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我乃大汉忠臣马超>第183章 惊恐的高干

马超在黄河台地大破郭援,距离龙门渡近在咫尺的汾阴、皮氏等县目睹郭援大军惨败,当地长官畏惧马超兵锋,直接开城投降。

随后,马超在裴茂之子裴徽的指引下,率军奔袭闻喜县。

三千精骑抵达闻喜后,由裴徽出面游说。

裴徽出身闻喜裴氏,本就是闻喜县的地头蛇。

河东军阀王邑任命的的县令畏惧裴氏的影响力,选择弃城而走。

马超带兵在闻喜县休整半日,继而启程越过涑水,杀向南面距离闻喜县不到五十里的安邑!

当凉州骑兵出现在地平线上时,高干和王邑才收到消息。

二人猛然警觉,立马下令关闭城门,然后登上城头观望敌情。

城外,马超的骑兵已经开始安营扎寨。

高干和王邑面色严峻,质问左右马超是怎么杀到安邑城下的?

报信的小兵说,郭援在龙门轻敌冒进,渡河中伏,六千守军遭遇惨败。

高干勃然大怒道:“郭援这头蠢猪!本刺史三令五申不准他渡河,他偏不听,坏我大事!”

身旁,王邑面色难看地说:“刺史,快派人调蒲坂守军回援吧!”

提起蒲坂守军,高干顿感痛心疾首。

他重重一巴掌拍在女墙,气急败坏地指责被俘的郭援:“哎呀!郭援啊郭援,汝兵败龙门,却要还得我蒲坂大军,悉数命丧河东啊!!”

王邑惊讶:“刺史,此话何意啊!”

高干看向王邑,心道这也是头蠢猪!

他语速极快地跟王邑解释,马超渡河围攻安邑,用意就是要让他高干调回蒲坂主力。

但如果高干真这么做,那马超就可以配合在蒲津渡与蒲坂守军对峙的军队,前后夹击救援安邑的蒲坂主力!

到时,河东的所有军力都将损失殆尽!

王邑大惊:“啊?!刺史,那我们该怎么办?”

高干再次用拳锤击城墙,咬牙切齿地说:

“来人,传令蒲坂,让夏昭、邓升率军从风陵渡渡河,绕道弘农攻打长安!”

王邑不解地说:“刺史,您这又是何意啊!”

高干愤然道:“如今马超围困安邑,我不如此,怎么调动他的兵力,怎么有机会突围?”

“快去,快去通知蒲坂大营!”

“对了,千万不要告诉蒲坂的军队,安邑被围之事!”

传令兵得到命令,立马出城往蒲坂报信。

城外,马超得知高干往蒲坂派出斥候,便让探马跟上高干的斥候,往蒲坂探查情况。

当天夜里,驻守蒲坂的中郎将夏昭收到高干军令。

夏昭疑惑高干为什么要让他绕道风陵渡,进攻长安,于是追问斥候。

斥候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告诉夏昭,郭援已经兵败,马超正领兵围困安邑。

然而夏昭又不是傻子,蒲坂守军跟龙门守军断联已有一天一夜,他料到事情不对。

事出蹊跷,夏昭让斥候先下去休息,又派出探马,到龙门、安邑、风陵渡、蒲津渡四个方向打探消息。

翌日清晨,探马回报带回几名败兵,声称龙门大营已被马超攻破!

夏昭惊讶不已,联想昨日接到的军令,夏昭顿时明白,高干是要把他当做弃子,吸引马超撤围安邑。

他想明白事情原委,没有埋怨高干的狠心,而是下令三军从蒲坂撤退,回援安邑!

在夏昭看来,进攻长安这种命令,也就高干昏了头才能下达下来。

高干的确昏了头!

马超兵临城下,此前看似沉稳的高干彻底慌神,所以才会不切实际地让主力军去打长安城。

夏昭这会儿率军回援安邑,说不定还能正面击败马超,解安邑之围。

要是绕道风陵渡攻打长安,那才真是让大军白白送了性命!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与其当牺牲品,夏昭认为不如奋力一战!

他命人联络风陵渡的邓升,请邓升也率军回援安邑。

随后,夏昭领蒲坂一万守军拔营,只留一千兵马驻守蒲坂,阻击对岸的军队。

大军开动,回援安邑!

蒲坂守军的动作,自然会惊动黄河对岸的凉州兵。

受马超之命、在蒲津渡对峙的马翼,立刻下令全军登船渡河。

蒲津渡这边和龙门渡的情况不同,在龙门,马超没有准备渡船,只能用缴获来的船只渡河。

可蒲津渡战场,钟繇帮马超征集的三辅船只全都囤积在此!

马翼的命令下达后,三千精锐骑兵只用了一个时辰就登上对岸,在蒲坂列阵。

上岸后,马翼下令全军突击。

马翼、马休、阎行各领一千骑兵轮流冲击蒲坂山坡上留守的敌军。

由于夏昭率主力军撤走,留守的守军士气低落,再加之凉州骑兵精悍勇猛,仅三轮冲锋,阎行部就冲破敌军防线,攻占蒲坂大营。

拿下蒲坂后,马翼按照战前计划,丝毫不做停留,率军追击撤退的夏昭。

与此同时,马超也在安邑收到消息,得知高干的蒲坂主力被自己调动,正朝安邑而来!

马超舍弃安邑,撤除包围,领兵掉头杀向蒲坂!

高干在城头望见马超撤围,心慌意乱的他不敢停留,带领亲信和四百亲卫撤往上党郡。

临走前,高干让王邑同行。

王邑拒绝了高干的提议,不甘心就这样轻易地放弃河东郡。

于是,高干撤往上党的同时,王邑则带领城中仅剩的三百亲兵出城,尾随马超前往蒲坂。

一时间,河东大地风烟滚滚。

这片久未经战火的大地,即将迎来一场大战!

百姓闻说马超突袭安邑,又兵向蒲坂,都躲回家中,不敢出行。

河东郡有百万人口,可谓是汉末乱世少有的净土,常日里鸡犬相闻,街道乡野人来人往。

可随着战争的到来,热闹繁华的河东大地,竟变得百里无人迹。

百姓们缩在家中,心慌慌地等着战争结束。

等到六月初一,涑水下游,距离蒲坂东北50里处,谢县城东郊野,凉州军和并州军撞个正着!

马超亲率三千凉州突骑,正面迎战夏昭一万并州主力!

双方在野外平原摆开阵势。

马超将骑兵分为左中右三部,右军由马岱统领,人数不足五百。

左军由庞德督领,兵力最多,共一千五百骑。

马超自己率领中军,共一千骑。

三千骑兵从右至左分成三个楔形阵,大小依次递减。

但因为骑兵占据的空间比步兵大很多,再加上距离因素,所以从敌军视角里,并不能看出马超布阵的虚实。

在对面的并州军眼中,马超这边就是一大堆骑兵横陈开来,平铺在近万米的地平线上,极为壮观!

而并州军这边,夏昭同样将一万大军分成前中后三阵,前部为精锐三千人,中军五千,后军两千。

夏昭的军队大军兵种齐全,骑兵、戟兵、矛手、弓兵、弩营俱全,且装备精良,实力不俗,绝对胜过马超以往碰见的任何一个敌人!

尤其是夏昭的前部三千精锐几乎人人备甲,且配有冀州强弩,甚至还有匈奴人的身影!

双方枕戈待旦,就等一声令下!

建安四年,河东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