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斗铠【完结番外】>第343章

  “因为大军北伐,朝中军费开支紧张,给北府的拨款少了很多。为凑集钱饷,萧大人下令,到北朝的鹰侯们,除了查探北朝情报外,还得想办法弄点银子回去。”

  北府也要挣钱了?孟聚听得啼笑皆非——不过,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种事也是平常,政府部门嘛,搞点创收什么的,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孟聚饶有兴趣地问:“你们打算怎么凑饷呢?拿着刀剑去当山大王,打家劫舍吗?”

  沈铁虎尴尬地笑笑:“镇督大人说笑了,吾等乃堂堂正正的王师,这种事,怎么能干呢。朝廷虽然没拨给我们北府银两,却是拨给了我们五百多个空白官碟,允许我们在北国地区进行开纳捐官。”

  孟聚吃惊:“开纳捐官?这不是赵治勋骗钱的幌子吗?难道这真是北府的意思?”

  “镇督大人,这个确实是朝廷和北府的意思。这种大事,在下绝对不敢骗您。其实您派个人往南边走一趟就知道了,现在江都那边正弄得十分热闹呢。在下出发之前,已经有很多大户预定了蜀中的官职了。我们售卖的官碟确实是真的,也是朝廷允许的,只是……”

  沈铁虎吞吞吐吐地说:“官职上,与朝廷的规定,稍稍有点出入。”

  “沈先生,劳烦你解释一下吧?这事我越听越糊涂了。”

  原来,这位沈铁虎从北府领了创收任务到了大魏朝这边,一直在努力推销南朝官职。但无奈不知是否他人品欠佳,业务一直没多大进展,又一次还被警惕性很高的北魏乡民告官了,幸亏他腿脚好跑得快才开溜。

  几次碰壁之后,沈铁虎都灰心丧气想打道回府了,但无奈任务完不成,他实在没脸回南朝去,正在彷徨无措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沧州乡下结识了给人当讼棍的落魄秀才赵治勋。几次试探投缘以后,沈铁虎亮明了自己身份,向赵治勋提起在南朝买个出身的事,问他可有兴趣?

  有兴趣,赵治勋何止是有兴趣。听到这事,他连连追问缘由。沈铁虎也没瞒着他,把使命如实相告,唉声叹气地说了困难,后者听了哈哈大笑:“沈大人,您这是抱着金饭碗讨饭啊!”

  赵治勋给他细细分析:第一,他推销的对象错了。沈铁虎净找些乡民、落魄秀才之类底层人来卖官,可他们现在吃饭都困难,哪有余钱来购买南朝的官职啊?要售卖官职,该找北魏的官员和士绅家族才对。一来他们有钱,二来现在中原纷乱,他们正是想找后路的时候。这时候给他们条后路,哪怕卖得再贵十倍他们都肯买。

  第二,沈铁虎卖的都是一些低阶的虚官,什么教谕、捕头之类的杂役官,这种官哪里有人有兴趣去做?起码也得卖知县、知府甚至布政使、巡抚之类高官。

  沈铁虎大惊,说自己并无权力售卖这类高官,他的权限,只能是售卖九品以下的杂役官,赵治勋晒笑道:“这事你知我知,北方的土财主,他们怎么会知道?沈大人,这事只要交给我,保准你完成任务!”

  在赵治勋的再三劝说下,沈铁虎终于同意与他合作了。两人约定,售来的银子二八分成,赵治勋拿两成,剩余的八成缴给北府让沈铁虎完成任务。整个谈判过程完全由赵治勋出面,官碟空白也完全由赵治勋自行填写,而沈铁虎只需扮作护卫跟在身边就好,赵治勋也不许他出声,以免坏事。

  所以说,专业的事要交给专家,这话果然是有道理的。自从赵治勋加入并主导销售以后,沈铁虎的销售大业就蒸蒸日上了。短短一个月里,他就售出了一个布政使、三个知府和七个知县官,获银二十三万两。可惜,因为北疆拓跋军团即将南下,河南中原将成为战场,两人不得不离开了,一路辗转北上,移到北疆重新开展业务,不料恰好落到孟镇督的网里。

  听完这番经历,孟聚也不知道自己的表情是该哭还是该笑。他问:“沈先生,你这样自作主张,北府难道不会责罚吗?”

