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鹿>第166章 教子

大唐内部机构的调整。

有人忧、有人喜,也有人想到了更多。

这不,两个老张正坐在酒楼的雅间之中喝着小酒。

“此次大王调整,对将门的影响可是不小啊,光是调换主帅,就让曹家最少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实力了!还有王家和苏家也损失不小。”张辇说道。

“中唐之前,都是世家当政,朝堂和军队多是世家之人掌握,李唐之后,将门兴起,为祸国家,宋太祖收将门兵权,终宋一朝打压将门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到了明朝将门权利又得到了释放,现在大王要重新收紧兵权,也是情理之中。同时也是在平衡朝中势力!”张国绅回道。

“那让他的两个兄弟都任为军中重将,难道就不怕再来一个八王之乱,大明的靖难故事还在不远处呢!”

“现在也不过就是权宜之计罢了,况且大王正在春秋鼎盛,短时间内不会有事,我相信在天下一统前后,还必定会再有一番变故!”

“届时怕是咱们文臣这边也不会安稳的!”

“英雄所见略同!”张国绅举杯和张辇碰了一下。

张国绅接着说道:“往后,你我还是要更加谨言慎行一些才是,我们这些降官毕竟不如宗室和那些嫡系,就怕被当成儆猴的鸡!”

“老兄说的是,你我以降臣之身,高居庙堂之上,也应当知足了,适时的退让也好为后辈们换来晋身之资!”张辇是非常赞同的。

接着说道:“我观那些元老派现在有些蠢蠢欲动了!”

“无非都是名利心驱使,经过此役我们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虽然纸面上的实力还是不如明军,但是军中实力已经完全可以压制明军了,如果不是老王爷晏驾,那现在怕是已经兵临京城了!这时候都想着劝大王称帝,以得封侯之位!”张国绅心中明镜似的。

“你觉得大王什么时候会同意称帝?”

“暂时肯定不会,任他们怎么闹腾,三年守孝之期未满之时,大王肯定不会称帝的!”

张辇点头表示同意:“嗯,我也觉得是如此,不过三年期满,怕也就是全面伐明之时了!”

“这是自然,不止我们清楚,明廷君臣也是清楚的很,接下来咱们的任务很重啊,要在这三年内筹集到足够的物资,还要培养大批的官吏才行!”

他们在这里喝酒聊天。

徐府之中也是人头攒动。

元老一派,很多人都聚集等到了徐平川的家中。

好不容易熬过了三个月的禁娱之期,正巧赶上徐平川的生辰,包括黄文瀚、黄文升、王二顺、王壮、王二嘎、李本原、叶孟至、荆元才、苏方达、宋千山等一众跟着王树亭起家的人都来给徐平川贺寿。

宴席之上,歌舞升平,交杯换盏,彩女在人群中穿梭,欢笑声不绝于耳。

酒至正酣之际,王壮开口说道:“老七啊!你这做了首辅大臣多年,也一直跟在三哥跟前,知道不知道三哥什么时候称帝不?”

“对啊,快跟我们说说,大王什么时候准备称帝?”立马就有人接口。

“怎么都着急了?”徐平川笑着问。

王壮哈哈一笑:“怎么能不着急啊,征战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折腾成了,那还不应该称帝啊,怎么也不能比那崇祯和皇太极矮上一头吧!你说三哥怎么就不着急呢?”

“我看是你着急了吧,着急想着封侯称爵吧!”

“那当然,难道你不想啊?”王壮大咧咧的说。

“我嘛!”吊足了众人的胃口,徐平川才说道:“自然也是想的!”

“哈哈哈,那就对了,那你还不抓紧跟三哥提,他最信你的话了!”王壮开始鼓动。

“对对对,诸位,咱们一同上书如何?”

徐平川摇摇头:“不如何!太上王刚刚殡天不久,就鼓动大王称帝,你不怕挨板子吗?”

王壮讪笑着挠了挠头:“那什么时候可以啊!”

“明年再说吧,怎么也要三请之后才能定下来,你们着什么急啊,难道爵位就那么重要?影响到你们如今的荣华富贵了?”

“就是听着威风,戏文和书上都说要拜将封侯,现在咱已经拜将入相了,那不就是该到了封侯的时候了嘛!”

