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灵山【完结】>第112章

  绿雪:“这就非我所知了,仙童托我转告的话都已说完,随先生请回吧。”

  随先生摇了摇头转身欲走,刚迈出一步忽然又回身道:“不对呀,这座山是他的吗?我既是行游人间一散人,游山玩水不可以吗?”

  绿雪:“此山是芜州梅氏所有,梅家公子已将这座山送给清风仙童为道场。”

  随先生又在摇头:“一介凡夫俗子,送地契物产还好说,但不好说成是送道场。既然我今天来此见到人的是你,我看这座山不该是他的道场,应该是你的道场才对。”

  绿雪:“绿雪不解随先生何意?”

  随先生高深莫测的一笑:“你现在当然不解,日后自然会明白的。那清风无端开口与我辩天机,我就在此地开口,留一句人间世的天机。”

  绿雪没有听懂他的话,而随先生已转身离去,瞬间不见踪影。这时提溜转打着旋从竹林间飘出,在绿雪身后道:“真走了呀!他那么大本事,居然真被一句话说走了!清风不在?太好了,梅公子有事托我正要问明月呢。”

  清风真的不在敬亭山中,至于是不是被随先生吓跑的,除了他自己就没人清楚了。他此刻与梅振衣一样,也进了芜州城,干什么去了,绿雪也不知道。

  ……

  梅振衣进了城,梅毅、张果等人早就准备好接应,找个幽静的地方先安顿好玉真公主,几人又在一起商量公主该怎样亮明身份的事情。

  一见到梅毅,梅振衣就吃了一惊,这才十来天的功夫,梅毅的头发竟然白了不少,两鬓就似染上了一层秋霜,以他的修为不至于啊?

  等安顿好公主,梅振衣出门拉住梅毅第一句话就是:“毅叔,你怎么回事,头发怎么突然白了呢?守城之战,如此劳心费神吗?以前打过那么多仗,也没见你这样啊?”

  梅毅摇头道:“不是因为战事本身,不知为何,芜州开战不久,我整夜都会做种种噩梦,惊心动魄、神魂不安,到昨夜已经是第七天了。”

  张果也在一旁道:“的确如此,这几日来梅将军寝食难安,头发一天天在变白,都是那些缠魂噩梦的原因,如果不是战事正紧,我也想劝他去找少爷看病了。”

  第095回、定心安住莫失守,凌霄宝镜谁可偷

  梅毅是一名战将,平时是梅府的亲卫,上阵时是梅孝朗手下的亲兵首领,经常带领最精锐的重骑兵冲锋,千军万马中不知杀过多少个来回。但梅毅从来没有做过三件事——

  第一是他从来没守过城,重骑兵是野战主力,守城发挥不了最大的作用,梅毅曾经历过多次攻城之战,从来都是对方守城。这次他自己守芜州,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假如换作梅孝朗率大军在此,早就派他出城冲杀去了。

  第二是他从来没做过主帅,以前打仗都是听主帅的号令,一直都是个将才而非帅才。但今天情况不同,满城军民都指望他一个人,他是一城主帅,军政大权都在手中。

  第三是他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打过仗,缩在城中只守不攻,他与人动手时从来没有这个习惯。更不适应的是,这些天都是别人动手厮杀,他只是站在那里看着。一身神功已失,再加上他是全军主帅,不可能亲自出手。

  守城之战还算顺利,但梅毅心中却很不顺,做一件与自己平生习惯毫不相符的事情,还不得不认真去做,这种感觉会是什么样呢?他人不是梅毅,形容不出来。

  还有感觉更糟糕的,从七天前开始,梅毅每天夜里怪梦连连。

  他梦见王那相率领着叛军冲上了城墙,跟随他守城的兵勇纷纷战死,倒地之后都用求救的眼神看着他。又梦见芜州军民趁他睡着把他绑到敌营献降,开城迎接叛军,梅氏一家人皆遭屠戮。还梦见在战事的最后关头,自己单枪匹马冲出城去,前方是杀不完的敌人。

  等等怪梦不一而足,只要他躺下一闭眼,这些场面就纷沓而来,怎么样都摆脱不了。

  假如换一个人不给逼疯了才怪!梅毅是心念坚定之人,按现代的话来形容,这人的神经比钢丝还要坚强,能够不为所动。但这也够他受的,因为没法休息,睁开眼就是守城之战,闭上眼又是噩梦不断。一连七天,梅毅的头发都渐渐变白了。

  张果问明情由也很为梅毅担忧,如果不是战事吃紧无法离开,他真想劝梅毅去找少爷看看,梅振衣是孙思邈的衣钵传人,也算是一位小神医。

  听完事情始末,梅振衣伸手扣住了梅毅的脉门,眉头紧锁道:“以毅叔的修为,是不可能有普通病症的,这恐怕不是病,难道是积海真人教你的修行心法,习练时出了偏差?”

