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斗铠【完结番外】>第207章

  我跟江海说,省署要组建一支新部队,我把构想中的纯斗铠部队想法跟他说了,告诉江海,斗铠并非一定要搭配步兵使用的,一支能快速机动的斗铠师能击败行动缓慢的数万大军。

  我本以为要将军们接受先进的装甲群和狼群战术很困难,不料竟是毫不费力。

  江海说,其实当年天武王就是这样干的,他就是以纯斗铠部队毁灭了刘汉的百万大军。只是后来大魏建国后,当年的野战军必须分守各处,斗铠数量严重不足,只能以步兵一起搭配使用了——我怎么就把这个例子忘了?真丢脸。

  对我的想法,江海很感兴趣,他说了很多想法,有些还是蛮有意思的。这个小伙子不错,军学很扎实,经验丰富,最重要的,头脑还没有僵化。

  写到这里,孟聚停下了笔,在今天的视察中,镇标的负责人江海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这个青年军官开朗、热诚而干练,对孟聚热情但又没有奉承的地步,这分寸感把握的不错。

  关于新组建的两个斗铠师,在选师长的人选上孟聚还在犹豫。他心中的候选人有三个,分别是吕六楼、江海和王北星。

  从感情上,孟聚比较倾向于吕六楼和王北星,大家共生死过,比较靠得住,但他们也有各自的缺陷:

  吕六楼是小兵出身,他指挥小队作战精通,但缺乏指挥大规模部队的经验;

  王北星粗中有细,带兵比吕六楼带的好,但他却是刚接触斗铠,对斗铠作战并不熟;

  既有带领大部队的经验,也有实战经历。虽然在靖安大战中,省属的部队败的一塌糊涂,但那是叶迦南判断失误的责任,不是江海的责任——省属的军队被数倍的魔族和叛军两头夹着打,能支撑到靖安署过来增援,这已算江海指挥能力卓越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他的履历都比吕六楼和王北星要强,但缺点是,对他的品行和忠诚,孟聚并没有把握。

  要选靠得住的人呢,还是选能干的人呢?

  还在考虑着,欧阳辉却在外面敲门,喊道:“大人,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应该去天香楼了。”

  孟聚应了一声,吩咐王九进来将今天查阅的文件整理好,出门与欧阳辉一同出发。

  天香楼的生意还是那么好,客流稠密,人声喧哗。

  在大堂,孟聚见到了天香楼掌柜的杜老板,他笑着拱拱手:“杜掌柜的,好久不见,最近生意还好?”

  以前 ,杜掌柜见了孟聚时还敢笑着奉承两句,但如今,他简直眼望孟聚都不敢了:“小民参见镇督大人!恭喜镇督大人步步高升、鹏程万里、一帆风顺……”

  “好了,咱们都是熟人了,老杜你就别整这套了。元都督定了哪个包厢?带我们过去吧。”

  照旧是三楼的豪华包厢,孟聚和欧阳辉坐下不久,元义康就领着两个人到了——其中一个是易小刀,另一个是孟聚不认识的干瘦男子,看气质,也是边军的将领。

  见面时,大家很客气地寒暄打招呼。

  孟聚跟易小刀见过数次,奇怪的是,虽然明知道易小刀跟申屠绝一样是拓跋雄的爪牙,但不知为何,对这个笑眯眯的年轻将领,孟聚却没有多少恶感。

  这个娃娃脸旅帅依然是一脸天真无邪的微笑,只是他眼皮有点浮肿,像是最近睡眠不足。

  元义康向孟聚介绍,那个孟聚不认识的军官是东平省新建的守备旅的暂代旅帅鲜于霸。

  鲜于霸长的又黑又瘦,眼深颧凸,鼻梁高挺,面目轮廓突出,有着显著的国人特征。他目光犀利,不苟言笑,干瘦的躯体中给人种跃跃欲试、精力十足的感觉。

  他对孟聚点点头,有力地说;“末将守备二旅暂代旅帅鲜于霸,参见镇督大人!”

  暂代旅帅,就是说已北东平省任命就职了,但还没有得到兵部正式承认的旅帅。当然,大家也知道,元义康有把握任命,那朝廷是会通过的,只是走个程序问题罢了。

  孟聚还记得,当年两个旅帅申屠绝和易小刀见叶迦南时可是跪下行礼参拜礼的,眼前这斯就这么大咧咧对自己点点头就算了——不过想到叶迦南是什么身份,眼前这厮又是国人,他不要自己倒过来给他行礼就算好了。

  “鲜于阁下不必多礼!鲜于兄光彩照人,气势磅礴,想来必然是元都督新招揽的虎将了?”

