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灵山【完结】>第303章

  那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破其法、殒其身,毁其愿。他们说的话很玄妙,梅振衣听得不是很明白,只朦胧听懂一个意思——“回归地狱火焰之中”。但是灵珠子有一个建议梅振衣是完完全全听懂了,用一件神器将梅丹佐射落。

  灵珠子所说的这件神器是上古流传、后羿曾用之射落炎帝之子金乌的射日弓。非常巧,射日弓灵珠子小时候见过,就是陈塘关镇城之宝,他拿在手里玩过还因此闯了祸。后来武王伐纣天下混战,陨落仙家修士众多,人间平定之后射日弓被九天玄女宫收去,现为镇宫九神器之首,由宫主真阳仙子亲自掌管。

  射日弓号称人间威力最巨大的神器,法宝自然要以御器之法才能使用,威力越大的神器需要的法力越深厚。但射日弓作为“弓”来说还有一个特异之处,仅凭法力张不开。

  那这件法器怎么用?以御器之法拨弦,凝聚法力虚空成箭射出,其炽烈之威无比,而且它有一样妙用与梅振衣的神宵天雷类似却更强,那就是用这张弓射人,只要神识所及,发出的箭根本躲不开,瞬间就到眼前,对方不得不去硬挡。

  然而这还不是射日弓最大的威力,想发挥更大的威力要把它张开才行,不能仅以法力,还要凭借肉身炉鼎的天生神力。弓被拉开的同时,围绕着这张弓与御器之人会形成一个法阵,汇聚神识所及范围内各种杀伐威力,尤其是光焰之威,弓开的越满汇聚的威力就越大。

  梅丹佐的光焰之威无与伦比,而射日弓恰好可以克制他,开弓一箭破法。

  要射出这样一箭,自身的法力也要相当深厚,否则这一个开弓的动作,就会将御器者的法力与神气消耗一空。而且周围的天地间弥漫的各种法力尤其是光焰之威越强,射日弓凝聚成箭的威力就越大,御弓者须运用的法力就越多,他相当于在运转一个法阵。

  听到这里,梅振衣突然想起自己用引雷符在方正峰顶布下的引雷阵,以指妖针运转九连山地气发动,所汇聚激引的是天雷之力。这件射日弓倒好,以御器者的法力发动,汇聚的是周围各种法力与光焰之威——没想到天下竟有这般神器!

  关于射日弓的妙用灵珠子还没讲完,张弓一箭射出之后,汇聚的法力与光焰之威袭向对手,弓弦震荡,法阵运转的力量也会反噬持弓者自身。虽然不似对手受到的攻击威力那么巨大,但是被自己的法力反噬也不是那么轻松的。

  为什会有这种副作用?射日弓以及开弓法阵运转的原理的就是这样,不如此也不能获得那么巨大的威力,有得必有失,无法避免。

  一般而言,使用它完全不必开弓射箭,仅以法力拨弦成箭,也是一件很强大的神器。

  灵珠子介绍完射日弓的妙用,清风笑着问道:“你知晓的这么清楚,一定曾亲手开弓射过箭。我听说你天生神力,小时候又胆大妄为,动过射日弓并不奇怪,当时的感觉如何?”

  灵珠子苦着脸摇头道:“别提了,少年顽劣不知天高地厚,妄动射日神弓。我当时把弓摘下来,仗着天生神力朝城外控弦张开,尚未拉满就感觉法力不足御器,赶紧松了手。反噬之力把我震下城楼,趴在地上浑身筋骨如火炙,好半天都没爬起来。”

  第235回、两京沸腾迎佛指,朝臣密谋复李唐

  清风又问:“你那一箭射落何处?”

  灵珠子仍然苦笑:“八百里外的骷髅山,还惹下了一场杀业争端,此事不提也罢。”

  清风:“当年你天生神力,并非开不了射日神弓,无非修为尚浅法力不足而已,我推演你是在正午烈日之下张开的射日弓。”

  灵珠子:“这还用推演吗?如今成就金仙倒是法力广大,但重聚炉鼎法身之后,再拿到射日弓,恐怕也无法开弓满月了,估计只能拉满一半。”

  梅振衣忍不住插话问道:“谁能拉开射日弓?”

