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鹿>第55章 机会到来了

年节过完没有几天。

老百姓还都在家里猫冬呢,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事情。

护乡军征兵的告示就通知到了各个村子里,一万三的征兵名额着实是不少了,平均到每个村子里,每个村子至少要出五十人,就那一个五百人的村庄来说,青壮能占到能占到四成就是很高的比例了,这一个村的青壮才不过两百人,直接征调走了四分之一。

这真的快到一个村子承受的极限了,再增加村子里的田地就会荒废不少。

不过老百姓倒是没有太多的反对和抱怨声,毕竟护乡军给开的军饷在那呢,这两年也没有听说哪家因为征兵而活不下去的,反而因为有一个人挣军饷日子过的更好了。

村子里那些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们倒是很想去,就是有些人家的父母害怕要出去打仗,强烈反对下也没有去成,总之征兵工作还算挺顺利的就完成了,之后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练兵。

动静闹的大的不行,让周边几个县的县令日夜不安,真怕哪天一觉起来就兵临城下。

到这个时候如果说那些当官的还不知道山里有一支队伍,那真是傻子都不信,只是他们一直在装瞎子和聋子,其实从护乡军扩充到四五千人的时候,周边各县的县令就都知道了山里有队伍,可是没人敢往上报。

你怎么报?难道说这几年你报上去的收留流民都是山中一伙强人送给你的功绩?每年完成的税额都是人家给的?你们县里的大小官员和百姓都是靠人家养着的?弄来弄去让你们这些县官给养出来一支大军?是自己的脑袋不想要了还是家里人的脑袋不想要了?

于是这些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无视,只要对方闹的不太过分,不公然举反旗,不攻击县城,那就由他去吧。

这几天他们却坐不住了,实在忍不住就打发人进山里来求见王树亭,想问问他到底想干啥?给个痛快话。

王树亭也很痛快的回话了,只要这些县令不影响自己做事,不随便瞎说,他也不会去攻击县城,现在征兵只是为了预防将来的流寇作乱,这下那些县中大小官员才放下心来,接着闭起眼睛捂上耳朵过日子,就想着什么时候一纸调令将自己调离这个火药桶旁边就行。

三月开春以后,侯宁和王保田紧急准备了一批货物出发前往了关外,五月就带着五千匹战马和四万两银子回来了,战马三千匹是王树亭他们自己的,还有两千匹是那日松送给王树亭的。

四月从外省采购的粮食第一批已经运抵吕梁山,有八千石。

五月,第二批一万石粮食运抵,同时部队已经全部完成换装。

五月底天降暴雨,连着下来十几天。黄河水位猛涨,六月初六黄河在河南孟津口决堤,整个孟津地区一片泽国,死伤军民无数。

同是五月底,王树亭接到报告,山西南部平原上出现大股的贼军流寇,四处劫掠村庄城镇,无数百姓向着北面太原府方向逃跑避难。

之后逃难的百姓越来越多,已经有不少到了吕梁山脉周边的县城了。

直到了九月才传来确切的消息,陕西的大批贼寇都已经渡过黄河,以王自用为首,有老回回、八金刚、扫地王、射塌天及高迎祥、张献忠等三十六营,在山西南部聚集人马二十余万,然后兵分四路出击短短时间内就连续攻克了克大宁、隰州、泽州、寿阳等诸多州县。

朝廷得到消息之后,命朝廷宣大总督张宗衡驻平阳,巡抚许鼎臣驻汾州,分地守御重要城池。

王树亭得到的情报是闯王高迎祥所部来山西后一直在长治一带活动,不能跟其遭遇让王树亭甚是郁闷。

陕西的起义军之所以全部齐聚山西,这和陕西的情势太过严峻是分不开的,自从杨鹤主持缴贼事宜之后,先剿后抚,后边又因为没有足够的钱粮安排这些受抚的起义军,倒是降而复叛,被人弹劾落了个“主抚误国”的罪名,被捉拿下狱。

杨鹤下狱之后,朝廷任命洪承畴以巡抚延绥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兼兵部右侍郎,主导剿贼事宜,洪承畴采取的措施就和杨鹤完全不一样了。

