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斗铠【完结番外】>第368章

  “马公公,放心吧,你不用过去了。末将侦察到迹象,北疆军会在中途偷袭,为确保我军侧翼安全,我打算率部去巡查。公公,你随我们一起走吧。”

  马公公目瞪口呆,直到北疆陵卫的兵马队列整齐地离开休息地时候,他才如梦初醒,抱住孟聚号啕道:“镇督,镇督!您可不要犯糊涂啊!战时擅自离队,这可是死罪啊!”

  被一个太监抱着,这种身体接触真是让孟聚毛骨悚然,他连忙推开:“公公,放手,放手——谁说我要离队了?我发现了敌人的痕迹,现在要出击去驱逐他们而已!”

  马公公脑子懵了一下,但马上清醒了过来。他杀猪般嚎叫起来,声音又尖又凄厉:“但主将没命令啊!主将没同意就离队,那是叛逃啊,按律当斩的啊!镇督,这样做,我们都会死的,死的!”

  孟聚很不耐烦:“啧啧,我不是派公公你去请示了吗?这怎么能算没请示呢?公公,不要啰嗦了,跟我们一起走吧。乖,不要吵闹了。”

  马公公是很想继续吵闹的,无奈两个壮硕的铠斗士左右一夹,把他拎小鸡般拎了起来。孟聚大手一挥:“走!”

  增援金城的兵马多达三万两千多人,孟聚的部下即使加上辅兵和辎重也不过两千来人而己,只是这条长龙的短短一小截,所以,孟聚的兵马全副武装地离开歇息地并没有造成多大的骚动,只是巡营官带人追过来问了下,孟聚回答他:“我部奉命执行任务。”

  孟聚凶名在外,见到他,那巡营官先胆怯了三分,再加上一头雾水不明就里,他也不敢出手阻拦,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孟聚的队伍走远了。

  离了队,孟聚也不停歇,一口气带着队伍奔出五里路,在一个小山丘前停住了脚步,安排人马歇息。

  马公公又找过来了,他红着眼睛,气喘吁吁,看样子快要哭出来了:“镇督,您真的确定,敌人定会来偷袭吗?叛军刚刚夺下金城,他们立足未稳,怎么又余力这样做?”

  “正是因为他们没站稳脚跟,所以他们肯定会加倍地提防我们偷袭,为这个,他们肯定会向南方派出上百号斥候来充当预警。当那些斥候发现有数万的兵马,不打前哨也没有侧翼掩护,毫无防备地打着火把走在黑夜里——公公,假若你是在金城的北疆军指挥官,你会怎样做?”

  “轩总管说他有准备了……”

  孟聚不屑地哼了声:“我没有看到他的准备。”

  说罢,孟聚掉头望去,即使在数里之外,他依然可以看到刚刚离开的大军,那一条长长的火把长龙蜿蜒在中原大地上,让天上的星光也为之失色。

  循着孟聚的目光,马公公同样望向远处的那路大军,只觉嘴里苦涩无比。孟镇督这番闯了大祸,自己这个监军同样也是罪责难逃。孟聚还有太子殿下帮忙说情,陛下未必会如何处置他,但自己这个没后台的太监就惨了,搞不好掉脑袋都有可能。

  他恨恨地盯着孟聚,心中愤怒:这趟可是被这个北疆蛮子害得惨了!

  仿佛觉察了马贵的念头,孟聚转头望向马贵,他的脸模糊在漆黑的夜色中,只有一双锋锐的眸子闪烁着逼人的光芒。

  “马公公,孟某也知道,这样做确实不合规矩,方才有得罪的地方,孟某先赔罪了。倘若是孟某判断失误,回去以后,孟某自会向陛下请罪领罚,陛下要打要罚都行。”

  他呼口气,声音变得冰冷起来:“但打仗的事,来不得半点侥幸。孟某出道以来历经百战,侥幸不曾一败,倘若有所谓心得,无非是从不把生死交托在他人手上——传令下去:把火把都熄了,人马衔枚。当大队前进时候,我们在侧翼跟着他们走!”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二百四十一节 血夜

  对孟聚这路突然离开的兵马,轩文科还是做了挽回的努力。顺着他们离开的方向,大队里延伸出两路火把,那是来寻找他们的队伍。

  可是,孟聚的队伍已经熄灭了火把,在这片广袤而黑暗的平原上寻找一路存心隐匿的小队兵马,这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搜寻队伍的指挥官们显然也知道这点,那两路火把只是在附近地域敷衍地转悠了一阵,很快就返回了本队去了。

  望着那两路火把的返回,孟聚唇边露出了笑意。很好,看来轩文科也不是真心想把自己找回去,他只是做出寻找的样子而已,以便将来可以在皇帝慕容破面前证明自己确实尽力了,顺带着把两人破裂的责任都推到孟聚头上。

  不过,轩文科不认真找自己,这倒也是好事。那帮人真找过来的话,自己还得费神应付他们,这也是桩很麻烦的事。

  一刻钟后,远处的火把长龙又开始向北移动,增援大军再次出发。

  孟聚回过头来,冲着众将挥手:“出发,跟着他们。”

  在辽阔的原野上,大军陆续开拔向前,星辰低垂,夜幕深沉,草露浓重。因为不是走在官道上,在有些地段,荒芜的野草又高又密,孟聚的队伍开进去,常常就看不见了,只剩那面旗帜在草丛上面招展着。

