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崇祯:朕本天骄,中兴大明过分吗>第84章 谈判桌上的交手

半个月后,袁崇焕得到皇太极回信,将于三月六日亲赴锦州会谈。

袁崇焕万没料到皇太极会亲自来,大喜过望,欣然回信,说恭候大驾。

三月六日,赵率教在锦州卡成楼上专等皇太极来。

果然远远地来了一队拖着长长猪尾辫的女真人,在城下喊:

"请问将军是赵总兵吗?"

赵率教明知是皇太极来了,故意拿腔作调问:"你是什么人?"

"我是建州黄台吉,赴袁督师之约来和谈。请将军打开城门。"

赵率教冷笑一声,放下几个篮子,把皇太极和他的十几个随从吊了上来。

最先吊上来的是一个高大白胖,十分富态的人。

赵率教看他打扮气宇,猜他就是皇太极,仰着脸问"你是谁?“

那人意气自若地冲赵率教拱了拱手:"我就是黄台吉。赵总兵,久仰了!老总兵的事,这里赔罪了。"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赵率教怒目而视,恨不能扑上去将皇太极撕成两半。

皇太极在赵率教的引领下到了总兵府。

袁崇焕见赵率教带着一个白胖子走了进来,忙站起身来,拱手道:"是四贝勒吗?"

那人拱手答道:"是我。"

袁崇焕上下看一眼,原来这就是皇太极,寒暄道:"四贝勒远道而来,辛苦了!公务繁忙,未及远迎,恕罪!"

皇太极爽朗地大笑,“督师别来无恙?前次擦肩而过,今日才得以一睹风采,幸甚!"

袁崇焕请守宁远时远远见过皇太极挥舞令旗,忙命赵率教倒茶。

赵率教嘴巴嘟囔着,故意将茶倒得到处都是。

袁崇焕皱着眉说道:"你忙去吧,这里不用你了。“

等赵率教走了,皇太极说道:"督师召我来,有何赐教?"

袁崇焕道:"赐教不敢当。我现在是代天子问四贝勒话,请四贝勒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皇太极:"督师请讲!“

袁崇焕拍了两下巴掌,进来两个书办,在一旁的桌边对坐着,袁崇焕说一句,他们记一句。

袁崇焕:"天子问,努尔哈赤身为建州卫龙虎将军,反叛朝廷,杀戮甚重,此事如何了?"

皇太极不慌不忙答道:"回天子话,此事确是我等不是,但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是辽东地方官误杀我祖和我曾祖在先,我父起兵反叛在后。况成化年间,朝廷五次大肆屠杀建州,建州死伤大半,尸横遍野,备极惨烈。是朝廷负建州在先,建州反叛朝廷在后。"

袁崇焕笑道:"四贝勒就这样回皇上的话,和议的诚意在哪里?"

皇太极傲然答道:"袁督师,我说的不是事实吗?"

袁崇焕勃然变色,"事实就是你父子在建州杀了百万汉人。请四贝勒回答我,那些人就该死吗?"

皇太极:“两国交战,死人是难免的,就不必纠缠从前的是非对了。只有止戈息战才能安享太平。"

袁崇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辽东汉人不能白死,建州应该赔偿辽东汉人损失白银一百万两。“

皇太极:"那建州的损失该由谁来赔?"

双方唇枪舌战了两个时辰,没有谈出任何结果来。

双方约定第二天再谈,皇太极到驿馆休息。

孙承宗一直在隔壁听着他们谈话,他对袁崇焕说道:"黄台吉外谦内倨,毫无诚意,谈再久也谈不出什么结果的。他不过是以和谈为幌子,拖延时间,整军备战。"

袁崇焕笑道:"他是这样,难道咱们不是这样的吗?如果钱粮兵足,放开膀子打就是了,谁愿意跟他费这么多口舌。"

孙承宗也笑了,"明天跟他谈西平堡撤军的事。"

袁崇焕道:"他不答应呢?"

孙承宗:"那你就跟他说,半月之内不撤军,武力解决。"

第二天一大早,皇太极又来了,袁崇焕开门见山提出西平堡撤军的事。

皇太极没有拒绝从西平堡撤军,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比如明朝给建州五十万两银子的撤军费用,设立非军事区、边贸区等等。

袁崇焕冷笑道:"从来没有听说打了胜仗还要赔钱的。不要说西平堡,就是整个建州,也是大明国土,如果谈不好的话就武力解决吧。"

皇太极毫不示弱,"武力就武力,我建州也不是吃素的。"

又谈了一天,依然是啥也没谈成。

赵率教板着脸说道:"他都送上门来了,还跟他废那么多话干什么?直接逮起来宰了!"

听了赵率教的话,袁崇焕怦然心动,问孙承宗道:"阁老以为如何?"

孙承宗犹豫了半天,说道:"杀不杀黄台吉,也不是咱们做臣子的能决定的,应该请示皇上。"

袁崇焕跺脚道:"阁老,北京离锦州一千二百里,就算会飞,也等不及。大不了我们先抓了黄台吉,再请示皇上,是杀还是放。"

孙承宗道:"你这就是胡搞一气。皇上如果想诱捕黄台吉,是会向你交代的。既然没向你交代,就是没想过诱捕黄台吉。辽西不是法外之地,皇上没授权的事不许干!"

袁崇焕道:"抓黄台吉,是我的主意,阁老就当不知道,皇上怪罪下来由我顶罪。"

孙承宗怒了,大声说道:"你越说越离谱了!皇上派我视察辽西,在我眼皮子底下发生这么大的事,你居然想着告诉皇上我不知道?你把我当瞎子也就算了,居然还敢戏耍皇上?往大处说,你这就是欺君,擅权!袁蛮子,我真是怕了你了,怎么啥事都敢干?"

孙承宗的话,袁崇焕一句也没听进去,假意敷衍道:"阁老息怒,学生又孟浪了。气黄台吉不过,嘴上说说而已,并不敢真干。"

孙承宗拭了拭额头汗,说道:

"元素,你当年斩小校时,我就说过你,这么多年过去了,老毛病怎么一点也没改。只有皇上才能定黄台吉生死,我不能,你更不能。"

"我警告你,你要干的事是犯天条的,千万不要胡作非为,不然搞出事来,玉皇大帝都救不了你!“

袁崇焕连说:"阁老放心,我就是说说而已。"

孙承宗信以为真,摇摇头走了。

孙承宗一走,袁崇焕就问赵率教:"敢不敢干?"

赵率教满不在乎道:"只要督师许我干,我有什么不敢干的?到时候倘若皇上真怪罪下来,督师就说是我自作主张干的。反正黄台吉跟我有杀叔之仇,督师这样说,皇上一准就信了。"

袁崇焕拍着胸脯说道:"你说的什么鬼话?皇上真怪罪下来,肯定是我顶着,岂有让你顶的道理?再说,皇上高兴都来不及,岂有怪罪的道理,顶多口头上骂几句而已。"

"你去驿馆作黄台吉,就说我请他来,谈给他撤军银子的事。"

赵率教一向唯袁崇焕马首是瞻,当即袖了一把尖刀,往皇太极住的驿馆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