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斗铠【完结番外】>第430章

  孟聚合上了茶盏,他说:“在城南的驿站里有一伙人,听说是南边来的,找我也不知有什么事。你去把他们带走安置好,摸清他们的身份和来意再回来报我。记住了,这件事,不要跟人说。”

  “南边来的人?”

  秦玄微微一愣,明白了孟聚的意思。他深深望孟聚一眼:“明白了。他们有多少人?”

  “听说有十几个人。”

  “那就没问题了,我能处理妥当。不过,我去驿站领人走,还需要一个信物。”

  秦玄曾是黑山军的暗桩,跟三山五岳的好汉们都熟络,要把十几个南朝来人藏起来自然不会为难。孟聚也是考虑到这点,才让他去办这事的。他从桌上随手拿了一根签令来:“这是东陵卫的签令,你拿去办事吧。如果怕不稳妥,你可以叫上胖子一块去,但不要跟他说得太多——胖子的嘴不是很紧,喝多了就爱吹牛,你知道的。”

  “明白,我会看情况的。”

  秦玄起身拱拱手:“我这就去办事了,镇督还有其他吩咐吗?”

  “就这些了。你查明他们身份来意,速来报我。”

  !d@T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二百七十八 求证(中)

  秦玄的动作果然很快,孟聚早上刚刚吩咐下去的事,午还没吃午膳呢,秦玄已经报来结果了:“启禀镇督,您所料无错,来的果然是南朝朝廷的使者。来人是襄阳镇守府的护军长史林仲茂,是南朝的五品官。”

  “林仲茂?这人我不认识啊。这位林长史找我何事呢?”

  “他不肯透露,只说想见镇督您一面。没得镇督您允许,我也不敢动粗拷问——镇督您看如何是好?”

  孟聚沉吟良久,却是不知如何决断。从一开始,他就感觉这帮南朝人来得蹊跷。自己是北府的鹰侯,南朝朝廷如果有意联络自己的话,自然会通过易先生传递消息给自己。但现,北府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这帮人就不告自来了,这让孟聚觉得很不靠谱——若不是现朝廷已经崩溃了,白无沙也死了,他还会以为这是鲜卑朝廷拿来试探自己的阴谋呢。

  “小玄,我该去见他吗?”

  秦玄奇怪地望了他一眼:“镇督,这是咱们的地头,他们都被我们控制了。见他一个孤身的远客,您顾忌什么呢?”

  孟聚如梦初醒:是啊,自己想得太多钻牛角尖了!见面听听来意又何妨?不管这帮南朝人有什么样的目的,只要自己不愿意,难道他们还能强迫自己不成?自己的地盘上,他们还能弄出什么花样来?

  “既然如此,小玄,今晚吃过饭,你把那位林长史带过来。”

  晚饭后,秦玄依约带来了人。

  孟聚客厅恭候,一见来人,倒也只是平常样貌的年人,只是胡子修饰得很整齐,一身青色书生袍,像是饱读诗书的人。他的眉宇间略带阴郁,像是心事重重。

  见到孟聚,林仲茂也愣住了——房间里,只有一个身材略显单薄的白衣书生坐主位上,他眉目如刀,顾盼之间,目光如电,甚有威势。

  只是,这个脸色略有苍白的年青书生,就是那威震天下的大魏朝第一猛将孟聚吗?这怎么可能?这该不会是他的幕僚或者亲戚?

  很快,林仲茂心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年青书生从座位上起身,深深作揖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上国使者不远万里而来,孟某有失远迎,实罪过,还请大人宽恕。”

  原来这书生真的是孟聚!

  压抑心的震惊,林长史亦是同样深揖回礼:“不敢。下官冒昧前来,叨扰了大都督的清净,该说失礼的是下官才对。”

  “大人客气了。来,请上座。”

  俩人分了主客坐下,侍从上来奉了茶,俩人用过了一盏茶,这才开始叙话。

  “林大人远道而来,着实辛苦了。原遍地烽火,这一路上,大人没遇到什么麻烦?”

