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斗铠【完结番外】>第240章

  “你有令牌在身,只能证明你是元帅府的人,但元帅府属员众多,没一千也有几百人,难道随便出来个扫茅坑的阿猫阿狗就能代表拓跋元帅了吗?”

  孟聚说得尖酸刻薄,文先生却也无从反驳。他愣了一阵,问:“孟大人的意思。我要怎样证明自己身份呢?”

  孟聚推心置腹地说:“起码你得给我透露一下,拓跋元帅要通过什么办法能让我做到东平镇督吧?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不给说透了,我心里没底,接下来的事根本没法谈,你说是不是,文先生?”

  文先生想了一阵,咬咬牙:“也罢,既然孟镇督不信,我就说透了吧:反正你迟早也会知道的,也就早几天罢了。”

  孟聚喜笑颜开:“是嘛,这才是爽快的好兄弟嘛。你说,快说!”

  文先生差点没被气哭了,这位孟镇督还真是翻脸比翻书快,刚才还在喊打喊杀呢,现在不知什么时候又变成他的“好兄弟”了!

  他定住神,缓缓道:“大概一年前,朝廷上,御史台御史张彝向朝廷上了奏折,称北疆是防御魔族的最前线,但一直武备空虚,兵源不足,建议从内地流放更多囚犯来充实北疆。。。”

  文先生没说完,孟聚已是嗤之以鼻:“我还以为你要说什么呢,这个奏折早发驿报了,谁不知道?流放罪囚以充边疆,这是早就有的事了,张彝也不过老生常谈罢了,没啥新意!这事跟我们说的事有什么关?”

  “镇督大人且听我说,驿报上所发的,只是张彝奏折的一部分而已。奏折上还有一部分,那是秘密的,并没有放在驿报上公开。”

  “哦?还有什么?”

  “张彝的奏折里还提到,北疆官员采取轮转制,官员的任期只有三年。内地到那边上任的文武官员都是抱着熬三年就走的心态,凡事应付,能认真履职的很少,对兵事和防务都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消极应对,这才是这几年北疆武备松弛的真正原因。”

  孟聚知道,这位张彝御史说的是实情。北疆苦寒、贫瘠又危险,那些被洛京指派来的内地官员确实是无心久留。自己所识的人中,叶迦南、慕容毅,还有自己刚刚接见的那帮少男少女们,他们都只把北疆当做自己官场进阶的跳板罢了,来这边镀下金,捞饱了功劳就跑回洛京,谁都不愿在北疆久留的。

  “这位张御史还是有点见地的,不过这也是大家都看到的,不算什么机密,他用不着密而不宣吧?”

  “大人有所不知。张御史提议,为了解决北疆官员无心任事的问题,他建议,对北疆文武官员,实行长期驻留制。”

  “长期驻留制?那是什么意思?”

  “张彝提议。将北疆官员的任职时间提到十五年,任期不满,不许离开北疆转任他职。这样就迫使官员们不得不认真履职了。十五年的任期呢,敷衍是敷衍不过去的,拖也拖不了这么久,肯定要做些正经事才行。”

  “这个主意。够毒辣的!不过一年前的奏折,应该不碍什么事。”

  “我们得到确切消息,朝廷最近已在秘密商议此事,很可能在近期就要实行了。我们估计,东平的元都督很快也会听到这个消息了……”

  说完,文先生笑而不语,以目注视孟聚。

  孟聚略一思索,立即明白过来。没错,皇族子弟到北疆来,大多只是为捞一笔资历镀金好升官罢了,但现在新政马上要实施了,在北疆要熬足十五年,听到这个消息,皇族子弟们还不吓得魂飞魄散?他们肯定要赶在新政实施之前飞快地逃回洛京的。

  这下,北疆的都将、镇帅确实要空出不少位置了,也没有皇族子弟肯来赴任,肯定要任命一批国人甚至华族将领来填补空缺的,难怪拓跋雄这么有把握,能帮孟聚谋上这个岗位。

  看着孟聚神色阴睛不定,文先生笑说;“我这可是提前向孟大人您泄露了朝中机密了,还望大人勿要外传,当然了,倘若大人无心久留北疆的话,最好也要早做准备了。”

  想到要在这苦寒之地熬足十五年,孟聚也不禁颤栗,但看着对面文先生那期待的眼神。孟聚却徒然清醒过来:“这家伙在唬自己呢!他想用朝廷的新政把自己吓跑,只要自己调离了北疆,拓跋雄不就少了一个大威胁?”

