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仙侠武侠>斗铠【完结番外】>第19章

  秦风骂得豪迈,心中却暗暗酸楚。小儿子秦玄虽然说不怕,但他握着自己的手心里满是汗,湿漉漉的,颤抖个不停——想到自己小孩才十五岁,秦风心头一软,那些叱骂的话便不好出口了,只是冷哼了一声:“假惺惺!”

  这时,秦宏管事认出了孟聚,他眼睛一亮,惊喜道:“您……您是昨晚的孟长官吧?”

  孟聚无奈,应道:“是我。”

  “啊,是您,这真是太好了,太好了——老爷,我跟这位孟长官有点交情,我跟他说,您别激动,别激动!”秦宏语调颤抖,激动得几不能自抑——倒不是因为他与孟聚有着行贿百把两银子的交情,而是他知道,眼前的这位孟长官是肯收钱的。

  只要肯收钱,那就有得商量,只要能商量,那就没问题,这就是商人的人生哲学了。

  时间紧迫,追兵随时可能来,秦宏也不搞什么试探暗示了。他放低刀子,从怀里拿出大叠银票还夹杂着珠宝首饰,颤抖着递过来,哀求着:“孟大人,我知道,您是好心人!天有好生之德,您发发慈悲,放我们一条生路,秦家满门老小给您祭长生牌,日后定有重报!”

  望着眼前的银票和珠宝,孟聚垂下了眼帘,沉默不语。

  秦宏知道有机会,他丢了刀子,把银票和珠宝塞到孟聚手中,急促地说:“孟大人,走得匆忙,我身上只带了这些。您放心,我们秦家在外边还有不被官府知道的产业,只要您放我们一马,日后必有回报!”

  见孟聚还是不做声,秦宏只当他嫌少,急得直跺脚。他叫道:“大伙谁带了金银贵重的?快都拿出来!求几位大人发慈悲了!快拿啊,这是性命要紧的事……”

  知道还有一线生机,跪着的人们起了一阵骚动。秦家的男男女女纷纷从口袋和包袱里拿出了钱财和贵重珠宝,搁在面前的地上。他们对着面前的三名陵卫合十哀求:“军爷宽宽手啊……”

  “长官饶命啊,饶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

  “几位长官将来升官发财,公侯万代……”

  有个美貌的女子连包袱里的铜钱都抖出来了,对着吕六楼用力磕头,哭泣道:“长官饶我家老小一命吧,小女子甘愿以清白身子侍奉长官……饶命啊,发发慈悲吧……”

  第一卷 靖安故事 第十七节 让路

  在家人老小的凄凉哭泣声中,连坚决的秦风族长也软了下来。他弯腰对孟聚深深鞠躬:“还请孟大人高抬贵手,老夫满门性命皆依仗大人了。若能侥幸,秦家阖门上下衔草结环以报大恩。”

  孟聚不置可否,王柱和吕六楼却已是脸上变色。面对着老幼妇孺的跪地求饶,再加上散落一地的金银珠宝——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犹豫之色。

  “吕兄,这事,怎么处理呢?”

  “王老哥,你说吧。”

  “吕兄弟,我看,这怕不有一两万银子了……”

  “我看也差不离,只多不少……若是他们被抓回去,这笔钱多半是便宜上头那伙人了。”

  “吕兄弟,拼死拼活的活是咱们干了,好处全落那群王八蛋手上了——你怎么想?”

  “有话说得好,千里为官只为财,咱们抛家离乡这么老远地跑到北疆来做陵卫,还不是为挣点钱养家糊口?”

  “太对了!这年头,朝廷大律都是假的,只有银子是真的。反正,大伙怎么定我就怎么办,决没二话!”

  “大伙商量罢——这些人,看起来也蛮可怜的,老老小小的,放人一条生路也是积德,死后见阎罗王也有个说法,省得说我们做陵卫这辈子没做过好事……”

  吕六楼和王柱彼此试探,越说越是露骨,越说越投契,心中都觉得欢喜:对方很上路啊!只是要放跑要犯,这种事犯大忌,他们还是心存顾虑,谁都不敢第一个说破。最后,二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孟聚:“孟长官,您是军官,您来定吧!”

