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斗铠【完结番外】>第493章

  慕容毅手托茶盏,感慨道:“自从离了北疆,我好像好久没有跟你一起品茶了。”

  孟聚笑道:“就算在靖安的时候,咱俩也没一起喝过茶啊。那时候你是黑室的军官,我是靖安署的副督察,两个武夫就算凑一起也是大碗喝酒,哪来喝茶的闲逸?”

  慕容毅一愣,哑然失笑道:“也是,难怪我觉得跟你坐一起喝茶,感觉怪怪的。听说,你刚纳了个小妾?”

  “是,年初刚纳的妾,你可能也听过,说不定还见过,就是靖安天香楼的欧阳青青。”

  “我听过这名字,但一直没见过真人。当年,大家都说欧阳姑娘相貌秀丽,美若天仙,没想到最后却是成了你的如夫人。老孟你真有福气啊,没能去吃你的喜酒,真是遗憾了。”

  “慕容兄不必客气。你如今的身份不同往日,真要去东平参加我的婚礼,那才真是耸人听闻了。”

  “是啊,身份不同了,”

  慕容毅点头,他的目光也渐渐变得沉凝:“我们俩都不同以前了。”

  说到这里,仿佛有一层沉重的雾霭,慢慢地弥漫在两人身边。两人都没有再说话,目光都投向了窗外,投向那一片明媚的夏日风光之中。

  当晚,孟聚和慕容毅秉烛夜谈,通宵畅饮,聊着当年在东平的美好青春岁月,过去的那些人和事,边聊边痛饮美酒。喝得大醉时,两人时而放声狂笑,时而嚎啕大哭,仿佛两个疯子一般。二人的侍卫们都不敢接近,只能相顾骇然。

  孟聚本来还有些担心,倘若慕容毅诚心诚意地恳求自己为大魏朝而战,出兵南下江淮的话,自己该怎么回绝他才好。但令他庆幸的是,这一幕始终没有发生。无论是喝醉还是清醒的时候,慕容毅都没有就这件事提过半个字。

  这样相聚了两天,直到第三天,慕容毅才告辞离开。孟聚和一众部下前往送行。临别时候,慕容家的太子明显地流露出踌躇之色,欲言又止。

  “孟太保,可否跟你单独说两句话?”

  孟聚头皮一紧,情知怕是最尴尬的一刻还是免不了。他陪着慕容毅走到僻静处,肃容道:“太子殿下,可有什么吩咐?”

  望着孟聚,慕容毅露出了苦涩的笑:“太子……我怕是大魏朝最后一任太子了——老弟,你不用说,你听我说。我刚到,你就立即答应停战,这已经很给我面子,按说做兄弟的不该再对你提其他要求了,但无奈这件事我实在放心不下,我也只好厚颜向你提出请求了。”

  孟聚心中暗叹,神情平静:“太子,有话您请直说便是。”

  “南兵攻势如潮,我朝刚经叛乱,国力兵疲,颓势已现。父皇打算亲自南征,我将率部跟随……倘若此战得胜,那自然一切好说;倘若事有不谐——”

  慕容毅顿住话头,他眼神罕见地流露出迷惘和软弱。

  “我们慕容家从草原而来,倘若在中原站不住脚了,我们也只能回草原去了。到那一日,我该是已战死沙场,不在人世了,但我有一个儿子,他现在只有两岁。兄弟你扼守边塞关卡,当我族人败亡出逃的时候,请看在一场兄弟的情分上,让开出塞的道路,勿要拦截,给我儿子一条逃命的活路,也给我们慕容家留下一缕血脉,勿要让我们全族都死绝在中原了。”

  说着,慕容毅躬下身来,对着孟聚深深一躬,他的声音像是哽咽了:“兄弟,拜托了!多多拜托!”

  看着慕容毅深深躬下的身躯,孟聚心潮澎湃,眼眶湿润,胸口像是梗着一块沉重的铁块,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深深躬身回礼,庄重地说道:“倘若有那日,令公子只要逃入北疆,孟某但有一口气在,无论如何艰难,定会保证他平安无恙。兄弟,请你放心!”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三百二十四 整军(上)

  午后的阳光耀眼又毒辣,照在人身上热烘烘的,浑身冒汗。王北星习惯了边塞的干冷,骤然来到中原,在这酷热的夏日里,他浑身冒汗,汗水浸透了身后的军袍。

  在进门之前,他低头整了下身上的军袍和佩剑,正待踏步进去,却看到孟聚已从里面迎了出来。一身薄绸书生装的北疆大都督冲王北星嚷道:“北星啊,这大热的天,还穿得这么整齐过来,你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吗?”

  王北星笑眯眯地抱拳行了个礼:“大都督,末将来参拜上官,不穿齐整点可不行。”

  “嗨,北星,今天又不是在衙里,我就叫你来家里吃个便饭,你给我弄这么齐整,下次我可不敢找你上门了。来,快进来——那谁,快带着王帅去更衣,把这身袍子给脱了,换身清爽的过来吧。”

  侍卫领着王北星去换衣服,过了一阵,王北星便换好一身赤膊的单褂出来,手上拿着把蒲扇,浑身清爽,他笑呵呵地冲孟聚拱手:“末将谢大都督赏衣了。”

  “我说老王,咱们兄弟好久没聚了,今天我特意请你吃饭述交情的,你就别拿那套牛黄狗宝来恶心我成不成?”

