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鹿>第131章 宋献策

宋献策说出的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一直以来徐平川都在琢磨,但是没有头绪,现在他提出来了想必是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那要如何解决?”徐平川问道。

“等!”

“等?”徐平川有些不解。

“对,等,等到彻底击败明军,局势稳定之后,再着手处理内部事宜,届时天下已定不管是置换还是收缴地主的土地,只要不是让他们彻底无法生存,这些人就不会也不敢反叛,只能捏着鼻子忍下来,即便有地方叛乱,那时候也有足够的力量来应对地主士绅们的反扑。”宋应星说道。

徐平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那对于我军下一步动向,宋先生有何见解?”

“现在明军正在关外和湖广等地多线开战,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如果进的话最好是南下四川,占领四川就有了更加稳定的粮食来源,四川不仅粮食充足,还有各种矿产,茶马贸易也就更加方便了;退的话,可以固守黄河,专心发展内政,编练军队,有个三五年也就有了征伐天下的资本。这要看唐公和大人如何选择了!”

“山西可取否?”徐平川接着问。

宋献策思索片刻:“大明朝廷在山西囤有重兵,取之不易,如果时机合适取了山西自然是有利,增加了回转空间,也能俯视中原,不过坏处就是,会面临明军从北直隶和河南方向不断的攻击。”

两人在书房之中一直谈到了深夜,最后徐平川才说道:“今日和先生一叙,徐某所得甚多,夜已经深了先生先暂且住下,明日我去面见唐公,为先生引荐!”

宋献策深施一躬:“多谢大人!”

他来的目的就是为此,游历了这么多年,为的就是能找到一位明主辅佐,从来到陕西地界之后,便发现这唐公有成龙之相,治内百姓生活也慢慢好了起来,所以才想着投靠,但是通过科举考试先不说能不能考上,就单凭他的长相自己就觉得多半会被摒弃,只有通过高官的引荐才能最快的出人头地。

翌日,徐平川再次来到唐国公府,通传之后等了良久薛全才回来:“徐大人,主子有请!”

随着薛全来到承运殿一侧的书房,徐平川步入其中,抬眼就看到神情有些萎靡的王树亭,心想“这是快被吸干的节奏啊!”

忍不住的抱怨起来:“三哥这是舍得从女人被窝里出来了啊!”

王树亭一阵脸红,赶紧打岔道:“胡说,我哪里舍不得了,只是这两天受了些风寒,休养两日罢了!”说完还做样咳嗽了两声。

“还是要多保重身体,不要再受风寒了,府中还有很多事等着你拿主意呢!”徐平川阴阳怪气的说道。

“嗯嗯,七弟说的对,为兄以后注意!这么着急来见我有什么重要的事吗?”敷衍过去之后,王树亭赶紧问。

“这些奏折都是我们几个内阁成员讨论过的,关于西征军封赏、军队整编、官员举荐任命等的条陈,你看一下,如果没问题,用印之后内阁就开始实施了!这些事情耽误不得!”徐平川把一堆奏折递了过去。

看着厚厚的一摞奏折,王树亭也意识到自己这几天太放纵了,竟然耽误了这么多的事情,赶紧强打精神,开始一件件的批阅,这些基本上都已经处理完了,内阁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王树亭只要浏览一番,选择内阁给出的几种意见里边自己认为合适的一项就行了,除非特别不合心意的才会改动。

中间缠在这临时有上报的事情处理,这些奏折也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才全都处理完。

王树亭伸了一个懒腰:“终于处理完了,老七,还有别的事情吗?没有拿着这些去办吧。”

“那自然是有的,昨日我去大慈恩寺和主持方丈商议了水陆大会的事情,回来之时遇到了一位大才,想要引荐给三哥!”

王树亭也不由的好奇:“哦,是怎样一位大才,能得到你的推崇啊!”

“此人姓宋,名献策,不仅熟读诗书,学识渊博,还尤精通“术数“,昨日我与其畅谈了一番,颇有一些收获,今天特意来引荐。”

“那就赶紧把宋先生请来吧!”