  灵珠子想了想道:“灵宵宝殿守护神将杨戬,我父托塔天王李靖,心猿悟空等人都有神力可以开弓,但想把射日弓拉满也够呛,这可是要如当年大禹、后羿一般的肉身炉鼎神力。”

  清风补充道:“若不论修为法力只说天生神力,九天玄女宫真阳宫主,我的结拜大哥普陀道场护法熊居士,这二人也可以开弓,但同样不得控弦满月。倒有一个人神力更强,就是龙隐仙姑,但她的修为法力不足。”

  灵珠子接着道:“要想射落梅丹佐,非得开弓满月不可,这开弓之人承受的反噬之力非同小可,一般的仙人炉鼎恐怕都受不了。”

  梅振衣有些着急了:“说来说去,到底谁能拉满射日神弓,我行吗?”

  灵珠子与清风齐声反问道:“你是天生神力吗?你有那么强的法力修为吗?”

  梅振衣叹了一口气低下头,他当然不是项羽、吕布那种天生神力之人。只听清风又说道:“你青漪三山门下,梅毅天生炉鼎之力最强,但他也只能将射日神功拉开一半,至于法力修为就更不足了。你父亲梅孝朗可能将射日弓拉的更开,但他却无修行法力运转不得神器法阵。至于你嘛,虽然也是习武之人内劲强悍,但若不依神通法力,最多与梅毅平手。”

  “灵珠子上仙的建议虽好,但却找不到合适的开弓之人啊?”梅振衣不无失望的说,然而随即发现这两位金仙的表情却很淡然,仿佛心中早有结果,语气一转又问道:“你们说这么多是在逗我玩吗?你们早知开弓之人是谁?”

  两位金仙齐声道:“那是当然,韦昙居士神力无双,他完全可以张满射日神弓,法力修为也够。”

  清风又补充了一句:“这开弓一箭可不轻松,除了韦昙自己,应该由谁去承受呢?”

  灵珠子再补充一句:“若不是韦昙,我也想不到射日弓,这就是因果缘法巧妙之处。韦驮天殒身之时有此宏愿,那就让他亲手去完成。”

  梅振衣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那么去九天玄女宫借来射日弓,再找来韦昙,不就可以射落梅丹佐了吗?”

  灵珠子直摇头:“哪有那么简单,首先你要找到梅丹佐,把他困于荒漠之中,在他斗法不得脱身、光焰之威最盛时,再让韦昙射落。韦昙只能在最后出手,前面那些事由谁来办?”

  清风:“今日多谢仙友指点,否则我还真不太了解射日弓,想不起这一出。”

  斩灭梅丹佐这件事其实与灵珠子没什么关系,而且此事牵扯的业力甚重,源头在佛国仙界佛心舍利失窃,实在不好将更多的仙家高人牵连进来,灵珠子能出这个主意,梅振衣已经很感激了。

  既然九天玄女宫真阳宫主有话,等发现梅丹佐下落之后,再派使者持黑龙角去浮生谷一趟,借来射日神弓找到韦昙。这件事不能着急,应该等到自身修为堪破阳神化身变换之后,能成就仙道更好。

  梅振衣近年来在山中清修不问世事,但并没有放弃查找梅丹佐的下落。据清风与钟离权猜测梅丹佐可能躲在昆仑仙境蛮荒中疗伤,他也暗中托付十大妖王与左游仙留意,万一发现什么可疑之人不要惊动,悄悄派使者来芜州报信就行。

  眼下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大天尊要自己明年去洛阳,还派了天庭巡海大神灵珠子这样的重量级角色陪他一同去,事情绝不简单。可惜灵珠子也不说内情,只是提前来传信而已。

  一连谈了三天三夜终于散席了,清风告辞回敬亭山,而灵珠子就在听松居做客。与这些仙人打交道,梅振衣真切的感受到他们确实与凡人不同,不是指修为,而是身心都处于一种极大的自由与超然的状态。

