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玉虚宫, 向来维持着仙风道骨高深莫测形象的元始天尊吹胡子瞪眼,显然已经是气急。便连惯常拿在手中的三宝玉如意,也不知何时跌落在地上, 孤零零的躺在一旁。

  纵然是早对今日这般结果已有意料, 可天尊大人心中仍是藏着一团火种, 几欲燃烧发泄。阐教上下, 皆是那等护短而蛮横不讲理的性子。可究其根本,不过是元始天尊这上梁不正,以致诸位阐教上仙们, 行事间颇有些仗势欺人的意味。

  上梁不正的天尊大人并不是个怎么靠谱的师尊, 不管是阐教大师兄广成子也好,还是后来的玉鼎、太乙等也罢, 多是放养长大。唯一有区别的, 便是广成子早早的担起了做为大师兄的职责,犹如老父亲一般的拉扯着诸位师弟们。

  都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至少在养徒弟这一点上, 碧游宫中的通天教主, 做的要比天尊大人好的多。虽然说通天教主,同元始天尊一样有着个四处捡徒弟的爱好,并且那眼光胃口,着实是不怎么挑剔。

  天尊大人不是个靠谱的师父, 但这并不代表, 玉清元始天尊, 不是一个好师父。

  或者说, 因为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 不管是玉清元始还是上清通天,又或者是那位不显山不露水、看似无为的太清教主, 在师徒传承一事上,虽然观念各不相同,却出乎一致的慎重。并不是外人所以为的,那般随意而满不在乎。

  或许是玉清元始的身份,纵使在这危机重重的上古洪荒之中,也足以叫天尊大人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挫折。又或许是预想中的事件与现实之间,总存在着太大太大的差距。总之,此时的天尊大人迫切的需要一个发泄的渠道。

  但玉清元始天尊终究是玉清元始天尊,没有任凭着胸中的怒火燃烧理智,做出什么不可测的事情来。而是将那孤零零躺在地上的三宝玉如意召回手中,而后传令下去,摆足排场起了法驾,向着周军大营而去。

  等到燃灯道人灰溜溜的回到昆仑,想要寻元始天尊搬救兵时。这位天尊大人,早已经是摆足了排场,往西岐去了。

  而此时的九曲黄河阵中,阴风阵阵浊浪万千,间或里似是有神鬼哭号之声传递。斩仙剑寒光湛湛清辉皎皎间,发出阵阵血色嗡鸣。直叫玉鼎真人胸中气血翻涌,喜怒哀乐惧等诸般情绪好似洪流般倾泻而出,汇聚心头。

  心若琉璃胜冰雪,拜入昆仑玉虚宫的这千万年,玉鼎真人一直是那样一副冷冷清清,似乎万事万物也不曾入了眼、入了心的样子。便是碧游宫的通天教主也不得不感慨,元始不知是走了什么大运,收下这么一个心性优秀的徒儿。

  仙神们所拥有的那些被隐藏在高高在上外表之下的、浓烈而炽热的、足以给这天地带来危害的情感,在玉鼎真人身上,似乎看不见分毫。而这些,恰恰是身份地位之尊贵、法力神通之广大如三清教主、如女娲娘娘这等上古大神,也难以避免的。

  什么是修仙?修的是逍遥,修的是自在,修的是长生久视而无所拘束。

  可这上古洪荒之中的绝大多数生灵,不管是仙神还是妖魔,漫长的生命相较于凡人而言都太过久远。纵使这世间并没有真正的长生久视常开不败,可那千千万万年的岁月对于普通凡人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长生?

  当日人族英雄后羿射落九日,解除人间大祸。而后跋山涉水,于昆仑西王母处所求取的,又何尝不是所谓的长生不老灵药?

  服下长生不老灵药,飞升月宫的嫦娥并没有获得逍遥自在。这上古洪荒中的无数生灵,尊贵如玉帝王母、道法通玄如三清教主,乃至于紫霄宫那位以身合道的道祖,同样没有获得逍遥自在。

  只因为这修仙,同样是修心。

  人心难测,总是不知道满足。但九天之上的仙神,又何尝不是如此?甚至因为那份超脱常人的力量与寿命,想要寻求的更多。

  漫长的岁月与寿命,并不是每一个生灵都能坚持本心,不为外物所迷惑的。

  元始天尊选择将斩仙剑交给玉鼎真人,何尝不是看中这徒儿那不为外物所动、坚韧不拔的心性?

