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灵山【完结】>第359章

  钟离权又喝道:“你这点微末道行,怎能与仙界前辈争锋?高人自有高人的风范,人家是不屑与你争胜罢了。快回山中闭门谢客,不能反省自己的修行所缺,就别出来给我丢人现眼!”说完话抬起一脚踹在梅振衣的屁股上,一脚把他踢进了青漪三山洞天。

  钟离权经常在徒弟面前吹胡子瞪眼,还总用扇子敲梅振衣的脑袋,但是凌空起脚飞踹还是第一次,听他老人家的意思,分明是“罚”梅振衣于青漪三山中禁足不见外客。

  钟离权刚刚一脚把徒弟踹入三山洞天,姿态好不威风,就听齐云台上有一女子的声音道:“东华上仙,我来的真不巧,有急事要告诉梅真人。”

  来者是绿雪,这位树精从不愿离开敬亭山,上一次出山还是因为明崇俨之事,已经是五十年前了,此刻却又一次出山来到青漪三山洞天门前。

  第275回、跺地脉八方不动,锁灵枢江山永固

  钟离权捻了捻胡须:“梅振衣将入山面壁反省,不能见外客。嗯,你也不算外客,随我来吧。”他将绿雪带入了三山洞天。

  绿雪带来消息很令人吃惊——善无畏临走前跺的那一脚,斩尽了一身修行法力。

  假如你有千斤之力,一次力举千斤,往后便再无力量了吗?这不可能。但也可能会累了或者身体有损伤,需要休息恢复。或者总是有一种力量与你僵持,在你一点点削去这股力量的同时,没有余力做别的事,清风仙童如今的状况与此类似。

  斩尽法力又是另外一种情况,类似于斩化身之法,但斩出来的不是化身而是修行法力,因特殊目的与特殊的对象融合。善无畏那一跺脚,斩出了这一世之身九十余年所有的修行法力,全部散入九连山地脉中与新立的双塔融合,相等于不动明王历世寄身白来人间这一场。

  九十余年的修行法力究竟有多强?这说不准,有的小妖修行上百年,法力仍然低微,而梅振衣修行五十余年,法力之强悍、手段之高超已远胜一般的仙人,至于善无畏这一世的修行法力,当然非同小可。

  这么做有一个后果——借助那两座塔,镇住了整条九连山龙脉的地气。这两座塔基点的位置非常准,就在这条龙脉出敬亭入平原之处,如两根钉子锁住了龙肩,形成龙顿于地的格局。更巧妙的是,它利用了整条龙脉上所有的灵枢变化。

  青漪湖中地气灵根升腾处,有三山洞天收拢;敬亭山蛟龙入海灵枢变化处,有清风借山神道场建立的金仙洞府汇聚;从往前的龙项入地处,有九林禅院宣泄化转精微。小小九连山地脉,是人间罕见的完整龙脉,又被这么多不可思议的高人动了这些手脚,隐然已成灵气汇聚的中枢,与天下根本龙脉昆仑群山一体相应。

  插述一个问题,庆教寺门前的无顶双塔每座七层四面,塔上一共开有多少门?四七二十八,双塔应该是五十六道门,错,实际上是五十四道门,少了两个。因为落于塔基上的东塔第一层没有东门,西塔第一层没有西门,图样就是这样设计的。

  梅振衣也精通风水运数、地气堪舆,如今已不亚于世上任何一位风水大师,当他与善无畏演法,神念中收到那两座塔的图样,再一看塔基,就明白双塔建成会形成什么风水局?在历代各种风水局中,它有个很特别的名称——八方不动江山永固局。

  这种风水局只现于典籍记载,天下从来没有见到过,没想到在芜州这个特殊的场合出现了。

  环境本身会对有关的人与事产生各种微妙的影响,风水并非是无稽之谈,其中有很深的学问与讲究。但是指望一个风水局去保证“江山永固”,纯粹是痴心妄想,这一局真正的蕴意与江山永固是两码事。可是很多俗人偏偏就信这些,或者另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尤其对于帝王家而言。(作者注:相关内容的描述请参照本书030回。)

