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斗铠【完结番外】>第255章

  他问:“王兄弟,上次走的时候,你不是说要回家安心务农了吗?这段日子,你都去哪了呢?”

  “惭愧,那日受了孟兄弟厚赠,我回老家买了二十亩田地,本想着残疾之人,就这样耕躬农田了此余生算了。但不料在乡里碰着点事,一时不忿出头杀了人,被官府通缉,不得不再次避走。

  在外面游荡了半个月,我算想明白了,我这种人,既然已经习惯了厮杀流血了,快意恩仇,再回去摸锄头晒日头,受那乡族的龌龊气,这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了。

  我在外面游荡了一阵,后来机缘巧合,又加入了帮派。看我武艺不俗,上面让我做了刑堂的执事,我干了两个月,觉得在帮派里始终不是一个正途,但又没个好去处,心中烦躁不安。

  后来,我听到消息,说北疆东平的新镇督姓孟。孟这个姓少见,我想莫不是这么巧的事吧?再一打听,才知道孟兄弟你果真当了东平新镇督。

  当下,我就回去跟帮主请辞了。说来也好笑,那帮主本还想留我不放的,但听我与孟镇督你有旧,他立即就同意了,还摆酒席欢送、赠我金银上路。于是,我就这么从豫南直本东平,投靠孟兄弟你来了。

  孟兄弟,我是无处可去了,请你收留。”

  不愧兄弟一场,王柱对孟聚十分很坦诚,连杀人被通缉和曾加入黑帮的经历也毫不隐瞒。不过,在孟聚看来,这几个月的流浪生活,看着倒象对王柱帮助很大,他的谈吐、气质和举止都变得爽朗了不少。

  “王兄弟莫要这样说,你本来就是我东陵卫军官,只是受人迫害不得不暂时离队而已。如今你回来了,归队是天经地义的事,说什么收留。

  王兄弟,你回来得恰恰好,我这边正缺人手,省署的情况你也是熟门熟路,你看着想去哪个部门,只管跟我说就是了,我来安排就是。”

  见孟聚顾念旧情,毫不顾忌自己被通缉的杀人犯身份,王柱心中感动。

  “孟兄弟,我也是署里面出来的老人,也知道规矩。我这种杀过人的在逃犯,已经不是良家子了。要录回现役军官名册里,这怕是不好操作,也让你为难。我也不要什么身份,就当是省署的杂役好了。你看着有什么事让手下不好出面的,就吩咐我去办好了。我想,我老王还是有点用处的。”

  孟聚沉吟不语,其实他也在考虑这个问题。王柱在老家杀过人,他已经上了通缉海报,自己要任用他的话,东陵卫的军官档案要上报总署和朝廷存档的,确实是不好过关。

  想了一下,他问:“你在老家杀的是什么人?”

  “唉,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说起来也丢人。老家一个乡绅的田与我田地交接,那厮是个贪货,常常半夜偷挪界石侵占我的粮田。本来我都不想理会的,但那厮实在过分,一亩地都占了我三分。我跟他说了几次,但那厮仗着族里有人是县里衙门的师爷,嘴脸好不嚣张,竟是欺上脸来了。说着不合,两边就动起手来。

  那边仗着人多,欺我孤身一人,带着三个儿子和佣工乱棍打我。我也是火爆脾气,当即就拿起镰刀将他们砍翻了,砍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又砍伤了那乡绅和几个帮工,也不知道他们死没死,当天我就跑路走人了。”

  孟聚心想,杀两人以上,该算得上大案了,应该够资格让当地的东陵卫接案了吧?

  他喊道:“来人!”

  王九应声出现:“孟长官?”

  “你去刑案处查一下,有没有一份豫南东陵卫发的通缉海报,通缉的人是杀人犯王柱,时间是……”

  王柱适时地补充道:“这是去年十二月的事了。”

  “去年十二月到今年二月,这段时间都有可能,查到了立即告诉我。

  王九很快就回来了,说:“启禀孟大人,省署的刑案处确实收到这份通缉海报,是今年一月发出的,那时您才刚上任。”

  孟聚顿时轻松,笑道:“既然案子在豫南东陵卫手里,这就好办了。王兄弟不用担心,豫南镇督刘文辉是个贪财的人,我托人跟他说就是了,让他想办法撤案好了。不是什么大案,大不了塞点银子罢了,想来这点面子,他该肯给我的。”

  王柱喜道:“多谢孟兄弟再造之恩!”