  只是天尊大人并不清楚的是,他这徒儿本不是这样的性子,或者说,本不应当是这样的性子。

  那份属于凡人的记忆,对于身为阐教上仙的玉鼎真人而言,太过浅薄脆弱。便如风中摇曳的烛火,又如轻轻一捅便会破开的纸片般,早已在漫长的时光之河里,褪去了最初的色彩与本来面目。

  曾经的、那个不曾来到这上古洪荒的普通人究竟是何等模样,便是玉鼎真人自己,也早已记不清。因为从他在元始天尊的帮助之下化为人形,而后被天尊大人收入门下赐名玉鼎开始,他便只是玉清元始天尊门下弟子,阐教玉鼎真人,仅此而已。

  莫说是对于凡人,便是对这上古洪荒之中的绝大多数生灵而言,时间,也是一个非常神秘而可怕的概念与事物。它会使沧海变作桑田,万物更新轮转出现新的模样。

  九天之上的仙神们,在忍受孤寂之余尚且会害怕孤寂,不得不寻求些无聊的打发。又何尝那些区区百年,生命尚不久远的普通凡人?

  来到这上古洪荒的最初,玉鼎真人又何尝不是普通凡人?甚至于他的状况,较之凡人更加不如。

  彼时天地初开,冥府未立后土娘娘也不过诞生不久,还没有成长到后来以身化轮回的地步。而抟土造人的女娲娘娘,亦不过还是个整日里跟在自家兄长身后,要亲亲要抱抱闹着各种别扭的小女孩。

  初来此方天地的玉鼎真人,寄身于木石之中,却是比之一抹游魂,更为不如。不能看、不能动、无法听、无法言语……甚至是连天地造化所赋予的呼吸与雨露,亦无从接触。

  那样的时光与岁月,对于后来的斩仙剑主、阐教上仙而言,或许算不得什么。便是再怎么样的黑暗与绝望、孤寂冷漠,也不过是漫长岁月里的一场修行。

  可是彼时的玉鼎真人还不是玉鼎真人,至少还不是后来那个冷心冷性、不管什么事物都不曾入了眼、入了心的阐教上仙,更不是那个心志坚定杀伐决断的斩仙剑主。

  在曾经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并且寄身在这位阐教上仙本体上的,不过是一抹来自后世的、属于凡人的意识。

  这样的一抹意识,一抹来自后世的、属于那个无仙亦无圣,神通道法不存浮躁而喧嚣世界里的意识,本该是一点点的磨灭又或者是消逝了的。便是不如此,也不当存在,不当如此清醒而理智的存在。

  然而当多年以后,路过的元始天尊有感,点化人形而后收入门墙,赐名为玉鼎的那个弟子,却是那般优秀且惊才绝艳存在。那暗无天日日子里,初入这上古洪荒之后所遭受的一切,在他身上似乎看不到丝毫痕迹。

  只是啊,那曾经经历的一切,对玉鼎真人而言,又岂会当真便无有丝毫的影响?便如同深深掩埋在地底的岩浆,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爆发出来的时机而已。

  修道即修心,心不动则不乱。但玉鼎真人的心,却早在同诸位阐教上仙们千万年的相处中,在那俊秀惊惶的徒儿出现在玉虚宫,乃至于在玉泉山上成长为那般优秀的样子时……甚至在那更早之前,他一次次徒劳而又无用的试图逃脱那玉石死物的桎梏时,便已经乱了。

  现如今,这封神战场上,九曲黄河阵里,所面临遭受的一切危机乃至劫难,不过是层层压抑之下的重重爆发而已。

  眼前所有的一切,不管是视觉听觉还是触觉嗅觉种种,仿佛都被剥离远去,层层挤压黑暗来袭。带给玉鼎真人的,是一种触目惊心的熟悉与惧怕。这位道行高深的阐教上仙,好似在一瞬间被剥夺了所有的力量,变成一个孱弱无力的凡人。

  这样的感觉并不陌生,仿佛在很久之前,在他初来这上古洪荒来到此方天地之时,他便是如此。他亦以为,他会一直如此,直到某一天,疯魔或者消逝。

  然而这心中,却终究是不甘的。不甘于命运的摆弄,不甘于自身的无力,不甘于在那黑暗与孤寂中沉沦。

  曾经的玉鼎真人坚持了下来,并最终等到那元始天尊心中有感,带他走出桎梏,拜入天尊大人门下。如今这九曲黄河阵中的玉鼎真人,同样没有被那段孤寂的记忆所迷惑,原本带着血色的斩仙剑震颤间,破出黑暗,在玉鼎真人眼前重现光明。

  有那么一瞬间,整个九曲黄河阵似乎出现了丝丝凝滞,现出外界霞光万丈瑞彩千条景象。但不过千分之一弹指刹那,这座阵势仿佛被激怒般,生生运转之下,更为圆融精妙。

  而此时的周军大营中,急匆匆回返的燃灯道人和姜子牙已经是起好了芦蓬,沐浴焚香一番洒扫,静待玉清元始天尊法驾到来。

  毕竟神仙嘛,逼格总是要的。又是当着这商周凡人无数大军的面,当然是怎么装逼怎么来。玉清元始天尊出场,又岂能敷衍了事?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变了,你们不爱我了╭(╯^╰)╮心塞塞不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