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灵山【完结】>第387章

  梅振衣看着清风,觉得这位仙童有一种形容不出的改变,似乎有些陌生,而看他说起摘加百列头发的事,虽然板着脸,但也有几分少年心境的顽皮,又找到了以往那种熟悉的感觉,他问道:“仙童既然出山,还有什么事要办?”

  清风看着远方:“我要去九天玄女宫,曾对明月说过,等芜州事了就去接她回来,现在该去了。”

  钟离权拍了拍扇子道:“仙童法力未尽复,虽说修为高超无人能为难,但也说不定会有什么意外,就让振衣陪你走一趟吧。”清风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一挥衣袖走下了敬亭山。钟离权使了个眼色,梅振衣心领神会,举步跟在了清风身后。

  这一路没有飞天而行,而是隐去形迹飘然穿越村庄、市镇、田地、山野,清风一直不说话,就似身后的梅振衣不存在一般。梅振衣却没话找话道:“等明月仙童回来,发现山中多了一位大天使,会不会很吃惊啊?”

  “等明月回来,加百列已离开敬亭山。”清风头也不回的答道。

  梅振衣又问道:“加百列真的到佛国去找不动尊明王,会有危险吗?”

  “这一次,不动尊明王不会与她动手的,但以加百列的心境,会引以为耻辱,会认为自己愧对天主的荣耀,还会再去找不动尊明王的,到那时就不好说了。”清风仍然边走边答。

  “在未动手演法之前,仙童已知道这个结果,所以又摘了加百列一根头发,是吗?”梅振衣继续追问。

  清风淡淡的答道:“梅振衣,你的话太多了,已证真仙境界的极致,得通明法眼,初窥灵台化转之境,不该有这么多废话的!”这一句话把梅振衣噎的够呛,好半天再无声息。

  前方进入了连绵层叠的群山,宛如一个天然的环形法阵,九天玄女宫已经不远。梅振衣不说话,清风却主动开口道:“我对加百列讲了胡春与龙隐姑的故事,加百列却问我,有什么人若与龙隐姑一般遭遇,我会劈山去救,也来向她借秩序之刃?”

  “仙童是在与我说话吗?”梅振衣明知故问道。

  清风:“这里还有别人吗?”

  梅振衣微微一笑:“那我就多说一句废话吧,仙童此刻去接的人是谁?”

  提到明月,清风的神色明显柔和下来,不再是板着脸很冷淡的样子。未到九天玄女宫的外围道场浮生谷,远方忽然光影晃动,有一女子飘然出现,眨眼就来到身前,拦住去路道:“二位仙家,请留步。”

  “抚尘仙子,我是来接明月的。”清风站定脚步拱手行礼,来者是九天玄女宫的抚尘。

  抚尘还礼道:“很抱歉,请您过些日子再来吧,九天玄女宫九门已封,弟子不得出入,明月就在宫中,此时不便相见,也无法随你回山。”

  这番话伴随仙家妙语声闻,神念中解释了很多事。前任宫主真阳已成就金仙,并且将宫主之位传给了抚尘,按九天玄女离开前的遗命,下任宫主成就金仙之后,应当去仙界开辟金仙洞府,接引众飞升弟子驻足修行。

  这条遗命很奇怪,言下之意是自己不会回山了,要下任宫主在无边玄妙方广世界开辟仙界,接引众弟子升仙修行。真阳求证金仙之后,当然要服从师命,召集众成仙弟子于九天玄女宫中开讲法会,并封了九门杜绝外扰。

  这也是一种特殊的闭关修行仪式,相当于无名山庄十座玲珑塔上众妖王安座,神识感应相通,互相交流见知,以便真阳开辟金仙洞府。明月这些年在九天玄女宫就当自己是一位药园童子,但她的修为比真阳更高,也参加了这场法会,以大神通展开灵台相助众弟子交流感悟,相当于这场法会的主持。

  未成仙的弟子都留在了宫门外的道场中,唯一未参加法会的仙人就是抚尘,真阳将宫主之位传给了她,以便在众仙家去了仙界之后,抚尘继续约束与指点其余弟子修行。因此在清风与梅振衣接近浮生谷道场时,抚尘现身拦路。

  “宫中法会不散,我就见不到明月喽?”清风面无表情的问道。

  抚尘歉然答道:“是的,此刻不便相扰。”

  清风似乎有些不高兴的问:“真阳召集仙家弟子开法会,为何让明月展开灵台为神念中枢?”

  抚尘:“明月仙童修为高超,是真阳金仙特意相求。此为本门祖师遗命,真阳不得不慎重,请仙童体谅。”

  清风一皱眉:“这场法会要开多长时间?”

  抚尘低头道:“可能一、两年,可能三、五载,我也不能断言,届时请仙童再来,明月自然无恙而回。”

  “那好,我过几年再来。”清风不再废话,转身就走。

  回去的路上,梅振衣走在前面,清风落后几步无声无息的跟着。去接明月却没有接到人,清风一言不发,显得非常沉默,梅振衣也不好多说什么。

  离开浮生谷八百里之外,一片平缓的丘陵间有一条河,河边有一处红沙岩高台,高台靠山一侧向内凹陷似有一个天然石室,石室中还残存有石桌、石座、石炉的遗迹,年代久远已无从考证,据说这里是上古仙人遗迹,名叫丹溪台,这条河就叫丹溪。

  四野无人,梅振衣脚踏水面已渡河而过,仙家神识却没有感应到清风跟过来,这位金仙仿佛突然消失了。梅振衣正要回头寻找,只听河对岸有一女子的声音惊呼道:“清风,这便是你的真容吗?”

