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村里人打交道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

有句话说得好,一人发财全村拦,一人致富全村馋。

像是苏润强和苏南俩家外来户突然的发迹,想不让村里人在背后说是不可能的。

你发财了不让被人沾光,这在农村就是原罪,是会被戳脊梁骨的。

强子懂这个道理,苏南也懂,冯大发更是心知肚明,所以他每次能两家回村是适时出现,其实就是一种智慧。

原本就是村支书的冯大发,很自然的成为了村里乡亲们的利益代言人,谁家有孩子亲戚想要安排工作,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助,村子里需要改善的公共设施,这些事情他来说最合适不过。

冯大发原本就是支部书记,代表的就是群众,而来冯家两代村支书对两个苏家都不错,留下了不错的香火情。

吃大户,也讲究个方法,吃的好了,非但双方不会生分,反而会让双方关系更好。

从这方面来说,冯大发这个村书记做得很好。

很多人可能不懂戏台子在农村的重要性,就是到20年后,中原地区各个市县也一直都还有豫剧、曲剧团,他们会按照计划,在各个乡镇一个个的巡回公益演出。

如果哪个村里有个宽敞的戏台子,剧团自然会选择有更好演出条件的村子,到时候周围几个村的人都会来村里看戏,带来的隐形好处还是很大的,主要是给村里人长脸,提气。

当然,今天冯大发可不是专程来说戏台子的,意外收获虽然让他惊喜,但他的正事却是没忘。

“曾曾,站门口干啥,快进来,来给你南哥,你苏家奶奶见个面。”

苏南其实早就看见一直站在自家门口没有进来的曾曾,只不过那小妮子一看就是在等冯大发发话,所以他选择性的当作没看见。

当瘦弱的小妞被冯大发呼唤进来后,苏南这才一脸笑容的给曾曾说道:

“曾曾都长这么高了?今年16了吧?”

“15了。”

曾曾是村里唯一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女孩,十几年前被村里的五保户曾奶奶在集市上捡回来的,寻了很久没人来认领,最后老冯书记托人在派出所给她上了户口,就上在了冯沟村集体户口上。

没人知道她姓什么,曾奶奶又没什么文化,上户口时就起了曾曾这个名,曾既是姓,也是名。

曾曾比苏南还小几岁,苏南虽然认识,但并不熟悉,没说过几次话。

因为这小丫头内向的很,平日里并不跟村子里的小孩一起玩耍,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照顾、伺候卧病在床的曾奶奶,再有时间,她就去隔壁村的养鸡场帮忙,搬弄一天鸡饲料喂鸡,能赚几个鸡蛋回来。

因为王奶奶长期卧病在床,曾曾只上到了小学四年级就辍学在家,一心照顾这个孤寡老人。

虽然没有多大能力,但全村谁不知道这是个顶好的女娃。

其实看到冯支书把曾曾带来,苏南就已经隐隐意识到了什么。

果然,刚等曾曾给苏南和老太太问过好后,就听冯大发一脸唏嘘的说道:

“曾婶上个月没了,临走前拉着我的手求我,想让我帮着给这闺女找个好婆家,直到我答应了才咽气,唉~~

我思来想去怎么都觉得这娃年纪太小,苏家婶子,能不能让这娃到咱家当个保姆啥的,这娃身世虽然可怜,但手脚却勤快的很,也很会照顾人,曾曾....”

冯大发说着就用手推了一下曾曾的瘦小的胳膊,示意她说话:

“我什么都会干,吃的也不多,到了能嫁人的年纪,还能换一笔彩礼...”

可能,这是曾曾能想到自己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曾曾因为常年营养不良所以很瘦,虽然已经十六七岁了,身体却单薄的就像是个是还没开始发育的黄毛丫头。

不是像,就是黄毛丫头,因为营养不良,她的头发也呈现一种不太健康的黄色,而且发量并不多,也没有光泽。

像是韩小莹在她这个年纪时,都已经出落的极为水灵了,在周围几个村里已经颇有名气,再看看这可怜丫头,只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唯一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的,可能就是曾曾那双纯净明亮的眼眸,和一口非常白、非常整齐的牙齿。

在场并没有人觉得曾曾的话可笑,老太太甚至眼圈都有些泛红,也不知道是为了老朋友曾霞去世难过,还是眼前女孩的模样,勾起了她什么伤心回忆。

这世界从来都不缺可怜人,比曾曾可怜无数倍的小孩多的是,但曾曾很幸运,遇见了苏南一家。

俗话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人在自己饥寒交迫,食不果腹时,自然会为了生存无所不用其极。

但在生活富足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不自主的想要追寻精神满足,帮助他人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阿南...”

老太太对曾曾的怜惜之意溢于言表,给苏南投去了一个看似商量,但却不容拒绝的眼神。

苏南知道自己不说话不成了,于是就清了清嗓子,声音尽量平和的说道:

“曾曾,我是你阿南哥,还记得不?”

曾曾虽然被老太太拉着手,但却浑身僵硬,紧抿着嘴唇,能看出她还是很紧张,那双明亮的大眼睛一直在老太太和苏南身上徘徊,直到苏南出声,她那因为自卑而闪躲飘忽的眼神才定了下来。

“认得阿南哥,我前年从鸡场回来路上摔碎了一个鸡蛋在路边哭,是阿南哥从家里偷了两个塞给了我。”

说实话,苏南完全不记得这个事了,只是在曾曾说起后,他才隐隐有一丝的画面,毕竟对于曾曾说的两年前,对他来说已经是几十年前的记忆了。

但懂得感恩,能记得别人好的孩子,总是招人喜欢。

苏南觉得,已经完全适应城市后,眼前的曾曾,或许比玲玲更适合陪小雪成长,也比玲玲更适合照顾老太太。

“想上学不?”

可能苏南的问题问的太突兀,而曾曾又不知道多久没有想过上学这个问题了,所以她呆滞了四五秒,然后赶紧摆手说道:

“不不不,不上学,我很会干活的,会洗衣服,会做饭,还会熬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