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灵山【完结】>第183章

  这一段时间谁最苦谁最累,当然首推提溜转,炼化十万多支吉祥软草茎啊!一开始极慢,后来越来越快,到重阳节这一天竟然完成了,因为谷儿、穗儿也来帮忙。

  成亲之后,梅振衣有什么事并不瞒着两位夫人,她们也听说了郎君与提溜转在山中借炼化吉祥软草修行之事,主动要求一起来的。梅振衣就让她们帮提溜转的忙,采摘和炼化草茎,只有一个要求,不许动手,全以神念完成,并指点她们应该如何去运用神识。

  这其实是在教两个丫头御物、炼器之道,谷儿、穗儿平时以短剑相舞虽然好看,但是从历练的角度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小小的一支吉祥软草茎,是最好的磨练神识之法。梅振衣并不明言,只让谷儿、穗儿这么去做。两个丫头非常听话,并不多问,也不怕麻烦和枯燥,就按他的吩咐去做。

  提溜转这下可高兴了,并不是因为谷儿、穗儿能帮多大的忙,而是显出它的能耐大了,谷儿那边好不容易炼成一支草茎,它已经炼成几十支了,精神头是越来越足。

  重阳节这天,梅振衣炼制好了一百零八扇吉祥软草蒲团。提溜转在一旁看着,它几乎不敢相信如此浩繁的一件事,真的能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完成,这在几个月前它是想都不敢想的。

  提溜转看着蒲团,而梅振衣也在看着它。现在的提溜转凝神安静之时,身形已经完全不转了,它本就是透明无形,所以几乎看不见。但是一旦施展法术身形转动起来,明显有了实质,神识中感应的是清清楚楚。

  提溜转也可以直接与普通人交流了,虽然不知道声音从何处发出,却开口能言。对于普通人来说以神念交流是一种神通,而对于提溜转来说,能像普通人那样发出正常的声音也是一种修得的神通。

  梅振衣笑着对提溜转道:“炼器也炼人,对于你来说,炼器也炼形,你终于凝聚成实形,且可虚可实,这一点比我都强,就像我的拜神鞭呐。”

  这话本来是夸它,提溜转却有些不高兴:“我不和东西比,我要和人比!”

  梅振衣又劝道:“以你现在的根基,就像这样也可修行啊,这就是你的身形,如今已凝炼成功。”

  提溜转左右乱摇,姿势就和摇头一样:“我不要这样的身形,我要凝成人身。”

  梅振衣:“今后你倘若修行有成,完全可以幻化出你生前的面目,但你毕竟不是人。”

  提溜转叹气道:“修行到那个地步不知道有多难,而且幻化出身形面目,也算不得真的,不过是骗一骗凡人耳目而已。”

  梅振衣:“阴神就是阴神,你又何必如此执着呢?就像你爱打听闲话一样!”

  “相公,如果你有办法,可以帮帮它嘛!”谷儿、穗儿也在一旁帮腔,她们和提溜转相处的时间也不短了,对这个鬼物印像很好。

  梅振衣一耸肩:“我自己都没有成仙呢,哪有那么大能耐?”

  “不对,你有!”身后突然传来一个脆生生稚嫩的女声。

  梅振衣闻言立刻从地上跳起来,转身恭恭敬敬的施礼:“明月仙童,您怎么会离开敬亭山到这里来?刚才说的话,究竟有何指点?”