  孟聚也不答,只是悠悠说:“省陵署的目标是那个红头发的贼子,只要能抓到那个贼子,叶镇督就满意了。至于其他人,顺手方便就抓了,若逃了的话——倒也不影响大局。”

  王柱和吕六楼大喜,孟聚话里暗示的味道够浓了,连瞎子都听出来了。他俩本来担心的就是在场官阶最高的孟聚反对,现在既然他也同意,两人对视一眼,已是下定决心。

  王柱遥遥一指:“吕兄,你看,那边有人在跑!会不会是陵署指名要抓的红发贼?”

  “很有可能。我们快过去看看——只是这边还有几个人?”

  “几个丫鬟仆人而已,有什么好看的——快滚,听到没有?以后别让老子见到你们!”

  秦家一众人如临大赦,欢喜若狂。他们也不敢欢呼,纷纷从地上爬起来,架起伤员一窝蜂地朝后门方向逃去。临走前,秦风好好整以暇地对孟聚拱手道谢:“孟大人,大恩不言谢,老夫记下了。您宅心仁厚,日后定有厚报。”

  “老爷子,晚辈还是希望您能马上忘了吧。最近风头紧,你们最好出塞避一阵风头。”

  “这是自然,孟大人放心,我们会守口如瓶。孟大人,您一表人才,文武双全,奈何帮着夷狄做事?要知王师很快就要北伐了,光复中原驱逐夷狄那是早晚的事。”

  孟聚脸色微变,挥手:“老爷子,快走吧。追兵马上就要来了。”

  目送着秦府一行人消失在后门方向,三人才将那满地的银票和金银珠宝捡起来聚拢,竟也有好高的一堆,三人看得都是眼睛发光。

  吕六楼是个快手,迅速将财物清点了下,动容道:“孟长官,金银不算,光是银票就有一万八千两,还有其他的珠宝首饰,应该也值不少钱。”

  王柱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我们……我们……分了吧!”

  于是就分钱。依照孟聚的本意,是三人平分,每人拿六千两银票和三分之一珠宝首饰。但吕六楼和王柱都说,孟聚是军官,位阶最高,而且这次发财也全靠他,他理应多分点,以后也好照应大家。最后,二人清点了八千两银票和差不多一半的珠宝硬塞给孟聚,后者推辞不过,也就收下了。

  三人把银票和珠宝都揣进了衣裳的内袋里,鼓鼓囊囊的一包,彼此相视一笑,都觉得关系亲密不少,难怪江湖有言,一起分赃过的,关系最铁。

  王柱心满意足地说:“怎么也没想到,这趟差使能挣这么多银子,下半辈子的养老银子都够了。老子回去就申请退役,再也不干这种刀头舔血的活计了。”

  “就是。我打算回老家去,买上几十亩田,盖上几间大房子,以后就当地主安心收租就好。”

  “那敢情好!再娶上个娘们,买上两个漂亮丫鬟暖脚?”

  两个卫卒畅想着未来,满心欢喜,孟聚听着也莞尔,但他说:“回去以后,你们起码要再干上半年,等风波过得差不多,那时才好走人。”

  两人恍然:“对,还是孟大人说得有道理!马上就走人,岂不是摆明说我们有问题?”

  “长官就是长官,想得比我们周到多了!孟长官,我们都是厮杀汉,什么也不懂,你读过书,识字,见识广,以后有什么事,你要多教教我们。”

  “咱们是同生共死的伙伴,自然不用客气。不过我在靖安陵署这边也呆不了多长时间了,可能很快就要调走了。”

  “孟长官,你难道要调回洛京吗?”

  王柱和吕六楼都流露出惋惜之意。大家相识时间虽短,但对于孟聚这位小军官,两位卫卒还是觉得蛮投缘的。虽然孟聚有时显得笨笨的,武艺很低,胆子又小,什么都不懂,但他的心地很善良,不摆官架子,也没有看不起自己这些不识字的卫卒。作为陵卫军官,他是很差劲,但作为朋友交往,那还是蛮不错的。

  孟聚摇头:“不是洛京,可能是更南边的地方。”

  这时,他的神情十分惆怅,眼神也显得很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