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穿越重生>我靠破案节节高升【完结番外】>第88章 案件四现场

  “可若是如此。”魏长临疑惑道:“那将杨青珊约出去之人定然知道杨青珊已经死了, 既然他们是很好的关系,又为何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直到现在都没有露面呢?”

  “或许那个人很胆小。”麦冬猜测道:“他怕我们知道是他将杨青珊约出去的, 从而怀疑他就是杀人凶手。”

  “没错。”宋延道:“那人恐怕不想惹上麻烦, 因为人是他叫出去的, 而出去后人就死了,很难不怀疑到那人头上。”

  “所以。”魏长临道:“那人便躲着不出来, 假装什么都未发生过?”

  “如此来看, 那人与杨青珊的关系也很一般,否则为何会什么都不敢说?”

  “那人与杨青珊的关系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宋延道:“但根据现有的线索来看,案件很可能是这样的, 不知是谁在何时通过什么方式约了杨青珊, 在她大婚当日见面, 而杨青珊却在外出时被人杀害, 那人因为害怕就选择什么都不说。”

  “所以, 我们并不知道那人是否目击到凶手行凶的过程。”

  “是啊。”魏长临恍然大悟,“若是能找到那人说不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没错。”宋延道:“不过现下还有一件事须得弄清楚, 就是那张纸条到底从何而来。”

  “属下这就去查!”麦冬拱手道。

  宋延点头, “你且去吧。”

  麦冬很快就找到了梳妆台的卖家,并问询了情况, 结果和预想的不一样,卖家并不认识这张纸条。

  之后麦冬又去问了柳府的小厮,问了一圈也没人见过这张纸条。

  “这就怪了。”魏长临趴在书桌上摆无聊赖道:“莫非这纸条是凭空冒出来的?”

  “不可能。”宋延马上就否认了, “世上并无鬼神, 纸条会出现必然是人为。”

  “话虽如此。”魏长临不太赞同宋延的说法, “可王爷您别忘了我的事, 我如何到这里的, 您能解释吗?”

  宋延瞬间被问的哑口无言,只好道:“魏大人那是意外,本王不认为世上都是意外。”

  麦冬和茯苓听得一头雾水,什么意外?

  莫非魏大人的父母是意外有的他?

  若是如此,未免有些可怜。

  不过当事人魏长临毫不在意,他摆摆手道:“算了,此事不提了,至于纸条,再想想应当还有别的线索。”

  “没错。”宋延思索片刻道:“此案应当还有遗漏的地方须得从长计议,那么…”

  宋延正说着话,王管家就来了,宋延见人站在门口不停张望,于是便停下要说的话,道:“王管家可是有急事?”

  王管家闻言立刻就走了进来,“回王爷,算不上急事,就是那詹事府的詹事派小厮送来了喜帖,想请王爷同魏大人去吃他家孙儿的满月酒席。”

  “本王知道了。”宋延道:“你且将帖子放着,本王到时再看去不去。”

  “是。”

  王管家将帖子放在书桌上,磨磨蹭蹭半天就是不肯离开。

  宋延皱眉,“王管家可是还有别的事?”

  “王爷啊。”王管家还是没忍住道:“不知咱们府上何时能有这般喜事,老奴已经在料理相关事宜了,就等王爷发话了。”

  什么意思?

  王爷此刻正同魏大人好呢!

  这魏大人不会生,何来满月酒席之说?

  莫非这王管家给王爷另寻乐佳人?

  魏长临同茯苓两人竟想到一处了,瞬间齐刷刷的看向宋延。

  宋延也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挑眉看着魏长临。

  王管家见氛围不对,连忙道:“老奴这话说的,让大人误会了不是,大人莫要生气,老奴说的喜事是您同王爷的婚事。”

  “不知王爷同大人可有想好何时成亲?”

  原来如此,是魏长临误会宋延了,就在他要开口说话时,就听宋延道:“这个问题王管家应当问魏大人,本王也在等着他的回答。”

  宋延说完便又看着魏长临,似乎在等他的回答。

  魏长临才20岁啊,这么年轻就要走向婚姻的坟墓?

  谈恋爱不香吗?

  魏长临不是不想同宋延成亲,只是不想那么早成亲,不然总有一种英年早婚的感觉。

  于是便打哈哈道:“那詹事府的满月酒席请在何处?”

  “还能是哪里。”王管家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满月席这件事上,“自然是詹事府。”

  “詹事府在何处?”魏长临道。

  王管家将如何去詹事府形容了一番,魏长临听完后道:“这也他太远了,就不能近一些,本官一天忙着查案哪有心思走那么远,本官…等等…”

  魏长临说着猛地回味过什么,顿了片刻才道:“有没有一种可能,第一案发现场根本不是那个所谓的郊外,而是离柳府更近的某个地方?”

  “此话当真?”茯苓的心一下就提了起来,“莫非此案背后还有别的阴谋?”

