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昇行过礼之后,朱由检说道:\"朕任命你为宁夏巡抚,明天一早,你就和新任榆林巡抚孙传庭一起启程赴任。\"

卢象昇:\"臣领旨!\"

朱由检:\"知道朕为什么派你去宁夏吗?\"

卢象昇:\"臣不知道。\"

朱由检将杨嗣昌的奏折递给他看。

卢象昇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良久无语。

朱由检问:\"你怎么看?\"

卢象昇说道:\"杨总督说的这些事,并不是陕西所独有的,两京一十三省,每一府,每一县,莫不如此。

朝廷再好的政令,都只停留在阁、部、督、抚、府、县的公文上,老百姓根本上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好处。

臣说句大逆不道灭九族的话,大明的官员胥吏,漆黑一团!

这是杨总督不愿与这些人同流合污,皇上才能听到这样的真话。\"

朱由检:\"你怎么知道全国都是这样的?\"

卢象昇长叹一声:

\"因为这些都是臣亲身经历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明的官员只剩下了两样本事,一样是欺下,一样是瞒上……\"

朱由检佯怒道:\"你说这样的话,不怕朕杀了你吗?\"

卢象昇面无惧色。

\"臣这辈子难得有一次陛见的机会,如果不把胸中想说的话说出来,死了也不会甘心。\"

朱由检:\"那你就说吧。\"

卢象昇慨然说道:\"全国最穷最苦的地方莫过于陕西,陕西最穷最苦的地方,莫过于宁夏。

据臣所知,陕西目前乱得很,饿殍遍地,流民遍地,贪官遍地。

朝廷再不下狠心,陕西就无可救药了。

陕西乱了,必定殃及四川和山西。

四川若乱了,必定殃及湖广。

山西若乱了,必定殃及河南。

如果连湖广、河南也乱了,必定是天下大乱。

凡是眼睛没瞎的人,都能够看出来,陕西上演的就是三百年来的第一场奇祸!\"

一席话,说得朱由检无比震撼。

欲知山中事,先问打柴人。

诚哉斯言!

卢象昇,江苏宜兴人,明朝末年少有的文武全才的能臣。

天启五年,卢象昇奉命离开京师前往河南清远仓督饷。

这个地方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当地老百姓已经拖欠田赋粮食五年之久。

尽管老百姓卖儿卖女卖房卖屋,依然交不起欠税。

对于如此凄惨的生活状况,地方官吏可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他们唯一在乎的是头上的乌纱帽能不能保得住,用尽各种手段逼迫老百姓交钱交粮。

老百姓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又哪有余粮去交,最后只能逃亡他乡。

当卢象昇到达清远仓时,却惊奇地发现,连年欠收的清远仓地区却堆积了万石以上的粮食。

对此,卢象昇心知肚明,这些堆满仓的粮食都是地方官员逼老百姓交上来的,朝廷却得不到一粒粮食。

在卢象昇之前,户部已经向清远仓派了几任督饷主事,全都对此装聋作哑,视若无睹,都说清远仓中一粒粮食也没有。

卢象昇要将此事上报朝廷。

清远仓的管事太监王德龄对卢象昇说道:\"我劝你知趣一点,好吃好喝,好山好水,快活几天,然后回北京当你的太平官去。京师来了七八趟大大小小的官,你是最小个的!就你一个人有能耐吗?\"

卢象昇大怒,\"想要我闭嘴,你先戳瞎我的眼睛,拔掉我的舌头,再挑断我的脚筋手筋,或者干脆把我杀了扔进黄河里!\"

王德龄一跳三尺高:\"你知道清远仓是谁的吗?是宁国公的!你大概是活腻歪了,连厂公的侄子你也敢碰?

卢象昇毫不示弱骂道:\"不要脸的东西!清远仓是朝廷的,是天下人的,什么时候变成阉宦的了!别跟我扯忠贤,就算世间无人不怕忠贤,我也不怕他。一个断子绝孙的阉货,能蹦跶到几时?\"

王德龄气得不轻,向魏良卿告状。

卢象昇根本不鸟王德龄,直接向朝廷上书,弹劾魏良卿私吞清远仓万石军粮。

魏广微看到奏书马上去找魏良卿。

魏忠贤想要将此事压下来,卢象昇却故意将此事闹得尽人皆知,要求朝廷再派员前去查看。正闹得不可开交时,清远仓被一把火烧得精光。

卢象昇气得吐血,躺在床上半月下不了地。

卢象昇被免去户部主事之职,改任大名知府。

大名知府任上,卢象昇发现,许多地方的官员与恶霸流氓相勾结,压榨盘剥着老百姓,造成了无数冤狱,残害了无数人的生命。

对此,他决定对大名府进行一番整顿。

首先对原先审过已经结案的案件,以及一些还未决的案子进行审理,查阅卷宗,堤审犯人,外出访查,听取民意。

不查不要紧,一查,卢象昇竟然发现了几十起冤案。

对于如此多的冤案,他立刻为被冤的老百姓沉冤昭雪,将无辜受牵连的老百姓予以释放,对制造冤案、贪赃枉法的胥吏、讼师,一一予以惩处,并责令他们对被害人予以赔偿。

当时在大名府有一个号称\"九省通家\"的恶霸,此人本是富家子弟,却不走正道,而是勾结多地官吏,广收党羽门徒,组成遍布各个地区的黑恶势力,对老百姓敲诈勒索,稍有不从就棍棒相加,大名府周边几个县的人都闻名丧胆。

卢象昇审理案件时,发现好几起案件都跟此人有关。

于是开始搜集此人的犯罪证据。当地老百姓纷纷告发。

卢象昇亲自带人前去将恶霸捉拿归案。

审讯时,传来大批人展示大量物证,面对铁证如山的罪行,恶霸只能认罪,被他杀害的无辜百姓竟有五十人之多。

最后,卢象昇按照《大明律》,判恶霸斩首示众。

上报刑部后,却被刑部尚书苏茂林驳回,理由竟是证掘不足,易地重审!

卢象昇不服,上告到都察院。

都察院也支持刑部尚书苏茂林。

大庭广众之下,那个恶霸洋洋得意地问卢象昇:

\"你知道我是谁吗?我舅舅是锦衣卫右都督孙云鹤!我姨父是兵部尚书崔呈秀!来呀!杀我呀!来呀!杀我呀!姓卢的,你怎么抓的我,就得怎么把我送回去!别说小小大名府,江北九省本少爷都是横着走!\"

卢象昇怒不可遏,\"我管你是谁,哪怕你爹是阎罗王,只要你犯了死罪,就算刑部不核准,我也照样杀你的头!\"

命令立即公开处决。

行刑时,大名府城中万人空巷,欢声雷动,老百姓高喊:

\"卢青天!\"

\"卢青天!\"

\"卢青天!\"

这一天是天启七年七月二十二日。两天后,朱由校驾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