  “非是修炼有偏差,而是他以前的心性有偏差,冰雪入炉,必然消融,这一关必须得过,我已经封住他的神通法力,否则他的麻烦更多。”耳边有声音传来,是仙童清风在说话。

  梅振衣一转身没看见人,用神念回了一句:“仙童,你别总这样说话,一惊一乍的,想吓谁呀?就不能现身吗!”以他的修为还无法主动与人用神念交流,但是灵山心法突破“唤鬼神”的境界之后,神识感应到提溜转那种阴神或者清风这种仙人,在神念中与他交流,他也是可以对话的。

  清风说了一句让他很意外的话:“我在躲一个人,不方便现身,你带着梅毅到翠亭庵来。”

  梅振衣讶道:“清风,以你的修为,还需要躲什么人?”

  清风的语气有些不悦:“还不是你招惹出来的,万家酒店遇见的那位随先生。”

  梅振衣:“他那么厉害吗?连你都要躲?他究竟是什么人?”

  清风:“我也不清楚他是什么来路,总之深不可测,又来意不明,我不想与他纠缠。……别废话了,快带梅毅到翠亭庵来,我在后院等着,他的病你能治,但需要我护法。……你们三个都不要开口说话,直接来就是了,免得让人听见,察觉我躲在这里。”

  张果与梅毅也听见了清风的话,一头雾水不明所以,没有开口互相使了个眼色,一起去了翠亭庵。

  城外在打仗,城内的翠亭庵香火反而比平时更旺,很多老百姓都到这里来烧香祈福,保佑这场仗快点打完,恢复太平日子。现在的翠亭庵热闹的就像过节,尤其是后院墙外人更多。

  在梅振衣的建议下,翠亭庵搬到城中之后添加了一个“服务项目”。翠亭庵在城中门朝东,后院的那一面山墙就变成了朝西。尼姑们贴着墙面拉上了很多道细绳,来敬香的老百姓可以将自己的心愿写在一条窄窄的黄绫上,挂上山墙。

  黄绫不贵,两文钱一条,可以在翠亭庵中“请”,让“值班”小尼姑替你写,也可以在家中自制写好,但尺寸和颜色要和翠亭庵准备的黄绫是一样的。挂黄绫当然不是免费的,但结缘不限,只要给钱就行,哪怕只给一文,尼姑也会把你的黄绫挂上去,时间一个月。

  这主意是怎么想出来的?梅振衣穿越前的大伯梅正乾是一家道观住持,曾开发过不少类似的旅游项目,绝对是当地宗教界的人才,梅振衣只不过把大伯的那些创意变了个花样。

  在当时的芜州,这可是个绝佳的主意,哪怕是穷人家,只要花上一文钱,就可以把自己对菩萨的祈求或虔诚的心迹,写下来挂在墙上给西天的诸菩萨们看。而那些大方又有钱的主,自然不会少给,一次施舍几钱银子的也有不少。

  星云师太自然不会反对梅振衣这个建议,这个“服务项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芜州百姓的广泛欢迎。偌大一面红漆山墙,拉上绳子总共有八百四十个位置,每个月都挂得满满的,有不少人还特意上门交钱,写好黄绫预约下个月的。

  平日里香客们在庵中进完香,都会出门绕到翠亭庵后面来,看看这一面山墙外挂的黄绫上写的都是什么?这也算芜州一景了。

  时间已是黄昏,山墙外还很热闹,但与这一墙相隔的翠亭庵后院却很安静,只有清风一个人静静的站在墙根下。见三人进来,清风指了指这面墙道:“梅振衣,墙外那一片黄绫,是你出的好主意吧?”

  梅振衣有些不好意思的答道:“确实是我的主意,但我也没有恶意。”

  清风有些不解:“我并未说你有恶意啊,你何故面露愧色?……不要小看墙外那众生虔诚的愿心,可以阻挡仙人的搜神之法,在此可以避客,让那位随先生察觉不到我的所在。”

  这一面山墙竟还有这种作用,出乎梅振衣的意料之外,他看了看四周问道:“你后面有这座墙,可前面呢?”

  清风瞪了他一眼:“前面有菩萨还有我熊老哥把门,强行以化身神念逼入,不是和菩萨翻脸吗?”

  梅振衣没敢乐,小心翼翼的道:“仙童,是你把翠亭庵搬下敬亭山的,当初逼着菩萨搬家,现在有事,又躲到菩萨庙里来了?”

  张果在一旁替清风解释道:“如果不是把翠亭庵请入城中,能有这些香火吗?能有这面心愿墙吗?说起来,仙童并没有得罪菩萨。”

  梅振衣:“我就是开个玩笑,清风仙童,你说我能治梅毅之病,应该怎么治啊?”

  清风反问:“你也清楚他这不是普通人的病症,就没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吗?你师父应该告诉过你。”这一提醒,梅振衣还真想起一件事来,孙思邈对他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