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耽美小说>金河复玉关>第38章

  行至禾州北部大靺地域,黎遥君下令所有将士卸下盔甲马铠,轻装改道位于西南方向的霁岚山一带。

  “将军,为何?”吴沛问。

  “以战养战!”

  七月初,大襄骑兵自霁岚山向北陆续击破两个大靺属国。

  七月末,大襄骑兵突袭白颉,于白颉外三十里与胡人交战。

  “唔……”吴沛痛哼一声,回手将面前胡人砍落。

  黎遥君举刀劈在一人肩颈上,喊道:“你去左翼!”

  吴沛当即领命。

  几名胡人见黎遥君盔上有红缨,齐齐向她围攻过来。

  腰间剧痛,胡人那一刀刚好砍在黎遥君的旧伤上,她本能地倾向右方,不料又是两刀挥向她面门。

  身侧突然飞过几箭,将那两个胡人短暂逼退。

  一人冲了过来,口中喊着:“阿君,这回可是我救了你一命!”

  黎遥君看向那人,“四年!”

  两人一同从此处冲了出去,黎遥君手上不停连连斩向胡人,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罗四年大声回道:“战事一起,我就被征召回来了!”他劈向身后,“没想到吧!”

  话音刚落,不远处有几人举起长弓对准这边,罗四年发现后迅速策马至黎遥君身旁。

  刹那间,几支利箭贯穿胸口,罗四年身子一栽,用尽余力挡在黎遥君面前。

  长刀从左侧袭来,黎遥君躲避不及,面上一凉,左脸瞬间如火烧一般,眼前所视皆是血红。

  此时她座下马腹被胡人刺穿,两人摔落马下。

  罗四年卧在黎遥君身上极力将她护住,胡人的马蹄从他背上踏过,一刀刀砍向他全身各处。

  “现在……是你……欠我一命了……嘿嘿……”

  止不住的鲜血滴落在黎遥君额际,他倒抽着气,断断续续地说:“淑妍……儿子……都没了……我也算……解脱了。”

  “四年——!”

  罗四年的呼吸越来越微弱,黎遥君从震惊中回神,心中顿时杀意滔天,只想将胡人千刀万剐以解心头之恨。

  战场瞬息万变,容不得过多悲痛,黎遥君翻身骑上罗四年的马,定睛看着那适才还在与自己说话的人,一咬牙关,冲向前方。

  傍晚,克州守将上官骞率兵赶到,两军分四路突入白颉,不多时,便逼近中央大帐。

  士兵们将兀格察等人牢牢按在地上,黎遥君扫了一眼面前几人,冷冷道:“这些人,是你的兄弟妻儿?”

  一名懂汉话的胡人靠近首领耳边。

  “你若能放过我们,我大靺必定向襄朝皇帝臣服纳贡,不再起兵。”兀格察挣扎着。

  黎遥君神情冷漠,缓步向前走去。

  寒光乍起。

  马刀翻转起落,血柱接连喷涌,短短几瞬,肃真嫡支尽皆殒命。

  “你不配与我谈条件。”

  黎遥君目不斜视,冷酷道。

  上官骞瞳孔紧缩,“黎将军,他已表明臣服之意了,为何还要杀他?”

  “上官将军,斩草,要除根。”

  黎遥君走出大帐,放声道:“此地青壮年男子,一个不留!”

  上官骞心神俱震,正欲上前阻止,却被黎遥君充满凛冽寒意的眼神惊得脚步一顿,那自额间延伸至耳际的血色刀伤,将她衬得如同地狱修罗。

  医士清理过伤口,将药敷在黎遥君面部,为她仔细包扎好,“幸好将军您眼窝生得深,要是再浅些,这只眼睛怕就瞎了。”

  黎遥君回到营帐,吴沛问道:“将军,咱们何时回禾州?”

  “明日。”

  八月十三,黎遥君带兵返回栐城。

  回到禾州的第一件事,便是派人将兀格察的项上人头送进栐城。

  栐城胡人一见到兀格察的首级,战意尽散,纷纷撤离禾州,自此,大襄之危彻底解除。

  一个月后,大襄将士乘胜追击,打下禾州以北地域,襄朝皇帝将该地命名为月耳干,派兵驻扎,同时犒赏三军。

  林轲难掩兴奋之色,急匆匆赶到黎府,全小六将他迎进前厅,林轲坐了片刻,便见赵清颜走了进来。

  “嫂子!胡人已撤兵,将军很快就回来了!”

  赵清颜眼睛一亮,“真的?”

  “真的!你看!按信上所写,大约腊月就到甘州了。”林轲将信件递给她。

  赵清颜细细看着熟悉的笔迹,那人一走将近两年,期间一封信都不曾往甘州写过,如今好不容易写了,却是给军中的。

  林轲离开后,莲娘抱着惟卿来到书房,欣喜问道:“夫人,听说将军要回来了?”