  浮生谷中有人追了出来,一直追到八百里外,正是对清风素有情意的持月仙子,她的声音此刻却充满了震惊,似乎看见了什么不可思议之事。梅振衣急转身望去,眼神也骤然凝聚,人就像被定住一般站在了河岸边。

  只见有一人站在丹溪的中央,脚下的流水很怪异,流动中的水面却平滑如镜不起一丝涟漪。更怪异的是这个人的形容相貌,雪白的长发闪着银光,像一条银蛇从脑后一直披拂到脚跟。

  他的脸色白皙,没有一丝血色几乎接近于透明,头发是雪白的眉毛却是漆黑的,梅振衣的眼光很犀利,能发现此人右眉中有一道斜斜的细痕,从相学上看是断眉之相,但非常不明显。他的眸子清澈而深邃,竟是金黄色的,没有血色的脸庞上,嘴唇却是一抹醒目的鲜红。

  怎么形容看见此人的感觉呢?——妖异至极!他根本不像一个人,就连这样的妖怪都罕见,然而他的的确确就是一个人。以人来形容他也许并不太合适,以梅振衣的通明法眼根本看不透,说明此人在轮回之外。以仙家神识也琢磨不出底细,他的修为境界显然在梅振衣之上。

  梅振衣感觉这人的修为非常高,自己所见的仙家当中,恐怕也只有大天尊、镇元子、法舟、不动尊明王等有数的几人才能相比,然而究竟如何只是梅振衣的一种感觉,也没法确切的去印证。

  他站的地方就是清风“消失”之处,身着银丝羽衣,左袖口还隐约露出一根金线,就是清风的法衣。那么这个人就应该是清风,但清风怎会变成这个样子?不应是什么化身,就是本尊法身,难怪持月仙子会那样惊呼,她一定是看见了什么。

  羽衣男子背手低头,正看着脚下水面倒影中自己的容颜,妖异的脸庞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听见持月的惊呼,他抬头转身道:“你不必再叫我清风,眼前所见,是青帝的真容。”

  他不说话还好,这一开口,梅振衣的仙身差点没坐了个屁墩。梅振衣经历过各种奇妙甚至诡异的场面,早已定心不乱,说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也不夸张。但此时所见完全是另一种意外,梅振衣的心情已无法以震惊来形容——这个人就是清风,却已不再是清风。

  羽衣男子的神态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威严,真正的帝王之威也不过如此,说话语气完全“变”了,很锐利似能穿透神识,却还能听出是清风的声音。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自然带着仙家妙语声闻,未成仙的持月仙子可能似懂非懂,但已达真仙境界极致的梅振衣却听得明明白白。

  近两千年前,清风到达昆仑仙境闻醉山之前究竟是什么来历?谁也不清楚,此刻梅振衣却知道了——清风是上古青帝一缕残存的神识所化。

  青帝当年修为有多高?不知道!青帝的神识为何消散,是被天刑击散还是有别的原因?也不清楚!残存的一缕神识飘散于天地间,感应化生成灵,这就是清风仙童的来历——当初连他自己都说不清,难怪只说随清风而来,故名清风。

  第296回、欲上玄宫寻明月,拨山截路凿天阶

  看见清风现出青帝真容,梅振衣有时光错乱的恍惚之感,回忆起了两件事——

  幼年时的大梦中,梅太公曾说过:“故老相传,江湖八大门的始祖是青帝伏羲,洪荒之时伏羲氏画八卦,八卦方位分为惊、伤、开、景、死、生、杜、休八门,总述人间万象,后世演化为江湖八大门。”(注:详见本书003回。)

  醒来后,孙思邈也曾说过:“远古洪荒之事无史可记,待到有伏羲与女娲出,画八卦正乾坤之序,而定人间大伦,万物之灵开枝散叶。这些是最早的传说,伏羲又称青帝。”(注:详见本书024回。)

  这些只是无可考证的传说,如今的梅振衣早已明白,神仙传说殊不可信,就算有那么回事,内情也是大异其趣。但眼前所见就是青帝真容,那他就是传说中的青帝吗?是的,的确是的,但也不完全是!

  所谓一缕残存的神识,并不是象打破什么东西后留下的碎片,而是神识被击散后留下的一丝痕迹,机缘巧合自感化生而成清风。应该说清风是另外一个人,有自己的修行,甚至历化形天劫成就金仙。

  修行人历苦海劫能见前世种种,心境不为所动、不受所牵方可渡过,有没有前世、前世是什么样?渡过苦海之后其实是无所谓的。还有一点,苦海劫只能见到轮回中的经历,跳出轮回之外的经历是见不到的。清风不知自己是青帝一缕残存的神识所化,也很正常。

  神识既散,经历记忆肯定没有了,是不可能恢复的,那么一缕残存的神识包含了什么?青帝的真容、青帝的心境、青帝的行止,换一种角度说,就是清风的来处。

  清风求证金仙境界的极致,与加百列天国一战之后,恍恍惚惚已经窥见门径。不动尊明王那一笔削去他一千年三百年金仙法力,相当于真空中重溯修行,此真空已不同于世间法的真空劫。清风做到了,他不仅是简单的恢复修为,而是摆脱了那一笔,已入金仙极致的门径,修为精进就差最后一步顿悟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