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鹿>第98章 好事连连

草原上。

那日松和李本原并不知道多尔衮已经悄悄的从归化城撤军了,多尔衮退军的太过突然和果断,让谁都没有反应过来。之所以这么果断的退军,从多尔衮的内心来说自然是极其不愿意的,但是面对敌方火器的优势,如果强硬的要和对方在草原上决一胜负,那伤亡必定会很惨重。

这并不符合后金的切身利益,现在整个后金的可战之兵都不足二十万,所以要格外珍惜,掳走人口和财物就可以了,至于这些土地草场暂时让给蒙古人又如何?

回去之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先要搞清楚大明到底研究出了怎样的先进火器,想办法搞到手,然后己方也要开始制造,两国对弈之中,人是主要的因素,但是武器装备同样重要。

兀慎部的营地,那日松、李本原和兀慎部的首领布日固德,正在营帐内大口喝酒大块的吃肉,布日固德举杯道:“多谢那日松兄弟和李将军将我们兀慎部从后金强盗的铁蹄下拯救出来,我代表兀慎部的牧民们感谢你们,愿长生天保佑你们!”

“同是草原人,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相互帮助那是应该的,我们来就是要拯救身处苦难之中的同胞们,布日固德首领我们还是要共同感谢李兄弟,他可是我的好安达最亲信的部将,这次来就是专门来解我们的危难的!”那日松说道。

“对对对,我们再一同敬李兄弟一碗!”布日固德应和道。

“两位首领都客气了,我主唐国公说过,那日松首领是他手足兄弟,兄弟有难自然有倾力帮助,这次不仅会出兵帮助收复草原,之后还会彻底开放和草原各部的合作,到时候草原上的百姓再也不用为了粮食、布匹、茶叶等东西为难了,我们都是最友好的兄弟”李本原端着酒碗说。

这些说辞是临来之时内阁特意叮嘱过的,这次出兵除了拯救草原,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让唐军的威名传遍草原,把那日松推上漠南蒙古可汗的位置,让草原成为唐军最坚定的盟友,以后的战马、牛羊和财税很大一部分都会从草原这边出,等于是要在草原上扶植一个代理人。

所以李本原所说的话都在强调那日松和王树亭的关系。

“那日松首领,现在兀慎部已经解救了,可是还有许多蒙古百姓还在后金的铁蹄之下,咱们需要向草原上遍传消息,让更多失散的牧民向我们汇聚,您带领大家重新夺回草场!”李本原建议道。

“是啊!那日松首领,我觉得李兄弟说的对,你现在就是草原上的救星,由你来号召牧民们最为合适,我布日固德代表兀慎部第一个支持你!愿拜你为首领,带领我们夺回草原!”布日固德也不是一个愚笨之人,明显的汉军是在帮助那日松,那自己肯定要顺水推舟啊。

那日松道也没有客气,直接就接受了布日固德的投靠,这毕竟是草原上,没有汉地那么多的繁文缛节,但不等于人心没有想法,对于主动投靠的人,那日松也是积极笼络,当即任命布日固德为自己的左军万户,实际上布日固德手下才不过几千部众而已,又表示要将自己这里的粮食和武器分配了一些给布日固德。

布日固德很是高兴,最先投靠过来就是获得的好处多多,当即是更加热情的敬酒,还让人找来兀慎部最漂亮的美女在席前献舞,见识到完全不同于内地女子的舞蹈,李本原也是看的津津有味。

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三人也是喝的大醉,被手下亲卫搀扶下去休息,等到翌日清晨,李本原从酒醉之中醒来,才发现身边睡着昨晚在帐中看到的那个献舞的女子。

也是不由得尴尬起来,这时女子也醒了过来,赤裸着身子,匍匐跪趴在李本原身前,用蹩脚的汉语说着:“尊敬的大人,我叫其木格,是布日固德首领送给您的礼物!”

看着那洁白如雪的脊背和后方的浑圆,李本原心中有团火在燃烧,可还是尽力的克制自己:“这是你自愿的的吗?布日固德有什么要求?”

“首领就是为了感谢大人救了我们全族,我也是自愿来侍奉大人的,大人将我们全家都从灾难中救了出来。”其木格清脆的声音传来。

“嗯,起来吧,其木格是什么意思?”

