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斗铠【完结番外】>第314章

  “元帅倘若想要称帝,最大的障碍是占据中原京畿的慕容家,押衙军是元帅要抢皇位的依仗,他怎舍得拿来跟我死磕?拼光了怎么办?

  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元帅在北疆多耽搁一天,慕容家在中原的统治就巩固一分,元帅将来与慕容家的决战就更艰难一分。

  凭着手上的九旅斗铠,又是本土作战,再加上我孟聚又薄有勇名——我敢说,没三两个月,元帅决计收拾不下我!有了三个月时间,慕容家在洛京那边能生产出多少斗铠来?能招募多少铠斗士,组建多少个旅?

  要知道,我们北疆贫瘾,粮草也好,斗铠也好,都要靠中原补给的。就算最终元帅能赢,他在北疆这边跟我耗上三个月,手上的补给消耗光,手下的精兵也是死的死、伤的伤,师老兵疲到了那地步,元帅还怎么跟慕容家争天下?他干脆直接投降算了。元帅那么聪明的人,难道会看不到这个吗?”

  肖恒一拍大腿,喝道:“老弟。你说得太对了!还是你们读书人聪明,老哥是个大老粗,真的没你们想得通透啊!”

  孟聚微微一笑,心想这事还得多亏了易小刀的提醒。他跟自己说起,拓跋雄这次的动向古怪,自己才能沉下心来考虑,才发现拓跋雄的动向委实很不正常。

  这是什么时候了?这是一个诸侯逐鹿的时代,在接下来的四个月时间里,对拓跋雄也好,对慕容家也好,都是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倘若统率北疆军团的拓跋雄不能在这几个月里迅速南下中原击败慕容家族,那只要缓过这口气来,待慕容家收编了中原各地的官府和军队,因为中原地区的人口、财富和武备实力,慕容家实力增长的速度会远远超过位于偏僻北疆的拓跋雄。

  设身处地把自己换成拓跋雄。孟聚觉得,除了迅速南下拼死一搏之外,自己根本是别无出路,哪怕拓跋雄对自己有再深的仇恨,这时他也必须得搁下了。

  看穿了对方的窘迫处境,所以,对于拓跋雄号称三十个旅的强大军团,孟聚真的毫不畏惧。他笑着对肖恒说:“肖老哥,刚才,有个部下还想劝我去找边军讲和——开什么玩笑,到时候,急着求和的。该是元帅才对!”

  …………………………………………………………

  太昌九年九月二十五日凌晨,东平靖安。

  清晨六时,天色蒙蒙,带着草原特有芬芳气息的晨风缓缓吹来,大雾弥漫,整个城市都笼罩一片白色的浓雾。那些城墙、屋顶和庙宇,仿佛是浮在大雾中的一般。

  在靖安城门处,猎猎飞舞的火把光亮刺透了白色的浓雾,留守的肖恒给出征的众人送行。

  “镇督,诸位兄弟,祝凯旋归来!”

  “多保重,老肖。”

  孟聚转过身,做个手势,一队随从的侍卫跟上了他,旗手骄傲地高高擎起旗杆,用力一抖,一面黑底的“孟”字主帅旗在大雾中猎猎招展。

  凝神注视自己的旗帜一阵,然后,孟聚转身对王北星、吕六楼和众位旅帅说:“出发吧!”

  军号呜鸣,排列整齐的军列坚定而缓慢地在大雾中前进着。走在最前头的,是担当斥候的骑兵营,紧接着是骑兵、斗铠部队,镇标师、黑室师、刺牙师,在队伍的最后,那是运送斗铠的辎重车队。出征兵马一队接一队地在浓雾中出现、消失,长长的队伍仿佛永无尽头。

