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斗铠【完结番外】>第331章

  到了孟聚今日的地位,所谓交接,自然不需再要孟镇督一手拿账本一手拿着算盘在那数数了。盘点武川库房里还有多少粮草和银两,这是廉清处吏员和武川府衙师爷们的活计。孟镇督只需在那端着二郎腿喝茶聊天等结果就行了。

  好在武川的白司马和傅知府等人都很识趣,不时向孟聚介绍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趣闻轶事。孟聚听得津津有味。所以等待的时间倒也不算无聊。

  “……武川镇下辖五府十五县。左邻东平,右傍沃野和怀朔,后临朔州,交通便利,物流发达,是北疆的枢纽重镇。我镇人口约有边民百万,其中人口以华族为主,约占六成以上,其余大多是国族、突厥、柔然、突兀儿、蒙特尔等各族人口。由于各族混居,习俗迥异,边塞部民大多又是民风剿悍,民间冲突频繁有之,治理武川历来是件烦心事啊——呃。当然,孟镇督大才,这些小事自然是难不倒您的……”

  孟聚洒然一笑:“白司马客气了,以后本官还得多有倚重。本官还想请问:在武川各地州府,有多少守备兵马?驻军将领情况如何?”

  “这个,按照原来的定制,武川本来驻有守备兵马共七旅。但镇督大人,您也知道的,先前杜锋旅、张翼旅和屠豹旅,都被您……这个……神勇无敌地消灭了,本来还剩下四旅人马的,但此次侯爷南征,也把他们都带走了,所以,我们武川境内的兵马……这个,基本上就等于……没有了!”

  “什么?”

  看到孟聚脸色不对,白司马赶紧改口:“呃,这个,其实在靠近边塞的虎归、白鹿等郡,我们还是有不少乡兵和民壮的,呃,加起来也差不多有三四千人吧……”

  拓跋雄交出武川镇,肯定不会连兵马都交出来的,这事孟聚先前也是有思想准备的。但没想到,他会做得这么绝,把正规边军给抽得一干二净,把偌大一个,省份赤裸裸毫无防备地放在了魔族的眼皮底下。

  孟聚转过头来,他沉声问:“文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文先生神态自若:“孟镇督,这不是我们先前协商好的吗?元帅担心,留下边军兵马的话,万一有些弟兄记仇想不开,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来,会破坏我们两家的交情。

  为了让镇督大人您能顺利接管武川,也为了防止贵我两军混杂。产生了误会和不快,元帅特意下令,所有边军部队从武川境内统统撤出——不但是武川,东平也是这样。

  学生正式通知孟镇督您一声吧,驻在东平的各旅边军兵马,他们也将跟着元帅一道南下,征讨慕容叛军。”

  孟聚脑袋里“嗡”的一声响,顿时懵了。

  肖恒、易小刀、关山河、白御边等边将长期驻扎东平,与孟聚多有暗中来往。六镇都督府多次命令他们出手对付孟聚,这帮人都是犹犹豫豫,表现很不坚决。既然如此,拓跋雄干脆釜底抽薪,把他们统统带着南下了。孟聚估计,除了一个与自己结盟的肖恒外,包括易小刀在内的边将们都会乖乖从命的。

  孟聚凝视文先生,他说:“元帅真的好手段!文先生,你也出的好计谋啊!”

  文先生躬身一揖:“不敢当镇督大人盛赞。实在是镇督大人虎威太盛,我等甘愿退避三尺。”

  “这么说的话,倘若谈判时我不止要求武川……”

  “呵呵,学生觉得,孟镇督真是君子啊,您太客气了,只要了武川就满足了。其实,即使您要把怀朔和沃野都拿走,我们也会照样答应的——镇督大人,怀朔和汰野。您可有兴趣?倘若您要的话,我们照样愿意给您的。”

  孟聚苦笑,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谈判时。对方会那么爽快地答应割让武川了。其实,拓跋雄是早有预谋了,边军此次大举南下,他们压根就不打算回头了。

  “看来,元帅是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了?元帅的气魄……当真令人敬佩。”

  文先生叹道:“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想来孟镇督也看出来我们的处境了,元帅虽然实力雄厚,但困守于北疆一地,这贫瘾之地是供养不起数十万边军的,这样挨下去,我们迟早是个死字。此次南下,我们边军全体上下都是存了死战的决心,决心不再回头了。”

  孟聚缓缓点头,此次边军南下作战,已是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拓跋雄已经不打算留后路了一其实留了后路也没意义,争霸天下,不进则退,若是不能一战而定,退回北疆也只能是芶延残喘罢了,日后慕容家平定了中原,腾出手来自然能收拾了他们。

  所以,对于北疆六镇的地盘,拓跋雄已是打算全数放弃了,不再留驻兵马镇守,而将全部兵马都孤注一掷地投到中原的争霸战中。

  文先生很诚恳地说:“孟大人,元帅率部南下后,不止是东平和武川,沃野、怀朔、高远等地同样是兵备空虚,北魔可能会趁机入侵。在当今的北疆之地,有能力阻挡北魔力的,也唯有孟镇督您了。

  元帅临行前,已向北疆各地的官府和守备驻军发布了命令,告诉他们,让他们服从镇督大人您的命令。不但是武川,即使是怀朔和沃野,只要大人有所命令,当地官府都会立即从命的。”

  孟聚目光沉凝,久久没有说话。

  拓跋雄有如此的胸襟,主动将整个北疆交托给一个数天前还在交战的生死大敌。即使对他怀有深仇大恨,孟聚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气魄。