  沈铁虎的表情有点沮丧,他说:“我也觉得不是很对劲。但赵治勋说,只要我们能弄银子回去,北府是不会计较这点小事的。”

  “但是这些售出的官职,日后如何兑现呢?”

  “赵治勋说了,如果南朝北伐不成功,这些售出的官碟就是废纸一张,谅那些买的人也不敢声张;如果北伐成功了——那还不知是牛年马月呢,何必现在就操心这个。到时倘若有人去闹,就告诉他们上当受骗了,让他们找骗子去,不关北府的事。”

  孟聚大寒,古往今来,这个道理没变过:单是江湖骗子不可怕,单是官府也不可怕,怕的是官府的信用加骗子的手段,二者结合,那真是坑死人不要命的。

  偷眼看看孟聚神情阴晴不定,想起此人在北疆的凶名,沈铁虎确实心中打颤。他低声说:“吾等行事鲁莽,冒犯镇督大人虎威,还望镇督大人能宽宏原谅。不知大人如何处置吾等呢?”

  “沈先生,下面人不知礼数,多有得罪,让你受惊了。昨晚闹腾了一晚,你没休息好吧?你先回去安歇吧,其他事,以后再说。”

  刚打发走沈铁虎,宁南就来求见了。他恭谨地说:“镇督大人,这两个自称南唐鹰侯的骗子,请问要如何处置呢?”

  孟聚瞟了他一眼:刚才自己与沈铁虎关门单独密谈,宁南一直候在外面,也不知他偷听没有?他说:“不过两个江湖骗子而已,我们也不必大题小做了。宁督察,只要他们把骗取的钱财交出来,我们就放他们走人吧。”

  “放走?”

  闻弦而知雅音,宁南立即知道了,能获此优待,方才那“劳德明”护卫多半是跟南边有点瓜葛的,镇督是在留后路了——但既然孟聚没说明,他也不敢挑明,只能一本正经地答道:“遵命,镇督。但是,张家和李家两户,我们又如何处置呢?”

  “宁督察,你不是糊涂了吧?张李两家勾结南唐鹰侯,还私自担任南唐官员,图谋不轨,证据确凿,此等大逆不道之辈,自然要狠狠惩治了!李万长和张世贤斩立决,两家其余人等按刑律各自处置,所有家产一律籍没——你们抓紧送案卷来,我今晚就勾红了他们,后天就行刑!”

  看到孟聚杀气腾腾,宁南连忙躬身应道:“遵命,镇督大人!”心中却在感慨真正的鹰侯要放走,被骗的人却要严惩,这世道,真的没天理了啊!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二百三十节 江海

  抓到一个南朝鹰侯或杀或放,对孟聚来说,这不过平淡生活中的小小点缀罢了。对东平镇督孟聚来说,现在摆在他面前最头疼的问题,还是如何应付蹲在贵宾楼里的两位远方来客——苏芮和卫铁心。

  苏芮还好点,她在贵宾楼中深居简出,也不怎么来找孟聚,这让心里有愧的孟聚暗暗松了口气。但那个卫铁心,孟聚就拿他很不好办了。

  自打那天见面之后,卫铁心又求见孟局数次,每次都是想说动孟聚出兵增援。

  不愧是慕容家派来担当大事的使者,卫管领不但武艺了得,辩才也是无碍,每次都能滔滔不绝地说上一个时辰,无奈任凭他舌绽莲花,自觉能把死人都说起来爬两圈了,孟聚的反应却依然不温不火:“啊,嗯,哦,卫管领说得甚有道理,本座亦是深以为然,只是……兹事重大,我们还是从长计议吧。”

