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崇祯:朕本天骄,中兴大明过分吗>第70章 王师要来了

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雪从崇祯三年九月中旬,一直下到十一月初,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从早到晚,昼夜不停地下着。

明朝遇遇雪灾的主要是北方地区,长江以南影响并不是很大,南方地区还可以援北方地区。

但对于后金来说,所统治的地区全部处于雪灾重灾区。

万历四十七年那一年,也是气温骤降,努尔哈赤采取的办法是发动对明朝的战争,将危机转嫁给明朝。

通过萨尔浒之战、开铁之战、辽沈之战、广宁之战,后金从明军手中夺取了大量的粮食、物资,从而顺利地度过了危机。

但这一次,这种转嫁危机的办法行不通了。

皇太极为了度过危机,又像努尔哈赤当年那样屠杀辽东汉人,既能抢劫汉人的财产,又能减少人口降低粮食消耗。

文华殿里,朱由检声音沉痛地对群臣说道:\"辽东传来的消息,黄台吉正在有计划有预谋地屠杀汉人。\"

孙承宗脸上现出悲凄之色,\"每次碰到灾荒,女真人就拿汉人开刀。天启四年,臣曾经提议接纳辽东汉人迁入关内,但是魏忠贤否决了臣的提议。

随后辽东发生饥荒,努尔哈赤大肆屠杀汉人。天启五年,辽东三十万人丧命,许多汉人归国无望,逃到了朝鲜。

天启七年,黄台吉攻打朝鲜,强迫李倧交出辽东难民七万六千人,除了一万六千名幼童和女子之外,其余六万人全部坑杀于镇江堡外的密林之中。

据朝鲜人讲,每到阴雨季节,就能听到啾啾鬼鸣,极其凄惨。

现在黄台吉又举起了屠刀,朝廷应想办法接难民来。\"

朝中文武大臣无不动容。

朱由检道:\"准奏!传令袁崇焕,凡有辽东汉民回归的,一律收留,然后送到内地安养。\"

孙承宗道:\"辽东难民没粮食没车马,冰天雪地中突破层层封锁,徒步回国,根本不可能,除非朝廷派军队去接他们。只要皇上一声令下,臣愿领军前往。\"

十年来明朝吃了太多败仗,最少有三十万军队,数十名总兵、副总兵级别的高级将领葬身于辽东的白山黑水之间。

因为辽东战事失利而下狱论罪的辽东督师、巡抚、兵部尚书也层出不穷。

朝中文武大臣人人视辽东为畏途。

孙承宗七十来岁了,又是首辅,根本不可能领军去辽东,但他的一番话说完了,没有一个人接茬。

卢象昇挺身而出,\"皇上,孙首辅上岁数了,怎么受得住长途奔波?臣愿往!\"

朱由检十分不忍,\"辽东苦寒,你又是大病初愈,深入女真腹地实在太危险。\"

卢象昇道:\"深入女真腹地,最大的困难是给养难以供应,只能派一支小规模的精锐之师,臣带三百机关枪营前往是最合适不过的。\"

辽东山高林密,沼泽纵横,虎狼出没,不熟悉地形的人很容易陷入绝境。

朱由检实在不愿意卢象昇和机关枪营冒如此大的危险。

孙承宗道:\"卢象昇带机关枪营进入辽东后,让袁崇焕从关宁军中挑选三千名精锐,由祖大寿、祖大乐兄弟二人带领,充当象昇的向导和护卫。

象昇在顺义打出了我大明的威风,我听闻黄台吉畏象昇如虎。象昇领机关枪营前往,黄台吉必定退避三舍。辽东汉民见朝廷派大将来接,必定欣然来投。

祖大寿祖大乐是土生土长的辽东人,对那里的山山水水了如指掌。机关枪营虽是首次深入辽东腹地,有祖氏兄弟的保护,是不会有事的,况且,辽西还有七八万关宁军做他们的后盾。\"

朝中文武大臣三五成议论纷纷。

自从天启二年广宁惨败之后,朝廷再也没有派一兵一卒越过辽河。

这一次如果卢象昇如果能够成功接回辽东难民,意义非同凡响。

孙承宗老谋深算,安排得不可谓不周密,但朱由检仍在犹豫。

大雪季节,充满了许许多多未知的风险,比如雪崩,前一分钟还好好的,后一分钟就呼啸而至,人陷在齐膝深的积雪之中,根本跑不动。

即使是辽东的猎户,这个时候也是藏在家中躲避严寒。

卢象昇一个南方人,骤然之间怎么能适应这种严酷的天气?

再有,费尽千辛万苦才研发出来的机关枪如果落入黄台吉手中,那不就坏事了吗?

\"兹事体大,容朕再想想吧。退朝!\"

刚回到乾清宫西暖阁,卢象昇就求见。

朱由检抚着卢象昇的背说道:\"你身体刚刚复元,不宜长途远征,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卢象昇道:\"只要能给朝廷效力,臣不怕死。\"

朱由检两世重生,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笑道:\"我知道你不怕死,但我不想让你死。\"

正在朱由检犹豫要不要派兵深入女真腹地的节骨眼上,辽东难民不堪忍受皇太极的虐杀,纷纷组织起来,展开武装斗争。

镇江古河屯陈大聚集三千人,歃血为盟,指天为誓,奋起抗金。

马虎山的任九锡、头山的金国用、马头山的崔天泰、卓山的王公绍等纷纷聚众起义。

尤其是东山矿徒,不肯坐以待毙,聚集数千之众,斗争规模十分宏大,他们占据了几个山头,拿起挖矿的铁镐铁锹铁钎,打死矿监,捣毁矿场。

皇太极派兵去镇压,东山矿徒抵挡不住,被杀得人头滚滚,鲜血将茫茫雪原染得殷红。

消息传到京师,举朝震惊。

朱由检再也坐不住了,八百里加急传令袁崇焕:

\"晓谕辽东义士陈大、任九锡、金国用、崔天泰、王公绍等,不问军民余舍,倘能乘机内应灭贼守土,依功劳大小,朕决不吝啬伯爵、侯爵之赏。

能结聚二千人者,即授为参将;

一千人者,授为都司。

五百人者,授为守备。

令地方官军,振甲厉兵,随时给予有力援助。

钦此!\"

朱由检的圣旨火速传到了辽西前线,辽东难民闻讯备受鼓舞。

卢象昇又提出带领机关枪营前往辽东,这一回,朱由检终于答应了。

京师大街小巷报童扯着嗓子大叫:

\"号外!号外!\"

\"号外!号外!\"

\"朝廷出兵辽东!解救难民!\"

\"天雄军机枪营要出动了!\"

\"京营提督卢阎王挂帅!\"

西风猎猎,大雪如席,三百机关枪手肃立在正阳门下。

卢象昇一袭鲜红的战袍,坐在高头大马上。

这一次,他是代表大明天子前往辽东,接受苦受难的辽东难民回家。

朱由检带着文武大臣,亲自来相送。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卢象昇大手一挥,大声喝道:\"开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