  这一风水局的出现,真正的作用等于将整条九连山地脉的灵枢运转给锁住了,无法再有变化,各道场灵气不受影响,但灵枢无法继续移转。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已建成的青漪三山不会有损,但若梅振衣事先没有建成,此刻也无法再凿建洞天,当然也不会再出庆教寺一类的乱子与冲突。

  之所以说这个例子不太恰当,是因为这个风水局是在九连山龙脉目前的基础上形成的,若没有青漪三山与神木林,也不能成这一局。更恰当的例子,再比如原本龙脉尽头“地眼”所在的菁芜山庄,往后还可以居住以利休养生息,但却无法凿建仙家洞天了。

  风水局也有“真局”与“假局”的区别,佛像落座还需要开光呢。梅振衣既然是行家,看出了这是“八方不动江山永固局”,当然不想使它成为真局。

  想成为真局,首先这两座塔尤其是镇塔的琉璃宝顶一定要建成,其次对于这么特殊的风水局而言,一定要用神通大法力在建塔的过程中定住地气。梅振衣没有这么做,他就是建塔未定地气,其次他根本没有打算建琉璃宝顶,不论何时鸡鸣。

  这样一来,别说真局,连假局都没建成。

  但凡事都有例外,要看碰见了什么人。善无畏临走前跺的那一脚,斩尽一身修行法力,改变了两座塔的对应结构,梅振衣所建的东塔凭空大了一小圈,斩出的法力与塔身融合散入地脉,竟然做成了真局!

  “八方不动江山永固局”显效不是瞬间,会随着九连山地气运转逐渐成形,直至完全锁住灵枢移转。梅振衣当时只想着离开去喝问提溜转,很难察觉出来,但绿雪身为敬亭山神却感应到了地气灵枢这一微妙的变化。

  绿雪当然不懂这么深奥的风水局,她察觉到这一变化,就告诉了神木林中休养的清风。清风也没听说过“八方不动江山永固局”这个名字,但他一推算,就说出了这种变化的成因与它会导致的最终结果,于是绿雪出山来告诉梅振衣。

  梅振衣这才知道,善无畏自斩一世修行,风水真局已布成,据清风的推算,这一风水局完全定形,需要十二年时间。

  梅振衣向赶来传讯的绿雪道:“多谢山神告知,我已心中有数,清风仙童还好吗?”

  绿雪答道:“清风上仙还是那样,临来前托我问一句话,这两天怎么未见提溜转巡山?”

  清风突然问到了提溜转,绿雪不知何故梅振衣心里可是明白,原来清风也知道了梅振衣演法获胜的原因,不知他是像钟离权那样猜到的,还是像大天尊那样看破的?梅振衣并未多言,只答道:“这几日芜州仙界前辈云集,无需提溜转巡山。”

  绿雪走后,梅振衣就开始琢磨怎么处置善无畏布下的“八方不动江山永固局”,看来这场演法并未真正的结束,他希望将之破去。

  风水局能建就能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那两座塔拆了。但这个办法万万不能轻易尝试,且不说它们是当着满天仙佛的面建成,善无畏临去前还说过:“老僧这就返回长安,终身不再涉足芜州,有你在时,不动尊明王不于人间显圣,以此双塔为证。”

  这两座塔目前被仙家大法力掩去,凡人是看不见的,想拆不是那么容易,他可没有不动明王那种手段,说斩一世之身的修行就能斩,想拆塔须先破掩形,那么不论仙凡都能看见。

  最要命的是,这个风水局叫做“八方不动江山永固局”,虽说借风水永固江山是一种妄想,但只要传出一丝风声,说正一真人要破坏国师布下的“江山永固”风水,会有什么后果?弄不好就是谋大逆的罪名!真说不准会有内行人讲出去,天下懂风水的高手不少,与皇室有关的高人也很多。

  梅振衣本人倒不怕李隆基能把他怎样,但是整个梅氏家族其他那么多人可受不了!

