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我乃大汉忠臣马超>第289章 汉中王凌剿匪,上庸申氏谈判

建安八年二月。

汉中郡太守、镇西将军王凌收到朝廷诏书,命他率兵剿匪。

在新年那场大朝会,天子最终采纳了马超的谏言!

朝廷不出兵干预关东的战事!

袁绍和曹操仍然在青州、兖州两地对峙。双方主力对峙于漯阴,偏师对峙于白马。

之前在河内与徐晃相持的高干,已经率军退回邺城。河内太守徐晃乘胜追击,收复河内全郡,彻底将袁绍势力驱逐出境。

朝廷不出兵,则意味着马超的“中兴三策”将会落实!

第一策,民屯。

天子选用马超推荐的光禄大夫杜畿,让杜畿担任典农中郎将,组织七万汉中移民和两万返乡流民在河南尹屯田。

马超私下告诉杜畿,只要这件事办好,马超就能把杜畿推上司农卿的高位!

这步棋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仅可以壮大国力,还能扩大马超在朝堂的影响力。

马超想明白了,既然要做权臣,那就使劲培植党羽!不管天子是信任他还是离不开他,他都要壮大自身实力,不能像韩信一样被人收缴权力,最后为“儿女子”所杀。

春耕前的这段时间,典农中郎将杜畿忙得不可开交。朝廷也在调拨谷物、农具,并给流民们分配田产。

而第二策商贸,工作重心就落在王凌头上!

王凌坐镇汉中,汉中虽看似闭塞,但又同时连结关西、巴蜀、荆襄。

马超想把汉中当做贸易枢纽,进出益州的商品都走汉中,从益州销往荆州的蜀锦也可以走汉中汉水,不必转道长安。

在马超的设想中,将长安、汉中两地作为枢纽,把荆州、益州、凉州串联成贸易大三角,实现运力最大化,路途最短化,价格最优化!

眼下从西域到长安的路途都挺安全,羌胡杂戎都很顺服,商队基本不会有危险。

但汉中秦岭、大巴山、汉水沿线,因为是新近归附朝廷,所以匪患还比较严重,需要王凌派兵清剿。

王凌在汉中经营半年多,他厉兵秣马,成立了一支七千人的新军。

这支新军里有一队特殊部队,号为“板楯营”,有八百人。

板楯营是王凌招揽大巴山里的板楯蛮,编成的部队。王凌命板楯蛮首领杜濩为别部司马,令其统领板楯蛮,并只属于王凌指挥。

板楯蛮手长脚长,身体素质好,耐力极佳,尤其擅长山地行军。

王凌曾测试过,每一个板楯蛮都能在一天之内,徒步翻越六十里山路!而且他们一点都不会累,仿佛脚下的大山只是平地!

从那时起,王凌终于明白马超为何一定要他招揽板楯蛮。

这么优秀的兵源,不编成军队岂不可惜!

对板楯营,王凌投注了心血。

从去年秋收开始算,王凌每周都会亲自操练板楯营三次。同时给板楯营的待遇也好,板楯营的蛮兵不仅有饷钱拿,每日都会有肉吃,每周都有酒喝。

王凌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马超平定汉中时,从张鲁那缴获了不少钱粮绢帛。这些东西马超没有全部带走,特意给王凌留了一半,令其组建军队,随时做好准备。

王凌把这些财富物尽其用,给予七千新军优厚待遇,还给板楯营置办极好的盔甲和武器。

新军建成,但缺乏实战经验。

恰好朝廷下旨,让王凌带兵剿匪,打通益州、荆州商道。

王凌心血来潮地亲自领兵出征,把政务都甩给自己的弟弟——王昶、王机二人。

王昶、王机在军事上远不及王凌出色,但他们治理地方的才能比王凌更出色,王凌相信两个从弟能管理好汉中。

之后,王凌先挥师向西,往阳平关、金牛道去。

这条路直通成都,沿途匪盗也是不少。

到阳平关,王凌让镇守关隘的郭淮引路,率领大军深入山道,拔除一个又一个强盗山寨。

期间军队虽有损伤,但新军的战斗经验也在慢慢增长。

他们一路打到葭萌关前,把葭萌关守军吓了一跳!

守军看到朝廷大军,还以为朝廷主动开战。

正当刘璋的士兵要点燃烽火时,王凌让郭淮到阵前呼喊,说金牛道商路已通,请守军休沐时转告蜀地商人,叫蜀中商队到汉中来做买卖。

葭萌关守军疑惑不解,但郭淮适时甩出一袋金豆子,以金钱攻势征服了葭萌关守军。

守军回话会的,然后请王凌军退回山道。

王凌见守军收了钱,不屑地说:“刘季玉如此治军,吾取益州易矣——!”

叹罢,毫不犹豫地调转马头返回汉中。

郭淮在旁边问王凌,骠骑大将军准备什么时候发兵入川。

王凌望向蜀道群山之巅,看着盘旋的飞鸟说:“不知啊,大抵得等到后年吧。”

郭淮皱眉:“后年……要那么久?”

王凌说:“骠骑命我等剿匪,方便益州商人行商。既然是行商,短期内自然不会开战事。”

郭淮心情沉闷,他出道至今已有数年,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阳平关都尉、县令。

同乡的王凌已经做到一郡之守,四镇将军。

王凌看出郭淮郁闷,好言安抚道:“你不必忧虑。骠骑把你跟马伯瞻一起分配到我麾下,自然是要你们参与将来的入川之战!”

想起马岱,郭淮的心情好转。

马超格外器重马岱,军中人人皆知。甚至有传言说,马超对马岱,甚至比对亲弟弟马休、马铁还要亲!

郭淮与马岱在王凌手下平起平坐,这足以证明马超对郭淮的器重!

郭淮于是抱拳感谢王凌:“多谢府君提点!”

王凌笑说都是自家兄弟。

二人领兵回到南郑。

甫一入城,王凌之弟王昶就和马岱联袂而来。

王昶和马岱带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割据上庸盆地的申氏兄弟遣来使者,表示愿意归附朝廷!!

原来王凌出征清缴蜀道匪患之时,也派马岱出使上庸,联络申氏。

王凌之所以派马岱去,为的是借用马岱“马超之弟”的名头。

派马岱去,王凌一点不担心上庸申氏敢对马岱怎么样,如果申氏脑子还清醒的话!

事实正如王凌所想。

上庸豪强申耽听说马岱是骠骑大将军马超的堂弟,根本不敢造次。

笑话,汉中张鲁那么牛逼,压着益州牧刘璋打的狠角色,不也被马超仅用了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逼降。

申耽自诩上庸不如汉中,他也没张鲁那么厉害。

因此,申耽好酒好肉款待马岱,并问明马岱来意。当马岱表示希望申耽能举郡归附朝廷后,申耽回复说这个简单,只是不知道待遇如何。

马岱大胆自作了一回主张!

他参考马超对张鲁的处理结果,表示可以请申氏到关中居住,申氏兄弟都可以封赐侯爵,还可以入朝为官。

申耽有点舍不得在上庸当土皇帝,但还是暧昧地说会考虑,又委婉地请马岱回问朝廷,能否留他们在上庸担任郡守。

马岱没有强求,直接带着好消息返回汉中。

王凌大喜:“吾这就上书朝廷,上书骠骑,向骠骑请示该如何处理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