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古代言情>龙绡拭青锋>第3章 见面奔现呗

  纳彩已全叫女方办了,年前钟朔只需问名便可,问过名待来年再进行后面四礼。

  长华民间的规矩是着媒人做中间人去女方家中取了名帖以及生辰八字,但皇室不大相同,需男方亲自去请女方家中女性长辈问名,皇后已逝,这一趟须得钟朔去请雍穆的舅家夫人,也就是姜夫人。

  初一晚隆德帝于紫宸殿饮宴群臣,问名之事也相当急迫,隆德帝向来娇宠雍穆帝姬,却不知为何婚事却如此草率。

  钟朔用过早饭便紧赶去了姜府,托姜夫人去宫中问名,姜夫人也早已有所准备,彼此礼数都周全得很,不至于叫人看了笑话。

  钟朔与姜夫人问候几句便退出了待客的花厅,转眼就见姜淮倚在廊下冲他笑。

  姜淮院子的暖阁内。

  姜淮手法娴熟的冲茶泡茶,不多时一杯上好的尧山毛尖便搁在了钟朔面前,“尝尝,我父亲前些日子带回的毛尖,鲜得很。”

  钟朔不会品茶,再好的茶到他嘴里也是一个滋味儿,姜淮不会不知,现下这样殷勤,不过是想调笑他几句。

  他慢慢喝了口茶,才道:“有什么话你尽可说了。”

  姜淮笑意未减,开口就是一句挪耶:“北宁兄不日便是淮的表姐夫,淮这做表弟的想问姐夫安。”

  钟朔:“……”

  姜淮小瞧他了,钟朔是见过些世面的。

  他道:“姜兄慎言,帝姬金尊玉贵,我等不可背后议论是非,此非君子所为。”

  姜淮道:“北宁怕甚么,雍穆表姐此刻不在府上,我与姐夫私下趣言一两句又何妨?”

  钟朔不接他的话,另起话头道:“姜家的族学年后何时开?我欲送钟纪开蒙。”他本想今日就把人送去私塾,今晨酒醒后才想起如今年节将至,各学塾都已在假中,只得待来年开塾时再送。姜家书香传家,教出来的孩子都是好的,是以他想将钟纪交给姜家。

  “你二弟年后不过七岁,不必如此急切,叫他再好生玩耍几年。”姜淮劝道。

  钟朔摇摇头:“不可再耽误了。”

  他眸色复杂,似乎很是忧心,姜淮便没有深究,只点头应了,叫他开春将钟纪送去。

  钟朔了了一桩大事,松了口气。

  “唉,差点叫你岔开,我邀你来此,原是有正事要说的。”

  钟朔疑惑看向他。

  姜淮又不怀好意笑道:“有人托我传句话。”他故意一顿,看着钟朔眉梢微扬,才道:“初一夜宴,紫宸北角,届时自会有人带你前去。”

  钟朔捏着茶杯摩挲两下,道:“我知晓了。”

  他拿不准姜淮知道多少,不敢贸然发问,只把猜测闷在了心里。

  姜淮见他镇定如斯,想到钟朔刚升了官,年后必定繁忙,没有多少时间会面,多嘴了一句:“待你大婚之日,一切便可知晓。”

  钟朔看他一眼,心道他也是知道的,仍旧没有多言,起身告辞回了钟府。

  钟府因有一个爱热闹的主母,每年节日都是热闹的,又因钟寒江与钟朔有功得了封赏,钟朔年后要尚公主,所以今年似乎府中格外忙碌。

  小厮侍婢匆匆而过,嬷嬷在仔细洒扫并放置新的物什,余氏的贴身嬷嬷从旁监管,倒也井井有条。

  钟朔一路回了斜玉轩,他的贴身侍卫松竹一见他回来便迎了上来,钟朔心领神会,叫洒扫的仆妇下去后带着松竹去了书房。

  一进门,松竹便小声道:“公子,今日小厨房上了一道鹧鸪汤,公子向来爱喝的,却不是黄嬷嬷送来的,是个眼生的小婢,属下斗胆尝了,味道比平时鲜美许多,属下又去厨房问了,掌勺的说是煲汤水的厨娘今日病了,换了个新来的厨娘,正是那送汤的小婢,言说厨房人手不够才亲自送来。”

  钟朔道:“那汤可有何不对?”

  松竹道:“那汤里,似乎加了些料,但属下喝了却无异状,不知为何。”

  钟朔无奈道:“下次不要乱吃东西,禀了我就是,若真有人想置我于死地,现在你就是一句尸体了。”

  松竹:“属下谨记。”

  钟朔道:“此事不可叫老爷夫人知晓,你带着这汤去找城西永善堂的刘大夫,请他验一验,另外将松烟放到厨房,叫她看紧那小婢,去吧。”松烟乃是松竹的亲妹,二人都是自小服侍钟朔的。

  松竹领命而去,钟朔揉了揉眉心,雍穆尚未进门便有人迫不及待下手,他驸马还未做成就先成了死马,不知是谁得利,幸好雍穆要见他,到时将这事抖落给他,再一同商量对策。

  他与雍穆如今是一条船上的人,撇开他心中朦朦胧胧的好感不谈,他也必须站在雍穆那边。

  钟家祖上也是封王拜相过的,只是传至这几代逐渐式微,钟寒江拼了老命现在也才做到三品,他年纪轻轻品阶却已不低,钟纪还小,钟家的希望全在他一人肩上,可当今圣上并不青睐钟家,甚至隐有打压之意,不然不会把雍穆许给他,如今他在朝中可是举步维艰了。若他没猜错,雍穆与他处境相似,是什么让一个拥有继承权的皇子被迫扮成女人,一扮就是二十年?雍穆所经历想必更加艰难,再想他在京中的名声和他最近的动作,想必雍穆所谋不小。

