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古代言情>大唐崛起[系统]>第148章 路灯

  临近年关, 郭凤虏从云中城返回了霍林河。

  和他一起前往霍林河的还有游牧在安北,受安北军庇护的大大小小十数个部落的首领和家人。这些首领都是赶着年关前往霍林河来拜见李流光的。过去年关前他们只需要走一趟云中城即可, 今年多了一个小郎君, 哪怕李流光并没有见他们的意思,一众人也不敢怠慢,纷纷带着家眷赶着牛羊, 蹭着郭凤虏一起前来。

  因着家眷财物颇多,一行人便被拖慢了脚程。等远远看到霍林河新城那座雄伟壮阔的灰色城墙时,已经是从云中城出来五六日之后了。

  眼看这趟旅程的目的地在望,队伍中的人都显得有些兴奋。有年轻的女眷从马车中探出头指指点点,好奇地打量着远处那座宛如巨龙的灰色城墙。

  几个大部落的首领对视一眼, 纷纷笑着打马上前挤到郭凤虏身边。其中一人满脸奉承道:“早听说霍林河这边要建一座新城, 可惜我们地处偏远不得而见。今日有幸见到, 果真是巍巍高大, 万夫莫开啊!”

  旁边有人接口:“最难得的是这座城才新建不久, 便有如此规模, 真真是小郎君的神仙手段啊。”

  “那还需说, 小郎君可是圣域仙人。”

  “都护, 听说小郎君对都护颇为看重, 倚为臂膀,这次得见小郎君还需要都护多多美言。”

  几人一唱一和,郭凤虏听得颇为不耐烦。早些时日郭凤虏欲筹备霍林河新城,这些部落生怕摊派到自个身上,各个对着郭凤虏避之不及。如今随着石炭、镜子和玻璃在草原流传开, 大量的财富犹如江水流入霍林河。又有仆骨和拔悉密两部受小郎君庇护而蒸蒸日上,成为草原佳话。这些部落看在眼中,眼红之余,如嗅到血的饿兽,又纷纷围了上来。

  只是尽管心中不耐,郭凤虏也不能将他们赶走,只得一路打着哈哈虚与委蛇。

  说话间,绵延的队伍已走到城墙之下。眼前的城墙只是一部分,看得出尚未建完,正有不少唐人打扮的工人在其中劳作。这些工人有很强的纪律性,便是看到郭凤虏一行也只是彼此低语几句,并未有明显的混乱。

  其中一名管事打扮的男人早早从手中的千里眼中看到郭凤虏的到来。自己迎上来之余,已吩咐身边的人去将附近巡逻的安北军寻来。

  “郭都护。”

  管事打扮的男人恭敬地冲着郭凤虏行了一礼。

  郭凤虏微微颌首,问道:“今日附近是谁巡逻?”

  男人道:“是薛扬队正,奴已派人前去请薛扬队正前来。”

  听说薛杨要过来,郭凤虏便不再多言。倒是他身后的几名头领纷纷好奇地凑到刚刚浇筑的一段城墙面前,摸着硬邦邦的墙面问:“这便是水泥罢?”

  同石炭、玻璃、镜子等不同,水泥虽然也是工坊产出,但因着战略意义重要,一直被限制着对外交易。因此水泥虽早已名扬草原,但这些部落首领却是第一次见到。

  听他们发问,管事的男人虽不清楚他们的身份,依然恭敬道:“正是水泥。”

  其中一名面部黝黑的部落首领拔刀上前,扭头道:“听说水泥坚固,刀箭难入,我来试它一试。”话音尚未落下,他已狠狠将刀朝着墙壁劈去。只听“锵”的一声,该部落首领视若珍宝的腰刀被崩了一个小豁口,而灰色的墙面只多了一条浅白色的淡痕。

  “这可真是……”试刀的男人顾不得心疼自个的宝刀,摸着墙上的淡痕呐呐说不出话来。

  一众首领脸上的笑容微敛,瞪大的眼中闪烁着震撼和一闪而过的贪婪。

  郭凤虏笑而不语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由着这些人贴着城墙上下摸索,直到一阵马蹄声传来。

  尚沉浸在水泥威力中的部落首领纷纷回神,转头看到一队安北军正疾驰而来。打头的安北军年龄不大,略有些稚气的脸上英气逼人。远远看到郭凤虏,对方一咧嘴,大声喊了声:“都护!”

  郭凤虏含笑看着薛杨一行下马行礼,摆摆手示意他们无需多礼。他记挂着李流光和安北的形势,径直问道:“小郎君可好?”

  薛杨笑眯眯道:“小郎君挺好。”

  郭凤虏微微颌首,又问了句:“霍林河可有什么事发生?”

