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我真没想要当皇帝>第151章 都察院的一股清流

“微臣觉得,贪污赈灾银两这种事,是在啃食我大崇江山,吸食百姓血肉,无论是谁,都应当彻查,严惩不贷!”

这人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明山,也是张子谦的顶头上司。

从他义愤填膺的神态就能感觉的到,此人是愤青......愤老一个。

崇帝有些犹疑,半年前刑部尚书李必则被人杀害,如今又要动工部尚书,恐怕会引起朝局震荡。

不过贪腐一案,影响太恶劣了,尤其是这种连赈灾银两都要伸手的案子,如若轻飘飘带过,那么好不容易才肃清朝堂风气,只怕又会掀起一股歪风邪气。

绝对不能姑息,必须严惩到底!

刘明山将崇帝的表情看在眼中,以为他不想深究了,急忙跪伏道:“陛下,天子犯法都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是个尚书呢?这种蛀虫就不配为官!臣恳请陛下让老臣去调查,还安运县百姓一个交代!”

“刘卿,你向来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这些朕都是看在眼里的,你先别急,朕从来没有说过不查。”

崇帝这才把目光望向言奚,道:“言卿,此案最开始是你和张卿一起去查的,既然还能深究,就由你侦缉司和刘大人一起去查明。”

“臣遵旨!”言奚答道。

这个结果也在他意料之中,调查工部尚书这种事,以张子谦区区七品官职,显然是不够格,只有刘明山这种副都御史,才勉强有资格。

言奚是答应的好好的,刘明山却不乐意了:“陛下,此案老臣一人即可,不劳言大人费心!”

崇帝笑道:“好了,刘卿不要发态度嘛,无论是侦缉司还是都察院,都是朕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你要与言卿多多合作才是。”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刘明山只得答应,但看向言奚的目光,始终只有那么和善。

这其中的原委言奚心知肚明,不就是侦缉司快速崛起,抢了都察院很多工作吗,至于么?

不过对于刘明山这种一心为了大崇的官员,言奚还是打心底敬佩的,对于这种人的忍耐程度要高出他人不少。

出了御书房后,言奚和张子谦并肩而行。

张子谦看着前方默然行走的刘明山小声道:“小友,刘大人就是种性格,并非针对你,莫要和他一般见识。”

刚才刘明山在御书房对言奚冷嘲热讽,可把他吓坏了,一边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一边是忘年之交,真掐起来都不知道帮谁。

而且刘明山显然不会是言奚的对手,别看两人都是三品官职,言奚却是侦缉司头头,权势滔天。

就连左都御史杨文庆都只能避其锋芒,更别说他了。

“张兄说笑了,刘大人心系百姓,令我钦佩不已,断然是不会放在心上。”

张子谦放下心来,又悄声道:“小友,别看这老头说的轻轻松松,但若是没有侦缉司相助,要调查个水落石出,恐怕难于登天!”

“此话何意?”

“都察院无论是左都御史杨文庆还是右都御史周继先,都是二殿下的人,而那工部尚书何汝州,同样是二殿下的人,你说,要怎么查?”

“所以啊,出大力的恐怕还得是你们侦缉司喽。”

这尼玛,言奚都想掀桌子了,合着你都察院的两个高层都是顾轩昭的人,自己人查自己,这能查出个什么来,还嘴硬到不要自己帮忙。

张子谦一旦八卦起来,也没完没了:“小友,我还告诉你一个秘密,千万不要对外说呀。”

“张兄请讲!”

张子谦凑了过来,悄声道:“原本刘大人在去年便要接替右都御史一职,把那个“副”字去掉。”

“无奈他不同流合污,对于二殿下抛来的橄榄枝视而不见,依旧我行我素,结果呢,居然被他的死对头上位了,所以现在一直被都察院的同僚各种排挤,日子可不好过。”

言奚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这刘明山,真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倔强老头。

属实是都察院的一股清流,难能可贵,在整个都察院都被顾轩昭收买后,还能不改初心,真不容易。

不过张子谦你这样编排自己的顶头上司,真的好么?

前方的刘明山似乎是听到了什么,停下脚步,冷声道:“言大人,虽然你对犬子还算照顾有加,但休想让老夫领情!”

说完他就急忙出宫了,留下言奚两人面面相觑,不是,你哪个犬子啊,说清楚行不?

......

玉天街靠近宫城附近,这里向来是朝廷六部以及各种朝中重臣府宅所在之处。

都察院杨御史的府宅,也在这里。

“父亲,您弹劾那言奚没?陛下怎么说的?”

等候了一上午的杨子风,看到杨文庆终于下朝,赶忙上前询问。

他是真的气坏了,在这广陵城,仗着有个都察院的老爹,谁不敢给他几分面子。

昨晚被言奚当场打脸,他气的一整晚都没睡觉,只想把场子找回来。

杨文庆闻言怒道:“要是弹劾有用,他早就被凌迟处死了!你说你没事去招惹他做什么?”

“不是孩儿要招惹他,是他根本就没把您放在眼里,您就不能给他随便安个罪名,然后......”

“你以为侦缉司是什么地方,轻易就能栽赃的?”

杨子风仍然忿忿不平:“父亲,那言奚的官职明明比你还低,何须惧怕......”

“够了!我告诉你,今后再见着他,给我绕着走,听到没?”

这时,一名宫中侍卫前来传信。

“杨大人,二殿下请您去一趟天行楼。”

“本官这就去。”

杨文庆正要过去,心中仍是不放心儿子,转头道:“你给我老实点,最近不怎么太平,少去惹些是非。”

“知道了,父亲。”

临近中午,这用餐的时间,天行楼人满为患,连二楼的隔间都几乎满座,唯独三楼却是清静的很。

只因三楼专为身份显赫之人开放,尤其是今天来了几位贵客。

“不知殿下唤老臣前来,有什么事要交代?”落座后,杨文庆也没有寒暄,直接问道。

顾轩昭指着身侧的一人道:“何大人这一关,怕是不那么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