  就拿灵珠子来说,一抬手抽龙筋就是两天一夜,转眼下山到酒席上一坐,与清风一谈就是三天,不必理会世间俗务、不管天光变换、不受人间烟火。这确实不是凡人的岁月,想必成仙已久自然而然就是这样。

  接下来的日子,梅振衣当然派胡春随行,随时听候灵珠子的吩咐。他还多了个心眼,灵珠子这样的金仙来访,不能只有一个仆从跟随,刘海、元充、胡龙腾、胡鱼跃、胡双全、胡秋水等人也与胡春一起轮流随行,至少也要两个随从才能显得青漪三山招待的恭敬。

  梅振衣人还没到洛阳,但是神都之中已经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年冬天,武皇下令从长安城外法门寺迎奉佛指舍利,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为浩大的一次佛事活动。

  武皇命凤阁侍郎崔玄暐与国师法藏为特使,先来到法门寺,法藏绕行佛塔诵经七昼夜,这才进地宫启出佛指舍利,除夕日将舍利迎入长安崇福寺,现于世人,以便万民供奉,长安留守会稽王率百官膜拜。

  长安沸腾了,百姓争相供奉,为了表示对佛的虔诚,有许多人不惜倾家荡产布施,甚至还有人以燃指、头炙戒疤等方式来礼佛。佛指舍利供奉在长安崇福寺期间,新年格外热闹,官方的和私家的各种曲艺班子纷纷加入到这场轰轰隆隆的迎奉运动中。长安城中每日可见香烟弥漫,诵经声日夜不歇,各种佛教题材的曲艺演出不断,看热闹的老百姓人山人海。

  次年正月十一日,佛指舍利被迎入神都洛阳,武皇下令自王公以下文武百官,于城中盛装列队迎接,锦绣华盖飘扬十里,四处鼓乐响彻神都,佛指舍利被迎入皇宫旁专门建造的明堂。正月十五日,武皇斋戒沐浴之后,在法藏的主持下、天下高僧的簇拥中,来到明堂膜拜佛指,虔诚祈祷愿受佛陀的指引。

  洛阳百官供奉无数珍奇宝物,就连南鲁公梅孝朗也供奉了一套纯金器皿,事先请能工巧匠专门在江南润州打造好运到洛阳,当然是菁芜山庄出的钱,押运之人就是梅振衣。其实大天尊不招梅振衣来洛阳,他自己也会来,因为梅孝朗的六十大寿快到了。

  梅振衣虽是修士,但毕竟不是超脱世外之人,孝道还是要尽的,他把弟弟妹妹一起带来了。大天尊让灵珠子与他随行,一方面可能是保护他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监督。梅振衣到达洛阳的这一天就是正月十五,城中热闹的很,然而见到父亲几番私谈之后,他也察觉到洛阳的气氛不太对。

  盛大空前的佛事活动背后,洛阳城暗流涌动,此事还要从头说起——

  自从狄仁杰回京二度为相,武皇已经渐渐疏于政事,更加专注于个人的生活与修行,做为帝王,宠爱张氏兄弟倒也没什么好多说的,另一方面她更加专注的礼佛,迎奉佛指舍利之举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例。

  狄仁杰去世后,朝中又任用张柬之、宋璟、魏元忠等大臣,都是当世才俊。武皇是位女子,好提拔赏赐亲近之人,其实谁上位都一样,但她也有识人之明,真正提拔上来处理朝政的都是治国之才。而且她还有个优点,虽然宠幸与袒护张氏兄弟,但并不因为张氏兄弟与朝臣之间的冲突而责罚大臣。

  狄仁杰晚年时,武皇曾问他有何人才可引荐,狄仁杰两次推荐了张柬之,并一再强调张柬之有宰相之才。如今武皇任张柬之为司刑少卿、凤阁鸾台同平章事,位居宰相之列,而此时的张柬之已经八十岁了。

  关于这位八十宰相张柬之,后世还有一段传说,他入京之前曾任合州刺史,与荆州长史杨元琰私交甚厚,杨元琰接任合州刺史,张柬之与他一共泛舟长江。等船到江心四下无人之时,张柬之突然道:“他日你我得志,当彼此相助,共同匡复唐室。”杨元琰当即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