“你啊!有这心思还不如回去好好操练你的兵马,将来在对明的战事中多立功劳,没准还能捞个国公当当呢!”

“那感情好,放心咱没有落下操练兵马!”

他们这里的一举一动都传到了王树亭的耳朵里。

王树亭不由的莞尔,“王壮这个憨憨,什么话都敢说!不过貌似这次参加徐平川生辰宴会的人有些多了,文官之中有不少人参加,军中也有不少将领去了!”

“薛全,去把世子找来!”

“是主子!”薛全应声。

不多时,王春钊便来到书房这里。

“儿臣拜见父王!”

“嗯,起来吧,坐!”

指着旁边的座位让王春钊坐下,接着问:“你也听政了这么长时间了,对朝中情况可有些了解了?”

“儿臣略知一二了!”

“说说看!”

“现在朝中分成了三派,徐叔叔为首的元老派,曹兵部和两位张阁老为首的旧臣派和杜俊恒、顾炎武、陈贞慧等人为首的新秀派,元老派实力最强,旧臣派人数最多,新秀派潜力最大!”

“那要如何平衡三方之间的关系呢?”

“扶持一派,拉拢一派、打压一派!”王春钊想了想说道。

王树亭不由得高看了王春钊一眼。

“详细说说!”

“就如父王之前解散大将军府重建五军都督府,把曹文昭的兵权收回,调整各军将军的位置,又让小叔接替黄文瀚的总参谋长职务,就是打压他们手中的权利;将驻军兵权归到兵部所有,就提升了旧臣派在朝中的话语权,使得他们可以和元老派抗衡,提拔陈贞慧等就是扶植新秀派,让三方可以相互制衡!”

“嗯,不错,这些是你自己想的还是你师傅教的?”王树亭问。

王春钊有些犹豫,过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儿臣自己想了一些,陈师傅也提点了一二!”

“陈师傅倒是个合格的老师,你以后要多向他请教,多听听他的意见。”

“是,儿臣遵命!”

之后王树亭又给王春钊解释道:“自古为君之道,就是用人之道,平衡之道;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朝堂之上形成朋党是不可避免的,为君者就是要在己方势力之中找到平衡,让他们都为你所用,不可使一方独大,否则就会有社稷之危。”

“我知道你读的那些圣贤书和你师傅的教导都是让你近贤臣而远小人,但为父要告诉你,有时候小人会比贤臣更加好用,关键看你怎么把握,不要让小人左右了你的心智,也不要让贤臣控制你的行为。能够听得进去逆耳忠言是好事,但是你要有自己的判断。看清楚他们提的那些意见,背后牵扯到了什么!”

“儿臣谨遵父王教诲!”

“薛全,拟诏,陈昌期教导世子有方,赏金千两,升太子太傅;曹文昭兼太子太保,调杜俊恒为世子府詹事,陈贞慧为少詹事!”

“是!”

“好了,钊儿,你去吧!”

“儿臣告退!”

王春钊出了勤政殿,长出了一口气,心中泛起一阵喜悦“幸亏这两天一直在和师傅探讨,不然真不知道如何作答。”

兴冲冲的返回世子别院,进门就高声喊道:“师傅师傅!”

陈昌期从书房中走了出来:“世子!”

“师傅,今天父王夸赞我了,还升了师傅为太子太傅!”

“臣恭喜世子殿下!”

“师傅我也恭喜你了!”

陈昌期轻轻一笑:“世子请!”

回到房中,王春钊把今天的事情跟陈昌期说了一遍:“师傅,幸亏这两天你帮我分析了朝中的局势,才能在父王那里应对好!”

“都是世子聪慧!”

“师傅,父王把曹文昭和杜俊恒他们调过来,是什么原因?”

\"这是大王对世子的认可,世子殿下今年已经十四岁了,过不了几年就成年可以理事了,现在配齐属官,是想提升世子在朝臣中的威望!\"陈昌期解释道。

“哦,我明白了,一定和他们都打好关系!”

“正应如此!”

陈昌期则是想的有些多,大王年不到四十,正值春秋鼎盛,现在就给世子扶植势力,是不是有些早了,难道大王的身体出现了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