  队伍从清晨开始行军,走了约莫一个时辰,雾气才渐渐散去,于是,葱翠而壮丽的草海赫然出现在众人的眼前,阳光丽日,草原辽阔,于是众人的心情随之跟着开朗明快起来。

  这一天,队伍行进了五十里多路,傍晚时在荒野的空地上宿营。士兵们搭建帐篷,做晚饭,草原上升起了条条黑色的炊烟。

  孟聚吃过饭,他自己烧水沏了一壶茶,捧着茶杯坐在营帐门口望着西边的天际出神。

  晚霞被下山的太阳映照得正旺,美艳得让人迷醉。

  黄昏草原,落日炊烟,边城戎将,孟聚心头起了莫名的感触,悲凉又豪迈。

  入夜时分,前营方向响起了一片马蹄声,像是有一路兵马在急速地接近。孟聚从营帐里探头出来张望,却看到巡逻的斗铠已是迎了上去。

  过了一阵,出营的斗铠护着一股骑兵入营。很快,执勤的中帐官过来向孟聚禀报:“大人,延桑总管胡豪铁督察过来了,他有紧急军情,想立即求见。”

  “让胡总管过来吧,也让六楼和北星过来。”

  胡豪铁是延桑郡东陵卫的总管。孟聚年初上任之后,他来拜会过。孟聚对他印象不错,觉得他是个蛮能干的军官。

  刚一见面,胡豪铁对着孟聚就直挺挺地跪了下来,喊道:“镇督大人,边军来袭,延桑告急,请大人速速增援!”

  边军会攻击延桑郡,这是早在孟聚预料中的事,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吕六楼和王北星交换个眼神:出兵第一天就听到这消息,这可真不是个好兆头。

  孟聚扶起了胡豪铁:“胡总管,莫要急切。延桑的战况如何?弟兄们伤亡如何?”

  “昨天清早,边军的前锋便开到了,我们与他们斗了一阵,损折了百来号弟兄,但总算把他们打退了。守住了城池。现在,城里是副总管木春副督察在指挥,末将领着几个弟兄杀出来求援,本来想一路直奔靖安的,没想到在半道上就碰到了大人,这也真是天幸了!”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二百一十五节 应对

  孟聚问:“边军前锋来了多必兵马?有哪些部队?”

  “边军的前锋约莫有一万来人,有差不多五百架斗铠,光是末将亲眼所见就有四个旅的番号,其中有来自怀朔的‘赫连’旅、有来自武川的‘山峦’旅、‘锋刃’旅,还有来自沃野的‘奔马’旅。”

  “赫连旅?可是赫连八山的兵马?”

  “对,就是赫连八山!他的兵马担任边军前锋的中坚,想必他就是这支边军兵马的指挥吧!”

  “边军兵马士气如何?斗志可旺盛?”

  “就末将所遭遇,赫连旅堪称强兵,铠斗士的战斗素质极高,而且主动进攻欲望极强,我军铠斗士得两三人联手才能抵挡一名赫连旅的铠斗士,至于边军的其他旅人马,末将还没来得及交手。”

  孟聚听得暗暗咂舌,他望向旁边:“六楼,北星,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

  吕六楼和王北星神色都很严肃。听到孟聚问话,他俩很隐蔽地交换了一个眼色,这让孟聚觉得很纳闷:这两个家伙在暗暗嘀咕什么呢?

  王北星拱手:“镇督,末将有点疑惑,想请胡督察解惑,还望镇督恩准。”

  “北星,大家都是同僚,你只管问就走了,何必那么客气?”

  “谢过镇督。胡督察,请问。你是什么时候离开延桑的?”

  胡豪铁回答得很谨慎:“那是昨天早上。”

  “边军的前锋是什么时候抵达延桑的?”

  “那是前天傍晚时的事了。”

  这时,孟聚也注意到了,这时,胡豪铁很明显地紧张起来——尽管他表面上依然显得很坦然,但是他的目光闪烁,始终不敢与王北星对视。

  王北星平静地问:“胡督察。敌军刚到,你马上就出城了,这好像不是很合适吧?”

  “王督察,我并非撤退。当时情形危急,边军来势汹汹,我是要出城来请求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