  但回头细想,将放弃的北疆交给孟聚,拓跋雄其实也没吃什么亏,反倒是孟聚被顶上了抵御北魔的第一线。靠东陵卫的兵马,镇守东平一地绰绰有余,镇守东平和武川也还凑合吧,但倘若被分散放到北疆五镇去,那就远远不足了。

  除了拓跋雄以外,孟聚是北疆最大的军阀。拓跋雄放弃了北疆,用北疆五省来捆住了孟聚的手脚。自然,他也没有余力来跟拓跋雄的背后捣乱了,拓跋雄也就免去了被慕容家和孟聚两面夹击两面作战的危险了。

  更让孟聚气愤的是,自己明明是看穿了拓跋雄的计谋,却还是要不得不按着他的步调走:为私,自己可以扩充地盘,迅速扩充实力;为公,抵御魔族入侵,护卫北疆子民,这也是正义之举,自己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北疆各省沦落到魔族的屠刀之下吧?

  面对拓跋雄送来的这份大礼,孟聚思前虑后,竟不知接受好,还是拒绝好,心情甚为矛盾。

  当晚,东陵卫的兵马入驻武川城。

  大军入城,琐碎事是很多的,要安排营盘,分批接见城中的官员和地方士伸,安排人手巡察城中治安,纠察军纪。但纵然事务十分繁忙,孟聚还是抽出了一个时辰,专门给慕容毅写了封信。

  这封信实在很难下笔,孟聚草拟了几个开头,都觉得不是很合适,委实难以措辞。最后,他干脆决定把事情敞开了说。在信里,他很坦诚地告诉慕容毅北疆当今的形势,告诉他。自从拓跋雄率军离开以后,北疆出现了防务空虚。倘若北魔于此时入侵的话,光凭六镇本地的兵马是很难守住。

  “六镇若失,朔、定、宣、同诸州势必随之而陷。北魔残暴,若任其占据北疆之地俯瞰中原,吾恐将再现刘汉末年之势,贤兄纵能击败拓跋族氏,但前据狼后进虎。中原从此永无宁日矣。滋事重大,吾难以决断,望贤兄定夺,愚弟唯余马首是瞻。”

  写好信,吩咐侍卫派人将这封信快马送往洛京交给慕容家,孟聚放下了心头大石。先前,自己已经答应慕容家。当拓跋雄南下之时,自己率军也跟着南下,与慕容家前后夹击拓跋雄。看了这信,如果慕容毅还是执意想让孟聚率部南下威胁拓跋雄后路的话,那孟聚倒也不会拒绝——反正北魏是你们慕容家和拓跋家的。如果你们慕容家都不在乎北方边塞被草原魔族占据的话,那我一个南唐鹰侯也犯不着替你们操心。你们鲜卑人爱怎么闹就怎么闹吧,大不了新的草原魔族进来把你们都干掉了,等南唐北伐时也可以省点力气。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二百二十四节 复仇

  写完了给慕容毅的信,孟聚打开了窗户。

  这里是武川的都督府,窗外是一片坐落于花苑绿荫中的楼台水树。那边正是灯火通明。在那楼台灯火间,悠扬的乐曲声正不绝地传来。还有欢快的喧哗声、划拳声、女子的嬉笑声,不绝于耳。

  今晚,武川地方官员和本地的头面乡绅设宴款待即将入主武川的一众东陵卫军将,按礼节来说,这种场面,孟聚是应该出席的。但他性子疏懒,最不喜欢无聊应酬,所以,今晚的宴席,他只出面向大家敬了一杯水酒就借口公务繁忙告退了,剩下的事统统交给吕六楼处理——反正,将来的武川都督一职,他是打算委任吕六楼的,就让他在那边先熟悉辖下的官员和士绅吧。

  凝视那片喧嚣的灯火,孟聚转头唤来了侍卫:“文先生呢?他今晚去参加宴席了吗?”

  侍卫跑步过去打听了一下,回来禀报孟聚:“镇督大人,文先生没有参加宴席。”

  “哦,那请他过来吧,就说我有要事与他商议。”

  侍卫应声而下,孟聚倚在案上悠闲地看着小品文,没读得几页,文先生就到了。虽然是半夜里被紧急召唤出来,但文先生的衣裳依然整洁,没有一丝凌乱,脸上依然带着礼仪周全的微笑。

  “镇督大人深夜召唤,不知有何吩咐?”

  “打扰先生休息了。”孟聚从案前起身,伸手将文先生请入席内。侍卫进来倒了一杯茶,孟聚亲手捧给了文先生,后者受宠若惊地起身道:“镇督,这如何使得?”

  孟聚微笑道:“先生大才,孟某是个粗莽武夫,先前多有怠慢失礼。得罪的地方,在这里先告罪了。”

  孟聚自己也是读书人出身,或许因为文人相轻吧,潜意识里。他对文先生这种幕僚清客很是看不起,以前刚见面时还闹出了武力威胁的一幕。但接触得多了,他才发现,这位文先生其实是位很有底蕴的人,他不但待人接物都很有一套,而且很有眼光,对形势计算得非常准确,并非那种只会吟酸诗腐曲的老冬烘。

  文先生一愣,摇头笑道:“镇督大人太谦了。大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绝非区区边将武夫。大家以前立场不同,有些误会,那也怪不得镇督大人的。”

  “先生雅量高致,孟某敬佩。有件事情,今日白天时因为人多不好说。孟某只能这时候请来先生洽谈,望先生恕我叨扰之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