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胎穿后我在科举文里玩复仇>第32章 凌青婚事

村长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道,

“这样的事谁人能管,谁又敢管,哪位,天高皇帝远的,你们如何让哪位知道这件事?所以十九,你现在只能安心读书,以谋他日,明白吗?”

陈十九知道村长这话的意思,就是让他不要冲动,要有卧薪尝胆之志,徐徐图之。

陈十九再次起身行了一礼,恭敬道

“十九明白了,多谢村长爷爷告知这件事,十九会时刻谨记村长爷爷的教导。”

这是一位睿智的老人,以前他和村长没有什么接触,毕竟他以前还小,这次接触了这位村长,他才知道什么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有一位高瞻远瞩的智者指引,是一件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幸事,就看你能不能领悟他的好意了。

因为他们家还在热孝期,不便留饭待客,村长一家很是理解的告辞离开了。

待到二人离开,父子俩又交谈了一会。

“你刚才怎么不让我和村长提我们搬去县城的事,”

刚才走的时候陈大江本想和村长说他们想搬家的事,不过被陈十九给阻止了。

难道他儿子改变主意,想留在村里?

陈十九失笑解释“爹,我们房子都还没有找好,现在说了岂不是空谈,而且我还没有在县城找到合适的私塾,不如等一切安排好了,再和村长爷爷说也不迟。”

“对,对,对,是我想的简单了,”陈大江想明白,确实是这样,如果和村长说了,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房子,那不是让人看笑话了。

陈十九歪头想了想“不如这段时间上午就让大圆姐妹在家和大嫂一起学刺绣,傍晚我回来后给她们上课,免得村里的孩子依旧排挤她们,如果想出去玩的话,可以去三叔家找绵绵和玉兰姐玩。”

其实也可以让大圆开始用毛笔练字了,她这么聪明,只认字会写可不够,如果她还能有一手好字,那就更难得了。

“好,那你大哥的事,你如何看”

他想知道儿子会怎么做,其实他并不想儿子去做什么,毕竟他现在还这么小,即便是因为最近的变故而沉稳了很多,但是就像村长说的,他们就是蝼蚁啊。

“大哥的事,我去办就够了,爹娘只要安心守好家里就好了。”只有家里无忧,他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陈大江犹豫了,虽然他也很想十九能给大儿报仇,可是如果这件事情会搭上十九的话,那还有什么意义?

十九已经是他唯一的儿子了,他要是出事……

“可是,万一被他们发现,你……”

陈十九知道他爹的担心什么,赶紧保证道“爹,你放心,儿子不会有事的,儿子现在可什么也不会做,儿子现在的任务自然是平安长大,顺便好好读书?”说着他笑了一下,表示自己读书只是个顺带的事。

陈大江听到儿子的话,也知道自己是担心太过了,一个七岁的孩子能做什么呢!

恐怕让他拿个大砍刀都会手抖吧!

陈十九却是没法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不然肯定会告诉他,玩政治的怎么会去拿刀呢!

他当然是要让他的仇人失去所有了,光失去生命,那不是解脱了吗?

一旬过后又再次迎来了月底考试,今天考完了后,会有两天假期,说是现在适合春游,也适合春种,所以给他们多放了一天假。

这次考试陈十九还是保持和之前一样的水平,夫子教过的答对个百分之九十,没有教过的他就空着。

最近他把五经都大致过了一遍,有些实在是晦涩难懂看的他头昏脑涨。

他还是第一次觉得古人的书有些难度了,不过他也没有放弃,反正他有的是时间。

另外就是马上就要去服徭役了,陈十九和他爹商量后一致决定,今年他们家不去服徭役,以前他们家和三叔没有分家,两家都是轮着去服徭役的。

现在他们他们家只有他爹一个大男人,如果他爹去服徭役,家里等于没有了壮劳力。

官府对于不服徭役愿意出银子的,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相对于让人服徭役,他们更喜欢实实在在的银子。

整个春季有一半时间都在下雨,村长最近在组织村民们挖沟渠排水,就怕会涨水淹了村里。

他们芙蓉镇的位置还是不错的,在武宁县来说是属于比较高的地理位置,这几年陈十九都没有见过发大水淹没村子的情况。

陈十九猜也有可能是跟村里有一位高瞻远瞩的村长有关系吧!

回到家和老爹说好了,第二天去县城看房子,家里人现在也都知道这件事了,不但大圆二圆高兴的不行,就是大嫂都开心眉眼弯弯。

可见是对以后的生活重新燃起了期待,晚饭后陈大江又去了一趟他三弟陈春生家里,和他兄弟说说自己家里以后的安排。

只是回来的时候陈十九发现他爹有些愁苦。

陈十九直接问道“爹,三叔家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以三叔的为人不可能会反对自己家去县城才对的,难道是他家里有什么困难?

难道是要找自家借钱,所以他爹才会这么苦恼?

“想什么呢?是你凌青哥的亲事,人家姑娘家不想惹麻烦,不愿意这门亲事了,还在他们村说你阿奶那件事,人云亦云的现在不但你凌青哥的亲事黄了,你玉兰姐恐怕也没法在这十里八村的说亲了,这两天你三婶整日愁的不得了,就怕以后没办法只能把你玉兰姐嫁给鳏夫或者不怎么好的人家,怕只怕鳏夫也会觉得我们家真惹了什么人,不愿意……”

陈大江皱眉把事情说了一遍,陈十九觉的这事应该不难解决才是。

“爹就没有想过,三叔家和我们家一样,离开村子吗?”

俗话说的好,树挪死,人挪活,只要离开这里不就可以了吗,世界那么大,为什么一定要生活在这里?

陈十九没有古人那种故土难离的情怀,对他来说那里生活更有利,他就在那里生活不就好了。

这也是现代人比较现实的想法!

陈大江难得见儿子糊涂一次,好笑的说道“这哪里成啊,他家里人口那么多,如果都去县城,又没有收入……”

陈十九恍然点头“嗯,是我考虑不周,那如果我们在县城能稳定下来,我们到时候在看情况看看能不能帮他们吧!”

那就先顾好自己这边好了,等他们自己稳定了,有能力了在谈帮助他人的事情吧!

如果自己都过得一塌糊涂,何谈帮助别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说的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