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鹿>第151章 徐平川盯上了那几个商贾

太原城破之后,王树亭并没有挥军继续向东。

不是他不想,是现在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和官员来驻防和治理新占下来的城池。

要是都任用降官的话,太容易发生反复了,这也是内阁给出的建议。

经过商讨,王树亭和内阁一致认为,向东只取下山西即可,不过分的逼迫明廷,如果逼急了,明军不顾一切的和唐军开战,最后很有可能是让清军渔翁得利。

占领山西之后,做出防守姿态,然后全力攻四川和新疆等地,是最为合理的策略。

所以在占领太原之后,王树亭停驻了下来,开始清点太原的收获,同时派出部队向北往大同方向进攻。

太原作为大明晋王的封地,不可谓不富有。

在围城之前,晋王担心自己最后落得秦王和肃王一样的下场,不顾山西大小官员的劝阻,已经携带着家眷和金银细软逃走了,只留下了几个管事太监看守王府。

但是还是有大批的金银和粮食没有运走。

这也是围城那么长时间,太原一直能坚持的主要原因,晋王府的粮食,几个太监如何能看守的住,许鼎臣要取用其中的粮食,太监肯定是要阻拦的,结果就是被一刀砍了。

坐在晋王宝座上的王树亭,听着汇总上来的收获,不住满意的点头。

光是晋王府,就缴获了三十余万石的粮食,和七十万两白银。

不得不感叹,大明的亲王就是富有。

“光晋王府一项,咱们这次出征的钱粮就补回来了!”王树亭笑着说。

“是啊!百姓们嗷嗷待哺,朱姓众王却实锦衣玉食奢靡度日!”曹文昭也不住的感叹。

“你说蜀王的财富会不会更多?”

“那是必然的!四川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又不曾遭遇灾荒和兵乱,粮食和金银必然堆积如山!”

“哈哈哈,那些用不了多久也会是咱们的了,现在不知道曹变蛟那里进展如何了!”王树亭真是有些期待了!

曹文昭也有些担心自己的侄儿:“以臣的本意,是不愿意变蛟担任一方主帅的,他还太年轻,容易冲动,由老成持重之将担任攻蜀主帅更为合适。”

“唉!年轻人总是要锻炼才行,要不如何才能成长起来,即便蜀地不能一举而下,咱们以后慢慢来也是稳稳的!”王树亭倒是很放心。

见王树亭如此说,曹文昭也便不再说什么。

转而说起其他的战报来。

“根据探马传回来的情报,明军有一支两万余人的偏师,从榆枣关入了山西,现在正驻扎在忻县,他们在那里驻扎已经超过月余了,只是不知为何不曾南下。”

“那岂不是咱们围城之时他们就在了?”

“对,正因如此,臣才颇为疑惑,如果这支偏师在围城之时南下,形势还真不好说会如何!”

“那就不要想那些,反正他们没有南下对我们是好事,现在那两万人已经不足为虑了,派兵剿灭就是了,用谁领兵?”王树亭问。

“让苗兴一部去吧,他们现在建制是最完整的,其他部队都太分散了!”

“好,那就让苗兴一去吧,让王壮率部去吕梁那边,那边他比较熟悉!王树林那边再给他派上一万援军,让他一定要守好三关。”

“是,臣这就去安排!”

接到命令,苗兴一当即开始收拢部队,两日之后,便率领所部两万多兵力北进忻县。

这次出征可谓是出奇的顺利,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忻县。

也可以说是,在接到唐军进军的消息之后,明军主动就放弃了,匆匆忙忙的从忻县撤军了,顺着来时的路线撤了回去。

随同他们一起离去的还有大批的金银、粮食,还有人头。

等到苗兴一占领忻县之后,原本有着十数万人口的忻县,现在只剩下了数万人口。

看着被破坏的满目疮痍的忻州县城,苗兴一真是咬牙切齿,但是说什么都晚了,那支明军根本就追不上了。

只得先停下来,安抚赈济百姓,然后快马向王树亭禀报。

接到奏报之后,王树亭也很是震惊,没有想到明军停在那里竟然是为了劫掠财富和杀良冒功。

王树亭阴沉着脸,把奏报递给曹文昭和宋献策等人观看。

曹文昭同样也是咬牙切齿:“这些明军真是不当人子,这种事情都做的出来,左良玉应当千刀万剐!”

