上。陶进益注视着前方,耳中皆是士兵与敌军的砍杀声。

  锥行阵破后,步兵分为三路,与中路、侧翼的骑兵汇合,将乌然大军分割开来。一日里,两方死伤相当,并无哪方占到上风。

  朔昆在半路就昏死过去,几个小兵将他抬回大帐内,朔度瞪圆了双眼,怎么会伤成这样!

  返回的途中,已有不少乌然人看到朔昆被砍下了左臂,首领又年过六十,顷刻间,军心大乱。朔度无心再战,命乌然大军向西撤退五十里。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陶进益脑中紧绷的弦松了松。

  “将军,曹副将他……阵亡了。”传令兵说道。

  陶进益闭上眼睛,“知道了。”

  这次交战,驻西大营阵亡大约一万人,重伤士兵八千多人,轻伤者不计其数。医营中的几名医士在各个营帐内外来回奔走,却还有数不清的伤兵被抬进来。

  坎城有驻军三万,乌然也损伤惨重,无力分兵再去攻坎城,他们后撤五十里,朔昆又失了左臂,势必要卷土重来主攻圬城。

  思及此,陶进益将坎城的两万人马召回。这两万人中,有负伤者约三千,其中重伤者约两千无法行军,留在坎城救治,回来了一万八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