  这样被烦了几次,孟聚干脆耍起了无赖,关起门躲着不肯见他了,后者急得跳脚,堵在官署外求见,门房收他的红包收得手软。署里面能在孟聚面前说得上话的官员都被他找了个遍,欧阳辉、宁南、蓝正、许龙等人都被他烦得够呛。

  眼看诸人找遍都无效,卫铁心干脆找了块横幅,上书“求见孟镇督”几个大字,他举着横幅站在陵署门口候着,卫兵没有得到命令也不敢驱赶,只能眼巴巴看着这家伙在那扮演上访讨薪民工,引来了大群老百姓围观。

  这么折腾了两天,孟聚看着不行了。再让这家伙这样到处骚扰下去,整个陵署都不用办公了。再说,虽然腻烦卫铁心,但他倒也佩服这种锲而不舍的劲头。而且,对方怎么说都是金吾卫的一个将官,能这样抛下身段和面子来求人,再不见他,那真的是要把慕容家往死里得罪了。

  十月二十三日,孟聚再次接见卫铁心。这次,没等卫铁心痛说厉害,孟聚已抢先发话了:“卫管领,你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但如今北疆的形势亦是十分紧张,因为边军撤离,各地防务空虚,草原各部魔族军队即将入侵,为了大魏国的整体利益,我部必须留下戍边,无法参与内地战事。这点,希望阁下能谅解。”

  最糟糕的情形终于出现了,卫铁心的脸“唰”的白了。他直挺挺地注视着孟聚,低沉地说:“镇督,您先前是与慕容公子有过协定的。”

  孟聚很沉痛地点头:“我当时确实答应慕容公子了。但时移势乃变,现在的情况与那时己经不同了。在如今的形势下,北疆军无法参战——这也是迫不得己的,这点,我相信慕客公子肯定是非常理解的。”

  “镇督,您的决断,没办法更改了吗?要知道,即使您不能派出大军,哪怕是派出一旅斗铠回去助阵,对我们的帮助也是很大的。”

  孟聚报以诚挚的微笑,却是坚定地摇头——开什么玩笑,这次慕容家与拓跋家大会战,双方出动的斗铠加起来怕不有七八千具。自己派连一两百斗铠回去,恐怕一天不到就被消耗光了,连炮灰的作甩都起不到,慕容家还不会领情。

  卫铁心的声音有点冷:“镇督,这就是你对我们慕容家的最后答复了吗?”

  孟聚很轻松地摇头:“当然不是。”

  卫铁心一愣,孟聚轻飘飘地说下去:“以慕容公子的武勇和慕容家军队的强大,要击败拓跋叛军,这实在是轻而易举的小事,对此,我坚信不疑,并祝愿贵部早奏凯歌。卫管领,你回去的时候,拜托一定要把我诚挚的祝福转达给慕容公子哦……”

  孟镇督接见慕容家的使者,这是整个陵署上下都关心的大事。孟聚刚送走卫铁心不久,廉清处的欧阳辉、搜捕处的宁南等人就借口说请示公务过来打探消息了。看着部下们欲言又止的鬼祟样子,孟聚实在忍不住了:“我说,你们几个想问就问吧,不要做那样子让人难受。”

  欧阳辉陪着笑脸:“镇督,卑职也是怕多嘴惹您发火。大人,听说您今天见了慕容家的人?”

  “见了,也把他送走了——行了,我知道你们关心什么。直说吧,我跟他说明白了,慕容家跟拓跋家的事,咱们北疆人不掺和,请慕容家的各位先生自求多福吧。”

  听到孟聚这么说,部下们的表情颇为精彩,他们挤眉弄眼地交换了一通眼色之后,还是欧阳辉代表众人发话:“镇督心直口快,真是让人痛快。只是,这事是不是还可以斟酌一下?”

  “欧阳,你们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