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鹿>第170章 皇太极挂了

看到这个消息。

王树亭君臣感到无比震惊。

赶紧招来送信回来信使询问详细的消息,随着信使一同前来的还有清国礼部官员。

“孤记得贵主今年才五十一岁吧,怎么就突然间薨逝了呢?”王树亭不解的问。

“回唐王殿下,我皇,从崇德六年(崇祯十四年)之后,就一直身体不好,太医虽然已经用尽药石,但也没有太好的效果,近两年身体每况愈下,八月初受了一些风寒,就薨逝了!”说完清使痛哭起来!

“哎,大清皇帝,一生英雄,孤也时常想和他见上一面,竟不想他如此年轻就去了,真是让人惋惜,恨不能相逢!”王树亭也露出一股难过的表情。

紧接着就问道:“那大清现在朝中可还算稳定?哪位皇子继位了?”

“多谢大王关心,大清帝统在先帝在时就已经确定下来,由太子继位,故朝中局势稳定,国中百姓安居!”

“孤没有记错的话,福临太子今年才年仅六岁吧!”王树亭想了想说。

“是,新皇虽然年幼,但已有少年老成,聪慧异常,又有摄政王殿下教导、辅佐,已经顺利继承大统了!”使者回。

王树亭点点头,面不改色的说道:“那孤就放心了!平川啊!”

“臣在!”

“我们与大清为兄弟之邦,理应前去吊唁,你回去了和诸位阁老商议一下,准备一些重礼,看看派谁前去!”

“臣遵旨!”徐平川应道。

接着王树亭又接着说:“使者远来辛苦,先休息上两日,等孤这边准备好了礼物,就派使臣和你一起返回。”

“殿下,臣来之时,还带了摄政王一封书信,呈与殿下,摄政王说,国内发生变故,明军势必会趁此发动战事,希望殿下能够伸出援手。”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双手递上。

薛全过来取过书信,交给王树亭。

展开看完之后,将书信放在桌上:“此事孤还不能立即答应你,不过使者尽管放心,待本王和众臣商议之后,尽快给你答复!先下去休息吧!”

“是,多谢唐王殿下。”

使者离去之后,王树亭才把书信递给徐平川等人观看。

“大王,依臣看这清国内部定然是风雷涌动,主少而臣壮,况且这个臣还是皇帝的亲叔叔,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几乎手握着清国一半以上的兵权,如若,多尔衮要争位,那简直是易如反掌啊!”张国绅看完书信之后说。

张辇接过话口:“多尔衮此次派使前来,怕是就已经起了争位的心思。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持,来让他下定决心!”

“那我们要如何应对?我倒是希望多尔衮能够继位,咱们内部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这时候和明再开战得不偿失,孤也希望清军能够在辽东拖住明军。”

“臣倒以为支持福临更为合理”曹文昭站起来说道。

“哦,文昭你说说。”

“大王,多尔衮正值壮年,而且执政和领军能力都是不错的,以他们手中的兵权,如果登上皇位,那必然很快就会肃清朝堂,届时以全国之力和明对阵,固然可以拖住明军,但将来难保不是我军的劲敌,要知道现在清国内的人口也达到了五六百万之众,战时完全可以征召超过三十万的兵马!”

缓了一下,曹文昭接着说:“如果让小皇帝登基的话,那不管多尔衮多么强势,他朝中定然会有不同意见,相互掣肘之下,再和明军作战,必然损失甚重,待到我军席卷天下之时,起步更容易。”

“曹大人此言在理,臣亦觉得支持小皇帝更为合适!”

“平川你的意思呢?”

徐平川心中在想不管支持谁,到最后皇位都是要落在福临的身上,因为他有一个牛人母亲,以下嫁多尔衮的方式,保证了他在在位期间虽然屁股不稳,但是还是能牢固的在上边坐着,一直到后边多尔衮挂了,他才得以亲政。

所以在徐平川的心里,两人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只要能消耗清军实力就行了,所以便开口说道:“臣觉得支持谁都无所谓,关键的是要让明、清两军一直打下去,他们打的时间越长,对咱们越有利。从这方面我反倒是觉得多尔衮更合适一下,毕竟一个孩子也做不了什么主。”

接下来,几人为了别国谁当皇帝在王树亭的书房里激烈的辩论了起来。

最后谁也没有能够说服谁,王树亭只得最后拍板说道:“这样吧,先去了看看再说,毕竟现在多尔衮势力更大,如果他能答应我们继续拖着明军那支持他也无妨,带上两份我的亲笔书信,使臣去了观察清楚清廷形势,随机应变,你们说说谁去合适?”