洪承畴是个知兵的人,而且出手狠辣,跟随杨鹤剿灭陕西起义军的时候,第一战就以参政的身份领兵千余兵马出战。斩杀敌兵三百人,解了韩城之围,一时间名声大噪。

之后又领兵多次征战,被任为延绥巡抚后,作为杨鹤手下干将,本该支持上司的“招抚政策”,可是洪承畴并没有,他反而大力剿匪。而且不仅剿匪,并且还“杀降”!当时被其杀掉的投降“贼军”多达数万之众。

等到杨鹤被罢官入狱后,洪承畴继任陕西三边总督。一改杨鹤的“边剿边抚(诱降)”的政策,转为“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的方针,集中兵力进攻陕西的起义军。

等到了崇祯五年的春天,一股起义军由于顶不住官军的压力,向庆阳突围。洪承畴亲赴庆阳,指挥会战。双方在西澳激战数十次,农民军损失惨重,首领杜三、杨老柴被斩杀。此战一扫多年官军之颓气,被朝廷称为“西澳大捷”。

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陕西境内的起义军就顶不住洪承畴的压力了,纷纷的由西往东的转进,进入山西境内,洪承畴则在后边紧紧的追赶,也越过了黄河,同时也分兵开始追击。

这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崇祯五年的冬,这一年别看山西平原地区闹的热闹,但是对山中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偶尔也有小股的起义军过来进入到吕梁山区境内,可以被严阵以待的护乡军轻松剿灭。

这些小股的义军失踪,并没有引起官军和起义军双方的注意,这两家还在为了平原上的各个富庶的地区争夺的你死我活。而且谁也没有想到,在山区这样困苦的地区存在着这样的一支队伍,而那里的百姓生活的也并不那么困苦。

……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在双方交战的如火如荼的时候,王树亭他们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也来了。

吕梁山秦城护乡军中军大帐中,十几个人正在正襟危坐,眼睛紧紧的盯着站在正中的王树亭。

“诸位,汇总这些天得到的情报,官军分别在隰州、泽州、解州、辽州、庆州和平阳府和贼军大战,根本无暇分身,现在陕西的兵力很空虚,所以我决定出兵陕西,直击榆林,然后分一部攻庆阳,主力南下延安府,如能迫降榆林镇边军,则对整军南下延安抢夺夺黄河渡口,破潼关有很大帮助,夺下渡口和潼关之后就掐断了陕西和中原的联系,然后我们就可以安心的收降各地了。诸位以为如何?”王树亭问道。

黄文瀚起身说道:“情报上来看榆林镇官兵即便被抽调了不少现在也不少于三万兵力,除了分兵驻守黄河渡口,那我们能动用的主力部队最多也就一万五千人,以一对二的兵力对比,况且榆林城高墙厚是否太过冒险?”

“我支持这个计划,正所谓兵行险着,如果不能迫降榆林镇的这几万兵马,那么我们一口吞掉陕西的计划就破产了,有了这几万兵力,即便不能一下吃掉陕西,也可以封锁住官军入陕的通道,我们慢慢蚕食。这比直接和官军正面决战要好上太多了,主要还是我们兵力太少!”徐平川开口支持王树亭。

这其实是他们两个私下里早就已经商量过很多遍的计划,最后觉得这个计划最可行了。

原因主要还是他们两个对现在护乡军的战斗力有信心,护乡军两万人马,骑兵就占到了四成,还有四成的火器部队,最后两成才是战斗兵,这些火器部队的火器可不是明军的那些火器可比的,现在的火铳早就已经更新成为排队枪毙党的那种定量装弹燧发枪了,枪管更是整体浇铸以后拉过膛线的枪管,那有效射程更是提高到了三百步,这比弓箭的有效射程足足提升了一倍多,同时火枪还可以装上刺刀做长枪使用。

徐平川还在明军原有的火炮、地雷、开花弹等武器的生产工艺上进行了一些提升,使得现在的火器威力大增,现在全军装备的各式火炮不下一百门。如果这样还不能取胜的话,干脆两人就回家抱孩子去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