“等以后擒住左良玉再论其罪,现在要主要的是要妥善安置幸存的百姓,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上这次事件!”宋献策说道。

“先生有何想法?”王树亭问。

“忻州现在人口空虚,多剩下的都是大户和妇孺,臣建议,这些大户能幸存下来,看来他们和明廷之中存在着不少的联系,臣建议将大户迁移到陕地,并且优待之,可以为以后谋些事情,同时从山西各地迁移人口补充忻州,也把明军在忻州的所作所为广布山西各县,让百姓们看看明军是些什么东西,有助于收复民心!”

思索片刻之后,王树亭点头:“可行,此事就劳烦献策你来处置吧!所需钱粮从晋王府库之中支取。”

“是,臣领命!”宋献策拱手。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明军偏师撤回北直隶,他们劫掠回来的钱粮当然不可能自己独吞,很大一部分是要上缴给左良玉的,而得了好处的左良玉,也同样是没有再追究此事,此举虽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粮饷问题,可是却彻底的失去了山西的民心。

就连那些士绅大族,都对明军的所作所为嗤之以鼻,一些人开始倒向唐军,主动的将家中优秀子弟推荐到唐军之中效力,对此王树亭是来者不拒,只要你推荐过来,我就用上,不深究你到底是什么目的。

宋献策在处置移民问题的时候,还接到了从西安传来的一封信笺。

这是徐平川发给他的。

信笺的内容着实是让宋献策震惊到了。

徐平川信笺中要求宋献策仔细筛选山西的商贾,看有无私通后金的商贾,着重清查那些游走在山西和张家口之间的晋商,并处置之。

如果是正式公文发过来的,宋献策倒不会觉得有什么,但这是用私人信笺发来的,那里边的文章就大了。

这其中代表了什么?

很显然,徐平川是想要宋献策处理掉这些人。

是图谋这些晋商的钱财,还是这些人真得是在走私物资给给后金?。

但是为什么不告诉唐王呢?宋献策有些想不明白,难道徐平川和这些人有私仇?那也不至于用自己这么一个外人啊!

最后宋献策自己脑补了两点,一是这事如果告诉了唐王,那唐王为了山西的稳定,必然会否定徐平川的建议,从而可能实施不了;其二,就是这是徐平川向自己抛出的橄榄枝,现在唐军内部派系已经很明显了,徐平川想要拉拢自己这个无派系的人。

也就只能是这两点了,既然不能得罪,那就想办法用正当的理由来解决,既要维护住王树亭的形象,同时还要清查掉这些人,给徐平川这个内阁总理一个交代。

如果有晋商真的私通后金,那明面上查肯定是查不出来的,动用军队不符合现在唐军在山西的情况,那就以移民的名义来试试看,把他们拆分一下,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什么破绽。

想完这些之后,宋献策就专门挑选了一些常年在山西和口外来往商贸的巨贾之家,将他们列到迁移往忻州的名单之中。

对于这种官面上的要求,一个商人,即便是再富有,也没有实力拒绝的,在唐军的刀枪威慑之下,这些商贾开始了不情不愿的搬迁。

在他们迁移的时候,宋献策布置了不少的眼线,紧盯着每一家。

从他们银库中取出来的钱财,让宋献策都忍不住的眼红,这特么的也太多了,最为富有的那几家,每家都有百万之巨,最少的也有十数万。

弄得宋献策都想,是不是要给这些人安个什么由头,全都给抄家了,现在他有些理解徐平川为什么要让他盯着这些商贾了。

一路迁移到忻州,宋献策安排的人也没有发现这些商贾之中,有什么大秘密,此时看来是不能短时间内完成了,安排了一些人手混入重点关注的那几家里做伙计什么的,之后给徐平川回信,说事情已经安排下去了,静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