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灵山【完结】>第410章

  梅应行没有再回答,手中弓弦一声崩响,这一箭射了出去。恰在此时异变陡生,桌案上的烛火突然变成了幽暗的绿光,室中一片黑暗,只听“铮”的一声,这一箭钉在了砖地上没有射中贺兰进明。

  说时迟那时快,以神识灵觉视物,只见贺兰进明已经飘在了屋梁上,两臂长开如一只怪鸟,口中念念有辞,案上的两盏烛火突然喷射而出,就像两只绿色的怪臂,一左一右摄向梅应行。梅振衣猝不及防,挥舞紫藤枝原地旋身,周围飞出许多紫色花朵形状的光芒,旋转抵挡怪手袭击。

  绿色的烛火象两只扭曲的大手,将紫色花芒一一碾碎,一道惨碧螺旋已经缠绕在外围让他无处可退,另一只怪手已经抓到身前,绿色光焰中还能听见凄惨的哀号声,就似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直透神识。

  梅应行大意了,万没想到贺兰进明也是一位身怀神通的异士,学的不知是何种邪门法术,修为不在他之下。一开始跪在地上求饶让他放松警惕,最后一刻才突然发难,此人心机也够阴险的,梅应行差一点就栽到他手里,若不是有人帮忙的话。

  贺兰进明飞扑到半空,施展邪术攻向梅应行,眼看对方不敌他正在得意,上方的屋顶突然碎开了,无数瓦片如箭雨激射而下,就听一个女子的声音喝道:“找死!”

  仓促之间贺兰进明身上的衣服就像充气般鼓了起来,将激射的瓦片弹开,还没等他有别的动作,一根碧绿的空桑杖击下,正打在他的后心,他大叫一声落地。而钉在砖地上的那支箭也被隔空法力拔了起来,调转箭头向上,正好把贺兰进明扎了个透心凉,吧唧一声当场殒命,只有鲜血汩汩流出再也冒不了坏水。

  案上烛光已灭,缠绕住梅应行的惨碧怪手也消失了,梅应行没有理会贺兰进明的尸身,而是欣喜的惊呼一声:“樱宁姐姐!”一纵身就从屋顶那个大洞跳了出去,星光下的屋脊上站着一个人,正是一年多未见面的樱宁。

  “我想去龙隐岛找你的,没想到你却来了,今天好险,我差一点就见不着你了!”梅应行一把抱住樱宁不松手。

  “行儿弟弟,你也太大意了,不知修行人的心地也能险恶如此!……嗯,你身上阴寒之气好重,快找个地方去服药调息。”樱宁在梅应行的怀中说话,突然感觉到梅应行受了暗伤。

  梅应行此时才感觉到周身有些发寒,一股阴气往经脉中侵入,神识中总有隐约凄厉的回音,刚才猝不及防间被那惨绿色的烛焰沾了一下,这法术竟然如此歹毒,赶紧趁着夜色与樱宁一起离开了秦州城。

  樱宁怎会出现在秦州司马府,而且恰好救了梅应行?她是一路跟来的。易水仙人在龙隐岛传法三个月,樱宁又闭关修行了一年,修为大进已有飞天之能,离开了龙隐岛。她不准备待在这里等梅应行来了,不论将来的打算如何,还是想主动去见一面,行儿弟弟完全无恙她才能放心。

  她来到芜州恰好看见梅应行离开青漪三山,应该是去龙隐岛找她,樱宁刚想现身见面,却发现梅应行不是往西走而是往北去,看方向不是去龙隐岛。樱宁莫名有些伤感与失望,于是没有现身却跟着梅应行一路北上了。

  她亲眼看着梅应行在睢阳祭奠,又趁夜到临淮拔走了一支箭,打听一下当地发生的事情,聪明的樱宁立刻猜到了梅应行想干什么,又不远千里暗中追随他到秦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贺兰进明暗算梅应行,自己却中了樱宁的暗算,入幽冥世界了这一生的帐去了。

  ……

  就在梅应行与樱宁杀了贺兰进明的这一天上半夜,河南安阳城外有一场激烈的厮杀,梅效率军夜袭叛军大营,营帐中到处都是雄雄大火,无数人马在火光中厮杀,喊杀声、兵刃碰撞声、哀嚎惨叫声响成一片。

  这时一片漆黑如墨的乌云飘来,翻卷着越来越大、越来越低、越来越浓,遮住星月光辉笼罩了整个战场的上空。有阴风在战场上扫过,有许多受伤倒地的士兵被这阴风扫中打了个激灵,痛楚感瞬间消失了很多,似乎被什么神秘的力量刺激,从地上爬起来举起刀枪又继续砍杀。

  梅效出奇兵以火箭烧营,趁夜偷袭得手,对方军心已溃眼看将大获全胜,乱军中突然喊杀声又盛,那些本来已无退路准备投降的敌兵,不知何故又开始毫无意义的拼死作战,双方的伤亡都突然增加了,这情况出乎梅效的预料。

  发生变化的不仅是敌军,梅校手下受伤已撤出大战的军士,怎么也纷纷爬起来往前冲呢?

