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鹿>第97章 吃亏的总是大明

多尔衮回到归化城之后,并没有在这里做过多的停留。

而是将从草原上掠夺的人口和财富牛羊等统统打包,在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向着辽东撤去。

就在多尔衮往回撤,大明边地的守军刚刚松了一口气,皇太极却出兵攻打大明了,这次皇太极是亲自领兵直驱宣府,命大贝勒代善等领兵入得胜堡,攻取大同府,继而转到朔州会师。

贝勒阿济格等入龙门,至宣府。皇太极自己与贝勒阿巴泰、豪格及孔有德、耿仲明等自宣府至朔州,围应州。

沿途大明地方守官要么弃城逃跑,要么紧闭城门,任由敌军掠夺人口,运输财物。后金兵如入无人之境,在明朝州府台堡之间往来穿梭。

地方官员畏惧后金军如畏虎,就连南山参将毛镔,带部分兵士到永宁开会,永宁城的守将都担心他是后金军假扮的,四门紧闭,在城上与之对话许久,也不敢放他进来,惧怕后金兵到如此地步,真的是让人啼笑皆非。

到后来后金军的小股部队都敢大摇大摆的走在大明的土地上,后金二十来个骑兵在山西淳县掠获妇女小孩千余人,经过代州城下,望见城头守军中有是自己的亲人的,互相悲啼,城上明军却不敢发一矢,任金兵从容过去。

淳县陷落后,后金军将城中财物捆装300辆大车而去,几天后,地方官却向朝廷报告说,已收复此城,这是真真的无耻至极。

等到后金军在大同会师之后,开始攻击大同城,要不是守城明军死守,怕是大同城也难逃劫难,久攻未下的后金军移师攻打宣化西部的万全左卫,斩守备常汝忠,歼灭明军千余人,从尚方堡出塞,回到沈阳。

此次掳掠大明的北方防线如同虚设一般,任由后金军劫掠数万人口和无数金银从容离去。

崇祯皇帝听闻之后,也是捶足顿胸,先是大骂地方官和守军无能,后又将这次的罪责都归到了陈奇瑜身上,因为陈奇瑜现在正在剿灭流寇的紧要时候,并没有直接降罪,可是随着传来流寇诈降复叛之后,就再也按耐不住了,直接将陈奇瑜除官下狱,当然这时已经到了年底的时候了。

现在的陈奇瑜并不知道半年之后他的命运将发生大的转折,现在正在部署如何围剿逃入山中的流贼,陈奇瑜命令游击将军唐通防守汉中;贺人龙、刘迁、夏镐三人扼守勋阳、洛阳一线;副将杨正芳、余世任驻守褒城;陈奇瑜和副将杨化麟,柳国镇驻守洋县;洪承畴率领新编练的兵马进山追剿,将贼人往自己预设的包围圈内驱赶。

洪承畴进军之后,一路直行,将山中的义军成功截断成了南北两段,将北部的义军一直向着陕西方向驱赶,想要让这些流寇再次进入陕西,去祸害王树亭去。

然后将南部的义军向着安康到汉中的一段谷底驱赶,义军为了躲避洪承畴的精锐兵马,只得拖家带口的向着汉中方向移动,这时四周的明军兵马开始围拢上来,数万义军和十余万百姓全都围在了一段狭长的谷底之中。

这里边就有高迎祥、李自成、蝎子块、张妙手、张献忠等人,如果这些义军都是团结一心,有统一的指挥,那还是有突出重围的可能,可偏偏就是他们是个松散的集体,队伍中也没有真正的老大,都是各自为战。

这个时候,李自成突发奇想,就和众首领提出诈降的策略,并搜集金银珠宝,派人去陈奇瑜营中,贿赂那些中高层的将领,在这些将领的建议下,陈奇瑜接受了义军投降的要求,折子很快就递到了崇祯皇帝手中。

从崇祯皇帝的视角来看,这些起义军也好,流贼也好,和王树亭那种占据一地的反贼是不一样的,他们本质上还是大明的老百姓,只不过是吃不饱肚子一时造反而已,所以当时只要能投诚,就都是可以原谅和接纳的。

所以看到陈奇瑜的奏折之后,崇祯皇帝很快就同意了,还让户部给投降的义军拨发粮食和金银,作为回乡时候的路费和安家费。

你说这不是缺魂嘛。

陈奇瑜同样也犯了一个很缺魂的毛病,他根据投降的义军人数,每一百人派一名安抚官加以监视,负责遣返原籍安置,这个馊主意也不知道是谁出的,难道他们忘了大泽乡陈胜吴广是怎么起义的了么?

