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鹿>第139章 草原商队

崇祯皇帝最近很高兴。

虽然王树亭建国称王让他难受了许久,但是终归名义上的招安了,大明失去了对西北的控制权,但暂时也不用动用大批的军队来对西北作战,朝廷钱粮上的压力小了很多。

湖广等地的流寇也基本上平定,李自成不知所踪,张献忠率领残部逃入山中,已经是困兽之斗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传来好消息,而那些零散的贼寇,有地方上的队伍就可以对付,百姓们可以安稳的耕种、过日子了。

现在辽东又传来好消息,洪承畴收复了大片的领土,还占领了出海口,觉得沿海被袭击的风险,使得京城能够安稳下来,这如何能让崇祯不高兴呢,特别是洪承畴奏折中提到,新式火枪、火炮对于后金的压制,使得敌军骑兵在战争之中不再显得那么重要,拉平了在两军野战之中的差距。

其实崇祯皇帝是想错了,并不是大明的骑兵不够精锐,不能打仗,而是底下的官员、将领吃空饷吃的太严重了,军中将领完全把那些军户来当做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无情的压榨,致使军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战斗力,真正有战斗力的是那些将领的家丁队伍。

这些人不仅吃的好穿的好,盔甲、兵器、马匹样样都不缺,和清军战斗起来丝毫不落下风,甚至还强上不少,但是就是人数太少了,一万人的队伍,能有两三千的精锐就可以说这个将领很厉害了,很多连这个数都不到,这些家丁部队还被将领们视为自己的最后本钱,只要事情不对这些人肯定就保护着将领先跑了。

这样的队伍哪里来的战斗力,但是没有人会和崇祯皇帝说这些,让他以为是整个明军在野战之中不如清军。

这次能够收复辽东失地,主要还是因为那些编练的新军,在武器和人数上都优于清军,趁着清军守备空虚,洪承畴偷袭得手,等到皇太极回军之后进攻现在不也是停顿下来了嘛!

不过这也足以让崇祯皇帝高兴了,当即擢升洪承畴为兵部尚书衔,太子少保,继续总督辽东战事。

了解了新式火器的作用之后,崇祯皇帝又命令兵部加大新军的编练规模,同时自己也开始研制新式的火器。

对此朝中并没有异议,或许是因为受了皇太极和王树亭的刺激,这些朝臣们感受到了威胁,亦或者是朝廷的收入有了好转,经过朝议,最终决定户部拨款两百万,用于新式武器的生产和新军的编练。

结束一天的工作,温体仁回到府中,依旧是到了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小妾的房中,坐在太师椅上悠闲的喝着茶,享受着小妾的按摩。

“老爷,今天什么事情这么高兴啊!”小妾问道。

“今日传回消息,辽东大捷,洪督师收复辽东领土,陛下甚是高兴,老夫自然也是高兴!”温体仁眯着眼睛回答道。

“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跟捡了金元宝似的,这是高兴也应该是皇上更高兴啊!”

“哈哈哈,你啊,就盯着那些金银首饰,老夫身为内阁首辅,朝廷胜那就是老夫胜,只有不断的胜利老夫的位子才更稳,咱们家才能一直荣华富贵下去,是不是啊小妮子!”温体仁捏了捏肩膀上的小手。

“嗯,是这个道理,可是老爷,后金在辽东吃了那么大的亏,会不会报复啊!这样老爷不是更累了啊!”

“无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报复自然有洪承畴的十万大军挡之,而且皇上还拨款两百万编练新军,等新军编练完成,有此强军在又有何危险呢,老夫累些也无妨。”

“我就知道老爷最厉害了!”说着小妾在温体仁的脸上轻啄了一口。

惹得温体仁哈哈大笑。

他不知道的是,转日那小妾的丫鬟出门之后,进了一家香水店铺,将一个一份书笺传递给掌柜的,然后带着几瓶香水离开了。

在京城的另一处庄院内,同样有人携带着货物前往了辽东方向。

时间转瞬即逝,已经是两年之后的崇祯十二年了。

这两年期间辽东的战火一直不断,明清双方都在不断的投入兵力,由于这两年大明境内相对比较安稳,尤其是江南赋税之地稳定,国家的财税压力得以得到缓解,除了每年的各项开支,大明户部还攒下了三五百万两的银子,反观大清就要惨上许多。

