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末之定都上海>第六十一集大获全胜

刘忠义签字画押完毕,张京生又开始新一轮讯问。

“刘大人,听说你经常去城西草堂寺?”

刘忠义一愣:

“啊?草堂寺?

倒也不是经常去。”

“据我所知,前年,去年和今年上半年,

你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一趟草堂寺,是也不是?“

刘忠义不知道张京生纠缠这个草堂寺是什么意思,谨慎答道:

“差不多吧。“

“你为什么频繁出入草堂寺?“

“说出来怕是惹人笑话。

汉中卫的大小军务都被吴山涛把持着,我这个指挥同知无事可干,

便经常去草堂寺,找至善大师喝酒,钓鱼,切磋武功。“

“你跟至善和尚很熟吗?“

“啊,算是朋友吧,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

“你最后一次见到至善和尚是什么时候?“

“这个嘛,我得想想。

好像是闯贼围城以后,就再没有见过他,

再后来,我当了指挥使,便没有机会去草堂寺了。“

“嗯,好,再请刘大人签字画押。“

程序履行完毕,张京生突然又问。

“刘大人,你是不是白莲教徒?“

刘忠义此时又饥又渴又困,早已疲惫不堪,闻听此言,他本能地打了一个哆嗦,预感到情形不妙:

“这个从何谈起?我当然不是白莲教徒。“

“那你和白莲教有没有什么联系?“

“没有。“

“占据宁羌州城的白莲教妖人溃散以后,

我们锦衣卫缴获了大量伪朝极乐国的卷宗资料,

从中看到了你和你好朋友的名字。

至善和尚,乃是伪朝极乐国的护法天师,官居二品,

而你,刘忠义刘大人,则是伪朝极乐国的工部侍郎,官居三品。

请问刘大人,此事你如何解释?“

听到这个消息,刘忠义的脑袋里面嗡嗡作响,一片茫然。

这怎么可能?

自己和白莲教明明一点关系都没有,怎么平白无故成了白莲教的三品大员呢?

他断然否认:

“一定是搞错了!我根本就不认识白莲教的妖人。“

黑影里有人走过来,拿了两份公文给刘忠义看。

“刘大人不要急于否认。

你看看拿给你的文件,头一张是极乐国龙凤朝的官员名单,

另一张是册封刘忠义为工部侍郎的圣旨抄件留存。“

刘忠义仔细端详面前的两张纸,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写着自己的名字,而且完全没有修改涂抹的痕迹,这是怎么回事呢?

他口干舌燥,脑袋里面的嗡嗡声更大了。

他突然用尽浑身的力气,撕声喊道:

“假的!全都是假的!肯定是有人要陷害我!“

张京生继续道:

“刘大人,我能不能这样假设:

你的好朋友至善和尚是白莲教骨干,他发展你为白莲教线人,

而你利用职务之便,将汉中卫的大批军械,转移到了白莲教手中,

他们利用这些军械,攻破了宁羌州城。

建立伪朝以后,论功行赏,将你册封为极乐国的工部侍郎。

刘大人,你看我这样的推论是否合情合理?“

“胡说!你胡说!一派胡言!“

刘忠义有点疯狂了,他虽然头晕目眩,但仍然知道,这个罪名如果坐实的话,他们一家人的脑袋都不够砍的,诛九族也不是不可能。

张京生却并不着急,继续慢条斯理道:

“刘大人,你不必激动。

本人官职低微,并没有资格审理此案,

我只负责收集情报,这些缴获的卷宗,还有刘大人的口供,

我都会很快发往锦衣卫北镇抚司,自有上官审理定夺。

锦衣卫的大人们,办理此类谋反大案经验丰富,

定然一眼便能分辨刘大人是否冤枉。“

再次签字画押之后,张京生道:

“好了,我的话问完了,刘大人赶快回家休息吧。

辛苦了一夜,感谢你的配合。 “

刘忠义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锦衣卫小院,又是怎么回的家,他双眼茫然,行尸走肉般走进自己的书房。

刘卫看到父亲回来,赶忙跑过来请安:

“爹,我看您老今天这精神头可不大好,像是老了二十岁!

是不是昨夜那女人折腾得太厉害了?

您老上了岁数,那种事,还是得悠着点,可不能由着性子来。“

刘忠义气急,随手抓起一个花瓶,照着儿子的脑袋就砸了过去,嘴里骂道:

“滚!

折腾你娘的腿儿!

额羞你个先人!“

在书房独自迷糊了一觉以后,刘忠义终于清醒过来。

他翻箱倒柜地把家里的银票,细软,田宅地契,全部归拢到一个箱子里,装上马车就直接去找张京生。

当他再一次从那个小院出来时,不禁长长地舒了口气。

张京生当着他的面,掏出一支打火机,点燃了那几张索命的证据。

他看着火苗越着越大,几张纸很快全都变成了灰烬。

张京生虽然拿走了他的全部银票,但并没有要他的细软和田地。

这小子还是不错的,是个心善的人,可交!

外面的天很蓝,草很绿,空气是那么的清新。

他的指挥使还能继续当下去,好日子还在后头。

晚上,蓝采和在张京生的院子里,摆了一桌,谢若林出差了,就只叫了崔元方和王启年,四个人庆祝一番。

前些天,受了汉中卫的欺负,最初大部分人的意见都是针对刘卫的,有说打断他一条腿的,有说直接干掉他的,而蓝采和的想法很明确,就是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事实证明,蓝采和的方案是可行的,不但整个报复行动进行得很顺利,而且最终的收获也是出乎预料的大。

那间铺子的转让协议又还给了王启年,另外一下子就讹了刘忠义两万八千两银子。

鉴于张京生此次出力甚大,蓝采和建议由他拿走八千两,剩下的两万两,由崔元方,谢若林,王启年和蓝采和平分,每人五千两。

大家自是没有意见,皆大欢喜。

最高兴的是张京生。

他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银子。

前些天,蓝采和邀请他去矿山上居住,他还有些犹豫不决,现在却巴不得立刻启程。

毕竟,把刘忠义坑得这样惨,以后继续住在汉中城,显然已经不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