如果说一般顺民可能畏惧官府的还会安分着,而且周边还有官军在。但是这些起义军是啥,那是有武器的军队啊!脱离了周边官军的威胁之后,这些起义军立马就从小绵羊变成了凶狠的饿狼了,这种主意如果说长在深宫中的崇祯可能不知道外面的人心险恶,可以谅解,那么提出这个策略的官员脑子到底是被哪头驴给踢了才会想出这种主意。

这下好了,接受了投降,诏安协议也签了,也盖章了,是该实施了。

收缴了起义军的武器之后,就开始安排安抚官带着这些变相了的百姓出山。等到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带人跳出官军的包围圈之后,立马就又重新反叛了,大部分的安抚官都被杀死,没杀掉的被割掉耳朵或者杖责过后让去报信了,之后就挥兵直奔河南去了。

得知被骗的陈奇瑜怒不可遏,可是也没有办法,这时候再追击已经来不及了,正巧又赶上朝廷,御史傅永淳复劾奇瑜解陇州围报首功不实,接着给事中顾国宝弹劾奇瑜误国,崇祯皇帝就把陈奇瑜下狱拿问了。

陈奇瑜这边出事了,反倒是洪承畴驱赶部分起义军北上的事情成功了,被追的无路可逃的起义军,顺着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等栈道返回陕西。

这些地方唐军自然不可能不派兵驻守,只不过现在正值曹文昭攻击固原、李本原率兵在草原上的时候,陕西境内的唐军兵力不足,每个地方驻守的是有数百人,面对蜂拥而来的义军,驻军一面拼死抵抗一面向着西安和宝鸡求援。

接到求援的王树亭和曹文昭,紧急抽调援兵支援,这使得西安所剩下的守兵直接降到了四位数,曹文昭也不得不暂停对固原镇和宁夏镇的攻略,转而先处理来自后方的威胁。

曹文昭派遣自己的侄子曹变蛟和部将萧动,统领五千兵马增援褒斜道和陈仓道,随着援军的到达,各个关口得以稳定,面对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早就已经人困马乏的义军选择了投降,洪承畴的杀降之名早就传遍了义军,自然不可能返回投降洪承畴,数万的义军和百姓,对着唐军放下了武器。

曹变蛟和萧动一商量,趁着手中有五千兵马,再加上投降过来的义军,两人手上能动用的兵力也达到了一两万人,干脆不如顺着陈仓道南下直接攻击汉中,一面整编部队,一面向曹文昭报告自己的方案。

曹文昭接到消息之后,也觉得可行,再次从军中抽调了五千兵马和数十门火炮补充给曹变蛟,让他伺机攻击汉中府。

再说起义军这边,自从逃离之后,高迎祥、李自成等率部进入河南,连克陈州,灵宝、汜水、荥阳等地,起义军的人数又重新增长到了十余万人。

占据荥阳之后,高迎祥在荥阳召集各路义军十三家七十二营首领大会荥阳,共商应敌之策。

在会议之上,李自成提出:“一夫犹奋,况十万众乎!官兵无能为也,宜分兵定所向,利钝听之天”的建议,众家首领都认为李自成的建议最为可行,于是兵分路四出击。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先是率部东进,破霍丘、攻寿州、入颍州,杀知州尹梦龙、州判赵士宽、尚书张鹤鸣。乘胜快速突袭了凤阳,焚烧皇陵,杀留守朱相国、指挥袁瑞征、吕承荫、知府颜答暄、推官万文英等一众大明官员。

崇祯听闻祖坟被人给扒了,几欲惊死,素服避殿,哭告祖庙。还在菜市口斩了凤阳巡抚杨一鹏。

完成了扒老朱家祖坟的壮举之后,起义军开始分兵,老回回等五营攻入湖广,高迎祥、李自成等入汉中,张献忠率部赴信阳。

此时的起义军已经和大明朝廷变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但凡有哪个朝臣官员敢说一句,暂时放下流寇,王贼才是心腹大患,那必然会扣上一个不忠不孝的罪名。

陈奇瑜被下狱之后,洪承畴接替了他五省总督的职位,开始调集兵马赴河南湖广围剿起义军,这时候的曹变蛟也悄悄的带着人马南下汉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