  元义康哈哈一笑;“孟老弟,你就莫要见笑我了。你这尊大佛不肯就我的小庙,老哥我就只好另招贤能了——鲜于霸原先在武川镇当副旅帅的,我好不容易才挖了他过来。为这个事,武川都督拓跋吕找我吵了一架呢,说我没义气撬他墙角,我可是被骂得狗血淋头啊!”

  孟聚注意到,元义康口无遮拦,说错了话了,他说招不到自己才要鲜于霸的,明显是说鲜于霸不如自己,鲜于霸在生气呢——鲜于将军性子还是蛮傲的,受不得一点委屈,元义康招来这么个活宝侍候,那以后真是有得受了!

  去洛京走了一趟,孟聚见识大增,气量自然也跟着上去了。以他今日的地位,当然不会再跟粗鲁的军汉们一般见识了,笑道:“能求得鲜于将军这种虎将,元都督您再挨几顿骂都是值的。元都督,鲜于将军远胜于我,有他助您,元都督您如虎添翼啊!”

  孟聚把鲜于霸抬的极高,后者不由露出一丝微笑,他抱拳道:“孟都督过奖了。孟镇督您的战绩,卑职也是听过的,十分佩服。”

  孟聚也介绍了陵署廉清署督察欧阳辉,大家才分宾主坐下。

  元义康向孟聚打听洛京的事,说是在边塞这边听到传闻,有人行刺皇帝和白无沙,不知具体是怎么回事?

  孟聚捡些能说的给他说了,元义康连连摇头:“乱套了,乱套了!我来东平不过一两年,洛京怎么就乱成这样了?这些人,就是不安分啊!都几十年的陈年旧事了,再翻出来有什么用?”

  孟聚微笑,心想元义康虽然人在边塞,消息还是很灵通的。谁是刺客的幕后,他大概也是心里有数吧?

  鲜卑皇家的事,孟聚不便评论。他岔开话题,说起跟洛京衙门打交道的事,说起自己在各衙门办事的艰难,感慨京官难缠,办起事来,银子就跟流水般哗哗地流了出去。

  元义康听得哈哈大笑:“没事,下次你回京办事,我跟你一块回去!户部的老何他们,我都是熟的,几十年的老交情了,他们敢不给你面子,我揍他们去!”

  “呵呵,如此末将就先谢都督了!”

  “唉。孟老弟你跟我客气干什么,咱们可是同生共死的生死之交啊!对了,老弟,我也真是糊涂,说了这么久,居然忘记恭喜你就任镇督的大喜事了!先前我一直担心,不知道朝廷会派谁来担当东平的镇督。万一来个难相处的家伙,那就麻烦了!

  没想到,朝廷英明,派来的是孟老弟你,这下好了,咱们俩好好在东平搭档,痛痛快快干上几年。来,为孟老弟的升官,大家干上一杯!”

  众人一起举杯向孟聚祝贺,孟聚一饮而尽,笑道:“元都督客气了。在下才得浅薄,很多事情都不懂,东平这边的情况也真不是很熟,希望元都督您不吝指教。

  都督,您也知道的,东陵卫这碗饭不好伺候,职责所在,树大有枯枝,到时说不定会对您手下的兄弟有得罪的地方,希望您莫要见怪。”

  元义康很豪气地一挥手:“唉,孟老弟说这种话就生分了,我老元别的本事没有,但最喜欢交朋友。我的原则是:宁可自己吃亏,也绝不能让朋友为难!

  东陵卫又怎样?东陵卫就不能交朋友了?你们先前的叶镇督,跟我合作得很愉快,大家配合默契嘛!

  换了孟老弟你,那自然更不用说了,我们是那么好的交情,有什么事,大家商量着办嘛!只要大家互相体谅,不做过分的事,凡是多通气,那有什么解决不了的?

  四海之内皆兄弟,何况我们都是大魏国的武将,又有缘同在东平呢!你们都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众人都点头,说远都督说的太对了,来来来,干一杯,干一杯!

  喝了口酒,元义康哈着酒气说:“孟老弟,老哥我痴长你几岁,说和罗嗦点你别见怪。你当镇督不久,老哥我这个都督却当了一年多了,多少有些想头,跟你唠叨唠叨。”

  “元都督指教,在下求之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