  赵清颜点头,莲娘笑着说:“也不知道这么长时间没见,小姐和少爷还能不能认得将军。”

  “那定是能认得的。”云柳笑道。

  赵清颜牵过女儿,一转眼,两个孩子都已三岁了。

  细碎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长长的队列缓慢行进在苍凉的戈壁中,黎遥君木然坐在马上,随队列前行。

  她伸出手,几片雪花融化在手心,短暂地湿润了干燥的皮肤。

  禾州一战,三万将士埋骨他乡,再无法见爹娘。

  她失神地望向前方,小临一家惨遭杀害,四年为救自己身死,而阿生和玉城生死未卜,一场战争,令多少百姓就此与亲人阴阳永隔。

  “将军,快到红树驿了。”吴沛说。

  “休息一夜。”

  “是。”

  腊月十八,军队才一抵近圬城,便见城门打开,汪永携几名官员大步上前,高声道:“黎将军凯旋归来,乃我大襄荣光,还请黎将军与吴副将军移步内城共赴庆功宴。”

  黎遥君颔首,“多谢汪大人,待我等先回大营安置将士,两个时辰后便去赴宴。”

  这一走近看清她的脸,汪永愣了愣,忙回道:“那我们便在葛记饭庄恭候二位。”

  待林轲依令安置好将士,黎遥君带吴沛回到黎府。

  “爷!您回来啦!”全小六惊喜道。他急急往书房跑去,“夫人!夫人!爷回府了!”

  两人坐在前厅,全小五将茶盏斟满,立于黎遥君身后不敢说话,爷这次回来明显跟以往不一样了,全身上下杀气未尽,看人时眼中像带着刀子似的。

  黎遥君静静坐着,手臂搭在桌沿边,瞟了一眼茶盏,又将目光移开。

  “嫂子。”见赵清颜进来,吴沛起身。

  赵清颜第一次没有向人回礼。

  那一道新添的可怖刀疤,令她整个人怔在原地。

  黎遥君站起来走近赵清颜身前,说:“汪大人邀我们去庆功宴,晚饭就不在家中吃了。若你就寝时我还没回,不用等我。”

  赵清颜目不转睛地看着那道刀疤,“你的脸……”

  “已经痊愈了。”

  黎遥君转身道:“小五,火道用的柴禾看紧些。”

  “知道了爷。”

  她看看赵清颜,“我们该过去了,你用过饭后早些歇息。”

  赵清颜定了定神,微微点头,语气平静道:“记得去看看孩子。”

  “好。”

  宴席间黎遥君并未过多饮酒,除了汪永,她与在座的其他官员并不熟悉,而吴沛也不是话多的人,这顿酒席便也不如在军中与同袍畅饮那般热闹了。

  “黎将军,你可知草原的胡人给你取了一个绰号?”汪永笑道。

  “哦?”

  “他们叫你,阿扎哲吉。”

  “是什么意思?”

  “胡语意为凶神。”

  黎遥君笑了笑。

  “黎将军,此战之后,您的威名可谓是震彻草原,大靺自此分崩离析,而霁岚山一带的草原诸部,如今都已归顺我朝了。”一名官员奉承道。

  “这不是我一人的功劳。”她淡淡应道。

  一个时辰后,黎遥君起身:“感谢诸位为我等摆下这庆功宴,但天色已临近宵禁时分,咱们今日不如就先到这儿?”

  “好,那黎将军您早些回去休息。”

  黎遥君回到家中,往卧房走的途中,她问向全小六:“夫人歇下了?”

  “是,夫人两刻前就歇下了。”

  睡得这么早?黎遥君停下脚步,说:“去把书房收拾收拾,晚上我睡那儿。”

  “好嘞爷。”

  她转到厢房,轻轻敲了敲门。

  莲娘打开门,见是黎遥君,忙行礼道:“将军。”

  走到床前,她左右看看,小声问:“何时睡着的?”

  “酉初三刻就睡着啦。”

  “晚饭没吃么?”

  “将军放心,吃过了才睡的。”

  黎遥君点点头,“两位辛苦了。”

  荷娘接道:“这辛苦啥,我们这日子过得可比在禾州舒坦多啦。”

  “行,你们也歇着吧。”

  “哎。”

  简单洗漱后,黎遥君脱了靴子,和着外衣在书房的榻上躺下,炭盆里时不时迸出几颗火星,她紧了紧棉被,还是有些冷。

  “爷。”全小五敲敲门。

  “进。”

  全小五将茶壶放在榻尾的矮几上,黎遥君起身倒了一杯热茶捂在手心里。

  “爷,云柳姐让小的把汤婆子给您,说是夫人先前嘱咐过的。”

  “嗯,放进去吧。”

  京城 辅国公府

  燕铮抬脚迈进正厅,躬身向上方道:“祖父。”

  燕雍上下打量着他,不错,历练似乎涨了不少。

  “听闻此次你与黎遥君一同作战了?”燕雍问道。

  一说起黎遥君,燕铮就来了精神,“祖父,她用兵当真是刚猛,孙儿着实佩服。”

  “是吗。那你知不知道,她屠尽了肃真留守的所有青壮年男子?”

  燕铮一惊,“屠尽……所有男子?”

  “军报才传回京城,便有言官弹劾其嗜杀了。”

  “那……圣上怎么说?”

  “这不是你该操心的。”燕雍喝下一口茶,“你且说说,她做得对是不对?”

  燕铮静下心来,想了想,道:“孙儿觉得,从大襄的立场来看,她做得不算错。”

  “为何?”

  “胡人几番扰边,此次更是主动出兵,灭胡人,便是解决外敌入侵之患,于我朝民生而言,有益无害。”

  燕雍点点他,“就不能跟她学点好的。”

  “祖父难道不认可么?”

  “她明明有更好的方式。比如,扶植一个臣服于大襄的傀儡。”

  “祖父说的是,孙儿记下了。”

  “不过,她的胆识,你倒是可以多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