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鹿>第36章 徐平川的工业革命

徐平川赶紧让人搬来一个沙模:“来来来,往这里倒!”

老铁匠用海碗一般大的一个长柄铁舀子,从里边舀出一瓢铁水,顺着模具的入口倒了进去,等到冷却之后,脱模拿出来一柄浇铸而成的长刀,递到王树亭手中:“三哥你看看这个怎么样?”

长刀拿在手中,分量倒是不轻,有个两三斤重,敲上去叮叮作响,是钢口的声音,之后又挥舞了两下,也算是顺手,自己感觉还是不错了,又交给铁匠看看。”

老铁匠拿在手中仔细的端详:“队主、管队,咱们练出来的这铁水啊,比一般的打铁作坊炼制的要好不少,但我看还是赶不上官营的,应该就是用料的比例不对,不过这刀铸造出来,再经过锻打和重新淬火,也是算的上是上乘兵器了!”

“哈哈哈!那就好那就好,至于配比啥的我也不懂,老铁匠以后你自己琢磨着改进吧!”徐平川笑着说道,心总算放下来了没有露怯啊!

接着又说,“我这还有一些图纸,回头都帮我铸造出来,我有大用。”

老铁匠接过来看了几眼,都不是什么难弄的,而且还有具体的尺寸,便点头应下了。

老铁匠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但是只要是后世的人都能看出来。

而且会大叫一声:“卧槽,这徐平川是要手搓机床啊!”

不错徐平川就是要手搓机床,车铣刨磨钻钳他都想手搓出来,只要这些东西造出来,哪怕是人工动力,那也是划时代的产品,足以碾压当代。

为什么他现在要拿出这些东西来,因为他不想等了,他不想被历史的车轮碾碎,自从和黄文彩成亲之后,他感觉自己的心安定下来了,他有家了,有家需要守护,不再像是之前那般游戏,不再以局外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不再觉得身边的人都是智慧的npc。

到今年崇祯皇帝已经继位登基了,那么距离陕西的大起义就只有一两年的时间,甚至更短,距离大明王朝灭亡只剩下了十七年的时间,时不我待啊,所以,他要爆发,他要拼尽全力保护好他的家人。高级的玩意比如蒸汽机搞不了,重力冲压机、手摇式钻床,粗精度的车床铣床,传动齿轮还有水泥等这些东西,还是能搞出来的。

到时候有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吸引着朝廷官兵,王树亭他们则可以在山中安心发展积蓄力量,待到双方筋疲力尽之时再趁机杀出,自然是事半功倍。

没用了几天时间,老铁匠就把徐平川需要的东西浇铸出来了,徐平川现场开始手搓冲压机,这个是最简单的,就是用铁比较多,一千斤铁矿石得到了五百来斤的铁水。

先用了两百斤的铁水整体浇铸了一个上边中空,底下是纯铁基座的冲压台,然后又浇铸了一个百十斤的铁柱,边上有卡隼,四周有滚珠轨道,轨道里放上滚珠抹上油脂,用滑轮组链接铁柱,这个简易的冲压机就搞定了。

组装完毕一个半人高的冲压床就做好了,徐平川赶紧让人去拿来一块牛皮和一块薄铁板。让人拽动绳索拉起铁柱,用钳子夹着一个錾子对着准铁板,“当”的一声,铁板上立马出现一个洞,同样在牛皮上又来了一下。

将牛皮和铁板的空洞对齐,用烧红熟铁交接好,冲压机的铁柱再次落下,牛皮和铁板被铆接在一起。

徐平川哈哈大笑,将牛皮递给王树亭:“三哥,你看看这个!”

王树亭拿着牛皮愣愣的看着,心中震惊不已,旁边老铁匠却激动的开口了:“有了这个家伙,做一身铁甲都用不了两天的时间。真是太厉害了。”

“哈哈哈哈”徐平川放肆的笑着:“老张头啊!你平时做一副铁甲需要多长时间?”