  “王兄弟,我们之间的交情,你说这个不是见外了吗?只是运作这个需要点时日,王兄弟你就先住下,静候佳音就是了。”

  在孟聚和王柱对话的时候,刘真一直插不上话来。此时,他插话说:“孟老大,王兄弟,你们想撤案,这事,怕不是那么简单的。”

  “呃?”孟聚望过去,他和王柱说话时一直没避刘真,反正量这死胖子也不会出去乱说。

  “胖子,你想说什么?”

  “孟老大,我做了那么多年刑案官,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路了。这种人命官司,苦主还在的话,陵卫也好,官府也好,都不敢轻易撤案的。哪怕十年八年都抓不到人,官府也照样把案子挂在那,表示案件还在追查中,一两条人命的官司不是小事,撤案的话,这摆明是有猫腻!苦主只要告个徇私枉法草管人命,那是一告一个准。除非孟老大跟豫南镇的刘镇督关系很铁,否则他怕是不肯帮孟老大担这个风险的。”

  孟聚和王柱对视一眼,看到王柱眼中的失望之色,孟聚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胖子,你既然知道这个套路,那你说,怎么解决?”

  刘真扰豫了下:“解决的办法,倒不是没有——孟老大,王兄弟,这个我也是听那些前辈的刑案官说的,可不关我事。”

  “少废话,你说来就是!”

  “我听说,以前有个陵卫官处理杀人案时也碰到这样的事。凶犯家给他许了银子,想洗白,苦主却死死不依。他又想拿银子,又怕被苦主控告,左右为难。最后,他干脆教那凶犯,把苦主一家全宰了——没了苦主纠缠,刑案官拿了钱撤案,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孟聚叱骂道:“刘胖子,你净胡闹,出的什么馊主意!杀人满门,这是人做的事吗?你还是朝廷的军官呢!给我滚出去,回家好好反省去!”

  刘真皮厚,反正他被孟聚骂着骂着也是习惯了,浑不当回事,他笑嘻嘻地起身,作个揖:“孟老大,王老哥,你们慢慢聊,我先回去了。”

  待刘真出去后,孟聚转向王柱,已是换了笑容。他说:“王兄弟,你别管刘胖子,这厮满口胡说的,一点谱没有。来,跟我说说,你闯荡江湖时的见闻吧。我以前可是听说了,你们游侠子策马扬鞭,挥刀杀人,美酒佳人,过得是快意无比啊!”

  王柱不好意思地笑笑,提起了那段帮派生涯,他显得很不自在。

  “孟兄弟,江湖上那些龌龊事,其实也跟官府差不多,老大们个个装出义薄云天的样子,其实打打杀杀不是为了权势就是金银。我在陵卫里混过的,一眼就把他们看透了,那些烂人老大,说真的还不如我呢!我觉得没意思,干脆就回来了。

  倒是孟兄弟你,怎么突然当上了镇督?我记得,朝廷的规矩,我们华族军官是不能当镇督以上官职的吧?”

  孟聚谦虚道:“这也是机缘巧合罢了,朝廷不想拓跋雄在北疆一人独大,总得往北疆掺点沙子——说起来,在朝廷大佬们眼里,我就是恶心拓跋雄的泥沙罢了,没什么了不起的。”

  王柱艳羡道:“孟兄弟,你可真了不起啊!当年第一次见面,我就看出了,你日后一定大有作为的,却也没想到你这么快就一飞冲天了。

  唉,叶镇督要是还在,你们两个搭档,一个做镇督,一个做同知镇督,那该多好!”

  说起叶迦南,孟聚顿时心头一疼,他匆匆岔开了话题,问起王柱江湖流浪的见闻起来。

  两人聊了一阵,看得出孟聚事务繁忙。王柱主动提出告辞。孟聚也不留他,唤来了王九,让他领着王柱去找行政处的人,给他安排一间馆舍先住下来。

  在王柱出门的时候,孟聚送他到门口,他漫不经心地问:“彦君,你老家跟你结仇的那个乡绅,他叫什么名宇?是哪个地方的人?”

  王柱顿住了脚步,他望望孟聚,慢慢说:“豫南省常平府常宁县刘家乡的李富万,他在那里很有名,是出名的乡绅,那边的人都知道他。

  “李富万吗?好的,我知道了。王兄弟,你安心休息一阵好了。有什么事,你直接到家里来找我,没事也可以来找我聊天喝酒嘛!我不在,你找江蕾蕾和苏雯清也行——两个小妮子虽然怕你,但她们还是很感激你的,她们也知道,当年是幸亏你救了她们。”

  王柱笑笑,神情有点羞涩,像是有些话羞于出口。扰豫了一阵,他对孟聚点点头:“我过去了。谢谢你,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