洪承畴在辽东实行步步为营的策略,利用火器优势和清军搞消耗战,现在辽东大地上海州卫一线,已经是到处沟壑,挖出来的战壕延绵了数十里,双方都在这里囤驻了十数万的部队,面对战壕、火枪、火炮,原本优势的骑兵现在已经成为了侦查和突袭之用,真正的正面阵地战,骑兵不能说起不到大作用,但是如果用骑兵的话,会伤亡非常大。

现在就是在不断的拼消耗,大明朝廷很是乐见于此,毕竟地盘比清军大太多了,而且人口也多,用数千万人口的赋税支撑十几万部队还是轻松的。

对于大清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们在前线投入的十几万人可都是青壮,对于人口只有六七百万,短时间内支撑十万二十万的部队作战没问题,但是长期的消耗战就耗不起了,同时还要投入大量的钱财进行火器的生产和研制,现在上到王宫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虽然困苦但是清军运往前线的弹药、粮食从来都不曾减少,这让洪承畴也是郁闷非常,按说已经消耗了两年了,怎么清军还是这么有韧性啊!丝毫没有要崩溃的迹象,而且现在双方的士兵真是越打越油滑了,对于火器战术都已经运用的非常熟练,想要突破对方的阵线也已经变的很是困难了。

就在洪承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草原上一支一两千人的商队,正在缓慢的前进着,队伍里都是用数千骆驼,驮着大包小裹,各种箱子,驼队伙计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嘿~!休息了!休息了!”一名嗓子粗壮的管事,拿着铁皮喇叭在高喊着。

“哎呦!终于可以休息了!我这两条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其中一名身型有些瘦弱的年轻人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有人给他扔过一个水壶和干粮袋,接着说道:“小子怎么样,第一次跑商知道累了吧!”

“没事我能挺住,肖叔,咱们还得有几天才能到啊?”年轻小伙子问道。

“按着咱们现在的脚程,最快五天最晚七天就到地界了!”中年汉子一边整理着货物一边回答。

“哦!叔那女真人是不是真的都是脑袋后边留着一个小尾巴?”

“嘿,你还真说对了,女真人啊都是光头,后脑勺的地方有茶碗大的一块留着头发,编成小辫,叫做金钱鼠尾!”另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接口说道。

“这么冷的天他们不怕长冻疮,那是不是女人也这样啊?”少年接着询问。

“这你可问对人了!我告诉你啊,他们那边女人也这样,光溜溜的脑袋上什么都没有,就跟庙里的姑子一样,摸起来可滑溜呢!”男人坏笑着。

“啊!那多难看啊!”少年惊讶的说道。

“哈哈哈,狗子你就别逗他了,哪有女人留成那样的头发的。”中年汉子笑着打断,接着对少年说道:“人家那边女人跟咱们那的一样,都是留着长发,就是头型不一样而已。”

“原来是这样啊,狗子叔你就老是骗我!”少年有些气鼓鼓的说道。

“哈哈哈,你小子,毛长齐了吗?就开始打听女人了!是不是想着娶媳妇了?”狗子接着打趣道。

少年瞬间脸红了:“我哪有!就是随便问问。”

整理完货物的男子,又拿着皮桶给骆驼喂上粮食和水,才走过来,坐到男孩身边:“想媳妇了也没啥,都十六七的大小伙子了,正常,这次回去之后,挣来的钱就让你娘给你说门亲,你看街里老赵头家的闺女怎么样?”

“挺、挺好的!”少年磕磕巴巴的回答道。

“感情你小子已经有目标了啊,比我和你长河叔有出息!我们都快三十了才娶上媳妇!”那名叫狗子的汉子,也坐到了少年身旁,搂着他的肩膀说道。

“我没有”少年赶紧否认。