“此等大才还是三哥你亲自去的好,此人现在就在我府中!”徐平川建议道。

王树亭想了想:“也好,那就我亲自去一趟。”

为了显示尊重,王树亭还重新换了一身正式些的衣服,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乘坐马车前往徐府。

宋献策从早上醒来就一直在焦急的等待,也不知道具体徐平川什么时候把自己引荐过去,不过既然说了,那就自然不会诓骗自己,等待是尤其熬人的。

正在屋中来回溜圈的时候,客房中伺候的小厮,跑回来说:“先生,唐公一会就要过来了!”

“哦,快,赶紧再收拾收拾”让那小厮再收拾一下房屋,宋献策自己则是整理衣冠,强压住心中的激动,深吸了几口气,坐到了书案之前,拿起纸笔写起字来。

很快院落里响起脚步声来,这时心情已经平静下来的宋献策,才站起身来,走到堂屋中间。

正好碰到进门的徐平川和王树亭。

“学生宋献策,见过唐国公!”宋献策躬身说道。

场面活现在王树亭已经做的老溜了,快走两步,上前拖住宋献策的双臂:“平川与我说先生大才,王某迫不及待前来,冒昧打扰先生,还请恕罪!”

“唐公客气了!”

徐平川在旁边开口:“宋先生才学过人,能加入唐国公府是一大喜事,主上咱们先坐下说吧!”

“对对对,先生快请坐,树亭有很多事情想要请教先生!”说完,王树亭拉着宋献策坐下,王树亭坐在主位,宋献策则是坐在了他右手位上。

谈论起时事,几人滔滔不绝,相谈甚欢,虽然对于唐军内部不了解,但是在大思路上,宋献策还是给王树亭提出了,内修内政,培养人才的同时,南下四川云贵、北上草原,东拒黄河,向西拓展的总体方略,等境内完全稳定之后,就可以逐鹿中原了。

听得王树亭两眼放光,其实这些话之前徐平川和杨玉君也多少都和王树亭说过,内阁之中也有过相应的规划,但都是大面上的方向,真正说的上战略规划上,没有人达到宋献策这种程度,在不完全了解唐军情况的前提下,能做到如此程度,可见其人的能力。

这让王树亭欣喜不已,三人交谈了两三个时辰之后,王树亭才心满意足的离开,离开之前任命宋献策为唐国公府左司马,大将军府参谋部参谋次长,入内阁任事。

可以说宋献策是一步登天,也不枉他谋划那么多。

回到国公府的王树亭,刚进府就被一名太监拦住:“主子,老夫人有请!”

“老娘找我什么事?”王树亭不解的问道。

那名老太太身边的主事太监,上前低声说道:“主子,老夫人听说了主子几日不曾理事的事情了,让奴才把主子和新晋的贵人都请去。”

听完这话,王树亭就知道坏事了,也不知道老娘是怎么知道的,看来一顿骂是逃不掉了,能不能逃过打不好说。

叹了一口气,乖乖的跟着那太监往后边走去。

来到后边花园旁边的一个宫殿,这里就是老爹老娘的居所,现在这时候老爹还在延安那边主持着贸易事项,并不在西安,这里住的就只有老娘自己,来到殿外,王树亭迈步走了进去,便看到老娘正襟危坐在主座之上,下边跪着叶赫那拉.苏泰,两侧椅子上坐着李翠、何蕊、陈莹还有杨玉君。

看到这等架势,王树亭赶紧上前行礼:“娘!”

“跪下!”老太太面若寒霜。

王树亭只得乖乖跪下。

“听说你们两个窝在寝宫之中,数日不曾出门,连政事都不顾了?”

“没有的事,娘,我就说身体不舒服,休息了两日,苏泰一直照顾我来着!”王树亭赶紧狡辩。

老太太当然不信:“哦,生病了?那有没有请医官?可有脉案啊拿来我看看!”

一看老娘认真起来,王树亭赶紧认怂:“别去了,娘我知道错了,一定改!”

老太太冷哼一声:“现在你也是一方之主,为娘的本不应该多说什么,可是为了女色耽误正事怎么可行?要知道无数百姓都指望着你呢,咱们全家的身家性命也都在你身上,大敌当前现在可不是安于享受的时候,你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