  “某是从汉经陕西过来的,倒是没经过战区。但这一路确实也不怎么平静啊。”

  林仲茂叹操着一口淮南口音说:“各地盗贼丛生,天灾**,民不聊生,官府不思体恤,不思剿匪,反倒对平民加横征暴敛,民怨沸腾。以某家所看,只怕北朝的气数已是所剩无几了。”

  孟聚喝了一口茶,笑笑没出声。虽然自己平时也常常叹道朝廷气数已,但这话让一个南朝来客说出来,他还是觉得不好受——见面就说北魏就要完了,这家伙该不会是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他岔开了话题:“说来也是惭愧,大人远道而来,吾等只知是上国使者,却不知大人南朝担任何职呢?”

  “不敢劳大都督动问,某是大唐襄阳镇守府军机参赞长史。”

  “原来是襄阳府的长史,倒是失敬了。只是长史大人不远千里而来,不知有何要事呢?要知道,孟某还兼着东陵卫镇督的职,林长史这么贸然就表明了身份,难道就不怕孟某翻脸把你抓起来向朝廷邀功吗?林大人,作为襄阳的长史,您的分量可是不轻啊!”

  说罢,孟聚脸色一沉,脸寒若水,一股杀气凛然而生。

  虽然明知孟聚是试探,林仲茂还是心一凛。他镇定地说:“镇督是开某家玩笑了。且不说现鲜卑鞑子的朝廷自顾不暇,还有没有余力、敢不敢来抓捕我大唐的官员,且说大都督您——您自己就是江都禁军的五品鹰扬校尉,岂有抓捕自己人的道理?”

  孟聚定睛望着对方好一阵,后露出个笑脸:“开个玩笑,长史大人莫怪。”——对方既然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身份和官职,那自然是真正的南朝官员。倘若对方说不出的话,孟聚就真的打算翻脸拿人了。

  既然确定了身份,孟聚倒也敢放胆直言了:“长史大人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呢?可是奉了朝廷的旨意,对孟某有何命令差遣?”

  林仲茂微一踌躇:“正是。下官奉了上官的命令,有事需得向大都督问询的。”

  孟聚刑案官出身,心思十分机敏。林仲茂说得含糊,他却是立即觉察到不对了:自己问的是“朝廷的旨意”林仲茂答的却是“上官的命令”二者虽然近似,但却并不是一回事。

  他心暗暗提高了警惕:“大人既奉上命而来,不妨直问就是。孟某知无不言,言无不。”

  “如此,下官就冒昧了。下官听闻,今年月,大都督曾洛京近畿扶遂县的叶家庄园逗留,不知可有此事?”

  孟聚的脸色陡然阴沉下来。虽然他做了南唐的鹰侯,但跟南唐之间多的是协助和合作的关系。现,南唐却是插手监视他,这怎能不令他恼怒?

  看到孟聚神色不善,林长史急忙解释道:“大都督勿要生气,事情是有缘故的,并非我们无故监视您。今年月,我们北府的两名鹰侯志士叶家的庄园内壮烈牺牲。关于他们的死因,却是扑朔迷离,颇有疑点。我们碰巧得知,大都督那时恰好就叶府做客,也是场人之一,所以特意不远万里前来向大都督求证来了。”

  孟聚神色稍缓,他问:“两位鹰侯是怎么死的?林长史,你不妨说说,看我可还记得。”

  “这……据说他行刺叶家家主叶剑心的时候遭杀害的,但具体情形,我们就不得而知了,还得请教大都督了。”

  看到孟聚毫无表情木然的脸,林长史不得不继续说:“大都督事忙,或许未必记得了。但有个人,大都督该是记得了:北府河南司参事沈惜竹,那时她也场。

  我们襄阳府叶家也派遣有卧底,他来密保,说是听到消息,是沈惜竹为了自保,亲自动手杀害了北府的两名志士。但因为那卧底不曾场,只是听闻传言而已。不过,他说了,那时场的,还有北疆大都督阁下,大都督您该是知道事情真相的。

  某特意千里前来,就是为求证此事真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