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国师是个花和尚>第144章 小朱见宗弥

战舰如同一只巨大的银色海鸥,破浪而行,转眼间便抵达了本州岛的码头。

徐辉祖站在甲板上,目光如炬,眺望着越来越近的陆地。

他身穿战甲,威风凛凛,仿佛一座坚不可摧的山岳。

朱标紧随其后,他的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期待,对于即将踏上的这片陌生土地,他既感到紧张又充满期待。

随着战舰缓缓靠岸,码头上的人群开始沸腾起来。

士兵们整齐列队,盔甲在阳光下闪耀,旗帜猎猎作响。

徐辉祖率先踏上码头,坚实的土地让他感到一阵亲切。

他回头看向朱标,微笑着伸出手,示意他一同前行。

朱标点点头,顺着徐辉祖的手的方向,下了战舰踩上了倭国的土地。

朱标站在倭国的土地上,脚下的泥土传来了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

他的目光穿过码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落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

曾几何时,这片土地上的居民还只是一群侵犯大明边境的贼寇,而现在,大明的旗帜已经在这片土地上高高飘扬,大明的士兵已经在这里落地生根。

他环顾四周,看到士兵们整齐的步伐,听到盔甲相撞的金属声,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坚定和勇敢。

朱标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异国的空气,心中五味杂陈。

他看向徐辉祖,目光中充满了敬意与感激。

\"徐将军,\"他郑重地开口,\"这一切,都是你的功劳。你带领将士们,将大明的旗帜插在了这片土地上,这份功绩,孤铭记在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之前的赏赐,或许无法完全表达孤的感激之情,但请相信,孤会铭记你的付出,大明不会忘记你的功绩。\"

徐辉祖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谦逊。\"殿下过誉了,这都是将士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尽了自己的职责。\"

朱标看着徐辉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徐将军,你不仅仅是大明的将领,更是孤的兄弟。今日,孤想与你共同见证这片土地的变迁,共同开创大明的未来。”

他指向远方,“看,那是我们未来的疆域,孤希望,你能继续带领将士们,为大明开疆拓土,为百姓创造安宁。”

徐辉祖听后,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忠诚,他深深地鞠躬,“殿下,末将愿为大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标听了这话,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徐将军,带孤逛逛这倭国本州岛。“

朱标的话音落下,徐辉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挺直脊背,做出一个请的手势,“殿下,请。”

两人并肩而行,穿过繁忙的码头,走向这座陌生而又充满魅力的城市。

街道两旁,倭国的居民好奇地打量着这两位大明的贵客,他们的眼神中既有敬畏也有好奇。

朱标微笑着向他们点头致意,徐辉祖则警惕地环顾四周,确保安全。

他们走过热闹的市集,商贩们热情地叫卖着各种商品。

朱标对这片陌生的土地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他停下脚步,拿起一个精致的倭国瓷器,仔细端详着。

瓷器上的花纹细腻而独特,让他不禁赞叹不已。

“徐将军,你看这瓷器,工艺如此精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朱标感叹道。

徐辉祖微笑着点头,“殿下,倭国虽然曾经是我们的敌人,但他们的文化和技术确实有其独特之处。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为大明的发展贡献力量。”

朱标听后深以为然,他放下瓷器,继续前行。

两人逛了一会之后回到军营,朱标坐在军帐主座,说道:”徐将军,没想到你不仅作战凶猛,治理国土也是一把好手,看来孤以后要给你肩上多加些担子了。”

徐辉祖听后,心中既有欣慰也有责任的重压。

他站在军帐中,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坚定地看着朱标。

朱标坐在主座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徐辉祖的深深信赖和期待。

“殿下,”徐辉祖恭敬地开口,“臣愿为大明尽忠职守,但臣也深知,治理国土非一日之功,需要细心和耐心。

臣是个粗人,只知军伍之事,现在这些民生百姓都是宗弥大师安排人来处理的。”

朱标一听宗弥的名字,心中涌起了意外的惊喜。他猛地站起身,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宗弥大师也在岛上?”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激动。

徐辉祖见状,微微皱起眉头,脸上露出些许疑惑:“难道宗弥大师没和殿下说吗?”他思索着,脑海中回想着宗弥大师离开时的情景。

朱标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些许懊恼:“大师并未提及此事,孤竟未曾知晓。”

他心中暗自责怪自己,竟然错过了与宗弥大师相见的机会。

就在这时,营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帘子被掀开,一位身披袈裟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正是宗弥。他面带微笑,眼中透露出智慧的光芒。

朱标看到宗弥,直接上前说道:“宗弥大师,我们好久没见了啊!”他紧紧握住宗弥的手,眼中闪烁着欣喜的光芒。

宗弥微笑着点头,直接说道:“小朱,我不是一听到你来的消息就过来找你了嘛!”

宗弥的话语中透露着深深的关切,他走到朱标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智慧与沧桑。

“小朱,这乱世之中,你身为一国之储君,怎可轻率涉足险地?老朱怎能放心让你如此冒险?”

朱标听后,脸上露出坚定的神色。

他抬头看向宗弥,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大师,孤身为大明之储君,自当为百姓安危着想。

倭国虽乱,但其中亦有良善之民。孤此来,便是为了给他们带去和平与希望。”

宗弥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微微点头,缓缓开口:“小朱,你的心意我知道 了。

你身为储君,你的安全可关乎国家社稷。你之前说的那些都没错,可是你这次过来肯定没让老朱知道吧?”

朱标微微一愣,随即露出尴尬的笑容。

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承认道:“大师,实不相瞒,孤此次前来倭国,确实未曾向父皇禀报。”

宗弥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他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小朱,你身为储君,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朝廷的神经。

此次你私自前来倭国,若是有个万一,你让老朱如何是好?”

朱标低下头,心中涌起一股愧疚之情。

他知道宗弥大师所言非虚,他这次的行为确实太过冒险,没有考虑到父皇和朝廷的担忧。

然而,他也深知自己此行的目的和重要性。

他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宗弥大师,沉声说道:“大师,孤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些鲁莽,但孤相信,只有亲自来到这里,才能真正了解倭国的百姓和局势。

孤希望能为他们带去希望和和平,也希望能为大明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