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灵山【完结】>第298章

  武皇最喜爱的两名男宠姓张——张易之与张昌宗兄弟,是一对伟岸俊秀的男子,人称莲花五郎与六郎。仗着武皇的宠幸,张易之被封为司卫少卿,张昌宗被封为云麾将军,因宠幸而封将军,估计武皇赏的是他的床上功夫。

  说来也巧,这天散朝后他们在南衙前遇到了南鲁公梅孝朗,也私下里向这位几朝元老询问立储之事。这种事梅孝朗本不欲多言,但此时心念一转,特意说道:“二位得陛下恩宠,富贵如此,然陛下千秋之后,尔等若无大功于庙堂,恐难自全。”

  张氏兄弟因为与武皇上床有了如今的地位,但别忘了,武皇看着年轻也已经七十多岁了,假如有一天不在了,新上台的皇帝能容得下他们兄弟俩吗?要想保身必须有大功于庙堂,改朝换代中最大的功绩,那就是拥立之功。

  张氏兄弟连称受教,于是入宫“值日”时在武皇耳边私语,劝武皇召回庐陵王立为太子。也许是狄仁杰的谏言在理,或者二张的枕头风动人,不久后武皇下诏命李显回京重新立为太子。

  这李显和他的弟弟李旦一样,先做太子后做皇上然后又成了太子,也就是在武皇一朝曾有这种奇事。

  第二年突厥犯境攻陷赵州,河北震动,太子请命率军出征。武皇当然不允许,命狄仁杰为副帅代太子出征,等狄仁杰率大军前去,突厥早已望风而逃。狄仁杰安抚河北重整民生军务,而后回京,狄公威名传遍海内,此时武皇已将朝政尽托于狄公,恩宠无以复加。

  武皇为何如此信任与重用狄仁杰?不仅超过了自家诸武子弟,也超过了几朝元老梅孝朗等人。一来是因为狄公忠心耿耿,二来是他才干出众,三是名望很高得到群臣的拥护与尊重。

  钟离权曾猜测狄仁杰很可能就是东华帝君的历世化身,并吩咐梅振衣对任何人都不要透漏,实情梅振衣也不是很清楚,但无论如何,人间的狄仁杰就是狄仁杰。

  狄公在久视元年去世,享年恰好古稀,也是官员可以退休致仕的年纪。他一生功绩甚多,但晚年有两件事在某些人看来也许很重要,一是劝阻武皇立佛家为国教,二是保住了李唐子嗣,如果他真是东华帝君化身历世的话,可谓尽职归天。

  ……

  自从玉皇大天尊将龙隐仙姑带回天庭镇于龙首山中,这一段日子倒没有什么别的大事发生。没过多久,听说很少露面的东华帝君走出了碧桑洞仙府,来到灵宵宝殿拜见大天尊,两人在一起谈了很长时间,不知都说了些什么。

  ……

  朝中以及天庭之事暂且不提,只说梅振衣所在的青漪三山。就在武皇梦见鹦鹉的那天晚上,刘海来到了胡春修行的静室,笑着问道:“师弟,你做樵夫也快一年了,修行中有何所得?”

  胡春盘腿而坐,点头答道:“真不敢想像,这套心法口诀如此之妙,区区砍柴之道,竟神乎奇迹!”

  这一年来砍的柴,图样是奇形怪状,越到后来越不可思议。比如在第八个月,到了冬天,齐云观以及菁芜山庄中需要取暖的木炭,也让胡春上山去砍。这木炭有标准尺寸,半寸粗圆柱形而空心,冬天用来生暖炉要最好的,生火时不能有烟不带一点杂质。

  木炭是用木柴在炭窑里烧出来的,山上哪里去砍?可是梅振衣偏偏要胡春背下山的就是这种木炭。

  这就难了,首先要把木柴以隔空法力劈成标准的细圆柱形中空形状,这不是法力强弱的问题,需要在定坐时一念之间将图样印入神识,施法时神识展开无碍,法力才能精微的控制,这已经接近移转空间之术了,但胡春还没达到这个境界,仅仅是用来劈柴。

  如此劈出的只是木柴,还要在劈柴的同时把它加工成木炭,需要运用到真火炼器之法,心法口诀中也有传授。但木柴不是天材地宝,他毕竟不是在炼器,劈柴的时候发出心念真火,却同时要以法力护住木柴,否则一瞬间就化为飞灰了,得到的不是木炭。

  到了最后一个月,刘海拿出的图样更怪,劈出的是镜状的木盘,背面还刻有一种阵符,木匠做这种东西还要小心加工,何况一次劈击成形?道法口诀中交代如何收摄元神,在灵台中迈出神宵天雷踏罡步,然后才能一次以法力劈柴成形。

  连刘海暗地里都觉得很为难,师父对胡春的要求太高了,近乎于苛刻,然而胡春却完成了。梅振衣早有吩咐,假如第十二个图样胡春能够完成,最后这一个月则不必天天上山劈柴,要刘海找胡春做另一件事。

  见胡春笑着点头,刘海很突然的问了另一句:“你还在想龙隐吗?”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胡春收起笑容低头道:“一日不敢忘。”