“制作盔甲最难的地方就是制造甲叶和硝制牛皮,如果有现成的甲叶那铆接起来也就是两三天的事情,如果没有那一身盔甲最少也要两个月才能做出来,我说这个东西厉害就是它能快速的锤砸出甲叶!”老张铁匠说道。

其实徐平川还有更快速的制甲方法,那就是像西方的板甲似的一体冲压,直接成型,就是这样太费铁了,而且徐平川从心里觉得那玩意太丑太笨重了。

“那不能将甲叶也浇铸出来吗?”王树亭问道,他想浇铸肯定是更快的啊。

“哈哈哈,队主这浇铸出来倒是可以,但也得有人能穿的起来才行,一副甲胄少则五六百多则上千甲片,如果浇铸的话那最少也要百斤以上了,这锤锻出来的甲片用铁极少,全甲作下来也就三四十斤。”张铁匠笑着解释道。

“哦,那我明白了,多谢您老解惑!”王树亭抱拳。

“可使不得使不得啊!”老铁匠连忙摆手。

“这个东西这么好用,那你们就多做出一些来,争取让咱们所有的队员都穿上盔甲!”王树亭看着这机器就喜欢的不得了。

“对了,老张铁匠,火枪你会做吗?”徐平川问道。

“这个老汉我还真不会,会做火器的工匠都是被官府收走了,这些技艺可没有外传的!”老张头摇摇头。

“真是可惜了,我只知道个大概,你回头把库房里的那几把火铳拆了,研究研究,我给你说说怎么改,你试着来吧,反正不急,现在就先弄盔甲这事!”徐平川说道。

“行,都听您的!那我就接着鼓捣那个机器去了啊!”老张头才懒得一直在这跟他们絮叨呢,他是真的喜欢这个机器,以后不用天天抡大锤了,想想就美。

看着张铁匠离开,王树亭说出了一句话:“这些铁匠一定要完全握在手里,回头你去把他们的家人都给接来!”

“这还用你说,我前几天就已经派人去了,等接回来让他们见上一面,我会把他们的家人重新安排地方居住生活。”徐平川回道。

“干的不错!”王树亭竖起大拇指,两人相视一笑。

之后就是要大批量的制作机器了,他们手里没有铁矿也没有煤矿,只能从外边买,可是这玩意成批量的买肯定要出问题的。

徐平川采用了两个解决办法,一是通过老丈人以黄家的名义从私人矿场购买矿石,再去县城买现成的生铁或者一些铁器回来再回炉重铸;二是派人出去大山里寻找矿山,如果实在找不到的话那就只能等着以后生抢了。

好在现在矿石和生铁这些东西的价格不高,煤一百斤价格在一百三十文钱左右,铁一百斤价格在一千六百文左右,黄家答应帮着购买了十万斤的生铁和煤石,分批量的慢慢送来,先期从家里搜刮出了五千多斤闲置的铁料给应急。

王树亭让张铁匠带人先把这五千斤铁料重炼,先造五十副铁甲,剩余铁料就制造徐平川鼓捣出来的各种器具,之后自己就带着人去各村巡视秋收情况去了。

在王树亭巡视乡里的这段日子,徐平川带着后营的铁匠建造了两座高炉,铸造了两架重力冲压机,徐平川将后营的闲置人口分成四个组,分别负责各台机械,每组都有最少一名铁匠负责。

一组负责将甲叶冲压成形。然后交给下一组进行人打磨和将甲叶、皮革冲孔,再交给下一组铆接,最后一组负责将铆接好的甲片缝制到一起。

这一套流水线作业下来,基本上一天最少能出一副甲,如果以后人多机器多了,甲胄的批量化生产不是梦。

第一副甲胄造好的时候,徐平川兴冲冲的就自己先穿上了,样子倒是瞧起来很威武,让人用刀在甲上砍了两刀,防护力也还是不错的,就是对于徐平川来说,这个甲有些重了,头盔、胸甲、披膊、腿裙加起来得快三十斤了,开始还觉得全身力量穿三十斤还不轻松,结果穿着晃悠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肩膀和腰背酸痛。

倒是巡视回来的王树亭看到这套甲胄之后喜欢的不行,直接让人给他披甲穿在身上,就连吃饭上厕所都是穿着甲胄的,直直晃悠了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才可脱下来。

看得徐平川很是羡慕,要是自己有这副身板多好啊,可是要让他像王树亭他们那样,每天进行那么长时间的训练,自问又坚持不下来,想想还是算了,自己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待在后方吧,这种披甲上阵冲杀的活计还真不是自己这副小身板可以做的,自己一个军师型的人才干嘛要和他们比身板啊,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