  在芜州地界上,无论碰见谁他也不能这么客气,除了这位明月仙童,那是真的得罪不起也是不应该得罪的人。提溜转曾经说过,它所见过最有心机的人就是梅振衣了,而心机最少的人是谁呢?不是明月,因为明月根本毫无一丝心机,几乎是这世上最纯净的一种存在状态。

  明月笑眯眯的一指提溜转道:“我听见你们说话了,就过来看看。你有可能帮它的,你不是在炼制九转紫金丹吗?假如真的炼成了,那是移换炉鼎的灵药,也只有用此丹,才能让提溜转凝聚想要的真身。”

  明月说话真的是一点都不动心眼,且不说梅振衣能否炼成九转紫金丹,就算历尽千辛万苦真的炼成了,也不能说给人就给人啊。

  丹方中说的明白,九转紫金丹一次最多成丹九枚,通常是成丹三枚,成丹六枚已经算难得了。只要炼成,无一不是世上无价珍宝,哪怕是在仙界也不是说有就能有的。有多少人需要用它助修行、历劫数且不说,仅仅用来帮一个小鬼移换身形,恐怕也只有明月才能说的这么轻松。

  梅振衣却无法和明月解释什么,只能反问道:“且不说我还没有,就算真的有,提溜转也无法服用啊,阴神之身,本就无法服用世间任何外丹饵药。”

  明月仍是天真烂漫的模样,眨着眼睛道:“世上只有你一个人有办法,除你之外,就算我清风哥哥也不行。因为你有拜神鞭,又会神农百草鞭术,而且还能以拜神鞭炼制九转紫金丹。……你刚才说提溜转很像你的拜神鞭,所以它虽然不能服药,你却有办法将九转紫金丹与它炼化一体。”

  明月还真说了个办法,这办法匪夷所思,换个人既想不到恐怕也听不懂,那就是当九转紫金丹炼成之后,就以神农百草鞭法,再将九转紫金丹的药性炼化,与提溜转的身形融为一体,相当于移换炉鼎。这一点,恐怕也只有梅振衣才能办到。

  明月说完之后朝提溜转招了招小手道:“梅振衣有可能帮你凝聚实身,但不一定能成功,我告诉他办法了。”

  梅振衣拱手道:“我明白了,多谢明月仙童指点!”

  “你现在所炼丹药,如果炼成也未必够用,但是我告诉你,只要你一味都不浪费,除了那难寻的五味,清风哥哥身上的灵药,足够你再炼一次九转紫金丹。”明月留下了这句话,等梅振衣抬头时她已消失不见。

  好可爱的小仙童啊,不经意间把清风的底细都给说出来了,原来清风还有存货呀!这算是为提溜转求药吗?明月可没这么说,就是告诉梅振衣可以怎么做。

  谷儿、穗儿刚才见梅振衣礼数恭谨,也在一旁施礼没敢多嘴,此时才问道:“她就是明月仙童,怎么是那样可爱的一位小女娃,看上去只有七、八岁?”

  梅振衣:“她就是明月,仙童形神一体,心性如此,形容也如此。”

  提溜转飘了过来,语气有些尴尬的说:“梅公子,不是我让明月仙童来的,我也不知道还有这个办法。但我知梅公子炼制九转紫金丹千辛万苦,此物世间致为珍贵,并没想……”

  梅振衣伸手拍了它一下:“别说了,再珍贵的东西,也是拿来用的。将来若炼成九转紫金丹,我不敢保证一定能助你,但也未尝不可助你,就看缘法了。”

  梅振衣不想骗提溜转,将来能不能炼成九转紫金丹还两说,能炼成几枚,都作什么用处,他现在也不敢确定。想了想又说道:“既然明月因为你特意来告诉我这件事,无论我这一次炼制九转紫金丹能不能成功,成功后能不能助你,只要没有帮你凝炼实身,我再向清风求一次药,再炼成一次九转紫金丹,到时一定助你,绝不食言!”