  “文先生,劳您费心了。恰恰相反,我在东平待得很舒服,不要说十五年了,就是待一辈子都无妨!”

  “孟镇督为国戍边,壮志可嘉,学生佩服!对于拓跋元帅的意思,孟大人您的答复是?”

  孟聚哈哈一笑:“文老兄啊,你糊涂了?我不是早告诉你了吗?”

  “啊,镇督大人,你的意思是?”

  “交出申屠绝和宇文泰,我与元帅善罢甘休;否则叶镇督的血仇,不要说一个东平镇帅,就是六镇大都督,老子都不稀罕!”

  孟聚一字一句,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吐出的每一个字都浸着深刻的恨意。

  文先生脸色大变,刚才听孟聚的意思,像是对东平都督的官职很感兴趣,他暗暗窃喜呢,不料对方口风一转,自己竟是白白被他套了不少话出去。

  他当机立断,起身拱手道:“既然大人心意已决,学生也不敢多嘴,以免耽误了大人公务。大人且自保重,学生告辞去也。”

  孟聚斜着眼睛瞄他:“文先生让我保重?你在威胁我吗?”

  文先生身子一颤:“不敢,纯粹是临别善意问候而已,别无他意。”

  “嗯?别无他意?文先生,你打算有什么他意啊?”

  文先生脸色苍白,额头上冷汗直冒,紧紧抿着嘴,却是一个字不敢多讲。

  孟聚冷冷盯着他。也不说话,良久,他挥挥手,文先生如释重负,长行告辞而出。

  看着文先生慌张的离去背影,孟聚嘴角浮现一丝冷笑。

  这位文先生是个懂事的,眼见镇帅的位置没能诱惑住自己,他见机得快,立即告辞。一句废话都没有说,其实孟聚已暗下杀机,只等文先生再罗嗦两句。说两句拓跋元帅势大,与其作对是以卵击石之类说辞,他便要借机找茬翻脸的。可姓文的这么乖巧,一见不妙立即走人,倒让孟聚没了发作的借口,只有眼睁睁看他走人。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一百八十六节 朋党

  太昌九年二月二十三日,孟聚,正在衙中批阅文案时,王九前来禀报:柳空琴姑娘来求见。

  柳空琴率着二十多名叶家子弟,在省署大院里居住,孟聚特意在军官宿舍里批了一个单独的院子给他们,吩咐门禁对他们出入不得留难。省署大院的保卫室长官曾向孟聚报告过,叶家的人行事很低调,平时也不跟省署的军官接触来往,只是经常早出晚归,有时甚至连续几天没回来,也不知他们在忙些什么。

  叶家的人在忙着什么,省署不知道,孟聚是知道的。

  孟聚当上了镇督,但跟江湖熟人的交情并没有断,猪拱这帮人经常跑来跟孟聚通风报信,说叶家的武士们在哪又跟来历不明的对手火拼了,杀伤对方多少人。

  报信的时候,猪拱喜笑颜开,有战力超强的叶家武士坐镇,靖安外地的黑帮刚伸爪子进来就被剁了,自己的地盘稳如泰山。

  身为东陵卫的一省镇督交结黑道,这名声确实有点不好听,孟聚却也不在乎。反正交结黑帮的东陵卫镇督,他绝不是第一个。

  黑帮,那是各省镇督的忠犬兼钱袋子,他们敢打敢拼,能干很多官府不便出面的事。更妙的是,自己不用给他们发薪水,他们还会给自己进贡钱财,比官兵好用多了。比起拓跋雄培养的那横跨北疆数省的超级大黑帮黑狼帮,自己只栽培了猪拱几个,那简直算超级善人了。

  孟聚也很纳闷,柳空琴过来说是要抓申屠绝的,但现在申屠绝没见抓的,光是看她掺和黑帮厮杀了,也不知道她打的是什么主意。

  “请柳姑娘进来吧——不,我亲自去迎吧。王九,以后你记得,以后柳姑娘过来,不必通报,立即请进。”

  孟聚一路迎出了堂外,柳空琴并没有在门房里坐等,而是站在正堂外的一棵乔木树下,眺望着挺拔的树干出神。

  斑驳的树影照在女孩子纤细而高挑的身上,她亭亭玉立,秀气得象一棵刚茁苗的小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