  最好的办法是根本别碰那两座塔,以世人不知也没法追究的手段破了这一局,办法倒真有,不论是毁了三山洞天是清风休养的神木林道场都行,但那样就太得不偿失了,拍死个蚊子却打掉半嘴牙,完全没有必要。

  那么想破局只能用另外办法,在这个风水局尚未完全定形之前,于地脉上做别的文章,让它永远也无法成形。具体该怎么办?梅振衣一时也没想出来,反正还有十二年的时间,慢慢琢磨吧。这件事以及梅振衣与善无畏的演法,山中除了提溜转之外,未成仙的弟子一概不知。

  钟离权“罚”梅振衣于山中“思过”不见外客,梅振衣就真的不见外客了,也不走出青漪三山,连乔散人告辞之时都未现身相送,这也不能怪他,毕竟师命难违嘛。这样一来倒也省了不少未知的麻烦。

  梅振衣与善无畏这场斗法,有一家人意外发了大财,万家酒店的纪掌柜得了两千多两黄金。万家酒店以及老春黄酒如今是梅振衣与纪家合营,纪家占三成股份,梅振衣也将众仙家留下的黄金分给纪掌柜三成。

  虽说纪掌柜不知道这回事,但梅振衣做事不欺己,还是命梅升将应分的“红利”给了他。万家酒店的老掌柜纪山城早已作古,如今的掌柜是纪山城的孙子纪思侯,他中年谢顶发髻稀疏,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不少,人们都叫他“纪叟”。

  纪叟从祖辈开始与梅振衣合伙做生意,这些年也赚了不少钱,算是芜州大富之家,但这一笔前所未见的巨资还是让他目瞪口呆。梅升并未多解释,连他自己都不清楚这些钱是从哪来的,只是按长辈的吩咐说道:“纪掌柜,这是仙人沽酒打赏,你应得,就收下吧。”

  除了纪叟一家发大财,芜州全体官员被罚俸半年,芜州其他人并未受到任何影响。梅振衣于青漪三山清修谢客,山中弟子还是与往常一样各司其职,菁芜山庄中的梅应行每日上午去家塾读书,其他时间有樱宁姐姐陪着玩耍、乞丐师父指点修行。

  如今芜州又多了一位成仙的肖妖王,他当年在无名山庄就喜欢与梅应行一起调皮捣蛋,这小子当然更开心。

  一转眼,青城剑派弟子云缥缈在山中做客已经一个月了,这期间与众弟子相处的都很好,也经常到芜州城一带行游,还结识了梅家小少爷梅应行——被他拉到万家酒店吃过当地野味,还品尝了美酒老春黄。

  按胡秋水与孤云川约定的时间,水无痕也快来了,此刻应该就在路上。这两个人的故事,梅应行也听谷儿姨娘私下讲过。这一天下午,梅应行溜回青漪三山,在法柱峰中找到肖妖王嘀咕了半天,与阿斑出山回去的时候,在青漪湖边正碰见游玩回来的云缥缈。

  云缥缈一袭月白长衫,腰间悬剑,白面黑须相貌甚是俊逸,为人谦逊有礼,举止独有一种风雅气质。他在站住脚步抱拳道:“阿斑师弟,行儿师弟,你们这是要回菁芜山庄吗?”

  梅应行看见他就眼神发亮,也不回礼,上前拽住他的袖子道:“太好了,正巧碰见云师兄,有一件事能找你帮忙吗?”

  “行儿师弟有何事?但说无法。”云缥缈对他很客气。

  “云师兄怕妖怪吗?”梅应行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

  云缥缈看了行儿身边的阿斑一眼,心中暗道这不就是妖怪吗?很有礼貌的回答:“当然不怕。”

  梅应行又道:“我看祖师爷孙真人留下的笔记,上面记着出芜城百里,临长江的凤仪山上,他老人家见过生长了二百年的紫石芝,因其药性未成并未采取,留待有缘人得之。”

  云缥缈:“我亦十分敬佩孙老前辈,但这关妖怪何事,你找我又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