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灵山【完结】>第223章

  钟离权笑着摇头道:“不用这么客气,我徒弟还在你眼前跪着呢,我怎好不出来说句话?实不相瞒,这两孩子是我撮合的,真是很般配啊,你说是不是?”

  天意似笑非笑道:“原来是钟离先生插手,遣弟子与我妙法门结缘,知焰欲离山,也是钟离先生的意思吗?”

  天意明显有挤兑钟离权拐人的意思,跪在那里的知焰开口道:“启禀掌门,非东华上仙之意,是弟子自愿与梅振衣结为道侣。”

  她这么一说话,气氛就有点僵了,天意身后有不少人面露不悦之色。钟离权不说话,摇着扇子面带微笑,却以无语观音术悄然道:“天意,你我都是明白人,修行传承的规矩,假如上师有不可回之命,弟子可自行离山,仍待师长以礼守师门之戒而已。”

  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上师有不可回之命,指的是师门派弟子去做一件做不到或者不愿做的事情,并且有办不成就不许回来的交代。那么弟子做不到的话,就可以自行离山,至于师门是什么态度是另外一回事了。

  比如师父对徒弟说:“你去杀了某个人,提着人头才能来见我。”徒弟杀不了,或者不愿意杀,就可以不去见师父自行离山。假如他没有犯别的戒律,师门也不能追究他的其它责任,最多下令把他逐出师门,或者主动叫他回来。

  古代还有一种说法叫“小受大走”,有些小事尊长做的过分,弟子也应该体谅或者主动去承担。但有些事明显不该做,不能陷自己与父母尊长于不义,不服从尊长之命又不好交代,就只能避而不见了。

  弟子完不成师命通常很难受,无法回山,也无法再学习高深的道法。假如这是师门的历练考验,见弟子实在完不成任务也可收回师命,大多数情况下弟子都会既高兴又遗憾的回来。高兴的是又可以回师门学道,遗憾的是没有完成师命。

  但情况也有例外,有可能极个别弟子不愿意回去了,则等于自行离山。从另一方面来讲,这往往也是大派之中变相清理弟子的一种方式,找个借口把某些人驱逐出去。

  知焰的情况就属于师门已收回成命,但她自己还是要求离山。钟离权这番话是以无语观音术讲的,只有他、梅振衣、天意掌门三个人能听见,他不想公然把话说的太直白,免的大家尴尬。知焰有离山之意,又跪在那里恭恭敬敬的请求,离山之后还是妙法门弟子的身份,既守戒又奉礼,钟离权劝天意就此机会下台阶算了。

  天意的脸色几变,终于叹了一口气开口对知焰道:“人各有志,不可勉强,那你就离山去吧!”她的语气有斥责之意,却没有明说将知焰逐出师门,然后带着门下众弟子飞天而去,转眼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知焰朝着天空叩首道:“多谢掌门成全!”

  梅振衣也紧跟着叩首道:“多谢天意仙人成全!”然后又对钟离权梆梆梆磕了三个响头。

  钟离权笑眯眯的把他拉起来问道:“不过年不过节的,你怎么把头磕的这么响?”

  梅振衣:“徒弟给师父磕头,不是应该的吗?”

  钟离权轻轻敲了他一下:“行了,快去把你的道侣扶起来。”

  梅振衣扶起知焰歉然道:“我真不知该怎么说,只是觉得对不住你。”

  知焰淡淡一笑:“不要再说这种话,你没什么对不起我的地方,其实是我自己真的不想回山了。但妙法门对我有养育与传法之恩,我应该守妙法门弟子之礼。”

  梅振衣:“我说句心里话你别生气,其实我对那天意掌门的印象不怎么好,你不回去就不回去吧,将来有什么事,你还是守妙法门弟子的规矩就是了。”他以前虽然没见过天意掌门,但是当年清风、明月路过妙法群山时,天意掌门拦清风却欲留明月,事情做的实在不够漂亮。

  知焰微嗔道:“我的修行传自妙法门,不因人而废法,不因人而废礼。就算你对天意掌门印象不好,也不要在我面前议论师门。”

  钟离权呵呵笑道:“知焰说的对,臭小子,你是不是在背后说过我坏话来着?……行了,你们俩有话慢慢聊吧,前面也该分手了,我去闻醉山找乔散人,你们去龙空山采药。”

  果不出梅振衣先前所料,把知焰离山的事情搞定了,钟离权也要走了。拜别师父,知焰与梅振衣赶往龙空山。

  龙空山在昆仑仙境少有人涉足的广漠山野之中,连昆仑仙境中长大的知焰仙子也不知道它具体在何处。清风只告诉了梅振衣方位,却没告诉他应该走哪条路,因为根本就没有现成的路。

  前去龙空山,要走八千里蛮荒野岭,比当年恨贤夫妇深入荒野的路程还要远。理论上飞天而行要简便的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昆仑仙境荒野中还有各种灵禽异兽、成道妖王,一样有飞天之能甚至有出神入化的修为,飞天而过更容易惊扰遭遇。

  所以梅振衣与知焰并不是一味飞天而行,多数时候穿行荒野尽量不惊扰四方,偶尔飞上云端,其间还时常停下来休息,采集一些灵药与天材地宝。他们的速度也挺快的,十余天后就来到了龙空山外围。