张国绅率先站了出来:“老臣愿往。”

紧接着后边陈贞慧也站了出来:“臣也愿往!”

这事不仅没有危险,而且做成了反而是功劳巨大,两个有过出使谈判经验的大臣,当然想着把这活揽到自己手中。

“你们两个都想去,这让我真不知道如何选择了!”

“大王、张阁老,此次出使山高路远,还要经过茫茫草原还是让微臣去吧!”陈贞慧面上一脸担心的看着张国绅。

“陈大人,你是觉得本官老了吗?老夫今年才六十有二,年轻着呢,廉颇七十尚能领兵上阵,区区千里之路,老夫还是走得的!再则,此事需要一位老成持重之人才能胜任。”张国绅当即就不干了,你小子拿老子岁数说事是吧。

“下官绝无此意,张阁老误会了,这不是担心您受那风霜之苦嘛!如此辛苦之事还是晚辈代劳的好!”陈贞慧笑着说。

言下意思就是,别不承认自己岁数大,我比你年轻就是优势。

“好了好了,两位莫要争吵!”看着眼看就要吵起来的两人,旁边的人赶紧劝阻。

“不如这样,就以张阁老为正使,陈贞慧和胡宏昌为副使,正好胡宏昌对辽东情况也比较了解,臣相信有三位在,此行必定能够成功!”徐平川在旁提议道。

“也好,那就辛苦张阁老三位了!”王树亭当即决定下来。

“是,臣等定不辱命!”

三日之后,以张国绅为首的使团出发了,临行之前,王树亭还专门召见了清使,又询问了一些辽东的事情,暗中表示自己是愿意支持多尔衮的。

使节离开之后,王树亭又恢复了往日那种生活。

这天坐在书画店的后堂之中,王树亭拿着一根画笔正在纸上作画。

刘颖从前店走了进来。

来到书桌之前,看着桌上王树亭的涂鸦,不禁笑的花枝乱颤,双手搭在王树亭的肩膀上:“我说,您就别再费这个力了,都学了两年多的时间了,也没甚长进啊!”

“怎么不好吗?我看着挺好的啊!”

“哈哈哈,你画的这是大橘猫?也太肥了点吧!”

王树亭脸都黑了:“这是老虎!”

“哦哦哦,好吧,是老虎,哈哈哈哈!”

真是无尽的嘲笑!

“算了,不画了!画个画比拿刀还费劲!”说着把画笔扔在了桌上。

“好了好了,别生气,坐好了我给你按按!”说着两手就在王树亭肩膀上按捏起来。

王树亭将头靠在刘颖小兔之上,闭着眼睛享受起来,淡淡的说:“你怎么就不愿意进宫呢?”

“进宫有什么好的,都说一入侯门深似海,我怕在里边被淹死!”

“有我在呢,你怕什么再说了,王妃也是个很和善的人!”

“我可不,我还有好多事要做呢,最近我和杨姐姐在准备开新厂做包做衣服呢!再说了,我也没打算让咱们儿子争什么皇位,进宫去干嘛?”

王树亭一扭头:“怎么?合着那些在宫里的崽子们都是为了皇位的啊,都别想了,那位置是春钊的,他这两年做的不错!”

“知道,看你!转过头去,我就是想说,我的理想里就是让咱们儿子做个太平王爷,我再给他攒下一个大大的家业,多娶上几个媳妇,开开心心的过一辈子就行了。”刘颖把王树亭的头拨拉回去。

“哎,随你吧,你和杨玉君就是一个性格!认定的事情怎么说都不听。”

“那说明我们俩明智,不过,你打算什么时候称帝啊?”刘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