“其木格就是花蕊的意思!”其木格坐直了身子,显现出更加傲人的身材。

这让李本原有些坚持不住了,一把将女人拉入怀中,其木格也是顺从的躺在李本原的怀里……。

接下来一段时间,那日松开始在草原上,四处出击,将那些还盘踞在西土默特部地盘上的朵颜部和科尔沁部的队伍剿灭和清除,并在草原上散播聚拢牧民的消息。

大批被迫离开家园的牧民开始向着那日松驻扎的地方汇聚而来,通过前来投靠的牧民那里得来的消息,土默特部首领僧格,在被后金军击败之后,就已经带着他的队伍向西撤退,去投靠那个已经跑到青海去了的林丹汗。

这正方便了那日松聚拢土默特残部,经过收拢得到了八万部众,从中挑选勇士,又组建了两万兵马,此时那日松和李本原在草原上的联军兵力已经达到了约四万人。

初步稳定了蒙古的情况,李本原赶紧向着西安报捷,同时请求西安给增派更多的粮草和武器装备。

得到消息的王树亭等人也是大喜,商议之后决定从府库之中调集十万石粮食,以王保田为首,礼部出人组建一支使团去草原和那日松磋商,双方以后建立牢固的伙伴个贸易关系,还要互派使节驻扎西安和草原,以方便以后的合作,同时又组织西安府的商人跟随一起前去草原建立商家的分号。

如果能够建立成功之后,那以后草原上将再没有任何秘密可言,草原上的一草一木都将清晰的印在众人的脑海之中。

不仅是这个好事,草原的消息传回来没有多久,曹文昭那里也传来了好消息。

本围困了快要一年的宁夏镇边军最先坚持不住了,从崇祯七年秋,曹文昭率部攻占凤翔府之后,宁夏镇就再也没有接到过任何的粮草补充,紧靠边地的那些屯田根本就满足不了边军的需求,更何况已经到现在已经一年多没有发过饷银了,军中人心浮动,最终因为士兵再次讨要粮饷无果后,发生兵变。饥兵群起围攻官署。兵备副使丁启睿率军镇压,捕获为首者七人,立即处斩,兵变才被抚定。

可是即便兵变安抚住了,实际的困难并没有解决,最后不得已宁夏总兵贺虎臣,接受了曹文昭写来的劝降书信,宁夏三镇三万兵马全部投降,曹文昭当即答应了贺虎臣的请求,要求贺虎臣带领宁夏边军主要将领至榆林,再传信西安让榆林守军接手宁夏镇。

西安内阁也是同意了曹文昭的建议,从榆林抽调一万精兵,携带够宁夏边军月余的粮食和三个月的饷银,去接防整编宁夏边军。贺虎臣宣布完投降命令之后就被调往西安听用,他手下的将领被拆分安排在了西征军、宁夏镇和榆林各部之中。

这算是解决一件大事,宁夏军整编完毕之后,汇合西征军一起南北共同夹击固原镇,固原镇的陷落也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就这好消息还没有结束呢。

宁夏的消息还没有过去几天,南部曹变蛟处也传来了好消息,自从义军攻占了凤阳,烧毁老朱家祖坟之后,崇祯皇帝连续在宗庙哭祭了数日之后,下了罪己诏,直言自己登基以来一直兢兢业业的治国,可是北边有建奴扣边,西边有王贼称霸,各地又是灾荒不断,致使民不聊生,流贼肆虐七八年了,现在又烧毁祖陵,都是皇帝一个人的罪过,从今天起我要节衣缩食,全力清缴流寇,知道大明境内太平为止,要求官员和将领们要用心办事,争取早日平定贼患,还百姓一个太平。

反正是和义军死磕上了,明白洪承畴接替陈奇瑜之后,调集各省兵马全力围剿起义军,洪承畴就把河南、湖广、山西的官军抽调了大部,还将原先正在汉中一带清缴山中流寇的兵马也调走不少。

这就给了曹变蛟机会,趁着汉中兵力空虚,率军逆行陈仓道,突袭了汉中。

汉中府虽然也还有几千兵马在守卫,可是那点兵力对于曹变蛟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用了两三日便成功破城,俘虏了汉中守将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