  师父不在身边,梅振衣也知道轻重,这一路上不再动用指妖针去试验新悟的法术。进入荒野之前以及一路到达相对开阔安全的所在时,他与知焰一起合练紫电、青霜剑。

  这两柄剑的威力极大,没有飞天之能根本就无法控制,尤其是两人神念相通配合使用时威力更加惊人,妙用通玄几乎天衣无缝。直到此时,梅振衣才明白以丹霞三子之能,为什么当初也留不住恨贤夫妇。

  除了练剑之外梅振衣私下里也没闲着,他一直在炼制那块藏神石,希望把它炼成一件成形法器,如果成功了,这应该是他有生以来所炼制的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法宝。

  这一天,他们飞越过一道深涧,手持宝剑站在一道山梁上,远远的看见地平线上有一座高峰,一眼认出那就是传说中的龙空山主峰毒舌岭,因为那座山峰实在太特殊了!

  它的形状就像一根舌头竖起直刺天空,有数千丈之高,上面却寸草不生。在阳光下望去,你可以说它多姿多彩,也可以说它恶心怪异,这是一座钟乳石山,这种钟乳石通常在阴暗潮湿的地下溶洞中才能见到,不知为何出现在此还是一座巨大高峰。

  阳光照在钟乳石上,折射出各种颜色,黑的、白的、紫的、红的、黄的、绿的,显得多姿多彩。山壁表面并不完全光滑,凸出的岩石分布呈现出各种流淌的形状,就像一根巨大的舌头上各形各色的粘液,走近一些、看清楚一点就显得恶心怪异。

  假如再走近一些,清晰的去看每一片局部山壁,可能视角又会有所不同。山壁上钟乳石的形状有的像人,有的像狗,有的像龙,有的像蛇,有的像仙女,有的像怪物,千奇百怪如世间众生百态,都争相折射出各色光芒。

  知焰手指前方道:“看见毒舌岭了,我们已经进入龙空山,就在此好好休息一夜,那座山不是好上的,甚至不容易走到山下。”

  梅振衣问道:“这一路走来,也没遇到什么凶险,这座山又有什么讲究?”

  知焰反问道:“清风仙童没有告诉你龙空山的传说吗?”

  梅振衣摇头:“他只说到毒舌岭下可以采到千年夜明砂,并告诉我方位,没有说别的。”

  知焰:“我以前虽不知龙空山在何处,却听过此地的传说,这里曾经很有名……”

  传说在昆仑仙境蛮荒深处,有一座山叫做龙空山,山上有座庙叫做幻法寺,庙里有个和尚法号守望。这个和尚经常坐在幻法寺的门槛上,手捧一个金瓶,金瓶里插着一枝梅花,面对着进山的那条路做守望之状,也以“守望”为号,也不知道他在等谁。

  千年之前这里曾经有很多修行人来过,其中不少人如今已是佛国与天庭中的菩萨、金仙。但千年以下此地逐渐荒凉,极少有人涉足,知焰这种修行弟子甚至都不知龙空山的所在,它渐渐的只成为一个传说。

  据三百多年前最后去过龙空山的前辈仙家转述,龙空山已被十大妖王占据,这十大妖王个个都有出神入化之能,有的可能已经修成真仙,带领无数妖蛾子、妖崽子将毒舌岭围住,他们的地盘外人不能擅入。

  出入幻法寺只有毒舌岭正面的一条狭长谷道,这条路有个名字,叫奈何渊。

  第173回、奈何渊穿音波障,苦海劫无前世身

  奈何渊前后只有一十八里,最窄处不到一丈宽,两边都是陡峭怪异的黑色山崖,山崖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孔洞,洞口大多有一丈方圆,里面黑漆漆的幽深无比。奈何渊放眼望去是一片泥泞的沼泽,泥沼的表面还在微微的蠕动,不断有气泡冒出来。

  站在奈何渊的入口处,风中传来狭长幽谷沼泽中的各种气息,时而是一阵浓香,时而是一阵恶臭,各种气息交错参杂怪异莫测,让人不由自主感到一阵阵的晕眩。

  “好怪异的地方,看来真的不好通过呢!”梅振衣皱着眉头道。

  知焰:“知道师父为什么说你历苦海的机缘到了吗?就因为你要来这里采药,过奈何渊如同渡苦海。”

  千年之前,奈何渊曾吸引许多修行高人来此,原因无他,就是为了试炼修为,能走过奈何渊,就等同历尽苦海劫,成就地仙境界或悟缘觉乘。这比定坐中历苦海直接明了,只要走过这十八里峡谷就可以了,有很多人为试其修为来此寻机缘,企图走过奈何渊。

  当年走过奈何渊的很多前辈高人,如今早已是佛国、天庭的菩萨、金仙,但也有无数修行人在此陨落,陷入泥沼之中重入轮回。原因很简单,修行神通没到地步、没那种修为心境,你就走不过去。

  千年以下,来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因为前辈高人创立了各门各派的传承,各有其历劫心法,修行到了机缘也到了,自可在定坐中历苦海,没有必要去走奈何渊,师父也不鼓励弟子这么做,于是龙空山逐渐荒凉。

  前辈高人不鼓励弟子走奈何渊还有一个原因,这片烂泥沼泽给人的感觉实在不是很舒服,走过之后没有人愿意再走一遍。不是不能,而是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