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我乃大汉忠臣马超>第355章 收押马超家人!

雒阳,秋雨滂沱。

雨水汇聚成线,沿着鸱吻,顺太极殿乌黑的瓦檐滴落。风雨呜呼嗷嚎,气温急转直下。

宫殿内,中常侍穆顺亲自升好暖炉,宫女宦官们点燃檀香,驱逐阴冷的寒气。

天子坐在席位,对面是赵彦、荀攸两位近臣。

君臣三人表情各异,原因都来自马超从荆州发来的几十封奏表!

自从马超出征后一个月,雒阳捷报频传,天子每天都能收到马超击败荆州军队的喜讯。

起初天子很高兴,因为眼看着朝廷就要收复荆州了。但当马超占领襄阳,请表王凌升任荆州刺史,天子方才脱离喜悦,陷入两难的境地。

“赵师,荀师,今日朝议,太尉建议朕调雍州刺史钟繇去荆州,再从朝中选派官员接替钟繇。孟起又在奏疏里推荐王凌。

你们是何看法?”

天子以“师”称呼赵彦和荀攸,君臣三人的关系显然十分亲近。

面对天子的提问,赵彦抢先回答:“陛下,马孟起之请不可允!”

天子点点头,早在马超出征前,天子和赵彦就已经考虑让荀攸出镇荆州。

天子再问:“那么太尉之请呢?”

赵彦底气十足地说:“亦不可允。”

天子问原由。

赵彦解释,雍州所辖长安三辅是朝廷命脉根本,千万不能出乱子。钟繇在任期间雍州一直稳中向好,不宜大动干戈。

天子赞许道:“钟公元常是朝廷柱石,朕要嘉许他!”

“陛下英明!”赵彦适时恭维,让天子心情愉悦。

但有人却在这时给天子泼了一盆冷水,此人正是荀攸。

荀攸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敢下定论。

他低着头,态度谦卑地对天子说:“陛下,臣以为,应该准允骠骑大将军推举之人选。”

天子诧异,问为何?

荀攸说出内心看法:“陛下,马孟起攻克荆州,为朝廷立下大功,若驳回他之请,恐怕不妥。”

荀攸的说法很含蓄,但天子聪慧,赵彦有谋,二者都听出荀攸是在暗示,马超已经功高震主!

对此,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然也不会问计于赵彦和荀攸。

而赵彦的态度很强硬。

赵彦对荀攸说:“荀公达,正因如此,才要在老虎伤人之前,囚禁他!否则为时过晚,后悔莫及啊!”

天子听到“囚禁”二字,惊讶地小声重复:“老虎……囚禁。”

荀攸的态度很悲观,他隐晦地说道:

“猛虎啸傲山林,在树林间自由地奔跑,智者要做的应该是放任他的天性,让他狩猎狼和彘,而不是将他驱赶下山。否则猛虎下山,人们反倒不得安宁。”

赵彦嗤之以鼻道:“若这条猛虎饿了呢?”

荀攸答:“以高官厚禄喂之。”

赵彦逼问:“若他还是很饥饿呢?”

“善待他的家人。”

“错!如此,养虎为患矣。”

“议郎有何见解?”

“当圈禁虎子,使猛虎投鼠忌器!”

“不可,万万不可!这样会激怒猛虎的!”

荀攸大呼不可,但赵彦却已铁了心。

赵彦头转向天子,他启奏道:“陛下,臣请收押马超家眷,不如此,汉室将迎来又一个董卓啊!”

“什么?!收押马超家人?”天子惊了。他瞪大双眼,用匪夷所思的目光看着赵彦。天子万万没有想到,赵彦竟然如此激进。

显然,天子还没有做好和马超撕破脸皮的准备。

甚至天子都还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选项。

他于是说道:“容朕想想。”

赵彦急了:“陛下!”

但天子沉默。

这时荀攸忽然提议,准允马超举荐王凌出任荆州刺史的事情,但朝廷要把汉中握在手里,增加天子的筹码。

天子眼前一亮,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天子于是问荀攸人选。

荀攸跪地说道:“陛下,臣请出任汉中。”

“这……”天子犹豫了一下。他舍不得让荀攸出去,虽然之前君臣商议过让荀攸出任荆州的事情。

但现在放荀攸出去只当个汉中太守,天子觉得有点浪费。他把这个想法说给荀攸和赵彦。赵彦还是想请天子收押马超家人,但被天子无视。

荀攸则给出了一个很有开创性和建设性的建议!

荀攸说:“陛下,今四海不宁,人口凋敝,臣请划汉中、上庸、武都、阴平四郡为一州,谓之‘梁’。由臣出任梁州刺史,为陛下经营巴山秦岭之间的土地。”

天子再次被荀攸的智谋惊艳。

如果拿新占领的荆州和马超换取汉中、上庸的地盘,这笔交易在天子看来不算亏。

天子微笑赞叹:“善!但刺史只有监察之权,没有兵权,朕要你掌兵!”

荀攸眉头微微皱起,但没有反驳。

于是乎,事情定下。

在马超接连数十封奏表石沉大海后,天子终于给出了回应。

当天,朝廷连发四道诏书!

一,王凌升任荆州刺史,迁镇南将军,封南乡侯,食邑二百户。

二,划汉中、上庸、武都、阴平四郡增设梁州。以荀攸为梁州牧,守侍中,录尚书事。

三,迁荆州刺史孙权为徐州牧。

四,也是最重要的一件。

晋封马超为大将军!!!持节督司并荆冀幽五州诸军事,加封食邑一千户。马超之弟马铁封都亭侯,加骑都尉。

一连串的人事任命,引得朝野震动。

太尉杨彪入宫拜见天子,问是何人给天子献策,做出这一系列的举动。

天子告诉他是荀攸!

杨彪十分惊讶,感叹朝中竟然还有这样的大才,他之前竟然都没有注意到,只知道荀攸为天子器重,担任侍讲。

老太尉离开皇宫后,当即派人递了请帖到荀府,希望能和荀攸见面。

然而杨彪得到的消息却是,荀攸在正式得到朝廷的任命诏书后,直接动身离开雒阳,往汉中去了。此时此刻已经过去半天多时间,恐怕荀攸的车马都走到阳渠了。

杨彪疑惑荀攸怎么走得这么快?仿佛有什么可怕的事情要发生了一样……

老太尉百思不得其解,只觉荀攸的确是个奇人。

而另一头,晋封马超为大将军的诏书走得飞快,只一日就出了关中,来到中原和南阳的交界地带。

五日后,马超在襄阳收到诏书。

他获封“大将军”固然可喜,但朝廷增设梁州并派荀攸任梁州牧的事情,让马超感到异常的警觉。

天子这是摆明了要跟他做利益交换,而他身为臣子,的确不好拒绝。

荀攸此策堪称阳谋,马超只能把肉汤混着苍蝇喝下。

但紧接着,册封使者私底下的一封信,直接让马超惊出一身冷汗!

使者把用华美丝绸制成的帛书交给马超,小声说:“大将军,此乃中常侍给您的私信。”

穆顺?

马超挑眉,怀着好奇拆开,却直接吓个半死!

因为穆顺在信里,将赵彦那晚建议天子收监马超家眷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给了马超!!!

轰隆隆————

阴沉的天空响起闷雷,狂风扫荡,将窗户都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