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斗铠【完结番外】>第431章

  提起沈惜竹来,孟聚微微阖上了眼睛——怎么可能忘记呢?那如花骨朵一般的娇美少女,手持利刃,砍斫同伴,血腥扑鼻,那尖利的惨叫声和刀刃砍斫骨头的钝响声不时他的噩梦响起。

  孟聚睁开了眼睛,剑眉斜挑,他觉得很不可思议:“林长史,您是襄阳府的护军长史?”

  “正是。”

  “抱歉,我久北地,对朝廷的官制不熟——不知襄阳府镇守府的长史是官至何级,担当何职呢?”

  “有劳大都督垂问,按照我朝官制,护军长史是五品官,乃一军幕僚之长,平时主持帅府一应日常策划事务,主帅、副帅缺席之时,某将担当襄阳府的统帅职责。”

  孟聚明白过来,所谓护军长史,就是跟后世军区的“参谋长”差不多,算是军的第三号人物,甚至隐隐是第二号人物。因为久东陵卫,他对南唐的情形也是知道的,襄阳镇守府是南唐实力雄厚的第一大军区,它南唐,就相当于北疆镇北魏一般重要。

  能这种大军区做上掌握实权的三号人物,这位林长史肯定也是位高权重的人物。

  孟聚说:“林长史,抱歉,末将有些想不透的:北府死了个鹰侯就要派林长史您这样的高官千里来查证?北府那边,殉国的鹰侯一年怕不有一千也有几,您忙得过来吗?而且,既然是北府的鹰侯殉国了,即使有疑点要查证,那自然也该由北府的断事官派人来查验,好像轮不到你们襄阳军来插手此事?”

  被孟聚一言说破要害,林长史微显尴尬。

  “这个……其自然是有些缘故的。”

  看着孟聚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己,林长史叹了口气:“大都督说得没错,一般情况下,北府的事,咱们襄阳军自然不会管。但这次的事却是有些特殊了——牺牲的那两位鹰侯志士,其有一位姓余,叫余俊生。”

  孟聚没有说话,用目光示意对方继续说。

  林长史又叹了口气:“那位余俊生志士……他是我们余大帅的独子。”

  “襄阳府大帅余淮烈余帅?”

  “正是。余大帅只有一个独子,年丧子,实为人生惨事。还请大都督体谅余大帅的心情。”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二百七十九 求证(下)

  “我明白了。余帅遭此不幸,确实令人同情。”

  孟聚微微蹙眉,他开始明白这件事的棘手了。襄阳军总帅的儿子死在了北地,倘若他是死在北魏鞑子的手上,余淮烈也只能化悲痛为力量了。但若是让他知道实情,知道他的儿子其实是死在沈惜竹手上的话,这个性烈如火的老军人决计是不肯善罢甘休的,他肯定要找北府、找沈家报复的。

  他正在沉吟着,林长史漫不经心地又说了一句:“余公子死得太可惜了。他跟沈府的惜竹小姐青梅竹马,还有婚约在身呢。双方本来已经约定了,今年年底就成亲的。”

  孟聚眉角轻轻一跳,他明白了,那个矮个子鹰侯看见沈惜竹持刀走来时候,脸上的神色为何那么古怪。最后,他苦笑着束手就死的神情,那份镇定和从容,至今令孟聚感慨。

  “我记起来了。余公子是否身量不高、眉毛很短、左脸处有块细长疤痕的?”

  “啊,正是!大都督,那公子是如何死的……”

  “当时,余公子和另一位年长点的鹰侯联手行刺叶家家主,但在外围就被叶家抓获了。鞑子们对他们施以暴刑,严厉拷打,要求他们交代来历和意图,但余公子和同伴始终不肯屈服……哪怕在最后时刻,余公子依然坚贞不屈,最后从容就义,忠烈正气,充斥天地。”

  孟聚低沉地叹了口气:“当时吾在旁观者。目睹余先生壮烈,亦是深感震撼。只可惜鞑子众多,无法救援他们,实为孟某平生憾事。”

  孟聚说得严肃而充满敬意,林长史不由也坐直了身子。他说:“还请大都督示下,到底是谁杀害了余公子呢?”

  孟聚望了他一眼。淡淡道:“我也不知道。”

  “啊!”

  “余公子行刺失败,拒不屈服,他和同伴便被叶家的武士当场弑杀。在场的叶家武士很多,众人混在一起,到底是哪个下了致命的毒手。这个我就认不出来了——这个,实在就抱歉了。”

  林长史微微蹙眉,他问:“那,不是沈家小姐下的手?”