  “真不真不知道。”魏长临道:“不过我的推测应该很合理。”

  “是吗?”宋延道:“那本王便洗耳恭听。”

  魏长临道:“杨青珊很在意这门婚事,即便将她叫出去的人于她而言有多重要,他们之间要说的事有多重要,重要到非要出去的程度,那么见面的地点也该是离柳府更近的地步,而不是荒无人烟的郊外。”

  实在想象不出谁谈事情非要跑到郊外去,何况还是大婚当日。

  “此外。”魏长临想了想又道:“杨青珊就这么穿着喜服四处跑定然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而我们问了一圈却没有人说见过此人。”

  “想要不被人看到就到郊外,除非有人来接她。”

  “或者来接的是她的尸体,而不是活人。”

  “是有这种可能。”宋延道:“若案发现场不是郊外,那么那张纸条应当就是凶手故意留下误导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以为郊外才是案发现场。”

  “如此一来,或许案发现场留下了重要的证据,所以凶手才会这般做。”

  “没错。”魏长临附和道:“我也认为这样的可能性要大些。”

  “不过这些都只是猜测,做不得数。”宋延道:“实际情况如何需得好好查证。”

  “那是自然。”魏长临道:“若是要查,也得先弄清哪些地方可能是第一案发现场,否则若是一处处的查,不仅成本会很高,更会显得我们很蠢。”

  茯苓感觉魏长临在内涵他,但他也不敢说什么,只道:“不知魏大人要如何从众多地方找出可能是案发现场的地方?”

  “这个嘛…”魏长临还真没想好,不过,“王爷应当知道,不如就让王爷带着我们查?”

  要找出疑似是案发现场的地方其实并不难,只要将柳府的附近的地图拿来研究一凡即可。

  杨青珊既然不愿让人跟着,那么她一定不想让人看到她,若是如此,那见面的地方应当是个人烟稀少的地方,除此之外,那个地方应当是从柳府后门可以直接到达的地方。

  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地方只有一处,那便是柳府后门背后那条小巷,安平巷。

  “王爷,您果真了得。”魏长临站在安平巷上叹道:“这的确是个杀人的好地方,说是一条巷子,其实就是死胡同。”

  “是这样没错。”宋延将四周打探一凡后道:“不过巷子的另一端可能会有人经过,若是在此处作案还是会有被发现的可能。”

  “没错。”魏长临在正对巷子口的地方比划了一下,道:“可若是将马车停在这里呢?”

  茯苓见状恍然大悟,立刻道:“若是将马车停在这里,那么刚好可以挡住来往人员的视线,即便有人经过也只会以为这里停了一辆马车,便也不会多想。”

  “就是这样。”魏长临道:“若是车牌制度已经开始实行,说不定就能得到有用的线索。”

  “只要贴出告示找人,找那日从此处经过并看见了车牌的人,那么案子的进展会快很多。”

  就在魏长临发牢骚的时候,宋延已经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他走到某个地方蹲了下去,然后朝魏长临招招手,“魏大人,你且过来看。”

  魏长临闻言立刻就走了过去,蹲下后道:“王爷想让属下看什么?”

  宋延指着地上的划痕道:“看到这个魏大人能想到什么?”

  “这条路坏了?”

  “这条路质量不好了?”

  “这条路该修了?”

  魏长临一连说了三个没用的猜测,就连茯苓都忍不住道:“王爷说的应当同案子有关,魏大人一直拿着这条路说恐怕有些偏题了吧?”

  话说如此,可…

  魏长临不满道:“你说本官偏题,那你又能想到什么?”

  这…茯苓自然是什么也没想到。

  “属下….”

  未等茯苓辩解,宋延就提示道:“魏大人,你且好好想想,杨青珊当时是穿着喜服出门的。”

  喜服…喜服同这路到底有何关系?

  “啊!”魏长临手指顺着划痕的走向过了一遍,突然道:“杨青珊当时戴着头冠,而地上的划痕很有可能是凶手拖拽尸体时留下的痕迹!”

  “没错。”宋延嘴角微微一勾,道:“凶手很有可能将杨青珊骗到此处,然后从马车上下来,趁其不备时从背后将人杀害,然后又将尸体拖到马车上带到郊外处理。”

  “可若是如此。”茯苓道:“那此处应当会留下很多血迹才对,属下记得那杨青珊全身上下被捅了很多刀。”

  “茯苓你能想到这点很不错。”魏长临夸赞道:“不过我认为凶手只是在此处杀了人,而身上那数十刀应当是到了郊外才捅的,因为就像你说的,若是在这里将人连捅数十刀势必会留下更多的血,清理起来十分麻烦且容易被人发现,还不如将尸体带去郊外捅比较放心。”

  茯苓闻言感到一阵恶寒,正要发表感慨时,宋延就道:“现有的信息太过混乱,本王来将案情从头捋一遍。”

  杨青珊在大婚当日因为某种原因同某个人约好在安平巷见面,原本郊外才是杀人的最佳场所,但考虑到杨青珊同他在此见面的可能性比较大,于是便在安平巷将人杀害,然后再将尸体运到郊外处理。

  凶手为了掩盖真实的案发现场,于是在新房留下一张纸条,好让人以为郊外才是案发地点,却不知道杨青珊从未到过梳妆台。

  还有,根据验尸情况来看,杨青珊身上被人连捅数十刀,表明是仇杀,同杨青珊有仇且有不在场证明的有三人。

  可奇怪的是,既然那三人同杨青珊有仇,为何杨青珊会在大婚当日笑着出去见他们?

  还有一点也很令人在意,那三人真的能够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将纸条放到新房的梳妆台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