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穿越重生>我靠破案节节高升【完结番外】>第105章 案件六序章

  魏长临他们比茯苓晚了大概一天才到晋安, 但若是正常速度前进的话,说不定会同茯苓一起到,奈何魏长临又是睡着, 又要担心他的屁股受不了颠簸, 于是速度便慢了些。

  他们到晋安城门口时, 麦冬,茯苓还有陈县令已经带着人等着那里了。

  “王爷。”魏长临远远看到人便道:“好大的阵仗, 这下恐怕所有人都知道王爷您老人家来了。”

  “不仅如此, 恐怕晋安的百姓都知道本王是带着王妃来的。”

  两人就这么骑着一匹马,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

  “怎的。”魏长临反问:“莫非王爷不想让人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

  宋延不答反问:“你觉得呢?”

  觉得什么觉得?

  魏长临他不知道。

  魏长临还未开口就见麦冬跑了过来,拱手道:“属下见过王爷, 见过魏大人!”

  宋延颔首, “不必多礼。”

  “是!”

  麦冬说完便牵起缰绳, 拉着马继续前行, 带走到人前才停了下来。

  茯苓连忙走到马前, “王爷,属下扶您下马。”

  “不必。”

  宋延抬脚, 翻身, 轻轻一跃便安然落地,下马后朝魏长临伸出手来, “魏大人,请吧。”

  魏长临握住宋延的手翻身下马,“有劳王爷了。”

  陈县令连忙上前来, 拱手道:“下官见过王爷, 见过…”

  “这位是魏大人。”麦冬见陈县令不知该如何称呼魏长临便道:“陈县令且称呼大人即可。”

  县令点头, “下官见过魏大人。”

  “县令大人客气。”魏长临摆摆手, “我不过七品小官罢了, 大人不必多礼。”

  “这…”陈县令欲言又止,将疑惑的目光投向麦冬。

  麦冬正想着要如何解释,宋延就道:“魏大人还有一层身份,那便是本王未来的王妃。”

  这么说魏长临应当满意了吧?

  日后应当不会说宋延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的关系了吧?

  其实魏长临也不太在意别人知不知道,他在意的不过是宋延的态度,想知道他是否会害怕别人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

  魏长临笑着道:“县令大人不必因为我同王爷的关系就变得拘泥起来,咱们该如何相处就如何相处。”

  “是。”陈县令拱手,“王爷同大人赶路也累了,下官备了酒席替王爷同大人接风,还请王爷同大人移步。”

  魏长临同宋延在路上已经吃过了,何况他们心系案子,没时间吃这接风宴。

  两人对视一眼,宋延才道:“县令大人不必大费周章,还是先带我们去看卷宗。”

  可宴席已经安排下去了,若是不吃岂不是浪费了?

  “这…”陈县令欲言又止,半天没吐出个字来。

  魏长临将他的心思看穿了,“县令大人美意怎么能拒绝呢?只是此刻并非吃饭的时间,想必大家都不饿,不如先去看卷宗,待看完又来吃这接风宴。”

  “你觉得如何?王爷。”

  魏长临考虑得很周到,既没有贻误案情,也照顾了陈县令的感受,没有理由不答应。

  宋延颔首,“好,都依魏大人。”

  这话听在陈县令耳朵里就是另外的意思了。

  这未来的王妃地位似乎很高,王爷竟事事依着他,看来有必要将人好好待之。

  “是是是。”陈县令笑着道:“多谢王爷,大人赏脸,下官这就去安排。”

  “此等小事。”宋延道:“安排下人去做,陈县令且带我们去看卷宗。”

  陈县令心里虽有异议,却也不敢对说,只道:“是,下官明白。”

  陈县令引着人往县衙去,刚进门便吩咐人去取卷宗。

  宋延茶还未喝几口,衙役便将卷宗拿来了。

  陈县令接过卷宗,呈到宋延面前,“王爷,此案的所有卷宗都在这里了,还请您过目。”

  麦冬接过陈县令手里的卷宗,放在桌上慢慢铺开,“王爷,请看。”

  魏长临闻言将椅子往前拉了些,仔细研究着卷宗上的内容。

  此案一共有六名被害者,其中五名死于十年前,另一名死于不久前。

  “陈县令。”魏长临看完之后疑惑道:“不知为何你会把刚发生的案件同十年前的放到一起看,莫非你有证据证明是同一人所为?”

  陈县令道:“大人有所不知,这可不是下官胡乱编的,而是根据仵作的验尸结果来看,凶手切割尸体的方法是一样的。”

  魏长临道:“切口仵作都仔细看过了?可否同十年前那些做了对比?”

  “回大人。”陈县令道:“是的,此乃大案,仵作验尸验的很仔细,不敢有任何怠慢啊!”

  “哦?”魏长临道:“照县令大人的意思,此案若不是大案,那就敢怠慢了?”

