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重生陈玉成之再塑中华>第85章 伍名集之战(上)

伍名集,相传是春秋时代吴国名将伍子胥的故里。伍名集是颍州府下辖一个村寨,西靠茨河,依靠便利的茨河航运,人口日众。到了明代,已经成为周围有名的寨子。到了清代开始兴集,始称伍名集。

伍名集距离颍州府并不远,不过三十余里,拥有数百户人家。只是自太平军、捻军兴起以后,皖北就成了重灾区,官军和太平军、捻军你来我往,拉锯多年,原本富庶的伍名集也因此迅速败落下来,仅存户四十余。

这日一早,赵宝才就早早地挎个草绳出了已经毁坏的北寨门,准备到村东头的树林中捡些干柴取暖,也好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天。旷野中的寒风格外凛冽,赵宝才不禁一个哆嗦,连忙紧了紧身上的破袄,弓着身子拢着袖继续前行。

正行走间,忽听见震耳的马蹄声响,赵宝才心中一凉,连忙顺着啼声看去,只见远处无数的红巾裹头,身上穿的却是杂七麻八衣服的马匪,正源源不断地从树林中的大路上钻了出来。

“捻子……”赵宝才心中一惊,扭身就往寨子里跑去。

“捻子来了,快跑反哪!”

“捻子来了,快跑反哪!”

……

赵宝才顺着寨子中间的大路,边跑边大声喊道。听到赵宝才的提醒,寨中尚存的人家纷纷拖儿带女地从家中钻了出来,向着寨子东头跑去。那里的林子比较密,而且祖辈们曾在那片大岗上挖个大洞躲避战乱,这些年一直保留着,足够他们这二三十户人家躲藏。

没多长时间,寨子里的人都已经跑光了。寨子里死寂一片,再无任何动静,仿佛是一座亘古的鬼寨。

“叔,咱们带着僧格林沁那个老妖,在鄂豫皖一带已经转了一个多月了,太平军也该到位了吧?”韩奇峰骑在马上,脸色冻得青紫。把手放在嘴边哈了哈,对张乐行问道。

韩奇峰是蒙城高炉镇大韩庄人,又名韩万峰,绰号小阎王,当地百姓尊称韩老万。韩奇峰先辈殷富,世代耕读,为书香门第,但从未涉足仕途。韩奇峰行侠尚义、抗官救民,为人排难解纷,是远近闻名的“仁义光棍”。

咸丰二年秋,十八铺捻股起义,百姓云集响应。因韩奇峰经常倾囊抚恤穷户,在乡邻中极有声望,入捻百姓欲举韩奇峰为首,又恐其推托,索性将捻旗插在韩家门口,逼韩奇峰揭竿。

咸丰五年(1855年)秋,各路捻军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会盟,组成捻军,建立黄、白、蓝、黑、红“五旗军制”,黄旗总目由张乐行自兼,白旗总目龚得(龚得树),红旗总目侯士维,黑旗总目苏天福,韩奇峰则出任蓝旗总目。总旗下有大旗、小旗。每一旗主左右都有一个以宗族、亲戚、乡里关系结合起来的集团。

捻军各旗以及各旗内部各集团关系错综复杂,矛盾和利益相互交织。各集团之间为了利益和私怨相互争斗,甚至仇杀。红旗总目侯士维和堂兄侯士忠因为一些私怨,相互争斗。张乐行胞兄张敏行介入其间,杀了侯士维,造成红旗分裂,一部分投入张敏行部,一部分并入了张乐行麾下。

六安修整时期,因就与太平军合作一事,张乐行与蓝旗旗主刘永敬发生了争执,张乐行联合龚得树杀死了刘永敬及其侄刘天台,蓝旗势力较大的顺河集以刘天福为首的刘姓一族退出联盟北归,不再与张乐行合作,从此蓝旗势力大衰。而黑旗则在其主力王冠三死后,也是实力大损。

大浪淘沙,少了一些内争以后,捻军也相比以前团结了许多。尤其是太平军将皖北让给捻军以后,又有大批捻党或游捻加入,使得捻军实力大增。整个皖北、河南东部以及南部光山、商城、固始,都在捻军的控制下,这也使得张乐行和张宗禹在拖垮僧格林沁部的接力赛中,如鱼得水,补给便利。

“应该差不多了吧!”张乐行看了看天空,只见乌云低垂,狂风怒号,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生疼生疼。“只是这鬼天气,又得让弟兄们受不少苦哇!”

韩奇峰看了看背后,人马都冒着粗气,一个个脸色发青,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寒霜,看样子也是累得不轻。“咱们虽然累的慌,不过咱们和宗禹轮换接敌,弟兄们还受得住。恐怕那些清妖就不行了,能跟上咱们的估计满万就不错了。”

“千万不可大意。那些妖兵都是北边苦寒之地出来的,这样的天气对他们来说应该不算什么。只不过这一个月来,他们人马不得停歇,僧老妖又是暴躁脾气,估计都累的不轻。”张乐行却是脸色凝重提醒道。 “还有,让弟兄们节省马力,到了关键时候马匹脱力就麻烦了。”

韩奇峰却满不在乎答道:“叔,你多心了。咱们到了哪个地方都可以得到补给,马料用的都是豆饼子。再说,咱们刚刚修整了五天,人马都绝对不成问题。”

说罢,又向前头看了看。提议道:“叔,前面就是伍名集,寨子里估计不会有人,不如咱们去那里歇息歇息,也等等僧老妖他们。”

“行,咱们就去歇歇。”张乐行豪爽地应了一声。

过了辰时,狂风渐渐停息,乌云尽去,一轮红日又从淡淡的云中出现,洒下了万道金光。僧格林沁把自己拴在马上,疲惫地睁开眼睛,看了看太阳,这才感觉到身上有些暖气。

一个月来,捻匪时合时分,轮换出击,仗着熟悉地理的优势,用尽骚扰之能,逼迫自己不得不分兵应对。可是符离集一战,自己的五千满蒙精锐被汇合的捻匪合围,若不是自己救援的快,估计剩下的三千马队也被捻匪歼灭。

从那以后,僧格林沁再也不敢分兵,集中追击一股捻匪。谁知捻匪又改变战术,两股捻匪轮换骚扰,日夜不停,逼得僧格林沁不得不轮换休息,咬准张乐行这个捻首不放。蒙古勇士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马背上吃喝拉撒睡都是家常便饭,岂是这群中原的土匪所能比拟。

如此皖北、鄂东、豫南、豫东追了几千里,总算把张乐行部咬的死死的,眼看捻匪就要支撑不住了,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把他们全杀了,也一泄胸中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