  “师父推演的一点不错,你真是这一关难过。”刘海叹息一声说道,“请你坐好,收摄心神,按师传道法的最后一层口诀行功,注意看眼前的圆光。”

  刘海指尖似有金色的雾状光芒闪动,在胡春面前划了一个圈,金光弥漫而开形成了一轮虚空中圆形的镜子。胡春看着这面虚空之镜,突然不知身处何处,灵台似乎也融入了金色的光芒中,他微微一怔似离定境而出,四面都是金色的雾气弥漫,不见静室中的床座。

  就在此时,四面金光一敛,脚下似是柔软的祥云,对面看见了一个窈窕的女子身形,只见她转过身来,带着惊喜问道:“郎君,是你吗?”面前正是龙隐姑,脚下的祥云也变了,成了倒映着蓝天的碧水,他又回到了龙感湖中的仙岛。

  刘海以蟾光散施法,引胡春入妄境。远处的承枢峰上,知焰正对梅振衣说道:“胡春在妄境中一定会再见龙隐姑,不知会不会沉迷于此虚妄之境?”

  梅振衣:“若自愿沉迷,对凡人而言也是一种寄托,能否破妄在他自己。其实就算他破妄而出,也不会忘了龙隐仙姑,只是明澈心意而已。他与龙隐,是一世欢爱之缘还是仙家久视之缘,要到破妄之后才能见分晓。”

  知焰:“自古修行,弟子的妄境师父不问,我们就不要再多谈了。但此时山中另有一人身在梦中,我建议你去看看。”

  梅振衣不解道:“谁在做梦?为何要我去看?”

  知焰语气中似有深意:“若是别人的梦,至于提醒你吗?那是一位无梦之人,夜夜定坐,却沉迷于梦中。”

  “是它?阴神于世如在梦中,怎么可能会做梦?”梅振衣有些惊讶,随即反应过来,“原来它也入了妄境,这小鬼修行了二百多年,终于修为到了。”

  知焰微微一笑:“所以我让你去看看。”

  梅振衣:“方才还说自古妄境不问,怎么又要我去窥探提溜转的妄境?”

  知焰:“它不同,你以阳神出游,托舍于阴神灵台之中,自可入它的妄境,同时也帮它一把,否则这小鬼出不来。”

  梅振衣:“你的修为境界比我更高,为何要我出手呢?”

  知焰突然给了他不轻不重的一拳:“提溜转的妄境中没有我,只有你才能触动,化妄为真,帮它明了心境,有什么帐以后再算!”

  梅振衣一皱眉:“算帐,有我什么帐啊?”

  知焰:“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

  承枢峰餐霞阁中,夜半无霞光可赏,楼上亭台悄无一人,只有一个朦胧的虚影似乎定坐在那里,以神识观之,可见一个时隐时现的妙龄女子身形,正是提溜转。

  梅振衣的身形飘然而来,竟然也与提溜转定坐在同一个位置,然后凭空消失不见。

  ……

  一条官道上不时有车马行人经过,道旁不远有个小水塘,水塘边有两间草庐,草庐外挑着帘上书一个“茶”字——这是供行人歇脚的茶肆。草庐外面朝官道的地方有一片空地,摆着桌椅板凳,梅振衣提着个大茶壶正站在草堂大门前,面前坐着不少喝茶的客人。

  这不是现实中的经历,梅振衣出现在提溜转的妄境中,所见就是这个场景,而他本人也成了妄境的一部分。此处似曾相识,梅振衣放眼向周围打量,突然想了起来。

  想当年他承诺还薛璋三条命,在江都城外与提溜转扮成了一对卖茶的夫妻,就是在这样一间茶肆中,面前的官道也是一模一样的。没想到这居然成了提溜转的妄境,也就是这小鬼愿心中所见。(参照前文085回)

  妄境毕竟与实景不同,梅振衣首先观察的是变化,看看所见与所知有什么差异?这一看就忍不住乐了,因为心念一起就认出了茶肆中喝茶的那些客人,首先看见的是张士元与张修父子,青城剑派掌门邢宇飞也坐在同一张桌旁,旁边桌上还有丹霞派的几位长老,龙空山的十大妖王也规规矩矩坐在那里喝茶。

  这些都是曾经拜访过青漪三山的客人,提溜转的妄境中把他们都给弄到这个地方了。人有变化茶也有变化,梅振衣打开茶壶看了一眼,不是煮的茶饼,而是梅家自己加工的炒制青茶。

  再往远处看去,江都城的方向没有城池,平原上凭空多了三座山峰,正中最高峰被灿烂的霞光笼罩,这不就是青漪三山吗?人的愿望在妄境中延伸而开,是如此的奇妙,当初这个卖茶的场景,竟被提溜转“加工”成这个样子!

  有青漪三山,有这间茶肆,那么三山大总管兼茶肆老板娘提溜转在哪里呢?梅振衣正在寻找,背后有一个女子的声音传来:“小吕道长,茶煮好了,快给客人续水,那边徐妖王正在催呢!”

  梅振衣很诧异,喊他的人应该是提溜转,怎么会称呼自己为小吕道长?低头一看装束,原来他穿着一身道袍,左手一摸头顶,以雷神剑为发簪,偏偏右手还提着个大茶壶,样子真有点怪。他寻声回头看去,却突然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