  第317回、幡卷阴风生造业,魂归无处话孤独

  云端上站着一个人,全身肤色焦黄,穿着一件袈裟不像袈裟、长袍不像长袍的斜肩露右臂的袍子,胸前挂着一串骷髅项链,上面奇异的人骨骷髅只有核桃般大小。他长着鹰钩鼻,深深的眼窝,披肩头发一缕一缕在风中蠕动,相貌形容不出的怪异与吓人。

  他手中抖动一面暗红色的长幡,随着幡面奇异的卷曲,战场中阴风卷起不断升向高空,他脚下的乌云涌动成各种形状,就似无数的人形在挣扎。如果梅振衣见此场景,一定能想起一个人和一件法器,就是当年设计陷害梅家的明崇俨与他那杆炼魂幡。

  明崇俨曾是左游仙的弟子,梅振衣也曾问过左游仙,那种摄人生魂的邪术是不是他教的?左游仙说不是,想必是明崇俨后来又另拜了师父。

  书中暗表,明崇俨又拜的师父,就是此刻战场上空的男子,他名叫独孤伸,自称孤独大神,有“他化自在天”的修为。他在人间传授明崇俨这等邪术,并不是白给,而是要求明崇俨以炼魂幡摄生魂,将来再交给他所用。

  明崇俨并不清楚自己被这位“师父”利用了,亲手害了很多人,就算有他化自在天魔的修为,也受不了穿越天刑的业力。孤独伸本人很少亲手杀人,以邪术收生魂怨念得到强大的法力只是他的法术手段之一,对本身境界并无帮助,平时并不总是如此,而人间战乱之时是最好的收集机会。

  正在施法间,独孤伸忽然神色一惊,收起红色长幡化为一道青烟飞走,没有在理会犹在涌动的乌云与厮杀的战场。他走得很急,法术余波尚未散尽,仍有未及摄去的生魂聚集,若是有其他高人寻来,可以掩护他遁走的行迹。

  独孤伸刚刚离开,就有一名僧人神色凝重踏云而来,身边一只毛色油亮、尖耳竖起的黑狗也是四蹄凌空而行,正是金乔觉与他的护法侍者神犬谛听。

  “妖魔已遁,谛听,可知他来自何方?”金乔觉在独孤伸刚才施法之处驻足问道。

  谛听原地转了一圈,以仙家神念回到:“此时不知踪迹,他叫独孤伸,来自佛国之外的他化自在天,是一位天魔。”

  需要解释一下,“他化自在天”不仅是一种修行果位,也是一种特殊“世界”的称谓。前文提过,所谓“他化自在天”果位,是法自我愿心之道,所见所历一切都要依自我愿心去化转,观世人如肉团,观世间如自我灵台。

  与“各乘天”果位类似,“他化自在天”也有在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开辟之功,造化只是属于自己的灵台仙界,真真切切可以随意出入。若就在灵台开辟的世界中修行,本身倒也谈不上什么善恶正邪,若最终堪破正果,未尝不可由魔入道,成就金仙、菩萨。

  这种灵台世界可以独自孤悬,也可依附于既有的仙界,利用他人灵台见知与自己的感悟相通之处,得到更好的开辟之功。但实际上它只能依附于无量光开辟的佛国,这些奇异的“世界”环绕佛国统称为“他化自在天”,它们算不算是仙界的一部分?严格的说起来不算,只是开辟者自己的世界而已。

  “他化自在天”为什么不能依附于天庭呢?因为这与大天尊的见知不相容,大天尊自不会展开自己的灵台世界让它们去依附。而且这种依附开辟对他人来说毫无意义,既不能与他人共享,也不能延伸开辟外围道场。同样的道理,镇元子的万寿山仙界也不行。

  为什么可以依附于佛国?因为大天尊可见,而如来不可见,无量光不在又无处不在,修成他化自在天果位,若曾有佛法声闻,自可去依附佛国开辟自我灵台世界,无量光的灵台无所谓展不展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反映了大天尊的修为境界尚达达不到无量光的成就。

  阿罗诃于天国中也是“不在又无处不在”,“他化自在天世界”为什么也不可依附天国呢?因为阿罗诃所传修行根基不同,“不二见”心法贯穿始终,依附于天国行灵台开辟之功,必须展开自己的灵台世界融入天国,修证他化自在天果位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