  随手拿了本书翻看,里面是他写的密密麻麻的批注,他自小学的东西就驳杂庞大,外头人说他能文能武也是真的,他虽不喜功名,可这一生大概也只为钟家了。

  雍穆帝姬,是个可托付之人,报仇雪恨,平步青云,钟朔只能靠他了。

  腊月二十八,钟朔去姜府取了姜夫人问的的名帖,回府打开,仔细封好的信封中是一张绘有繁复芍药纹的洒金红色花笺,花笺上是上好的徽墨写的字,银钩铁画,遒劲有力,上书:雍穆帝姬萧玖  隆德三年腊月十六。

  萧玖,萧玖,钟朔失笑,这名字却很是有些可爱。

  忽然,他忆起在外打仗时曾捡过一块石头,色泽深沉,似玉非玉,他看着好看就拾了回来,因价值不高还叫同行的将士嘲笑了一番,可他还是留了下来,如今正放在书房中的剑架旁。他问过府里的老先生,那石头,名玖!

  他在外打仗捡了个帝姬回来。

  钟朔偷笑。

  那块儿石头却得好生收起来,可不能把堂堂帝姬放在剑架旁边。

  大年初一,百官饮宴,紫宸殿灯火通明,隆德帝端坐上首,左边是沈贵妃,沈贵妃掌六宫主权,已有皇后之实,这样的场合坐在皇后位置倒也顺理成章。

  隆德帝今年四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举杯祝祷,念了一段长长的祝词后又按着内阁拟好的文书陈述这一年的得失功过,再期待来年风调雨顺,长华繁荣昌盛。冗长的致辞结束,君臣共饮,隆德帝放下酒杯,看向旁边的沈贵妃,两人相视而笑,感情甚笃。

  婢女一道道上菜,丝竹响起,乐局的舞娘也依次上场,官员低声交谈,是一副歌舞升平的景象。

  钟朔坐于武官之间,自斟自饮,间或尝一尝宫中的御宴,确实比家中要可口些。

  他安然而坐,却听得大殿上皇帝的声音遥遥传来:“那边可是钟家的长子钟朔?”

  钟朔起身行礼道:“回陛下,正是微臣。”

  隆德帝又道:“你且来!”

  钟朔上前一些,再行礼,隆德帝眯了眯眼,仔细看了看他,道:“一表人才!钟寒江生了个好儿子!”

  钟朔只道:“陛下过奖,臣愧不敢受。”他好歹也是这位亲自下旨择的婿,如今却连长什么样都不知道,钟朔内心复杂。

  隆德帝又说了些勉励夸奖的话便放钟朔回去坐着了,另一边的钟寒江也拭了拭额角的冷汗,陛下这明明是隐晦地给了钟家一个耳光,自古驸马的官职都不会太高,而隆德帝又如此盛赞钟朔,不过是告诉他天子赐不可辞罢了。

  钟寒江所想钟朔怎会想不到,他微微垂了眼,默默把玩着手里的一个玉瓷酒杯。

  半晌,殿内气氛热烈起来,钟朔放下酒杯,他身后的宫女见状上前添酒,弯下腰时,对钟朔耳语道:“帝姬有请。”说完便退回原处。

  钟朔面不改色目不斜视,待饮完了杯中酒方才起身,请他身后的宫女引路至净房。

  殿上,沈贵妃挥退宫人,用一双保养得宜的素手为隆德帝斟酒,余光瞥见钟朔随一个宫女往净房去,背影挺拔清峻,她在深宫,不知沈昱所做的事,只是有些可惜,这样的人配她的庄静帝姬甚好,却叫皇帝许给了雍穆……

  钟朔不知自己还差点儿娶了庄静帝姬,此时正跟着一个宫人穿过一片梅园,紫宸殿的梅花大约是天下最好看的梅,这样的寒夜里却在枝头盛放,馥郁芬芳,钟朔恍惚觉得自己的身上也沾染了些梅香。

  穿过梅林便至紫宸殿的北角,此处人迹罕至,那宫女回过身来向他一礼,熄了手中宫灯,退到了远一些的地方守着。

  前方一个身着宫女服却异常高挑的背影转过来,钟朔听到他雌雄莫辨的声音道:“驸马可叫本宫好等。”

  钟朔心中大石落地,将防备的姿态收起,对那人行礼道:“见过雍穆帝姬,帝姬说笑了,臣不敢叫帝姬久等。”

  萧玖看着他道:“驸马何必如此绝情?白白枉费了雍穆的一片心意。”

  钟朔靠近萧玖,低声道:“帝姬,可是附近有何不妥,隔墙有耳么?”

  萧玖道:“并无。”

  钟朔:“那帝姬为何……?”

  萧玖面无表情道:“钟将军向来如此不解风情么?”

  钟朔:“?”

  萧玖整理了下衣袖,借此动作遮住了翘起来的唇角,他看向钟朔,诚恳道:“无事。”

  钟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