  王北星嘿嘿一笑,自己坐了下来,悠闲地跷起了二郎腿。

  孟聚唤侍卫来送上了酒菜,两人在院子里摆开了饭桌,菜就几个小炒,有菜有肉,酒倒是美酒,二人小酌闲聊了一阵。那穿堂风习习吹过,都是觉得心情舒畅。

  “说来咱老王也是倒霉,听说老大你跟朝廷干起来了,咱快马加鞭地往这边赶。没想到。刚赶到没两天,太子就从朝廷过来跟老大你谈和了,咱千里迢迢赶来,连仗都没捞着一场,运气实在也太差。”

  “嘿嘿,在东平时还真看不出,北星你啥时候变得这么爱打仗?”

  王北星苦笑,他又不是真的疯子。怎可能有会喜欢打仗厮杀的?可是不打不行啊,看看自家的兵马,穿的还是前几年的破皮袄,兵器和斗铠都旧得要冒土渣了。倒是跟着孟聚南下的几旅兵马。他们真刀实枪地跟朝廷干几仗之后,光靠缴获就发了大财,现在装备全焕然一新。

  尤其是谈和以后,朝廷撤出了行营兵马,东平军接收了行营驻地。也接收了行营的武库和后勤辎重。因为先前在朝廷的战斗中,王虎齐鹏徐浩杰等部兵马担当了战斗中坚和主力,战后,孟聚论功行酬。他们全部发了财,装备、军装立即全部更新。士兵们拿犒赏拿得手软。而王北星和易小刀这两路迟到捞不着仗打的兵马,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发财眼红了。

  看着王北星尴尬的笑容。孟聚也猜到了他的心思。当将军的倒不怕打仗,怕的是精穷。士兵们穷得嗷嗷叫,当将领的脸上也没面子。王北星是追随自己最老的部属了,孟聚也想给他一些照顾,但这事委实没办法,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是保持军队战斗力的不二法门,自己定下的规矩,自己不能首先出尔反尔地破坏了。

  好在王北星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他若无其事地岔开了话题:“老大,最近几天,我看着你好像垂头丧气的,有点提不起精神?你是不是有啥心事啊?”

  孟聚剑眉一扬:“嗯?北星你看出来了?”

  “呵呵,何止俺看出来了,文先生、易小刀他们几个,谁都看出来了。”

  王北星抬手喝了一杯酒,咂砸回味了一阵,他说:“是为前一阵太子过来的事,老大你还一直过不去?”

  孟聚默默点了点头,慕容毅走了好几天了,但孟聚心里始终觉得很难受,沉甸甸的,像是压着什么似的。

  他叹口气,没说话,抬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王北星叹道:“慕容毅呢,当年我在靖安时也见过他几次,确实是条汉子。他讲义气有担当,跟老大你是过命的交情,你难受也是情理中的事。但没办法,他是朝廷的太子,跟咱们不是一路人,始终走不到一条道上去,有这一天也是难免的。好在咱们跟他好说好散,也没难为慕容毅老哥,算对得起这一番交情了。”

  孟聚点点头,闷头闷脑地喝了杯酒,王北星说得很有道理,但他始终不能明了孟聚心里的感受。

  如果那天,慕容毅以昔日交情苦苦哀求孟聚南下助战的话,孟聚说不定还好受些。但从头到尾,慕容毅都没有提起半个字,这反而令得孟聚更加愧疚——慕容毅珍惜这份兄弟情谊,他宁可自己再苦再难,哪怕死,他也不让孟聚为难。

  相比之下,自己的做法呢?

  每次想到这里,孟聚心头像梗着一块铁,心存愧疚,他叹道:“北星,慕容兄确实是个肝胆相照的好兄弟,我愧对他了。”

  “老大,这是没办法的事。你是汉人,是咱们华夏后裔,你站在咱们汉人一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就像慕容太子他只能站在鲜卑人那边一样,这是注定的事。我们没别的路走。”

  王北星这么说,孟聚才感觉心头稍微好受了些:是啊,就算事情重来,让自己再选择一次,自己还是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吧?正如王北星所说的,这是注定的事,自己只能选择站在自己的民族一边。

  有时候,孟聚真的很羡慕王北星他们,比起自己,这些军汉的思维更简单,更明快简洁。对他们来说,敌人就是要不折手段消灭的,只要选择了阵营,他们马上就一往无前向前冲,哪怕对昔日盟友出手也是毫不留情。相比之下,自己这个军阀实在是优柔寡断兼多愁善感了。

  孟聚搁下了酒杯,似笑非笑:“我说,北星,你今天可是话里有话啊,什么鲜卑人汉人什么的——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