  “自然不是。”陈县令道:“无论案件大还是小,整个县衙都是认真对待的啊!”

  胡扯!

  若是认真对待何至于一个案子拖了十年才上报朝廷,分明就是怕掉了乌纱帽!

  “陈县令。”宋延眉峰微蹙,语调冰冷,“你们若认真对待,为何一个案子拖了十年都未破解?”

  “王爷。”陈县令喊道:“并非我们不认真,而是此案难度太大,我们水平有限,实在是解不开啊!”

  “若是如此。”宋延逼问道:“为何拖了十年才上报朝廷?这十年间你们可曾继续探破案子,还是将其放任不管?”

  “王爷。”陈县令吓得连忙跪在地上,“此案发生时下官还不是晋安的县令,对案件实在是不了解啊,何况下官刚上任便将此案提上日程,日日夜夜都在想着案子,谁想这凶手竟又出来杀人,下官知道下官能力有限,于是便立刻上报朝廷,请求支援啊!”

  陈县令跪下了,衙役们也不得不跟着跪下,一个个都将头埋在地上,不敢吱声。

  这阵仗,这架势,一看就是在推卸责任,若是有心破解,恐怕不会拖十年之久,即便他们能力有限,早该上报朝廷,也不至于再多死一人。

  “拿朝廷俸禄就该为百姓做事。”宋延提点道:“若是能力不足须得及时上报,此案本不该拖十年,若你们及时上报,兴许能少死一个人。”

  “是啊。”魏长临附和道:“如今这人死的好冤,若非你们私心太重,那人不不至于落地如此下场啊!”

  “陈县令,你觉得良心痛吗?”

  陈县令自然知道魏长临并非同他说良心之事,而是在指责他不作为,私心重。

  “多谢大人提点。”陈县令答得很快,“下官日后定然摒弃私念,一心为民,好好做事,绝对不让百姓失望。”

  可魏长临不过就是在同他讨论良心之事,聊的也是仅仅是此案,怎的陈县令就将话题提高到如此高度?

  魏长临正要欲说点什么,就听宋延道:“如此甚好,陈县令且好好做事,将功抵过。”

  “是!”陈县令叩首,“下官定不负王爷,不负大人所望!”

  身后的衙役也跟着扣首,齐声道:“属下定不负王爷,不负大人所望!”

  “罢了。”宋延道:“你们且起来吧。”

  陈县令道:“多谢王爷!”

  衙役道:“多谢王爷!”

  场面话说过了,还提醒的也提醒了,该谈案子了。

  魏长临道:“陈县令,据这卷宗记载,凶手是三月之内杀了五人,这可是真的?”

  “回大人,卷宗都是真实的记载,不敢造假。”

  如此说来那便是真的,凶手如此密集的杀人应当会留下些什么线索才对,不应该什么线索也没有。

  魏长临将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谁知陈县令却道:“大人所有不知,下官接手晋安时也只见了卷宗,卷宗上记载了什么,下官就只知道什么。”

  这是明晃晃的甩锅,不想担责罢了,魏长临立刻拆穿他,道:“县令大人,莫非上一任县令致仕前并未与你交接手头上的事?”

  “回大人。”陈县令道:“说是说了,可只说了个大概,对于案子这等事自然是没有特意说的。”

  难怪案子十年间毫无进展,合着是压根就没管,若是没有发生这第六起命案,此案估计就是石沉大海了。

  这样看来陈县令也算有些良心,没有再将此案捂着不报,否则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冤死凶手手中。

  宋延对于官场长的事也算了解,陈县令心里那些弯弯绕绕也心知肚明,但十年前的案件也并非在他手里发生,责备他意义也不大。

  “罢了。”他道:“此刻还是极力查清此案才是最好的选择,陈县令,若有需要,你且得去将上一任县令请来配合办案。”

  “可是…”陈县令犹犹豫豫,“上一任县令致仕已有两年,人去了哪里,是否还活着都不知,若要将人请来恐怕有些难啊!”

  “这不是本王该操心的事。”宋延冷声道:“如何将人请来那是你该想的。”

  陈县令知道宋延这是在为难他,不过她说的没错,上一任县令的消息若是要查自然能查到,不过是要费些心血罢了。

  陈县令只答道:“是!下官遵命!”

  经过这一插曲 ,陈县令态度比起刚才积极了很多,竟主动为他们分析卷宗。

  根据卷宗来看,六名被害者皆是死于毒杀,凶手应当通过某种方式让被害者服下毒药,待人死后仔割走自己想要的器官。

  第一具尸体少了头颅,第二具少了躯干,第三具少了鼻子,第四具少了耳朵,第五具少了四肢,第六具少了头颅。

  “等等。”魏长临将人打断,“头颅已经有了,为何新的这具尸体也是少了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