  他本是例行询问一句,却不防薛杨脸上的笑容变得古怪,迟疑道:“也算无事。”

  “嗯?”郭凤虏浓眉一挑。

  薛杨再不敢迟疑,竹筒倒豆子般把最近发生在霍林河的事说了一遍。这里面很多事郭凤虏都知道,云中城和霍林河信使来往不断,李流光也习惯有什么事都跟郭凤虏说一声。

  当听到程彦中术士带着柳木舟术士和曹聪术士前来霍林河时,郭凤虏尚不觉如何,身后的十数名部落首领已纷纷竖起耳朵,犹如草原上常见的一种鼬鼠,神色小心而警惕,生怕自己漏听了什么。

  薛杨没去管众人反应,继续说起程彦中术士有事暂回长安一趟,而曹聪术士和柳木舟术士受小郎君邀请留在了霍林河。

  因着郭凤虏同他的对话并未避讳旁人,身后原本行似张望实则竖耳偷听的部落首领纷纷朝着两人凑来。此时闻言心中一盘算,俱是难掩脸上的惊容。如此一来,算上被小郎君俘虏的范世杰术士,眼下小小的霍林河竟是聚齐了四位圣域术士。

  这是在他们来之前万万想不到的。

  此时,郭凤虏依然神色平静,等着薛杨的下文。

  薛杨整理着语言,说:“不知小郎君允诺了几位术士什么条件,自前几日起,几位术士便在工坊书院公开授课,学生俱由小郎君一手安排。既有工坊匠人,又有原书院的小夫子们。时不时小郎君还派人从石炭矿和种植大棚里面抽调仆役前去听课,此事如今在霍林河正闹得沸沸扬扬。”

  他说的这些郭凤虏也是第一次听到,脸上平静的表面再也无法维持,诧异道:“小郎君还安排仆役前去听课?”

  薛杨点点头。

  其实他还有一点没说。从石炭矿上的工人第一次在书院听课后,李流光便觉得效率不佳。干脆把第二次授课地点改在了石炭矿,让范敏堂以蒸汽提水机为例讲述相关的知识。

  和以前那些跟着范世杰和范敏堂偷师的工人不同,这些“学生们”可是明明白白接受范敏堂的指导,有不懂便问,直到弄明白为止。大约是觉得这种授课方式效果不错,在柳木舟的两名弟子找上李流光后,李流光手一挥将授课地点安排在了温室大棚。无论是土豆还是即将种植的青黍,这两名弟子都接触了解颇多,正是将经验传授给众人的适当人选。

  据说小郎君还说了一句什么“科学种田”,如今在温室大棚人人言必称“科学”。尽管包括柳木舟术士的两名弟子在内,无一人知道何为科学。

  这些事算不得秘密,如今已是霍林河街头巷尾的趣闻。只是看着自家都护眉头都要吃惊地挑到天上去,薛杨贴心地掩去其中细节,好让都护有个缓冲。

  他刚一点头,聚拢而来的各部落首领已顾不得冒犯郭凤虏,纷纷抓着薛杨开口。

  “你说甚?有术士仙人在霍林河招徒传授仙术?”

  “你说的可是真的,连仆役下人都能被仙人收为弟子?”

  “这不可能,仙人怎会看上我等愚笨之徒……”

  “顿摩诃呢?你跟仆骨有亲,可听毗迦陆说起这件事?”

  “都护,我葛逻禄部对都护可是忠心耿耿,都护万万要在小郎君面前帮我部美言几句啊。”

  十几人乱糟糟的吵个不停,郭凤虏面沉如水,重重咳嗽一声。一众人不敢再闹,转头各个眼冒红光地看着郭凤虏。

  这可是仙人收徒!谁能抗拒如此诱惑。

  之前虽有小郎君收了仆骨部的众多稚童为徒,但那是仆骨部跟小郎君情分不同。他们虽眼红嫉妒,却也知道这种事可遇不可求,更万万不能强求。

  但现在他们听到了什么?

  又有术士在霍林河收徒!还不限出身、年龄。若连下人奴役都能拜于术士门下,他们岂不是也有机会?

  十几双眼睛眼巴巴地看着郭凤虏,郭凤虏只沉着脸道:“休要吵闹,等见着小郎君再言其他。”

  有了这个小插曲,这一行队伍不再到处停留,而是纷纷催促着牛马朝着工坊所在地赶去。当初建城时,李流光为着日后扩展方便,将工坊圈在了新城的边缘。眼下他们虽是踏上了新城的土地,然距离工坊还得走将将一个时辰。

  一路行来,原先嘈杂的队伍变得鸦雀无声,只马车内偶有几声短促的惊呼声响起。之前呼朋搭伴的各个部落首领更是彼此间面色警惕,互相戒备着保持距离。

  这可是在争成为仙人的机会。除了自家部落,旁的部落都是竞争对手,谁知道小郎君会看上哪个呢。

  背后的这些暗流涌动郭凤虏看在眼中,却并未在意,只一路细细询问着薛杨霍林河的诸多事宜。

  随着他们靠近工坊,路上的行人逐渐多了起来。郭凤虏扫眼看去,突然指着路边一个施工处问薛杨:“那是作甚?”

  薛杨顺着郭凤虏的视线,见七八名唐人打扮的工人正在修好的路两边挖出大坑,埋入一节一节黑色的管子。埋好管子后,又在上方竖立起一根约莫两人高的细管,随后才掩埋坑穴,铺平两边的道路。

  他当即笑道:“那是路灯,现在工坊周围都在铺建路灯。”

  “路灯?”

  “卑下也不太懂。”薛杨解释道,“只是听说小郎君嫌弃蜡烛油灯不好用,同范世杰术士一起研究出的什么煤气照明。据工坊匠人说点着后风吹不灭,雨打不着,亮如姣姣明月,无需添加灯油便可长生不息……”

  他面露憧憬:“真想早一日看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