  提溜转的情绪本来有些低落,但听见这话立刻又高兴了,抖了抖身子原地转了一大圈,带得谷儿、穗儿衣袂飘飞,呼唤道:“梅公子,我决定了,等到知焰仙子出关,我就寻遍天下,帮你找齐那所缺的灵药。”

  炼成一百零八扇吉祥软草蒲团,还来了一段有关提溜转与九转紫金丹的小插曲。第二天回到齐云观,曲振声拿着一份请帖来找梅振衣,说是有人请他去观礼,原来是九林禅院已经落成。

  因为奉了皇命,芜州府的钱粮与民夫拨的都很充足,这座庙修的很快。一般寺庙建成都要请当地名流去观礼举行一个仪式,开空门以示迎往来。智诜禅师是一位得道高僧,在当时也是一位社会名流。他发了请帖,邀请当时很多佛教界有名望的僧人,还有芜州当地的重要人士。

  智诜禅师的请帖与一般人不一样,他发出来的也算是一种法帖吧,芜州地界上有修行的不论是人是仙都请到了。梅振衣以及两位夫人、梅毅、曲振声、张果、积海与东华门众弟子、持盈法师、星云师太自然是都请了,连敬亭山上的清风、明月、绿雪都收到了请帖。

  除了绿雪与明月之外,所有接到请帖的人都去了,就连清风也溜达下敬亭山跑去看沙和尚的热闹。梅振衣与玉真公主等人进城的时候,恰好在十里桃花道上碰见了清风,赶紧上前见礼打招呼,众人合在了一起。

  梅振衣心里有点纳闷,智诜禅师不就是修了一座庙吗,为什么要搞这么大的动静,连清风都要请来观礼?自古以来江湖中下帖子的讲究可就多了,一方面表示尊重,而另一方面最重要的用意,就是打个招呼——我要在这里办什么事情。

  收到请帖的人无论去还是不去,对于发请帖的人而言,都等于招呼打过了。假如到场了,也就等于做了见证。——那位智诜禅师,难道要在九林禅院开宗立派,建立佛门长久修行道场?否则为什么要给芜州所有修行高人送请帖,连清风、明月都想到了呢?

  第145回、大殿法坛留虚座,来者究竟哪位僧

  九林禅院的地势,按风水学来看建在“凤点头”之上,是城外一直延伸到城内的一条高坡尽头,往前三面都是民居。周围还有一片空地,九林禅院的偏院与后院尚未修造,只修了山门与正殿的主体建筑,看来半年时间整座寺院的规模尚未建造完整,要等到将来慢慢再扩建完善。

  走进寺院感觉也很奇特,不似千年之后的现代寺庙,山门殿两旁立了四大金刚,但是正中却是一条直通道,没有前弥勒后韦陀的造像。穿过山门是青石铺地的天井,四面屋檐都向这一天井延伸,抬头看见天是“方”的。

  可以想像一下,下雨天水会顺着飞檐都流到这个天井来,方形的天空会挂下四道水帘。天井的正中地面上有一块圆形的大青石,圆心部位稍稍凹陷,上面开有两个对称的小孔,直径比拇指稍粗。梅振衣知道这下面是一口井,圆形的井口很窄并且被圆石盖上了,这是一口风水井。

  智诜禅师将天圆地方之象倒转,在寺庙正殿前做了个天方地圆局,以承接天枢地气,果然是一等一的风水大师。

  走入正殿,也就是一般寺院所谓的大雄宝殿,又发现其中的格局与普通大殿完全不同,左右较窄前后很深,并且通过巧妙的设计,自然分隔成前后两进。

  一进大殿首先只能看见正中神坛上的一尊塑像,却分辨不出是哪一尊佛或菩萨。在普通老百姓眼中看来,神坛上的诸佛菩萨各种像长的都差不多,要根据后面的绘画、旁边的侍者像、菩萨本人的装扮以及手持的法器,还有帷幔上垂的锦帘字迹以及香案上的牌位,才能分辨出来。

  但是这一尊塑像,周围没有这些参照,只是孤零零的一尊,全身披着锦缎,梅振衣也看不出来供的究竟是哪路菩萨?好像它就是一座“通用化、大众化”的佛门造像。

  正殿左右两侧的墙根下有一溜位置比砖地高出一阶,显然也是安放造像的底座,但此时还是空的,也不知道将会塑哪些罗汉、金刚的像?因此走进正殿的第一进,只能看见正中那座身份不明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