  没有熟悉道路的向导,也没有照明的火把,要在漆黑的夜里远远缀着另一路兵马前进,这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幸好,远处的那路兵马完全没有隐藏自己的自觉,就那样大摇大摆地前进着,那一片璀璨的、蜿蜒数里的火把长龙,即使数里外也能望得非常清晰。

  看到这一幕,孟聚更加坚定了自己离队的信心——这已经不是在行军了,这简直是在挑衅金城北疆军的忍耐啊,这么明显的火把长龙,在高处——比如金城的城头上,十里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北疆军除非都变成了瞎子,否则他们绝没理由放过这块送上门的肥肉。

  ……

  四更时分,起了浓雾。这雾起得十分突然,浓重的白雾仿佛从地下突然冒出来的,一块白色的纱巾几乎是陡然地升起在平坦的原野上。雾霭越来越厚重,前方的道路、树林和原野都像是在浓雾中翻滚,看不清十步外的景色。

  白雾骤起,将官们都是神色凝重,第一旅旅帅王虎按耐不住地直奔孟聚面前:“镇督!”孟聚点点头,他亦是同样的呼吸紧张,心跳加速。说来也真是奇怪,自己出道以来的数场艰难的大战——靖安保卫战、赤城救援战——都是在浓重的大雾天里打的,这是巧合呢,还是真有所谓“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不过,这突如其来的大雾,更加坚定了孟聚的判断:战斗迫在眉睫。对面的北疆军统帅倘若还在犹豫不决的话,这场大雾也会帮他们下定决心的。

  因为大雾,前方的大队行进也慢了下来。那条火把的长龙一片混乱,本来的一字长龙现在已经变形了,变成了一片漫山遍野的火把。在这混乱中,几路火把正在急速地运动着,四处收拢那些散乱的兵马想来是指挥官派出来整顿秩序的马队——孟聚估计,轩文科这时应该也在震惊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雾,正急着调整队列吧。

  但是,已经迟了。

  对于袭来的敌人,第一个感觉到异常的人,是来自边军的齐鹏管领。本来骑在战马上的他蹙起了眉头,突然从坐骑上跳了下来,将耳朵贴着地面听了一阵。然后,他抬起头,兴奋地冲孟聚嚷了一声:“镇督,来了!”

  对这位在草原上与北魔交战多年的边军军官,孟聚有着充分的信任。

  闻声,他立即举手,喝道:“止步,备战!一旅,备铠;二旅,候命!”

  命令声下,铠斗士们纷纷奔至队列后的辎重马车找到了自己的斗铠箱,打开箱子取出斗铠。一时间,分解斗铠的细密又清脆的金属响声连成一片,在辅兵的帮助下,铠斗士们纷纷披铠着装。

  孟聚独断专行,带着兵马擅自离开,马公公本来对他抱有老大怨气的。但现在,眼看着孟聚所料居然成了事实,北疆边军兵马居然真有埋伏,马公公方才胸中的怨气顿时化作了惊惧。

  他拉住孟聚:“镇督,镇督!敌人伏兵已出,大军危如累卵!事不容迟,我们速速赶过去增援吧!”

  北疆伏兵潜伏已久,刚刚杀出,正是锐气正盛的时候,这时候冲过去挡他们的道,跟找死没什么两样——孟聚装作没听见马公公的话,掉头喊道:“胡庸,胡管领在哪啊?快过来!”

  “来了来了,镇督!”胡管领一路小跑地过来,喘气甚急。他崇敬地望着孟聚,目光里全是惊佩:“镇督果然料事如神,敌人当真有埋伏!镇督大人,不知您有何吩咐?”

  “胡管领,等下我将率领本部的斗铠出战,你和马公公留下坐镇,护卫好我军的辎重和军粮。管领,马公公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万万不可有所损伤的。若你护卫不周,让公公受了惊吓,我定要拿你是问!”

  说着,孟聚冲胡管领使个眼色,后者一愣,立即心领神会,躬身应道:“镇督大人只管放心杀敌便是,末将定然保护好公公。倘若马公公损了半根毫毛,镇督大人只管拿了末将的首级去!”

  对于孟聚的安排,马公公是极力反对的。他情绪激动地向孟聚表示,自己也有一级铠斗士的资质,同样也能批铠上阵,甚至以前也有过战斗经验。他拍着自己孱弱的胸口,信誓旦旦地保证绝不会拖累大队行动——可惜,对他慷慨激昂的说辞,孟聚只当是苍蝇的嗡嗡了,从头到尾,他只望着胡庸说话:“很好,胡管领,记住你的话了!辎重和辅兵队伍就交由你指挥了。我们等下要出战,你带着他们先避开了。倘若一个时辰后我们还不能回归,不必等候后命了,你只管回转直奔行营去就是。”

  “镇督放心。末将这就率部后转,在五里外等着镇督您凯旋。镇督勇武盖世,消灭这些北贼易如反掌,末将对此深有信心!”

  在孟聚和胡庸对话的过程中,夹杂着马公公的哀求和嚎叫,两人只当是背景音——胡庸实在知情识趣,他看得出,孟聚是真的不想马公公在身边。于是他也很善解人意地叫了几个辅兵将马公公架走了。孟聚愉快地冲马公公挥手:“公公只管放宽心稍待,我片刻破敌便回!”

  “镇督,镇督,求求你,让我留下吧……啊,你们不要拉扯我!啊……”

  看着辅兵们七手八脚地将马贵抬走,孟聚微微一笑,但旋即又变得严肃起来:他已经能感觉到遥遥传来的那一缕缕震动了,耳边传来了细微但却极沉重的轰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