  “据我所看到的,这事不能怪沈小姐。”

  林长史沉沉地舒出一口气,如释重负的样子。他望着孟聚良久,目光闪烁。点头道:“大都督很识大体。既然如此,某回去就将您的话如实回禀大都督的话好了。”

  “林长史,既然余大帅又对此事存有疑惑……那么,他为何不直截向北府求证呢?”

  “这……大都督,其实,北府并没有向我们通报此事。他们只是告诉我们,大帅的儿子牺牲在北国了。至于如何牺牲,他们只字不提。我们也是通过私下的内部渠道,才知道了一点消息。”

  林长史摇头:“我们也没有向北府询问,因为我们也知道。即使问了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沈家毕竟是北府的创始人,对北府的渗透太深,沈惜竹又是受断事官信任的重要官员——北府肯定会包庇她的,老实说,在这件事上,我们信不过北府。”

  “那……你们的余大帅就信得过我?”

  林长史肃容道:“大都督,虽然不曾会晤。但我们对您却是已神交久矣。余大帅一直很钦佩您,不但因为您用兵如神,战绩赫赫,更是因为您重情重义,一诺千金。闻名天下。大帅觉得,与其去相信北府那帮总是喜欢躲在阴暗处的爬虫,我们更愿意相信您这样光明磊落的军人。而且,您跟沈惜竹也没有交情,也没必要包庇她不是?”

  孟聚笑笑,没说话。但林长史却是看懂了他的笑容,脸上微露惭愧:南唐的襄阳军信不过南朝的北府,两个朝廷军机部门之间的矛盾,却是要找到万里之外的一个北国军阀来解决,这也够讽刺的了。

  “北府这样做,就不应该了。余公子行刺国贼不成,壮烈牺牲,他牺牲得英勇而壮烈,壮怀激烈,无愧于朝廷和亲人。这样的事迹,朝廷应该大力表彰宣扬才对。北府这样低调处理,让壮烈殉国的志士英名无人知晓,也让他们家人心寒。林长史,余公子牺牲的经过,我是全程在场目击的,深受震撼。我很想为他做些什么——我打算向北府上一份报告,报告二位志士殉难的经过,彰节正气,也好告慰英灵于九泉之下,不知阁下觉得如何呢?”

  林长史起身深深一揖:“孟大都督高义,为余家少爷彰节身后英名,下官谨代表余帅阖门感激不尽。”

  ~~~~~~~~~~~~~~~~~~~~~~~~送走了林长史,孟聚叹了一声,今天自己不得不撒谎了。

  现在,孟聚终于明白过来,那晚沈惜竹深夜潜来找自己的用意了。在那位余公子牺牲的时候,在场人除了沈惜竹以外,其他人都是叶家的部下,他们的说法是没有可信度的。能帮她证明清白——或者出面指证她有罪的,也唯有同样身为南唐官员的孟聚了。

  贪生怕死,杀害同僚,这个罪名实在太大。这事若传出去,不但沈惜竹毁了,沈家的名誉也会受损,甚至连北府的名声都要受影响。

  孟聚肯替沈惜竹隐瞒此事,并不单是因为她那晚的拜托,也是因为他觉得,此事错不在沈惜竹。当时的情形,沈惜竹若不当机立断下手自证清白,谁都不知道叶剑心那疯子会干出什么事来。按照后世的法律观点来看,即使沈惜竹杀人了,那也是被威逼胁迫的,并非她本意。

  但想到沈惜竹亲自动手杀了自己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孟聚感觉背上一股寒意涌过。有些行为,他能理解,但这并不等于他认同。孟聚已经打定了主意,下次再见到这个蛇蝎美女,自己可要绕着她走。

  那位林长史十分精明,他应该也看出来自己是在撒谎了,那句隐带讽刺的“大都督很识大体”就是明证了。但他也没有揭穿,也装着相信了自己——他应该也是考虑到了大局。

  北伐在即,襄阳军肯定是北伐的主力,而北府则肯定是北伐大军的耳目。如果在这个时候,北府和襄阳军之间若是起了冲突,那肯定会影响接下来战事的。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二百八十 出战

  查清了两名鹰侯的死因,襄阳府的林仲茂长史却没有立即离去。

  秦玄向孟聚报告,这位林长史整天地在市井里转悠,在茶楼里一泡就是一个整天。他不光是喝茶,还到处跟人聊天,喜欢打听各种消息——最近粮食的价钱啊、有没有盗贼在靖安做案啊、最近市面生意好不好做啊、官府差人一个月要收多少茶水费啊、官兵凶不凶啊——无论什么乱七八糟的消息,他有很有兴趣,无论对方身份是士子商人甚至贩夫走卒,他都能放下身段跟人谈得津津有味。

  “真是大失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