  另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是太上,他没有像无量光或阿罗诃那样造化出一个佛国或天国,当大天尊开辟凌霄宝殿仙界时,兜率天宫莫名出现依附于其中。

  但这并不意味这太上的修为境界不如他人,想一想太上留下的修行根基,只要成就金仙,就可以在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造化开辟出一片真正的仙界,金仙洞府可以自享亦可以引他人共享,可以有所依附也可以不依附于谁,若依附开辟则另有收获,是另一种逍遥玄妙境界,真正的和而不同。

  若达到金仙境界的极致,如大天尊与镇元子,造化的世界还可以在其他金仙依附开辟的同时,自然延伸造化出更广阔的外围仙界道场,这就是天庭规模的由来。道家供奉的“三清”,“原始”指的是“无边玄妙方广世界”,“灵宝”指的是“灵台造化开辟之功”,“太上”指的是传道之祖,其来源如此。

  各教修行可以互相参照印证,但不能简单的等同比较,到了造化开辟境界的微妙区别,可以清晰看出各教发端的差异来。至于再往上无量光、太上的境界,又是无法妄语了。

  神犬谛听察知方才施法之人,是来自依附佛国之外他化自在天中的独孤伸,若独孤伸在自我灵台开辟的世界中不论怎么乱搞,本身谈不上善恶正邪,但跑到人间做这种事,就是所谓的“天魔”了。

  金乔觉喟叹一声,眼中尽是悲悯,无言的在云端上入坐,神念中默诵经文。浓密的乌云停止了涌动,那些挣扎的人形轮廓消失于不知名处,下面战场上的阴风早已散尽,大战也已经平息。斗转星移朝霞升起,凡人看不见空中金乔觉与谛听的行迹,只能望见云端上有一抹金辉。

  脚下的云朵已变得如雪洁白,自周安详而宁静,谛听忽然以神念道:“独孤伸又在人间施法了!好强大的法力,有金仙下界赶去!”

  金乔觉睁开眼睛,站起身来道:“我知道了,此番大乱,凡动念下界自寻恶业者,皆难逃劫数,我在幽冥世界中接引独孤伸到来,因缘已成,他千年修行终将毁于一旦。”说话间又一皱眉,对谛听道:“有人将去九林禅院菩萨像前开口请你相助,你先去芜州等着吧。”

  ……

  这天清晨,在远离秦州的黄河岸边,一处四野无人的草坡上,娇滴滴的樱宁正伏在梅应行的怀中抽泣。经过一夜的调息,有正一门的灵药相助,已经驱散了侵入经络的阴寒之气,梅应行又问起樱宁为何会来此处,这段时间又去了哪里?

  樱宁在梅应行面前没有任何隐瞒,将自己这一年多来的遭遇都说了,来之前她还没想明白见到梅应行该说什么,但是一见面,樱宁才意识到,天下之大能够敞开心扉相诉的人只有梅应行了,毫不掩饰诉说自己曾经的彷徨、无助、委屈与悔撼,说着说着,她又一次流泪了。

  祖师爷易水仙人只能给她精神上的指引与修行境界上的点拨,并交给她传承碧山潭一派的重任,而梅应行才是她能够依靠的真实胸怀,尽管她的修为更高,但此刻也露出真正柔弱的一面。梅应行没有多说话,只是将樱宁抱在怀中轻抚她的后背。

  就在这时,梅应行怀中忽有一股大力传来,樱宁猛抬头施展全身的法力将他推了出去。樱宁如今已有飞天之能,猝不及防间贴在怀中施法,那是多么大的力量?梅应行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就飞了出去,飞过黄河远远的消失于地平线的彼端。

  然而这法力并不伤人,仅是把梅应行送走,樱宁推开他的同时还在他怀里塞了一本书,就是那卷《碧山诀》。梅应行只在神念中听见一句“快走,躲起来!”,人已经飞到数十里之外。

  在樱宁的身后,虚空中忽有一片乌云涌现,无数触手状的烟索袭来,樱宁祭出空桑杖未及转身,就被地上卷起的一阵阴风扫中,无声无息仆倒在地。与此同时,半空中发出一声大喝,一道剑光直射乌云,那是梅毅的身形。

  梅毅怎会不清楚小少爷离开芜州不仅仅是找樱宁,一直暗中跟着他,也发现了尾随梅应行的樱宁。梅应行在秦州司马府中遭暗算,但有樱宁相助有惊无险,梅毅就没有现身,也没有打扰这一对小男女重逢,不料在黄河岸边却出了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